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教育孩子很難嗎?

Y玉米日記


首先教育孩子要求我們家長要做一個冷靜,講究方法,善於和孩子溝通的人,其次教育孩子和我們家長的性格、觀念以及我們的家庭背景都會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我們應當根據孩子的成長環境,培養鍛鍊孩子潛在能力,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每個孩子的起點雖然不同,但是我們所要學會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在受教育的年齡,我們大人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站在他們的年齡思考問題,或許我們這一代沒有經歷過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壓力,升學壓力,情感問題等等!我們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讓孩子更多的自由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給他獨立的自主空間,我相信,教育孩子一定不會很難的。


暖冬yh


以前沒有當老師的時候,我覺得很簡單。後來來中學任教後,我才發現真的不簡單。

首先是因為時代變了,我們以前讀書的那個年代,父母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原則,所以很多孩子被迫聽話學習,過了叛逆期後也明白了父母的苦心,所以教育孩子還算成功。而今社會講理了,父母都不敢也不想打罵孩子了,父母的威信降低,所以孩子根本不聽話,不聽話的孩子真的很難教育。

其次是現在的誘惑太多了。以前的年代,車馬很慢,孩子在叛逆期最多隻會瘋狂地玩耍什麼的,思想不會經受太多的社會殘渣衝擊。而今,人手一部手機,太多的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和互聯網的萬物而不可自拔,思想慢慢地就被侵蝕了。人心變了,就很難教育了。

那如何改變呢?這就需要從小就抓緊。其實家庭教育真的是擺在人生的第一位的,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從百忙之中抽空每天多陪孩子,多看著孩子,教育他,引導他,而不是一味地寵愛他,太忙就丟手機給他玩,哪怕到中學叛逆他也叛逆不到哪裡去。因為他知道你說的是對的。而如果家庭教育沒有做好,就就很頭疼,必須用特殊的方式去震懾他的心靈,這樣叛逆期才不會無法無天。

一言以蔽之,一個孩子的教育工作需要父母多多重視,從小重視。


顧塵顧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教育為什麼這麼難啊!的確,現在孩子難以管教似乎越來越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我要告訴家長:

第一、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人類進入信息化和市場化時代,家庭、社區、學校、朋友和文化環境諸方面的內涵、空間和影響與以往相比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二、孩子的培養目標提升了:現在的孩子,大學畢業都不一定能夠找到理想的出路。當今世界以知識經濟為主導,人類邁入了才智時代,人才講究創新能力,但創新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知識、學歷和能力,因而知識、學業和特長教育的壓力隨之增大。

第三、家庭結構變了:隨著社會的逐漸“少子化”,獨身子女和單親家庭多了,家庭關係和心理結構自然相應得發生變化。由於上述原因,現在的孩子,身上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因此壓力大了,心理更脆弱了。

為此,我今天以“十個忠告助解家教難題”為題目和大家交流。


湘60801735349


每個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因為教育方法和經驗的缺失讓孩子在人生路上走或大或小的彎路。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小編給各位家長推薦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與經驗。

  

1、魚缸法則。

  養在魚缸中的熱帶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原來三寸的金魚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父母應該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2、狼性法則。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他們不會將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而傾向於親身研究和體驗,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遠令狼驚異。狼總是會有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瞭解危險,從而有力的生存下來。

  因此,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老師。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3、南風效應。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強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修養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羅森塔爾效應。

  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文是一個技藝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個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國王本人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雕像。國王的愛情感動了愛神阿弗狄羅芯,愛神給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馬利文的幻想成為現實,從此便有了塞浦路斯人。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他在一個班上進行測驗結束後將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單交給了校長。校長將這份名單交給了這個班的班主任。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再次來到這個班上時,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同學成績提高的秘訣很簡單,因為老師更多的關注了他們。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父母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護、期望和珍惜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長方向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期望。簡單的說,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三種教育方法,孩子樂於接受】

  第一種:多商量 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願意聽你的話。

  第二種:多引導少訓斥

  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採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第三種:多交朋友 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係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

  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此外,家長教育孩子時,還須重視反面教育

  大多數家長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實際上,讓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觸“墨”是不可能的。家長最多隻能營造一個“赤”的家庭小環境,但孩子最終還是要走向社會,難免不接觸反面現象。

