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國畫名家錢鬆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錢松嵒(1899~1985年),江蘇宜興人,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畫風早年受石溪、石濤影響頗深。但他不拘限於形似,而強調骨法用筆,喜用雄渾古拙之“顫筆”,自詡為“渾厚沉著”。在運用色彩上更大膽突破、絢麗明豔、五彩斑斕、令人振奮,過目難以忘懷。

錢松嵒談國畫的修改及挖補:

有一個笑話:“美女畫不好,改鍾馗;鍾馗畫不好,改石頭;石頭畫不好,改一張烏金紙。”這當然是個笑話,可是也有些道理。宣紙上作畫,只可加濃,不能改淡,國畫顏料與油畫顏料不同,油色不透明,濃的可掩蓋淡的,淡的也可掩蓋濃的,方便得很。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畫重色顏料如石青、石綠、硃砂、鉛粉等也不透明,淡的可以掩蓋濃的。例如叢林山石畫得墨色過重,或層次不清,可用石青或石綠一提,反而醒目。用硃砂畫秋林,墨先打底,再罩硃砂,反而顯得特別紅,並且還有明暗感覺。不過這個掩蓋,是應該出於有計劃,不能盲目地添添改改,要胸有成竹,落筆成章。


不問水墨和設色,都要明快,老是添添改改,創作態度既不夠嚴肅,而且骯髒難看。山水畫壞了,還可以適當範圍中進行修改,人物花鳥一筆畫壞,全紙作廢。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壞了,絹本可洗掉,重上膠礬,至於生宣,乾脆丟掉,如果只要保留大部,除去局部,就動手術開刀——“挖補”,其法在所要挖去的四周,先用毛筆蘸清水圈一圈,用手指輕輕一摘,不能用刀剜,要邊緣毛。補上去的紙應比剜去部分略大些,不能太大,要和原紙同一質地、新舊和簾紋。邊緣也要用手指摘,不能光,最好雙方邊緣都用刀刮薄刮毛,然後雙方紙邊都用清水潤一潤,簾紋相對,輕輕帖在反面,下襯乾淨紙上,上蓋一干淨紙,隔紙用堅硬而又平滑的器物(小面積可用指甲)在四周重重地壓砑,或用小錘輕輕敲擊,幹後,可以天衣無縫。所以要邊緣毛和薄,壓砑或敲擊,使兩紙組織纖維合併。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法亦只限於生宣,裝裱師都會這一手,叫做“水接”。過去謄寫公文的抄寫手,都要學會這一套。不能用漿糊,一用漿糊,兩紙間反而有夾層,並不牢固。如果挖補處面積過大,自己不能動手,只可藉手裝裱師。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法每一個畫家都要學會,以防萬一,但不能以為有備無患,下筆草率,養成次次開刀習慣。如果空白處題字有錯誤,可沿山頭把整個天空挖去,接上一大塊,作天空,再題字。接縫處在山頭輪廓線上,當然看不出挖補痕。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國畫名家錢松嵒,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