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從五個維度理解把握偉大斗爭核心要義

在新時代,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首先就要深刻理解新的歷史時期進行偉大斗爭的立場、方向、原則,深刻理解把握偉大斗爭的核心要義。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從五個維度理解把握偉大斗爭核心要義


1從辯證唯物主義的維度理解偉大斗爭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發展進程中,矛盾是普遍的,矛盾的普遍性決定了鬥爭的普遍性,矛盾又是對立統一的,矛盾的對立統一性決定了鬥爭的對立統一性。

我們在此所講的鬥爭不能泛化,不是無原則的亂鬥,而是有原則、有立場、有方向的,這種原則、立場、方向就是: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

這樣,就有利於我們堅定鬥爭的立場,把握鬥爭的正確方向,最終取得鬥爭的勝利。我們對於鬥爭的理解,應該有個準確和全面的把握,應該是有原則的、有立場的、有方向的,是全面的、系統的和辯證的。


2從歷史與現實的維度理解偉大斗爭的必然性


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一部鬥爭史,是同各種敵對勢力和錯誤思潮的鬥爭中過來的,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史,也是98年的鬥爭歷程,無論是革命年代,還是建設時期,也無論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還是我們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都是在鬥爭中進行和推進的。

當前“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面對各種風險挑戰,更需要我們具有鬥爭精神,具備鬥爭本領。我們要意識到鬥爭領域的廣泛性。

我們工作中遇到的鬥爭會是多方面的,如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鬥爭也會是多領域的,如全面從嚴治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消除金融領域隱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治理生態環境、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全面依法治國、處理群體性事件、打擊黑惡勢力、維護國家安全,等等,我們都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我們更要認識到鬥爭趨勢的緊迫性。“樹欲靜而風不止”,各種挑戰就在眼前、迫在眉睫。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各種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黨內各種消極腐敗現象,都警醒我們繃緊鬥爭的弦,提高鬥爭意識,做好鬥爭預案,煉就鬥爭本領,提高鬥爭能力。


3從目標和動機的維度去理解偉大斗爭的任務


人類活動是在一定意識支配下進行的。鬥爭不是漫無目的人整人,不是為了鬥爭而鬥爭,而是要著眼解決現實問題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鬥爭。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風險集聚的時期,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都有,而且越來越複雜。這就需要我們對問題有洞察的能力,要準確發現問題,科學判斷問題,該出手就出手,該鬥爭就要鬥爭。


4從方法論的維度理解鬥爭的規律、藝術和方法


鬥爭既是有原則的,也是有規律的,而不是亂鬥。要認識鬥爭規律,把握鬥爭藝術。在關於鬥爭的決策上,做到“三統一”,即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鬥爭過程和鬥爭實效相統一。


在鬥爭的過程中,做到有理有利有節,注意方式方法火候,把握好時、效、度,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在鬥爭中堅持群眾路線和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


5從理論與實踐的維度理解如何提高鬥爭本領


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人的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也不是與生俱來的。


鬥爭本領的提升,一要靠理論的學習,二要靠實踐的磨礪。只有理論上的清醒和通透,才能有鬥爭立場和鬥爭行動上的堅定。光有理論的學習還不夠,還要在實踐中鍛鍊、磨礪,才能夠提高鬥爭能力,增強鬥爭本領。


我們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思想根基。


我們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我們要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於堅決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