  因此,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視反面教育,顯然難以使孩子適應複雜的社會另一半。家長應該像重視正面教育一樣重視反面教育。具體講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過反面教育,孩子會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風順的,人們正當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總能實現的。這能使孩子認識到社會的複雜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現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這往往能使孩子產生同情心和責任感。

  3、反面現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該發生事情發生了,從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憤怒和同時產生一種克服反面現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終生活在單純的環境裡,孩子就很難“長大”。這樣的孩子將來肯定是脆弱的,而且也很難提高辨別能力。讓孩子知道社會還有反面現象以及體驗一些逆境的滋味,對加速孩子的社會化進程大有好處。


鄧家囡囡


1.常說類似"爸爸、媽媽很愛你,你是個好孩子"的話

孩子不能缺少愛,特別是來自家長的愛。常說這句話,可以讓孩子時刻感覺到來自家長的愛,家長就象一座大山一樣給他們力量,使孩子有一種安全感和幸福感。

2.常說類似"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的話

可以在孩子的內心深處打上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的烙印,讓孩子建立起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的認知,促使孩子自覺的去尋找到學習的快樂,學中樂,樂中學。

3.常說類似"我相信你一定能獨立完成"的話

鼓勵、堅定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獨立學習、做事的能力和責任心。

4.常說類似"你做的很好,你行,繼續保持,我相信你"的話

鼓勵、強化正面認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上進心。

5.常說類似"你很聰明,我為你高興"的話

運用暗示和反覆確認的方法,暗示孩子是聰明的,反覆確認你很聰明,靠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行,是鼓勵的一種形式。有資料報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樣的兩盆花A和B,人們經常對A花說你很漂亮,我很喜歡你。對B花說你很醜,我不喜歡你。三個月後,A花長勢茂盛,花開的豔麗。而B花則枯萎死掉了。暗示對植物具有如此大的作用,對有思想、有意識的人的影響就更大了。

6.常說類似"我喜歡你這樣做"的話

正面確認。當孩子做對一件事情時,用這句話鼓勵他們,就會為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標準,他們就會按著這個標準,照著這個樣板去做事情。

7.常說類似"爸爸、媽媽尊重你的選擇,你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你的每一次努力家長都看在眼裡"的話

充分肯定,培養孩子自尊心、自信心。

8.常說類似"你已經長大了,你的問題你自己來決定,你的時間你自己安排"的話

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良好表現。其次是用暗示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暗示孩子你已經是大人了,已經具備了對事物做出合理判斷、合理選擇的 能力,有能力來決定自己的事情,增強孩子的自主性,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責任心、上進心。比如,孩子問你他是否可以看電視,你如果按上面的方法回答,孩子的心中就會引發"我是否該看、看多長時間的"的思考,就會主動承擔起決定自己行動的責任。

9.常說類似"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的話

可以使孩子認識到人人身上有優點,鼓勵孩子學習他人的優點,建立起學習他人優點的好習慣,培養孩子虛心學習、虛心做人的態度。

10.要說類似"對不起,是我錯怪你了"的話

當家長錯怪了孩子時,不要回避,錯了就是錯了,不要不好意思承認錯誤。家長向孩子承認錯誤,不但不會有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使你高大起來,併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教育孩子必知——“十不說”

1.不說類似"學習是一件很難的事,是很痛苦的事情,必須刻苦努力"的話

人具有逃避痛苦的本能,你說學習是一件很不容易、很痛苦的事情,需要"頭懸樑、錐刺骨",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學習是多麼可怕的事,在孩子心中就會產生害怕、遠離學習的本能反應,一想起學習來,不痛苦也痛苦了,怎麼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反之,你在孩子心中播種下學習就象遊戲一樣,他就會象做 遊戲一樣有興趣對待學習。

2.不說類似"你是我的希望,我全靠你了,你能行嗎?"的話

一是避免把家長自己的壓力傳導給了孩子,防止孩子認為如果我不好,家長就沒有希望了,多大的壓力。二是避免你能行嗎?的疑問句,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3.不說類似"這孩子太笨了,我是看出來了,你是沒好了"的話

避免一句話為孩子定性為"笨"、一定不會好了,防止扼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

4.不說類似"小孩子家懂什麼,少問少管" 的話

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

5.不說類似"你不是我家的孩子,怎麼這麼不要強,一點都不像我"的話

避免給孩子留下家長不愛他們了、嫌棄他們的感覺,避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防止孩子認為自己什麼都趕不上家長,遠離家長,使親子關係惡化。

