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請問中國畫寫意山水中,大寫意和小寫意的區別有哪些?

丹初習畫


學術界認為,國畫大約從戰國時期誕生,一是這時期毛筆被髮明出來,對人們的書面交流提供了很大便利,二是上個世紀在湖南長沙出土了一幅戰國時期的帛畫《人物龍鳳圖》,是我國出土年代最早的一幅國畫作品。

兩大因素讓人們有理由相信,國畫最晚誕生於戰國時期。到如今,國畫已經發展了2200多年,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創作體系和理論體系。

何海霞小寫意青綠山水《華嶽清秋》

按照創作題材來劃分,國畫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當然,這樣劃分都是在後來慢慢完善的,在最初的國畫裡,沒有這麼細緻的劃分,人物、動物、花卉等,常常作為山川自然的配景,三種題材是一體的,一幅畫裡,既有山山水水,也有人物、動物,以及花草樹木,體現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審美理想。

唐代工筆畫,韓幹《牧馬圖》

按照表現風格來劃分的話,國畫可分為工筆畫、寫意畫、兼工帶寫。

工筆畫工整細膩,比較寫實和形似,先是勾勒外形輪廓,再給輪廓內一遍遍填色,一幅畫創作完成需要10多道工序,因此,具有惟妙惟肖的審美趣味。

在宋代以前,國畫基本上以工筆畫為主,畫家對“應物象形”的審美要求很重視,對筆下的藝術形象都以一絲不苟的精神去細緻描繪,以畫出栩栩如生的形象為根本要求。

吳湖帆小寫意山水《錦繡奇峰》

從某種層面來講,寫意畫也多指“文人畫”,是唐代之後形成的一個新畫法,注重在畫中抒發主觀性情。畫家主要身份是文學家、詩人,以唐代詩人王維為鼻祖。

寫意畫主要以體現筆墨趣味為主,常常忽略形似,簡化造型,注重表達意境,用筆用墨不拘一格,酣暢淋漓,如同書法中的草書,是畫家一氣呵成畫(寫)出來的。

兼工帶寫的畫法,介於工筆畫和寫意畫之間,既有造型上的趣味,也追求筆墨上的情趣。

張大千大寫意潑墨山水

寫意山水畫中,又細分為大寫意和小寫意。

大寫意通常以草書的筆法來入畫,用筆用墨肆意、潑辣,飄逸、奔放,畫畫時意在筆先,畫家可以盡情發揮筆墨的趣味,表現的是畫家經過情感昇華的“心象”,而非具體的“形象”。整體來說,大寫意非常重視畫面氣韻的構成,從起筆到收筆氣韻不能中斷。在形式上如同流水一樣延綿不絕,有時一瀉千里,洶湧澎湃,如瀑布,如急流,有時平緩開闊,如水潭,如湖泊,但跟河流上游和下游都是連貫的。

唐伯虎小寫意山水扇面

小寫意畫更接近物象的實體,在形式上半工半寫,比較注重展現描繪對象的造型,對局部的刻畫也比較完整,在筆法上,是凝練簡潔的,不像大寫意那樣一筆帶過,畫面也能體現出比較突出的意境。但在造型的完整方面,比起工筆畫,卻又差了一些。

歷史上,著名大寫意畫家很多,在唐代之後,是繪畫圈的主流,主要有蘇軾、梁楷、趙孟頫、徐渭、八大山人,石濤、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李苦禪、張大千等大師。

小寫意成就突出的畫家主要有唐伯虎、文徵明、仇英、任伯年、潘天壽、王雪濤、吳湖帆、何海霞等。


鴻鵠迎罡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國畫,從服務對象來說,劃分為院體畫,文人畫

院體畫家,創作是為了服務於宮廷,文人畫家,創作純粹是為了自己開心,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懷,情感

從表現風格劃分,國畫分為寫意,工筆,工兼寫

寫意畫多是文人畫,工筆畫多是院體畫

寫意國畫,又細分為小寫意,大寫意

大寫意畫家比比皆是,徐渭,齊白石,李苦禪,八大山人,張大千,石濤等等

小寫意畫家是齊白石的弟子王雪濤,金默如

那麼,小寫意國畫,大寫意國畫,有什麼區別?

我們可以從小寫意畫家王雪濤的作品,大寫意畫家徐渭的作品中看出,大寫意和小寫意風格的區別

王雪濤的小寫意國畫,可寫意畫,雖然相比工筆畫,運筆更放鬆,以書寫入畫,筆法生動,不必毛筆勾勒,不必如同工筆畫層層染色,而且形體還是比較清楚的,就是小寫意國畫

但是,小寫意,還是注重細節的刻畫,比如王雪濤用輕鬆生動的線條勾勒了荷葉的經脈

但是大寫意國畫,如徐渭畫筆下的墨葡萄,筆法更加狂放,用墨灑脫自由,酣暢淋漓,韻味無窮

而大寫意國畫,潑墨酣暢淋漓,而是不拘小節,擯棄了局部的刻畫,徐渭畫筆下的墨葡萄,沒有勾勒葉子的經脈

所以個人拙見,大寫意,不僅筆墨酣暢淋漓,而且大膽減筆,捨棄不必要的細節,而且大寫意國畫,墨色用水很多,達到酣暢淋漓的意境

從王雪濤的小寫意國畫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小寫意,相比工筆畫,運筆更自由,輕鬆,沒有工筆畫那種毛筆勾勒的形體的束縛,但是小寫意國畫,還是注重形體,細節的

