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考和高考哪個更難考?為什麼?

煙火印象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將用自己的見解幫你解答。

中考跟高考哪一個更難?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中考的難度怎麼能夠跟高考比呢?如果從知識的難度上來說,中考的難度確實比不上高考的難度。但是,如果從升學率來說,現在的中考難度要超過高考。想要考上一個好的高中,難度並不亞於考上一個知名高校,為什麼這麼說呢?簡單的談一談自己的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作為義務階段教育的一部分,要求義務階段的學生不能夠留級。而高中階段並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對考生的留級沒有限制。對很多學生來說,如果高考失敗,可能還有彌補的機會,重新復讀。但是對中考,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不準復讀的,如果考不上高中,只能夠去讀中職學校或者一些相關的技校。在2019年陝西省某教育局曾下發文件,要求落實禁止中考學生復讀,並提高中職錄取率。因此,在機會方面來說,高中有很多次,而中考很大程度上只有一次機會。

衡量考試難度的一個主要指標就是錄取率,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部分省市的錄取率。下面是江蘇省2018年各地區的中考錄取率,總體來說中考的錄取率不到50%,而一些基礎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錄取率可能都不到20%。也就是說一半學生都是考不上高中的,連高中都考不上更不用提考大學。江蘇省的人口很多,但是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也就30多萬人,一大半學生都被分流到職業中專或者技術學校。當然不只有江蘇省中考錄取率低,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中考錄取率都不足百分之五十,有的甚至在百分之四十左右。而現在的高考錄取率都已經達到百分之六七十左右,因此,中考的難度真的不亞於高考。

其實,中考難的一點與高考不同。高考大家都是憑分數填報志願,只要分數高就可以。但是中考卻與高考不同,很多地方的中考都存在指標分配。也就是說即使中考成績再好,沒有達到指標分配裡面的名次,那麼也無緣上當地最好的高中。舉一個例子:就拿我所在地區的一中來說,它自己的初中部校區,生源質量非常的好,但是隻分配300名額,全校初中部2000多學生,你只有考到指標內的名次,才有資格填報。即使你分數相比其他學校學生的分數在高,沒有在指標名次內,也是沒法報考的。

而另外一些地區,想要上好的高中,不僅要成績很好,而且需要很多的附加條件。可以說很多學生上高中三年花的錢,比大學四年花的錢多太多。想要考上高中不是特別的容易,想要考上一個好的高中更不容易。當然,如果能夠考上好的高中,等於考上大學。一部分知名高中,它們每年的一本率幾乎達到100%,名校錄取率也非常的高。


最後一點,無論高考與中考來說都是非常不容易。現在的學生壓力確實很大,像一些初中生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去上學,晚上作業都寫到十一二點。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好的成績,也會額外的給他們報輔導班。導致現在的學生壓力幾乎超過他們能夠承受的範圍。依然回到開頭所說的,論知識難度高考比中考難很多,但論錄取率中考的難度一點不低於高考的難度,甚至在大部分地區超過高考。

你們所在的地區中考難嗎?想要考上當地比較知名的高中,中考需要多少分呢?歡迎大家評論交流,你們所在地區的情況。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評論交流。


微談論


肯定是高考難,但中考如果不考好的話,高考更難,因為你中考那麼簡單都考不好,那你還想高考能考多好,第一初中本來就比高中簡單的多了,第二你中考看不到重點高中的話,你在一個普通高中裡基本上說高考是難中之難,有句話說只要你考到重點高中你已經一隻腳踩到了本科大學了,甚至重點大學了,如果你只是在一個普高裡面,那就是你已經面對二本或者大專院校了,除非你有特殊功能才有可能不一樣,所以中考代表高中的學校,有個好的高中學校就代表好的大學,我兒子中考考了一個三中,大概三中每年一本以上的錄取人數在50來個人,還有包含藝術生,所以我兒子現在高二,雖然經常班級考第一,校排名也都在50名左右,但依然很難考到一本大學,所以這就是區別,我兒子如果在一中排名50的話肯定至少也是985大學,所以你說中考難還是高考難,對於真正學霸來說都不難,對於中等生來說中考比高考難,因為中考考不好你只能去讀技校或者3+2但高考不管咋樣這都能考上大專吧,所以現在的家長把中考看的比高考重要多了,因為中考考不好就不知道孩子後續去哪裡就讀了,連基本普高都沒有資格了,一個學生如果叫普高都沒讀,說明太失敗了,在我來看高中對學生真的很重要,可以高中可以讓孩子變化很大,高中的生活方式,同學之間的處事方式,比如有時候叫吃飯洗澡都很難安排,這就是鍛鍊孩子的生活體念,最後高三的時候個個學生都發揮他最大的力量去爭取自己的目標人生,甚至有些學生每天早上5點起床背書,晚上1.2點還努力學習,這就是高中的生涯模式,所以很多人說能上普高的學生千萬不要去讀3+2因為技校裡面老師壓根就不管你結果如何,只要你在學校裡不打架不惹事讀幾年畢業就好了,學校也不會給你太多壓力,所以這就是不同的地方,只是我自己個人的感覺,也是我兒子的經歷過的事實。所以告訴你初中能儘量努力就儘量努力考個好的高中,我兒子現在也已經後悔了。


