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断亲:在农村,为何有些至亲的亲戚,走着走着却散了?

图:来自网络


去年3月8日,父亲得了脑血栓和糖尿病,出院的那天,医生反复告诫:这种病必须忌口(大酒大肉),否则,将会带来可怕的结果。可是喝酒上瘾的父亲就是忌不了那口酒。


断亲:在农村,为何有些至亲的亲戚,走着走着却散了?


母亲是个心细的人,从父亲得病开始,母亲就调配各种伙食,既要让父亲吃饱吃好,还要控制好血糖,但父亲的表现很令人失望,总是趁母亲去田间忙碌时,一瘸一拐的跑出去,到村里的商店去买酒,然后偷偷地喝,母亲气的和他吵架,但还是收效甚微,母亲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床底下、柜子里和沙发底下,都是空酒瓶。


医生的话没错,父亲也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最终在去年12月15日再次犯病。


从医院回来的第九天,就离开了世界。这里,我想表达的不是父亲的病情,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从父亲发病到离世这9个月的时间,来探望过父亲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妹妹(我的姑姑),一个是妈妈的妹妹(我的姨妈),此外,再也没看到任何的身影。



父亲有弟兄姊妹7个,妈妈有5个,这么多的亲戚,在父亲生病的日子,竟然都集体失声,没有任何动静。


母亲难过的说,如今的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当你飞黄腾达时,大家都像众星捧月似的待你,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直接上演“人走茶凉”。


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是村里的干部,那时,经常看到村里的乡邻,三天两头到我家嘘寒问暖,但父亲是个忠厚的人,他秉公办事,虽然有一些人反对,但更多的人还是比较爱戴他的。但父亲唯一的不良嗜好就是喝酒,每次母亲说起,他总会说:“我不抽烟,也不打牌,我就这点爱好,你就别再说了!”


小学时代,父亲在家里办了养猪场,也是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善良的父亲,帮过很多贫穷的人,也帮过不少亲戚。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村东头的一位大叔,因为得了阑尾炎,急需到医院开刀,但却交不出百把块钱的手术费,父亲听说后,马上骑上自行车,赶到乡里,替他交付了费用。



断亲:在农村,为何有些至亲的亲戚,走着走着却散了?


令我记忆最深的是这两件事,第一是我的小叔,他从相亲、定亲到结婚,都是父亲一手操办的;第二,是我大姑家的表哥,当年考上大学,家境贫困的大姑哭着跑来找我父亲,父亲也是二话没说,借钱给了她,使表哥安然上了大学。


父亲的养殖,也慢慢发展到养羊养鸡和养牛。记得我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每逢过年,家里热闹的不得了,父亲的笑声,每天此起彼伏。


但家中的变故,却突如其来地临到了父亲身上,他好心为一个办厂的同学担保,结果,那同学却卷款而逃。父亲从一个“有钱人”顿时变成了一个“穷鬼”,当时出来赔净所有的家当之外,还负债20多万元。


谁知祸不单行,那事过了一个多月之后,父亲开着三轮车去卖麦麸时,没想到路上翻车,大腿骨被压成粉碎性骨折,成了一个瘸子。那年,我读高二。


不知道是我敏感,还是什么原因,从那以后,我昔日喧闹的家,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日子再难,总要埋头向前。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当年的表哥已经在徐州做了一个部门的主任。当母亲提出借钱的时候,表哥说,他目前按揭买了两套房子,压力也很大,说着,从兜里掏出三百块钱,说是送给母亲了,母亲是哭着回家的。


原以为,你以真情待别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母亲回来告诉我:“别人越是瞧不起咱们,你就要努力活成他们嫉妒的样子!”


但我还是辜负了母亲的期望,到如今,我还过着漂泊的日子。虽然收入尚可,但想在南京立足,尚需一些时日。


我亲表姐、表弟、表哥、表妹,加起来有近30人,但自从我毕业后,没有任何一个人和我主动联络过,也没有任何一个人问我现在过得怎样,我们都有彼此的电话和微信,却在现实的世界,把最纯粹的亲情,活成素不相识的样子。



弟弟还算幸运,在苏州和弟妹开了自己的装潢公司,去年赚了一百多万元,姨妈和三姑知道后,就找到母亲,委婉地表达了想借钱给儿子买房子的意思。被母亲一口回绝了。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你用什么量器给别人,别人也用什么样的量器给你。


往年,春节期间,我几乎要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每个长辈家我都要串一遍,拿着好烟好酒,怕他们挑理。而当父亲病重的日子,他们一个个故作不知,让人心寒。妻子说,今年过年我们谁家都不去,他们那样对父亲,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了。


以前,我一直认为姑姑跟我很亲很亲,人常言,姑表亲辈辈亲,死了姑姑连着筋,但从如今看来,我的判断是绝对错误的。


断亲:在农村,为何有些至亲的亲戚,走着走着却散了?


母亲说,人心都是互换的,人只有在难处时,才会知道谁是真心对你的,对那些不知感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亲戚。该断就断,人的精力是那样的有限,有一两个真心待你的,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