而大寫意國畫,如徐渭的國畫,相比小寫意,用筆更加狂放,自由,大寫意的小蘇,自由,更加能抒發作者的情感,思想

小寫意,是小品的格調,大寫意,是墨色酣暢淋漓,營造雄渾浩大的氣魄

大寫意畫家梁楷,朱耷,徐渭,石濤,齊白石,張大千,以狂草入畫,營造豪放,雄厚的氣勢

大寫意國畫,瀟灑自由的筆法,更注重心靈的抒發

但是,也不能說大寫意,更注重筆墨的酣暢淋漓,一揮而就,而大寫意國畫就不注重形體的表達

其實不然,中國畫,提倡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境

所以大寫意,雖然筆墨大氣,瀟灑,墨色淋漓,但是還是有形的,只是大寫意中的形體,靠觀者自己意會,比如徐渭畫筆下的墨葡萄,達到似葡萄,又不似葡萄的意境

如果大寫意忽略了形體,那豈不是違背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中國畫意境,從而變成了波洛克的滴灑抽象畫?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條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大寫意畫和小寫意畫一般是指花鳥畫,齊白石的大部分算大寫意,王雪濤的大部分算小寫意,山水硬要分的話,潑墨潑彩山水算大寫意,米點亂柴荷葉類算小寫意











王瑋陶琉刻繪


大寫意筆墨高度概擴,而小寫意靠近工筆畫,簡單的說比工筆粗比大寫意細,也可以說是大寫意和工筆之間的一種畫法,常見的山水屬這類。




雲雪書畫


寫意畫俗稱"粗筆"。要求通過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精神內涵,而忽略所描寫對象的外貌形態。一般認為,寫意畫的創始人是徐熙,後人評論他的畫落筆縱橫,意不在似,是第一個將寫意畫法載於畫史的人。

然,寫意畫分為小寫意和大寫意,所謂的小寫意,更傾向於水墨畫法寫物象之實,上接元人墨花墨禽的傳統;而所謂的大寫意,更傾向於以水墨畫法表現畫家的主觀感情,繼承的是宋元的文人墨戲傳統。

與其說今人提倡寫意畫風,不如說是在倡導表現主義的藝術趣味。正是這主觀表現的藝術趣味,在中國畫領域中催生了粗筆水墨,也即今人所謂的水墨大寫意的技法,這種畫風在技巧上體現以書法線條配合垛筆以簡逸的表現手法來表現對象,作畫時注重用線的書法味和墨色的多變性,首重趣味。略與大寫意興起同時小寫意畫風也在生長之中。明清小寫意相對於宋元更重視用筆的輕鬆和書寫性。

寫意又分為大寫意和小寫意,它們之間即有內在的聯繫和相同之處,又有一定的區別。

二者的聯繫是都是寫意,區別在於:1.墨。用墨灑脫自由,不拘一格的就是大寫意;墨色相對柔和統一的是小寫意。2.筆。運筆揮灑自如的一般為大寫意;運筆相對細膩的為小寫意。3.水。在寫意畫中水的運用是很重要的,摻水較多的一般為大寫意,否則就是小寫意。

小寫意是介於寫意與工筆之間,即半工半寫,相對於大寫意而言,它更加註重於局部的刻畫;大寫意較為豪放,用筆狂放,更加註重於表達人的思想情感,如:梁凱,齊白石,吳昌碩等一系列畫家,他們畫的大多都是大寫意。





無心齋手稿研究


山水畫是國畫中的大科。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作者常寄情于山水來直抒胸臆,表達思想。

大、小寫意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興入畫、以寫入畫的程度上(如一個是奔放灑脫的狂草。一個是縱、斂有度的行草)🍁具體一幅畫來比較:大寫意畫潑墨用水、點厾、混染表現突出,黑、線、體對比強(小)寫畫勾勒、皴畫肌理的運用多、層次性大。🍁畫飛雲流瀑:大寫意多為畫水不水的餘空(小)多要畫出區分的線界、再進行勾染🍁畫樹&點綴的建築:大寫意多為側鋒、節線勾形、點墨。點厾與混點畫樹、染葉,建築表現粗略、有變形傾斜感(小)畫樹用雙勾、樹葉是莢葉畫法、染彩。建築表現工整、細膩🍁山體、山石畫法:大寫意表現立體、對比性突出。多以斧劈皴和乾擦來表現山石的體面(小)多需勾形、多層次的短線勾皴肌理、畫面肌理繁瑣而層次豐富🍁染與點:大寫意以墨代色表現多、積墨和用色、水混合應用(小)用色多而豐富。大寫意多用破墨、衝墨技法點染(小)多以立點和側點,勾染結合。(都不絕對、各有各的情趣效果)

不論大寫意、小寫意: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是表達主題、以意驅筆、筆墨言情,有內涵、有技法的山水畫、才是好的山水畫。


用戶4211906027728


任曼逸的下山群虎怎樣?精品,極少專家見過。











財富hy


看大家都在曬作品,順良也曬兩張,這樣熱鬧些三。




順良9


工筆畫,以實物為參照作畫,力求形似。

小寫較工筆畫簡單而明快,筆畫有減,意照承現,不損畫意

大寫意把筆畫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其畫意更精彩

以書法比,工筆畫如正楷,小寫意如行書大寫意如狂草,

工筆畫如正步走

小寫意如快步,慢跑

大寫意如快跑。


石匠秦人


山水畫中的小寫意其實就是略細微了些筆法。而大寫意是取大象於意寫,省略微細直取大象以造勢。大寫帶有“抽象”意味,是不拘形似的,且以氣韻為上。而花鳥畫小寫意是具象畫,其中有兼工代寫的。沒骨畫也屬於小寫意的範疇。大寫意不僅寫也在於積墨之法亦在於放,故有“放在精微”意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