A00Dizuo周


中考難還是高考難,這個要看從哪個層面比較。

首先,如果比知識的難度,高考“秒殺”中考

初中和高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很多中考的學霸,到了高中卻變成了學渣,那些數理化經常考滿分的學生,到了高中考三四十分的也大有人在,而高考題難度更大,不僅要求學生有紮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靈活的運用能力,具有較高的學科素養,從這些方面看,中考都無法和高考相比。

所以,只要學習態度好,別厭學,中考考上高中並不難;但是高中卻要考智商,尤其是211和985大學這個層次,對智商的要求是很高的,只有態度,顯然不行。

其次,如果從錄取率方面看,中考比高考還難

現在上大學並不是什麼難事,比如在山東這樣的人口大省,只要能考到170分,就有大學上,不足這個分數,甚至還可以通過“註冊入學”的方式進入大學,各省的大學錄取率都在80%以上,有的省份甚至高達90%以上。

當然,這是所有大學的錄取率,如果是本科錄取率,就會降低很多,各省情況不一樣,有的省份高達60%以上,有的省份只有30%多,多數省份在40%左右,211和985的錄取率就更小了,基本上在1%——5%之間,也就是上大學容易,上本科難,上211和985就難上加難了。

中考的壓力並不比高考大!能上高中的,都是經過中考選拔之後的學生了,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城市,高中錄取率不足50%,也就是說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學生,無法上高中,如果連高中都考不上,怎麼考大學呢?

中考錄取率為什麼這麼低呢?

首先,這是國家政策的引導。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普高和職業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也就是科學地控制在1:1的比例。2019年,大部分省份的中考錄取率嚴格實行5:5,或者6:4的錄取比率。也就是至少有一半的初中畢業生考不上高中。

其次,很多城市擴張速度較快,導致高中學位嚴重不足。

城市擴張速度快,高中學校卻沒有跟上這個速度,所以導致很多學生沒有高中上。以我們本地為例,因為新城區的開發,大量縣區人到市裡買房導致城裡學校學位緊張,在城區550分才能上最差的高中,而在縣區,450分就可以上不錯的高中了,城區的錄取率不足40%。

從這個角度看,中考的壓力並不比高考小,這也是初中補課成風和天價學區房出現的重要原因。

所以,那些經過中考選拔出來的學生,本來就是比較不錯的學生了,這些學生經過高中進行第二篩選後,能考上本科就是很不錯的學生了,能考上211、985大學的,那都是學霸級別的學生了。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中考和高考同樣都是一種磨練,中考是孩子們邁入大學的第一道臺階。

中考比高考更殘酷,初中三年學不好,連進入普高的可能性都沒有,每年中考都被刷下來一半學生。

家庭條件好些的可以去私立高中,大部分學生被迫進入職高和技校,不是歧視職高和技校,但這些學校管理風氣真的很差,孩子們自制力差的,進去後隨大溜,放鬆自我管理,根本就不學習剩餘的三五年都是混下來的。

當然也不排除認真學習的孩子,有小部分孩子認識的自己的不足。中考私利讓孩子們覺悟到了自己的處境,發奮學習一門技術,為將來好有一席用武之力!畢竟只靠學習並不是萬能的。

但這種孩子還是佔少數,畢竟中考結束後,孩子們普遍年齡都在15-16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不成熟,大部分還都在叛逆期,從初中三年的緊張學習期一下子放鬆自我,就像籠中放飛的小鳥🐤一樣,脫離父母的監管,住校進入一個新換環境,很難能剋制住自己。

話說環境改變人,高中畢竟管理嚴格,校風很正規,即使孩子後期學習不太好,也不會學壞,只要學習不太墊底最終也會有個大學上,職高就很難了!

