03.07 农村教育硬件不错,如何才能留住优秀教师?

山区班主任一天


恕我直言:目前为止要想优秀教师安心留在农村学校很难很难,我们可以这样想:

一、学校的教育硬件不错似乎与教师安心留在农村学校没有太多关系,因为两者没有本质联系,没有切身利益联系。优秀教师也要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其生活环境农村与城市相差太大。谁不想环境好的城市生活!我们不能用“优秀”来绑架他们。

二、很多人提到“待遇倾斜”论。即将农村教师待遇提高到让他们足够能安心在农村学校工作为止。有这种可能性吗?当然不可能!

1、违背同工同酬分配原则;

2、波及其它行业,农村教师倾斜了,乡镇干部怎么办?在条件艰苦地工作行业人员怎么办?

三、有人提出“轮岗”制,这又是淡何虽易!谁轮谁不轮!凭什么?怎么轮?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将受何等影响!

我以为,农村学校要留住优秀教师,改善教学环境是相当好的,但不是唯一的!留住乡村教师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关小村1


我是教小学语文的张老师,喜欢就关注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曾经也在农村教书,因为自己孩子渐渐长大,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于是,就参加了城里学校的招聘考试,也考上了。这样,接送孩子方便一些,孩子也能学到很多知识。最近几年,身边同事也有一些是乡下考进来,或是交流、借调的老师。原因一般是为了自己孩子或者离家近一些。而这些情况的老师都是三十岁左右,应该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1.硬件。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确实在逐年提高,各种配套设施很齐全。如上个学期我去一乡镇学校听课,这所学校豪华大气、设施齐全。体育馆、运动场、食堂、教学楼、报告厅等有六幢,跑道是标准400米的跑道,篮球场🏀和足球场⚽️一应俱全。比我现在所在的县城学校好N倍。

2.软件。

(1)学校的软件就是师资力量。教师就是这所学校最强大的力量。

以这所乡镇学校为例,一些年轻或者优秀的老师每年都会流出。最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各种补贴,可还是留不住人才。这是为什么呢?

(2)一所学校教师是教学软件,学生是学习主体。学习主体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和学生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这么豪华气派的学校,学生人数八百多人,其中80%以上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当地学生大部分去城里学校,本地学校留不住本地的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平时比较忙,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基本是散养。孩子缺乏管教,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不做,品行也堪忧。老师在学校认真教育,孩子回到家无人监督又是零。家校没有合作,何谈学生的发展?

学生学习无所谓,教师也会颓废。辛勤付出,没有回报,也会灰心丧气。硬件设施富丽堂皇,照样留不住人心。对于优秀教师,工作氛围很重要。教师积极进取,工作热情有拼劲儿,需要氛围。而农村学校多了一份安逸,少了一份拼搏。这是无法改变的。


张老师的语文课堂


我的一位高中老师是上海人,南京大学毕业,知青下放到农村,地方政府将他安排在乡中学教书,当时的乡中学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不行,但我的老师认认真真教书,赢得了当地方老百姓,学校领导的赞誉。老百姓和地方非常关爱他。由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知青回城,他的家人在上海已经把他的工作安排好了,是到一所大学里人教,他段然拒绝,继续留在那儿教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出殡那天,我们当地方的老百姓闻风而动,送葬队伍排了好几里路长。


大潮河我的保姆


乡村教师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环境。而是在于一个好的人文环境。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农村学校,好多的领导都是那些比较年轻的人提拔起来的,对于他们的能力,我们不做太高的评论,但是对于他们那种,有点用就得志猖狂的表现令,很多老教师非常伤心。

别以为老教师好欺负,老教师遇到这样年轻人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卖面子,不面子的后果基本上就是让许多孩子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影响,所以说,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农村教育的发展非常令人担忧,而往往就是稍微有一点点能力的人宁愿放弃农村的一些所谓的官职,而考取了县城的学校,这就是现状。

有时候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不是真空,金钱名利都是老师们希望的,可是舒心的环境更重要,没有舒心的环境给再多的钱,那也是有钱赚没命花,没心情画最起码的。

当然心情的好坏可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一切都放开的话,啥心情不心情,只要不在乎,没有人能让你坏心情。

有时候农村学校可能会提出了更高的福利,更高的待遇,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去呢?不仅仅是需要跑路或者硬件环境差的问题,并且现在农村的学校硬件环境都非常好。

