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万村写作|三个儿子都不愿赡养,曾经的乡长太太在孤独中老去


万村写作|三个儿子都不愿赡养,曾经的乡长太太在孤独中老去

曾经的美人和乡长太太

我家东院邻居曾经住着一位孤独的老太太,她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个儿子谁也不愿管他。据说,老太太年青时长得很美,老公曾经当过乡长,都管她叫乡长太太。奶奶婆曾经说过,她虽然人样子长得好看,可就是太懒,一辈子没干过活儿。

孩子们小的时候,每到初冬天气都很冷了,她却迟迟不给孩子们做棉衣,别家的孩子都早早穿上了母亲做的棉衣,她家的孩子还穿着单衣,冻得缩手缩脚的。老头早就没了,儿子们长大了,她也没有能力为他们盖房子。老大自己干活儿挣钱盖的房子,娶的媳妇,老二在老房子娶的媳妇,后来两口子又买了一处旧房搬了出去。老三也在旧房子里结的婚。

万村写作|三个儿子都不愿赡养,曾经的乡长太太在孤独中老去

儿子们眼里一无是处的老母亲

老大两口子宣布,他们什么家产也没得到,所以对老太太是活着不养,死了不葬。老太太就在老二家和老三家轮着吃住。这哥俩和他们的媳妇也不喜欢这个老太太,说她懒还自私。

这三家的孩子们和老太太也都不亲,因为她们的奶奶平时把吃的都藏起来,一点儿也不给孙女们吃,过年过节时,女儿们给买的水果点心也都藏起来,除了她自己,谁也别想吃到半点儿。

我小姑子小时候,有一次和她家的孙女们玩儿,老太太正在烙肉饼,她孙女想吃,她就不给,说这是你二婶家。可当时二婶并没在家,她完全可以给孙女点儿吃。

老二媳妇对婆婆也有很大意见,因为当初为了给老三腾房结婚,婆婆硬逼着老二俩口子搬出老房子,老二两口子无奈先是借住在别人家的老房子里,后来又买了下来,才有了容身之处。所以老二两口子对老太太非常记恨。但老二媳妇从不直接和婆婆吵架,总是二儿子和自己母亲吵骂。

老二家的两个女儿长大后都找的是京城通州的婆家,过了几年,老二俩口子也在那里买了房子,搬去和女儿们同住了。每年回老家一两次,每次回来都听见二儿子在数落他母亲的声音,无非是从小到大,他母亲怎么对不起他,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老太太也回嘴。

娘两个总是吵个不停。儿子说他妈怎么还不死,老太太说,我活的可结实呢,可长呢!马玲菜死了,我还死不了呢!马玲菜就是马齿笕,生命力特别强的一种野菜。但老二骂归骂,每次回来,还是给他母亲预备些米面油。

万村写作|三个儿子都不愿赡养,曾经的乡长太太在孤独中老去

进不了儿子家的门,吃不着儿媳做的饭

轮到老三家的时候,每次开饭,从没有人招呼老太太吃饭,老太太心也大,没人招呼,就自己坐桌子跟前吃。后来,每次做熟了饭,只要三儿子不在家,老三媳妇就和孩子们偷偷的在厨房把饭吃完,不让老太太看见,等老太太饿的上厨房来看的时候,老三媳妇已经在刷碗了。

有一次,老太太看见儿媳妇正在炖肉,就偷偷拿起一块大石头朝着肉锅砸下去,把锅给砸漏了,瞬间,肉都漏在灶膛里。把老三媳妇气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嚎。三儿子也不待见他母亲,听说是老三年轻时把打工挣的钱,都交给他妈保管着,预备给自己娶媳妇用。可到用时,老太太都给花了,气得老三从此和母亲也做了仇。

老二搬走后,每次再该轮到老三家时,老三不让老太太进门了,就让她在老二家的旧房子里住,也不给她米和面,也不给她油和柴禾。老太太就去老三家要,老三媳妇整天关着大门,不让老太太进院。老太太就眼巴巴等着孙女们放学,孩子们放学回家的时候老三媳妇就得开门呀,每次老太太就坐在门口等着,只要老三媳妇一开门,她就赶紧跟随孙女们钻进院里。老三媳妇只能极不情愿地给她一些白面和豆油,每次都给的很少,面给几斤,油给少半瓶子。

真是的,你如果讨厌她,不想看见她,就一次多给她点儿,给她一整袋面,一整桶油,她就能吃几个月,非得让她隔几天就来要一次吗?

