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解锁”海岸带空间规划③|开发潜力巨大的潮下带

“解锁”海岸带空间规划③|开发潜力巨大的潮下带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接的地带,一般由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组成。海洋政策法规与规划领域的专家王殿昌认为,海岸带空间规划应坚持陆海统筹,按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区,分类施策。随着科技发展,潮下带的空间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保护资源的同时指导有关产业发展。

我国潮下带空间资源与利用现状如何?

王殿昌:一般而言,潮下带外边界选取不同,潮下带的测算面积则不同。实践中,往往根据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目标的不同,确定潮下带的外边界。我国开展第一次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1980~1986年)时,采用的标准为:海岸线向陆10公里为测算陆域(潮上带)面积的内边界,海岸线向海10米~15米等深线为海域(潮下带)外边界;在河口地区,向陆以潮区界为海岸带的“陆界”,向海至淡水舌锋缘为海岸带的“海界”。据此,测算我国拥有0~20米水深潮下带面积约为15.74万平方公里。

为保证海岸带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国土空间全覆盖和有效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等法律法规,应采用领海外边界作为“潮下带”外边界,将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38万平方公里领海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海洋水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随着海洋深水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深水养殖产业发展对潮下带空间需求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深海油气、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利用,潮下带的空间战略地位必然更加突显,潮下带空间利用程度也必然随之提高。

我国潮下带空间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有哪些?

王殿昌:一是恢复传统渔场功能任重道远。我国潮下带拥有世界闻名的大型海洋渔场,然而,我国传统海洋渔场功能退化问题十分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近海渔业鱼类种数减少、密度下降,低龄化、低质化、小型化趋势明显,渔业营养级逐渐下降。传统渔场功能退化,渔获量不断下降,近海渔业自然资源枯竭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是渔业自然资源衰退。据统计,2016年我国渔业资源年可捕捞800万吨~900万吨,而实际年捕捞1300万吨,超捕44%~63%。渤海资源衰退趋势更加严重。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萎缩趋势十分明显,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海洋渔业政策调整便可见一斑。

三是潮下带空间利用不足。总体上看,我国潮下带空间利用方式单一,利用程度较低,仍然停留在“舟楫之便、渔盐之利”的初始状态。目前,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多集中在潮下带浅水海域,虽然正在向深远海域发展,但仍然发展不平衡。同样,海上风场发展从潮间带浅水水域走向深远海的趋势并不明显。

有哪些潮下带空间规划的重点与对策建议?

王殿昌:要有效拓展潮下带蓝色发展空间,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保护利用传统渔场自然资源;需要超前制定空间利用规划,指导远海深水海水养殖;保护开发近海油气资源及海洋可再生能源。

一是建立健全渔业资源保护制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必须牢固树立敬畏自然、敬畏海洋的理念,必须坚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渔汛时令的原则;利用海洋渔业自然资源,必须遵循“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自然规律。休渔制度的实施,为延长经济鱼种繁衍生息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实施“休渔制度”十分重要,建立严格的“禁渔区制度”十分必要。特别对触碰底线的作业工具、作业方式、作业范围等违法行为,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处罚赔偿制度和有效保障措施。

二是提高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保护海湾。据《中国海湾志》统计,我国面积在5平方公里的海湾有200个,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有150多个。海湾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承载空间。要制订并实施海湾保护计划,全面提升海湾生态服务功能。针对我国入海河流多、入海淡水量减少、水质下降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保障海洋生态用水和入海水质质量。同时,全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三是科学规划海洋牧场建设。实践证明,“增殖鱼礁”对海洋贝类增殖增产效果比较显著,“游钓鱼礁”具有带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和潜力,对于“渔获鱼礁”的建设投入与产出效益及其对海底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开展科学评估。因此,无论是人工放流、人工鱼礁投放,还是海洋牧场建设,都需要科学论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四是实施海洋油气资源安全战略。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岸浅水海域。如果说浅水海洋油气开发利用为支持国内能源稳定供给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么,未来深度利用远海深水油气资源,必然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取向。随着深水开采技术进步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深远海油气勘探开发将成为未来大势。应从国家能源安全出发,将近海浅水资源储量大的矿区留作储备区,将便于开采的油井封井备用,实现与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储备能力互补。同时,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采和安全储藏技术攻关,为商业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做好技术储备。

另外,航道安全、海底电缆铺设、海上风电场、海上构筑物建设,以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等,都要在《海域法》《海岛法》等法律框架下,完善相关制度措施,统筹安排、管理。

记者:赵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