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喜茶:比你更懂年輕人

只要有人,

一切都可以有。

——逸馬“萬利連鎖”


2012年,江門小鎮開了一家名叫“皇茶”的店鋪。後因註冊失敗,又花高價購買了“喜茶”的商標,將“ROYALTEA皇茶”正式更名為“HEYTEA喜茶”。


喜茶:比你更懂年輕人

在開店之前,喜茶團隊對產品已經進行了數月的研究,可即便如此,店鋪開起來後,依舊是無人問津。當時,微信剛誕生不久,微博也沒那麼火熱,想做營銷推廣並不容易。喜茶團隊唯一的想法就是,靠產品留住顧客。

任何經營者都希望自己的產品有黏性,喜茶也是不斷改版優化,推出新品。漸漸地,人流量慢慢增加了。這個時候,喜茶開始異地擴張,但沒想到並不順利。原本在江門比較受歡迎的產品,到了中山根本賣不出去。後來,喜茶團隊才意識到,自己的競爭力主要在於口碑傳播,而新店沒有發揮出口碑傳播的效果。

後來,喜茶開始調整戰略,把喜茶定位於做茶飲的年輕化。

在店鋪風格上,他們把茶文化中的禪意、靈感等元素融入整體的裝修中,顧客會在店裡看到枯木、與生活方式相關的雜誌等,整個空間都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在飲品方面,推出的茶飲口味也很貼合年輕人的喜好。

喜茶:比你更懂年輕人


更重要的一點是,喜茶非常注重與年輕人的互動方式,藉助周邊的小物件,如帆布袋、透明雨傘、卡片、插畫等,帶給年輕人親近感,有一種“好物在身邊”的體驗。在公眾號上,他們還推出了社交禮品卡——喜茶心意,網友可在公眾號的“禮品卡”板塊,向朋友贈送喜茶,並隨心搭配文字、照片或視頻。禮品卡不僅僅發揮著禮品的功能,還承載著社交的功能。這樣的板塊直接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消費場景。

至此我們看到,喜茶已經不僅僅是賣茶飲的店鋪,而是被打造成了一個鮮活的IP。

喜茶,從來都不缺故事。它不斷地傳播內容,引爆社會熱點。在線上,它用話題製造的方式,讓社交媒體和廣大網友成為免費宣傳的助推手。特別是“排隊”事件,製造了一波又一波的熱點,無論真相如何,喜茶是真的“火”了。

在產品方面,喜茶也是朝著“極致”的方向前行。什麼是極致呢?通俗來講就是,在一個單品上往死裡做,最後成為任何對手都無法抄襲的“價值錨”。

走進喜茶的門店,你會誤以為走進了一家咖啡館。儘管是做奶茶,卻有著細緻的分工和標準化的流程,從下單、貼杯、製茶,到鏟冰、打杯、掛泡,再到奶蓋、出杯,都有不同的負責人,井然有序。

喜茶:比你更懂年輕人

這種極致,是喜茶賦予自身的符號價值,製造出了一種精緻與高級感。即便有一天,年輕人不再喜歡喝芝士茶了,那也沒關係,因為“喜茶”這個IP,依然還在。

本文來自逸馬即將出售書籍《萬利連鎖》,作者——馬瑞光

喜茶:比你更懂年輕人

更多關於 連鎖頂層設計、模式創新、門店運營系統(標準化體系、訓練體系、督導體系)、招商加盟、股權激勵、新零售等,請關注連鎖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