所以說中考也決定著孩子的命運,作為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未來,作為監護人一定要起到自己的責任,初中三年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在學習上決不能有半點馬虎,不然後悔都來不及,畢竟中考沒有回頭路,希望家長孩子們都要努力!

以上是我個人建議,家長們可做參考!



小雨點xuan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中考和高考哪個更難考,為什麼?

中考和高考是層次不同的兩類考試,中考是地方性的,決定你能否上高中還是讀中專,技校,職高。而高考是全國性的考試,決定你能否考上大學,是上一二本還是大專院校。

就難度來說肯定高考的難度高於中考。但是從淘汰率上說,越是教育資源好的省市,中考的淘汰率越高,有很多城市都在50%以上,而只要上了高中入取的比率高達85%。從這個角度看中考對人生的影響高於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個“十字路口”。

中考因為是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所以是不允許留級的,也沒有復讀的機會。只能考一次,而且這時孩子只有15歲左右,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是很殘酷的。而高考經過三年的高中課程學習,年齡也增長了,還可以復讀,所以考上大學的機率是很高的。無非就是985,211和普通大學的區別。從這個角度看中考對人生至關重要,甚至強於高考。只有通過了中考才有拼搏三年高考的機會。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穆瓣草籽,教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教育問題,也可以下方留言點評。








穆瓣草籽


過去考大學難,大學生也少,所以很多人對孩子能不能上大學的並沒有那麼迫切的“需求”,因為那時候就算是中職都是包分配的。

現在不同了,大學生越來越多,沒到畢業季,滿大街的“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找工作、找個好工作真的是特別的難。但是儘管如此,多數人還是會把“上大學”當成了必須要做到的事去對待!大學生都未必行,那麼不是大學生豈不是更難?

而入過想要考上一個大學那麼你就必須先要考上高中,而且如果你的目標是還要考上一個好點的大學,那麼就必須把考入重點高中當成最直接的目標……

不是說普通高中不行,而是概率真的有點低了,雖然也有很優秀的存在,可是你會相信這是自己的孩子嗎?

目前只要是能考上高中,那麼只要不是非得考名牌大學,而是有個學就行了的話,反而比較容易。當然如果你能考入一所重點高中,那麼就以為著你會離著這個目標更近!幾乎每座城市都會有一兩所牛的不要不要的高中,他們的本率常年穩定在90%以上!孩子們只要能考進去,基本上就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買入大學了,而能進什麼樣的大學,則要看他們未來三年的努力情況了。

多數城市的普高率只有不到50%,而越是相對落後的地區這個比例會就會越低!

事實上,過去把高考稱之為“一考定終身”,但是現在中考反而更能準確地反映這個問題。因為高考失利好賴你還能復讀再來過,但是中考失利那麼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基本上這條路就算是“絕”了!

對多數人來說,考不上高中就意味著人生直接“拐彎”了!

所以現如今的“中考”,其壓力已經變得空前之大!

不光是中考,小升初、幼升小就已經開始“角逐”了

隨著越累越多的人認識到中考的重要性,隨之帶來的就是小升初的壓力以及幼升小的壓力!教育改革的效果,的確在高考有學上有改變,但是學習的壓力已經提前到了小學甚至是幼兒園!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如果以重點高中為目標(這個可以對比重點大學),那麼能考入重點高中的前提要麼是特長很牛,要麼是成績很好。

而這兩者除了個別天賦了得的孩子,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那只有更努力才有可能脫穎而出。————最大的問題是,這個道理人人都懂,而且很多人也都是這麼做的,那麼必然會導致部分人會“更更更”努力!這種情況之下沒負擔、沒壓力是不可能的。大人孩子都有!