因为人去到之后,有可能会生活在一个处处心情不愉快的环境,有可能个别年轻的小领导会给您带来无限的难过,所以说即使在县城里面稍微不舒心的话,但是一个单位中,几百号人没有人会关注,没有人会在意。

可是到了农村学校,你就会发现,一个单位就10来个人,甚至20来个人。人越少,毛病越多事越多。

如何留住农村学校老师,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更多的金钱更多的福利,而是在于有没有一个公平或者舒心的环境。


生活盲区


这个题目有点大,各校有各校的不同情况,现以我校为例浅谈我的看法。

我校有7个老师编制,1个工友编制,我在学校工作了19年没有动,因为我家在这里。校长和工友有十来年未动,因为他们家也在这。其余的5个老师每年都在换,没有一个工作过2年的,要么考进城了,要么调到离城近的地方。

那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1.老师也是人,也有家要养,要继续增加农村老师的福利待遇。2.要优化整合各种资源,让农村老师幼有所托,老有所养,解除后顾之忧。3.对在农村留守一定年限的老师子女在就业政策、创业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4.对在农村留守一定年限的老师的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加分。做到以上几点,无论年轻老师,年长老师都愿意长期坚守了。


月月老师讲奥数


农村教育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去改善老师的生存生活条件,让老师这个职业的竞争力提升。

一、 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应不断改善。

农村学校大多基础设施落后,大学校的教师住宿条件极为不便,有些得沦落到外面的居民处去租房。虽然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增长,但连最基本的居住条件都改善不了,谈何留得住优秀的教师。因此教师宿舍急需改善,教师只有在农村有了居住地,才能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教师心中存有一种家的感觉。

二、 增加教育投入,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最近几年,教师才脱离了写粉笔字,粉笔字留下的粉笔灰不仅对教师、学生的健康都是不利的,而且在教学中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很难做到“教师讲课不超过15分钟”,那么学生自学、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实现,反而,“金嗓子”的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实现多媒体教学应该也要尽快向农村学校迈进。

三、 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学术交流。

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城市里的教师可以去农村地区进行支教,体验农村教学生活,为什么农村教师就不可以轮岗到城市里去教学呢?农村学生及家长基本上认为城市里的教育质量好,教师队伍比农村教师队伍优秀,那实行轮岗制我们不值得思考么!城市、农村教师实行轮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也加快了城镇一体化的步伐。因此,学术交流因冲破地域之差,那优秀的教师也会保守在农村这块阵地上。

四、 让农村学校教育“活”出精彩。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如何使农村师生一代代自力更生,活力不止呢?教育不应该只是向学生灌输刻板的理论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成长。学校应培养出不同的教学人才,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化学崔老实


这似乎是几方面问题:1、优秀教师的含义,是杭州陈立群校长那样,拒百万年薪,去边穷地区支教?显然不是,是教学水平较高的老师?2、农村教学硬件不错,人家会说:再好还会比城里好?你们也是比过去好。3、好老师(且把优秀教师称为好老师)在当下是优质资源。优质资源的流向规律,无非是人往高处走!当然高处指,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能否扬长避短,做个有心人,要看校领导的功夫了。

是否可从这几方面做:1、寻找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且在原单位不被重视,或者说是埋没的金子。2、真心实意的,帮助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老师的父母有养老问题,你处山青水秀,安排好老人问题,孝顺的儿子能够不来?3、工资待遇无法和城市学校比拼,仍尽力争取。并在发挥好老师作用上,要做足功课。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

抓住人心,攻心为上,以心换心,找到大才这是最根本的。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老师,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工资待遇”外,在职称晋升职业发展上也存在问题。如果乡村教师待遇真的好了,职称解决了,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了,能切实感受到乡村教师的优越了,又怎么会挤破头往城里“钻”?或者是改行从事其他?




KAIZI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他的家乡,第二点是村里比较富裕有额外补贴,第三,老师的精神优秀,第四,老师的恋人在一个学校。



最爱的是健康


因为教师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承担着家庭和社会责任。今天一大半年轻人进入教师这个行业,是就业压力所迫,入行后却发现它根本无法养家糊口,他能不走吗?

入行前看招聘好像农村学校老师和城区没区别,就业后却明白了,为何农村年年招教师。

这就是今天农村学校的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