6.不說類似"我說不行就不行、不完成作業就別想玩"的話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理解不了你是為他們好。即使是理解,他們也希望你能和藹可親的與他們說。避免孩子感覺家長霸道、人格上的不平等,防止親子關係遭到破壞,避免孩子覺得你不可親,更不可敬。

7.不說類似"孩子,爸爸、媽媽求你了,你要聽話,好好學習"的話

避免把應該由孩子自己承擔的學習的任務,一下子背到自己的肩上了,防止孩子產生是為家長學習的錯覺,促進孩子產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8.不說類似"那來的這麼多好奇心"的話

好奇心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基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避免打擊孩子學習、探索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

9.不說類似"我打你是為你好"的話

打孩子,還是為孩子好,邏輯上就是錯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錯誤。避免讓孩子產生家長愛孩子、為孩子好就要捱打的錯覺,防止孩子產生"家長還是不要愛我、不要為我好"的感覺,疏遠家長,懼怕家長。

10.不說類似"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別的什麼都別想"的話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活動都是遊戲,學習也是遊戲,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這樣說話無形中把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單獨提出來,變成一種非常正經的事,並賦予學習特殊的要求,使孩子的認知產生一種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學習的錯覺,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加大了孩子對學習的恐懼感。同時,也剝奪了孩子 在做其他事情時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孩子鍛鍊、實踐的機會,更談不上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孩子的情商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裝飾黑子


難也不難,這個問題認真回答起來,涉及一大堆理論,並且需要改變家長的很多認知,改變孩子實際上不難,難點在重塑家長

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難

主要是因為沒找對方法

方法又在哪裡?方法又是什麼?

方法只是術

有道才能生術

那教育孩子的道是什麼?

我們試著找找

你希望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

考上大學?能找個好工作?出國?有掙錢能力?

總結一下

健全的人格,不會因為一些打擊刺激就跳樓自殺等

良好的素養,包括品德和學識

掌握某一領域專業技能,環境和個人因素關係較大

以上三點,第一點是基礎,也是最難的

(不詳細說了,下面說點實操內容)

首先,把孩子作為一個人,獨立的人來對待

想象你怎麼對待其他成人的,尊重孩子,平等溝通

其次,孩子在成長,不要擋孩子的路,就像打遊戲,在孩子自己成長的路上,他是主角,家長是輔助,在旁邊護著盯著就行,不是非常必要別插手

好了,先這麼多,慢慢消化。碰到具體問題可私聊。


三善居士00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教育為什麼這麼難啊!的確,現在孩子難以管教似乎越來越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我要告訴家長:

第一、孩子的成長環境變了:人類進入信息化和市場化時代,家庭、社區、學校、朋友和文化環境諸方面的內涵、空間和影響與以往相比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二、孩子的培養目標提升了:現在的孩子,大學畢業都不一定能夠找到理想的出路。當今世界以知識經濟為主導,人類邁入了才智時代,人才講究創新能力,但創新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知識、學歷和能力,因而知識、學業和特長教育的壓力隨之增大。

第三、家庭結構變了:隨著社會的逐漸“少子化”,獨身子女和單親家庭多了,家庭關係和心理結構自然相應得發生變化。由於上述原因,現在的孩子,身上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因此壓力大了,心理更脆弱了。

為此,我今天以“十個忠告助解家教難題”為題目和大家交流。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當今家庭教育的十個經典難題。這十個經典難題是:如何提高學習成績?如何學會親子溝通?如何幹預成長缺陷?如何克服家教通病?如何學會親子關愛?如何學會特長教育?如何建設良好環境?如何學會全腦學習?如何學會上網衝浪?如何開啟學習天賦?我以為,誰能科學解決這十個經典難題,誰的家庭教育就會進入一流水平。

為了幫助家長解決家教難題,我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十個忠告,也稱“十要十不要”。

1.要學會親子溝通,不要說孩子不聽話;

2.要通過學習過程提升學習效果,不要用結果教育替代過程教育;

3.要幫助孩子克服成長煩惱,不要用嘮嘮叨叨替代親子關愛;

4.要重視獨生子女的成長缺陷,不要忽視群育和孩子的玩伴教育;

5.要克服中國式家教的兩大通病,不要忽視棍棒教育的心靈傷害;

6.要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家庭環境,不要用簡單說教替代言傳身教;

7.要從小關注孩子的學習天賦,不要用學業教育替代心智開發;

