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核定徵收政策變更?核定能否繼續

核定徵收政策變更?核定能否繼續

很多企業都會選擇的核定徵收政策肯定是有其優勢的,其實核定徵收政策最主要的優勢就在於稅負很低,其實很多企業都在擔憂核定徵收政策的可持續性,那麼我們就來談談核定政策的變更始末。

最開始核定政策出現是作為一種懲罰手段來讓那些不納稅的企業通過核定政策納稅,所以核定徵收的標準不是利潤而是開票額,後面就有很多比較貧困的區縣發現了這個政策背後的可操作性,就開始運用核定徵收政策進行招商,讓在園區註冊的企業能夠享受核定政策。但是在核定政策與公司之間是有一個介質的,也就是個人獨資企業,基本上所有的園區都是讓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政策,與主體企業發生業務往來,在園區納稅。

核定徵收政策變更?核定能否繼續

在去年以前無論是小規模的個人獨資企業還是一般納稅人的個人獨資企業都能夠申請核定(孫老師152),但是後面由於某冰事件,引起了重視(2303),也對明星運用一般納稅人的個人獨資企業避稅的問題進行了調查(2566),所以後面一般納稅人的個人獨資企業就不能夠享受核定政策了,這也是核定政策最大的一次變動。

一般納稅人的個人獨資企業不能夠享受核定之後就有很多企業將目光放在了小規模個人獨資身上,小規模的個人獨資企業一年的開票額為500萬,有的企業量比較大就會開幾十家上百家個人獨資企業在園區,而且有的園區由於對外的招商平臺不止一個而是上百個,這時園區不能夠接受這麼大的量了,也就會說核定政策取消了,以此讓企業註銷。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覺得政策經常變動的原因之一。

核定徵收政策變更?核定能否繼續

一個園區的招商是有數量限制的,並不是無限的,也就是說當園區覺得數量太多不能承受的時候就會存在政策變動的問題,但是很多園區前期開展工作是很困難的,畢竟這個政策的產生需要工商與稅務的共同支持,一旦開展了這個項目就會為工商與稅務帶去很大的工作量,這也是很多地區沒有核定政策的原因。

其實企業也要清楚一點:公務員是不可能出來招商的,也就是說現在這一塊的招商事宜都是平臺代理的。那麼招商平臺與zf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呢?基本上一級的代理平臺與zf之間都會簽訂協議,二三級的代理平臺只能夠跟一級代理平臺簽訂協議,這也就是整個產業鏈的關係。那麼一級代理平臺的優勢是什麼呢?能夠給企業更多的保障,這個保障來自於很多方面,首先最直白的就是對於政策的變動能夠更快的反應,為企業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然後就是獎勵的比例方面能夠給企業更大的優惠力度。最後就是一旦企業在園區發生了什麼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

現在很多核定政策都是差不多的,基本都是核定行業利潤率的10%套用五級累進制進行核定,核定後的所得稅稅率為0.9%~2.1%,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對比平臺的安全性了,為什麼很多平臺都會說是一級代理以及獨家代理,就是因為這樣才有能力解決企業在園區的相關問題,有的園區是隻要有平臺去拿代理就能夠授權,像這樣的園區很多都已經停止了,平臺太多、企業問題也就多,很多問題不能合理解決,自然園區也不能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