万村写作|三个儿子都不愿赡养,曾经的乡长太太在孤独中老去

老太太状告儿子不成,反而成了瘟神一样的人物

老太太去镇上法庭告老三两口子不赡养她,虐待她,法官下来调查,正好看见老三媳妇在地里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在掰玉米棒子呢!老三媳妇反过来给老太太告了一状,说她什么也不干,连孩子都不管看。法官一看,老三抱着孩子还得干农活儿,这也太难了!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只好象征性地批评了老三媳妇两句就回去了。从此,老三媳妇更恨着婆婆了。

后来,老太太再去告状,村里的出租车都没人愿意拉着她了,总是委婉的拒绝她。通过村子的班车也不愿载她,一看见老太太在村口招手,吓的班车司机连停都不敢停,直接开跑。

老太太独自在老二家的旧房子里住,没有煤气灶,做饭只能烧柴禾,冬天也没有炉子,只能把炕烧热了取暖,所以特别费柴禾。老二和老三有时给送点柴禾,有时还不管,老太太根本不够烧。

多亏老太太的二女儿是本村的,时常给母亲送点米面油,姑爷有时给送一车柴禾,还有大女儿的女儿也嫁到这村了,有时也给姥姥送些吃的和柴禾,老太太才不至于没饭吃,没柴烧。

嫁到外地的三女儿有时还把老太太接到她家里过冬。这三个女儿尽管小时候母亲也没怎么关心过她们,但她们还是很惦念着自己的老娘。后来,本村的二女儿还不到六十岁就得癌症死了,但她的儿媳妇,也就是老太太的外孙媳妇心眼挺好的,有好吃的也时常给姥姥婆送来。

村里人都笑话老太太的仨儿子,说老太太再不好,毕竟屎窝尿窝的把他们拉扯大了,也 不应该对自己的娘这样啊,最起码别让老太太饿着呀。

老太太的生命力就是顽强,尽管缺吃少穿的,可是活得特别硬朗,身体倍儿棒!轻易不有病!九十岁时无疾而终!

万村写作|三个儿子都不愿赡养,曾经的乡长太太在孤独中老去

三个儿子,各有各的遭遇

老太太的大儿子生了三个女儿,都如花似玉的,第四个生了个儿子,也白白净净的,却是个傻子。尽管早就盖好了大新房,可三十多了还没媳妇。你房子再好,谁会嫁给傻子呢!为此,老大媳妇都魔魔怔怔的了。邻居们都不愿意理她,可她总想和大家聊天,看见哪家开着门,就跑进去串门,别人在一起聊天,她就插话,可没人理她的碴。背后都管她叫五疯子!简直不要太尴尬!

老二家的两个女儿也特别漂亮,大女儿长得特别像范冰冰演的金锁。当年看《还珠格格》时,我就说,金锁怎么这么像东院大闺女呀!老二两口子一直想要个儿子,可生老三一看还是闺女,就送人了。

老三两口子曾经有个儿子,八岁的时候掉水里淹死了,后来又生了三个女儿,其中老二老三是一对双胞胎。

人们都说,不管老人怎样,可她毕竟七八十岁了,还能活几天,怎么不喜欢她,也不能让她挨冻挨饿呀!这年头儿也不缺粮食,何况哥三个的日子都挺好过的,经济状况都不错。老大家加工苇帘,老三买卖生猪,就老二家差点儿,两口子打工。

老大和老三家的遭遇,是不是和他们对老人不好有因果关系呢?

本文作者:艺君,唐山人,年过半百,在私企工作,热爱写作,尤其钟爱记录乡村琐事

万村写作|三个儿子都不愿赡养,曾经的乡长太太在孤独中老去

“万村写作计划”起源于青原色,是在全球视野下,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部落的记忆留存和传播计划,旨在于借助不同语言的互联网世界的链接,通过影像、口述史、文本的传播,为这个星球上曾有过的每一个村庄立传,存当代之证,写子孙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