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周公,姓姬名旦,又称叔旦,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武王灭殷以后,还没来得及巩固政权,两年后就去世了。武王之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但成王还是一个小孩子,没有办法控制局面。出于时局的考虑,周公作为兴周重臣,当仁不让的当国辅政,把这副重担挑了起来。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史记·鲁周公世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此时,东方殷商复辟势力以及盟族方国的残余势力,趁机抬头兴风作浪。周王室内部也发生了分裂,趁成王年幼,武王弟管叔蔡叔作乱,同为辅政之臣的召公和吕尚,则怀疑周公有不臣之心,他们不能和周公做到同心同德。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史记·鲁周公世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周公旦在文王诸子中能力是十分突出的,武王在位时,周公旦是武王的左膀右臂。面对武王去世后的暗潮汹涌,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在这样险恶的政治形势下,周公辅佐成王平定叛乱,兴立制度,安抚天下,表现出了他的卓越智慧和非凡的政治才干,这一切让周公成为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辅政之臣。提到周公辅政的过程,就不得不提到周公辅政所做的五件大事。

平叛:通过东征平叛,挽救了风雨飘摇中恩西周王朝,挽大厦之将倾。

武王灭殷商后,为了安抚殷商的遗民,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为殷王,仍然定都在朝歌。武王又分封三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在朝歌周围负责监督武庚。其中管叔鲜在东为卫国,蔡叔度在西为庸国,霍叔处在朝歌北为邶国,史上称为三监。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史记·周本纪》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周公足智多谋,武王留下他在京师做为宰辅辅佐自己,临死的时候又托孤给周公,让他为首辅辅佐成王。周公排行第四,管叔鲜排行第三,管叔鲜认为自己是哥哥,应当取代周公的位置作为首辅大臣,且武王姬发已死,成王年幼,自己自己最老,因此有了代替成王自立的野心。武庚看出了周王室内部的矛盾,又欺成王年幼,认为有机可乘。他拉拢管叔鲜、蔡叔度,挑拨离间他们和成王、周公之间的关系,又联合了东方的氏族邦国发动叛乱。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史记·鲁周公世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管叔鲜还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言下之意是说周公要篡位自立,借此制造京城的混乱局面,企图浑水摸鱼。在这危急关头,周公临危不乱,他首先坦诚说服了成王和大臣召公等人团结一致,稳定了京师的局面。然后周公亲自整顿军队,率师东征讨逆。在出师之前,周公以成王的名义发布文告,号召臣民团结起来,一起用武力去平定叛乱。这篇著名的讨伐檄文,就是《尚书》中的《大诰》。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史记·鲁周公世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周公亲政很讲究策略,他秉承了擒贼先擒王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打击叛乱中心,打败了罪恶之源武庚禄父。接着诛杀了管叔鲜,流放了蔡叔度,稳定了大局。然后周公乘胜进兵,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平定了东方邦国的叛乱。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史记·鲁周公世家》

利用重点打击,各个击破的策略,周公先后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安定了东方。

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史记·秦本纪》

按照《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嬴氏部族在殷商时就在西部边陲,负责替殷商抵御戎狄入侵。到了周公东征胜利后,周公又把参与叛乱的嬴氏部族,迁移流放到西部边疆地区,进一步充实了西部边陲的战力,让善战的嬴氏部族作为周朝的先驱,替周朝阻挡西方戎狄的侵袭。周公这么做,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把好战的嬴氏部族调离了东方,稳定了东方局面;第二,利用嬴氏部族,增强了周朝西部边疆的防卫力量;第三,让嬴氏部族抵御戎狄的入侵,缓解了镐京西部蛮族入侵的压力。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通过周公的东征,周人的势力延伸到了海滨,扬威四方,国力大大增强。周公还加强了对洛邑的建设,在洛邑驻扎重兵,派了两万多人的兵力防守。并把叛乱的殷商遗民都迁移到了洛邑严加看管起来,至此,洛邑成为西周陪都,并且是控制全国的军事重镇。