很大程度上這種需求也造就了一些民辦學校的發展。因為多數公立初中在教學上不是學生跟不上老師們的節奏,而是學校的要求跟不上學生、家長們的需求了。

而“就近電腦派位”等方式的升學又讓很大一部分人認識到進入好學校的不確定性,另外部分民辦在教學上的確不像公立學校受“減負”政策的影響在教學上束手束腳、“欲拒還迎”……所以也造成了目前在初中教育階段更多“尖子生”會去私立的主要原因。

其實這還不算啥,還有很大很大很大一部分人其實從小學擇校就開始了!

有錢的拼錢,有關係的拼關係……十八般武藝都上只為孩子能上一個好點的小學,能有一個比較好的、高的起點!

所以顯示可能比題主說的更殘酷,不僅僅是中考影響高考,小升初、幼升小無不對高考都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要選拔機制還是這樣,那麼這種情況就不會有什麼質的改變的。


快樂小錄


中考和高考進行比較,肯定中考更難考。原因是中考招生錄取的人數。才是50%,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學生是不能上高中的,只能選擇技校或者職業高中去讀書,或者選擇高職大專院校的3+2去進行學習。而高考的錄取率在全國不少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錄取率,加上高職大專,一本,二本,三本,我提前批次的招生,以及公費定向醫學生,師範生和麵向貧困地區的專項計劃等類型的招生,它的錄取率都在80%左右,有的地區甚至達到了85%以上,再加上近幾年全國正在推行百萬高職大擴招。考大學的錄取率達到了95%以上,遠遠超過了中考的錄取率,這就是高考比中考難考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原因,是許多地方推行的中考一考定終身的制度,也就是中考的學生,沒考上普通高中或者重點高中,原則上是不允許復讀的,考生只能選擇職業技術學校或者職業高中或者3+2的高職大專院校的招生;而高考招生的途徑和錄取的渠道是多種形式的,比中考要豐富的多,這也是中考比高考更難考的另一個重要的根本原因。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我一個過來人覺得,高考比中考難考。因為我個人覺得學習的高峰期是在初中,到了高中,感覺特別容易被外面的事所幹擾,鬥志明顯不足了。高考的規模比中考大的多,是人生第一個轉折點,是第一個平臺的差距,上了大學會發現,平臺的確挺重要的。沒有一個好的平臺,做科研也是極為困難的。一個富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和一個窮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根本就沒辦法比較,拿儲藏藥品的容器為例: 富的實驗室每人一臺放藥品的小冰箱,窮的只有一個大的冰箱,所有人共有,也不知道自己的試劑是否被弄混——所以高考,一定要儘自己最大努力![機智]



金城裡的四葉草


過去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高考之難,何曾想形式發展太快,中考難度後來居上,想考上理想的高中,那真是一路血拼,很多家長為了將來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從孩子小學時就早早為擇校做準備了,競爭何止是中考,小升初就已經是群雄逐鹿的局面了!

回到正題,考高中的難度確實要比高考大,理由如下:

1.適齡學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數肯定是比高中生多,而且考高中的錄取比例也就是50%,一半的學生要被分流去了中專,職業學校;技校…等其他類型學校!而高考錄取率各省錄取比例還是蠻高的,加上各大學擴招能上大學的機會還是提高了!

2高考考不上或者不滿意,來年還可以復讀再考,機會多了,理論上難度也就降了,中考可就只有一次,可謂一考定乾坤,難度當然大!

9年和12年寒窗苦讀都不易哉,祝福莘莘學子們學有所成!





虞海棠


中考和高考哪個更難,這要通過不同的角度去看。

區域性

中考帶有明顯的區域性,本地自主命題,主要考入本地的重點高中,普通高中,職業中心學校。

高考最低也是省裡命題,關注度高,而選擇的大學更是全國範圍。

中考生,基本上只要想上學,基本上有學可上,高考生就不一樣,不一定有學可上。

知識性

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齡人,理解能力不同,知識上要求不同。

初中的科目多,涉及面廣,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淺顯。

高中科目相對來說較少,但是從知識的深度,廣度來說,完全碾壓初中知識。單說一學科來說,知識比做一間屋子的話,初中知識只是個牆角,高中知識是一面牆。

上好學校

要想考入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角度來說,高考難,

考入本地重點高中的學生不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錄取率

從學生自主選擇方面,中考難,中考後只是看人,重點高中需要多少人就要多少人,剩下的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要麼普通高中,要麼職教中心。

高考生由於專業可以調劑,學校可以調劑,相對來說錄取率要比初中要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