8.要承擔孩子健康教育的主要責任,不要用學校教育替代家庭教育;

9.要積極推進孩子的全腦學習,不要忽視孩子的多元智能培育;

10.要積極和孩子一起上網衝浪,不要輕易說孩子有網癮。

我的“十要十不要”需要十場報告才能講完,今天只能粗淺地講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獨生子女的成長缺陷與教育干預;第二個話題,如何學會親子溝通。

先講第一個話題:獨生子女的成長缺陷與教育干預

一、獨生子女的成長缺陷與教育干預

各位家長,從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和部分獨生子女走向生活的行為研究看,獨生子女存在一些特有的成長缺陷。現在我想從人的社會化的角度,談談獨生子女成長過程的成長問題。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存在特有的天然缺陷,這個天然缺陷如果不被認識,會誤導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舉例來說,有兄弟姊妹的家庭,小孩子會經常為小事情發生爭吵。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把爭吵當做一種討論方式,兄弟姊妹爭吵就是自然條件下相互交流和智能開發的最好方式之一。爭吵中,為了“真理”,他們要轉動腦筋,通過口頭語言與對方辯論,有時甚至動用拳頭。這樣一來,小孩子腦袋想的、嘴上說的和手裡做的就能夠淋漓盡致地、連貫地表現出來。我們不提倡兄弟姊妹吵架,更不支持動手打架,我這裡說的是成長經驗中,小孩子吵架對他們智力成熟所具有的客觀作用。獨生子女呢,連在家裡與同齡人爭吵的機會都沒有。在獨生子家庭,因常常沒有玩伴的交流,他只有一個人做作業、玩娃娃,上上網、睡睡覺,想到的事沒機會說,說了沒機會做,致使一些孩子想到的說不清楚,說出來的不會做。在學校,孩子們又只重學習,不重視同學之間的交往,集體活動也很少。到了節假日,很大一部分孩子則像趕場一樣參加培訓,有的孩子一個星期參加八到十場特長教育,包括應試輔導。


蓋蓋同學視頻剪切


看你怎麼去想,沒有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我覺得最大的還是需要有耐心,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要求一個孩子,有時候你必須跟自己的孩子放在同一水平上。打個比方,你不能要求三年級的孩子去解方程(當然,天成聰明的孩子除外,但是,畢竟少之又少)。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能黑著臉上來就是一頓打罵,短時間可以,時間長了,孩子會跟你越來越遠,不會跟你分享他們的事情,因為,對孩子來說,最恐怖無非就是父母生氣的樣子,可能比他們看到動畫片裡最壞的人的嘴臉還要恐怖。所以,靜下心來,想想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問題,想想自己當時也是從孩子過來的。當然,有些小懲罰也是可以的,前提是,平時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雙方就必須達成協議。比如,很明顯自己犯錯了,可以在家裡設置一個“反思角”,大家都冷靜下來,然後再進行教育引導孩子。


你來問我來學


教育孩子非常重要!要從小做起,大人是孩子的風向標,孩子就像一顆小樹從小就要精心培養,修理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不一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是不一樣的,一個孩子生活在不一樣的環境中成長經歷也是不同的,在孩子面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好的言行舉動就能給孩子好的啟發,反之不好的言行舉動就會給孩子負面影響,作為父母從小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孩子做一個陽光向上,時時刻刻都有正能量的人,在孩子面前時刻注意正能量的形象,一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是不容易的,這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孩子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教育好了是人才,教育不好是廢才,希望所有的家長父母以身作則教育出一個出色的孩子為國家,為社會做出畢生的貢獻!





天堂鳥111


教育孩子對很多人很難,但有些人也覺得還行,主要是方法,下面是我的一點淺析。如有不當,多多指教。如今很多時候都要先談談三觀。凡事三觀擺擺正,接下來即使有偏差,也不會太離譜。

有孩子之前,對於育兒並沒有所謂三觀,或者說,沒太多想法。可能只是覺得,嗯,即將有一個孩子了,似乎應該學習些育兒知識,免得手足無措,於是買了些書。彼時對育兒的理解,依然僅限於“知識”或“技能”,就是具體怎麼帶孩子。

幸運的是,因為深入關注一些作者,在之推薦下了解到更多書籍;加上現今資訊發達,網絡上能購買到很多同類不同型的書籍。更多比較之後,漸漸明白,書與書,在理念高度上,還是有高下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