分封: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固天子之恩,进一步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周国原是西部的一个小国,武王灭纣兴周加上周公东征开疆拓土,国土勉励一下子扩大了几百倍。东临大海,西到陇山,南到淮水流域,北到今辽宁的西南部,成了当时东亚的堂堂大国。用什么好办法来统治新征服的区域呢?武王克殷,封建诸侯,为王室立藩,这本是周公的主张。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史记·鲁周公世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周公东征后,扩大分封诸侯,进一步扩大了诸侯的范围,增加了诸侯的数量。周王氏子弟、亲戚、功臣以及古代先王贤人的后裔,都被封为诸侯。周朝的诸侯有五等:公、侯、伯、子、男。武王、成王、康王,他们所封的诸侯有数百个之多。其中强大的诸侯国多为同姓,有五十五个,其中兄弟之国有十五,姬姓之国有四十。鲁、卫为大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国,为第一等公爵。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史记·鲁周公世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周公留在京师辅政,他的长子伯禽就替父亲到鲁国去就任鲁公。但鲁国作为西周的大诸侯国,也只有四百里的土地。许多诸侯国只有几十里的地盘,他们国小力弱,因此便于周控制。受封的诸侯国,受封的诸侯要承担守土之责,年年进贡,缴纳财物,汇报自己的业绩,还要跟随周天子祭祀。如果王室有事他们还要出兵勤王,诸侯们承担这些义务,起到了捍卫周王室的积极作用。

行法:通过推行宗法制度,把嫡长子世袭继承制度固化下来,建立社会秩序。

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嫡长子世袭继承制,这与分封诸侯制度密切相连。宗法制度的原则是“立嫡不立贤,立长不立幼”。宗法规定,周王为天下之大宗,嫡长子是王位的继承人,庶子为小宗,分封为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分封,下有卿大夫,卿大夫之下为士。卿大夫、士也由本支的大宗,嫡长子继承,庶子为小宗,实行再分封。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周王自称天帝的长子,受天之命君临人间,所以周王称“天子”。这样的宗法分封系统,上至周天子,下至士的一切权力始终掌握在大宗嫡长子手中。由于嫡长子只有一个,这样的继承有了唯一合法性,避免众子争夺。宗法制度把政权、权族、神权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礼治国家。这一等级、礼治结构,呈现出四级金字塔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最高统治者,站在塔尖上。诸侯、卿大夫、士是层层塔基,宝塔粘合以血缘为纽带。这种统治方式,在当时是一种有效的先进制度,对于安定社会,发展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王、康王两代是西周稳定发展的时代,西周成为盛世,史称“成康之治”,它是周建立的基础。

礼乐:通过制礼作乐,从文化层面,建立了一整套行为准则。

周公的这一贡献,其影响极其深远,制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度,用礼的形式表现出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种人伦关系和衣食住行都有礼仪规定。周公制礼是有其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他要通过制礼把从天子到庶人的各种宗法封建制度合法化、礼仪化,便于社会所有人形成风气,遵守嫡长子的世袭继承制。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作乐,是把乐舞和礼仪相匹配。出征、祭祀、会盟、饮宴、婚丧等等都规定了相应的礼仪和乐舞。看到这里我不仅感叹周公的用心良苦,他用繁琐的礼仪来潜移默化的去熏陶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周朝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为处事的一套基本规则,所有人都要循规蹈矩,各司其职、各谋其事,按照规矩来行事。

建制:通过推行《周礼》,建立了一整套国家官僚系统,巩固了西周统治。

周公辅政,第五件大事是推行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系统,称之为《周礼》。按照《周礼》的规定,天官冢宰为百官之长,负责辅佐天子处理国家一切军国大事;地官司徒掌土地户籍;春官宗伯专管王族事务;夏官司马掌军事;秋官司寇掌刑法;冬官司空掌公共工程,主要负责兴建宫殿、陵寝等。共六大官僚机构系统,统称为六官。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古文尚书·周官》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六官以下还有各级小吏,职位都由分封等级的卿、大夫、士担任,其官职采取父死子继的方式。大小官吏都有自己的一块土地作为俸禄,这就是世卿世禄制度。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西周的军队有三支,一个是虎贲,是周王室的禁卫军;

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尚书·周书·顾命》

一为周六师,由周人充任,是征伐的主力军,驻扎在京师;

凡军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周礼·夏官》

一为殷八师,主要由殷人和东方部族组成,其将帅由周人担任,屯扎在陪都洛邑。三支军队,三个等级。

王命膳夫克舍令遹正成周八师之年。(小克鼎)

西周的国家机器因为有周六官系统和三军建制,再加上礼制的约束,就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使西周政权得以建立和巩固。

关于圣人之我见:没有个人英雄,只有集体智慧。

很多人把这些西周建立初期完成的工作,归咎于周公个人的非凡智慧,才铸就了不朽的功勋。曾几何时,我也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圣人存在,他没有非凡的智慧可以解决常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远远超越我们的能力和认知范围。甚至有时候会认为他们是穿越过来的,现代人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与手段,当然那是穿越小说里的杜撰。

从史料入手,浅析周公辅政五德:平叛、分封、行法、礼乐、建制

在我看来即使是现在,你要一个组织能力很强的人完成这么多事情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的判断是这些事是由周公来主导的,但绝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每一个英雄人物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组织或团队在起作用。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