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女兒高一,她選物理,化學,政治怎麼樣?這種組合到大學可以選的專業多嗎?

紫氣東來47467


首先,不知道你是哪個省的,不管哪個省,物理+化學+政治,大學可以選的專業是最多的。根據山東省2020年擬在魯招生高校選科要求目錄統計,在所有24056個本科專業中,物化政組合科填報的專業有23306個,其中包含10591個不限選科的專業。佔比96.88%。

從數據來看,幾乎所有專業都可以報考。

選擇一個組合,要從考生的興趣和學習優勢出發。不要不顧自己的優勢,而盲目迴避自己的優勢學科。

關於物化是學霸組合的說法,站不住腳。賦分是單科賦分,你只要保證你所有選科都是最具優勢的,你就能獲得你能力範圍內的高分。而你最具優勢的學科,與你最感興趣的學科,一定是相一致的,極少有不一致的情況。


李老師升學規劃


高中選科物理,化學,政治這個組合,是比較難的組合。

看下面這張表,這個組合可以報考98.9%的專業,也就是說能報考絕大部分專業,從這點上來說,是不錯的。而且學習政治,將來考研、考公務員等等都會用到,打好基礎,為將來做準備,是有優勢的。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

1、物理非常難學

物理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非常高,很多學生甚至認為高中物理比高中數學還要難學。對物理過程的分析、推理以及對物理規律的演變,都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很多女生上了高中,被物理這科虐哭過。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省份選擇物理的學生比較少,這就會造成兩個結果:

  • 一個選物理的一般都是對物理感興趣,或者是擅長的。那麼,選擇物理如果不是非常特長的話,就肯定被排在後面。
  • 再一個就是選擇物理的都是學物理比較好的學霸,學霸和學霸比總也要分出個高低來,因為選物理的學生少,那麼賦分肯定會吃虧。就比如有100個人選物理,最後那一名即便考了90分,根據賦分制,他只要是最後一名,再賦分的時候也只能被服為40分。
不知題友的女兒對物理這科怎麼樣,如果不擅長理科,再加上選物理的人又少,那麼在賦分制當中就處於劣勢。

2、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

化學這一課學起來也比較複雜。首先化學性質、化學反應現象、化學規律、化學方程式等等,這些除了理解,必須要加以記憶。知識點既多又瑣碎,想學好了非常不容易。

特別是有機化學部分,找到竅門能夠理解結構的學生,覺著有機化學非常容易;而找不到切入點,對官能團不理解的學生,覺得有機化學特別難學,學到最後是一團亂麻。

3、政治是純文科,好學難考
政治是純文科的科目,這一科目學起來好學,但是考起來不好考,就看每年考研政治就能夠看出來,考高分的幾乎沒有,當然考很低分的也不多。

有一年政治開卷考試,學生抱著一摞一摞的書進考場,但是就算把書翻遍了也找不到答案。而且政治題目變化快、更新快,需要不斷的進行記憶,關注國家和國際形勢等。

所以題友的女兒選擇的這個物理,化學,政治的組合可以說是集中了高中階段最難的三大科目。如果孩子學習能力足夠強,那是沒問題;如果孩子的能力稍微弱一點,選擇這個組合壓力就比較大了。

建議題友如果必須要保住選物理的話,另兩科可以稍作調整,選難度低一點的組合,照樣將來在專業選擇上的範圍也非常廣。


師者馥仁心


我是一名中學老師,物理,化學,政治這個組合是不建議選的。

物理加上化學本身是沒有問題,適合成績優秀的學生選擇,

這也是大多數尖子生都比較青睞的,但是政治這門學科不建議與物理,化學一起選擇。

一、尖子生青睞的選擇

據統計,尖子生最青睞的選科組合是物理化學生物這老理科三門,其次是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

因為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這四門都是得分固定型的科目,對尖子生來說,這是上650分、700分最容易的。

再說說選專業,物理是大學專業受限最多的科目,其次是化學。物理+化學這個組合,已經可以報考99%的專業。

生物的專業方向是在醫學和藥學領域,地理的專業方向是在文科的地礦等領域。

無論是物理,化學,生物,還是物理,化學,地理都可以有非常廣泛的專業選擇區間。

二、差生青睞的選擇

據統計,差生和中等偏下的學生比較青睞純文學科,也就是歷史,政治,地理,其次是歷史,政治,生物和歷史,地理,生物。

每一種科目的組合,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所以選科也就是要找到最能發揮長處,最能規避短處的科目組合,這才是最適合的組合。

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政治,生物;歷史,地理,生物這三種組合如何去分辨呢?

1、選擇自己優勢大的科目:

這是選科的第一大原則。選科的目的就是要在高考時取得最高的成績,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和專業。

如果不把自己最強勢的學科選出來,那麼很可能考不上一本大學,這時候就更別說專業的選擇範圍有多好了。

2、選擇專業範圍大的,或有自己喜歡專業的:

高考能發揮分數優勢是一個關鍵,選擇好專業是第二個關鍵,填報志願也被成為“第二次高考”。

比如不選物理,就不能填報一些工科類專業,不選生物,就不能填報一些醫學類專業,哪怕高考成績再高也沒有任何辦法報考這些專業。

三、物理,化學,政治這個組合怎麼樣?

1、物理和化學的組合,競爭激烈

正如上面提到的,物理和化學是很多尖子生最青睞的選擇,

所以往往都是高手過招,容錯率特別低,在一群學霸考滿分的情況下,即使錯一道小題也會拉開非常大的差距。

2、物理和化學的組合,沒必要一起選

同如上文提到的,物理是選科受限最大的,化學排在第二位,事實上,

絕大部分專業只需要物理和化學中選擇一門就可以了,其中要求必須選擇物理的專業要多一些。

所以對大部分專業來說,只需要學好物理就可以了,化學是可選可不選的。

3、物理化學是純理,政治是純文

我們都知道,文理科之間無論是學習方法,知識交叉,還是學習難度都是差異巨大的,所以學生在選科時建議從文科和理科中選擇一類,

不要兩類都包含,特別是物理化學這種純理,歷史政治這種純文的情況,一定要儘量避免。

總而言之,沒有最好的選科方式,只有最適合的選科方式,選擇優勢大的科目,可以在高考時帶來更高的分數。

你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我是松鼠課堂高老師,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和點贊!

高鋒老師


取消文理分科,“6選3”或“3+1+2”意味著,將有12或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

你好,我是一名清華在讀博士,下面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1、選科,有哪些重要參考指標

(1) 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

(2) 興趣: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

(3) 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選科並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時,是有專業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門科目要求、有2門科目要求、有1 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

選擇物理+化學+政治的優勢

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6.7%,一般高校、一般專業考生可以任意報考,同時目前這個組合選擇的考生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的組合。

1.相當於少學了一門學科

這也許是有些學生選擇這個組合最重要的原因。有的地方合格考分兩次,第一次是在高一下學期期末,考完理化生史地等學科,唯有政治和語數外加上其他信息等學科還沒有結束課程。這樣的話,學生在高二選課走班時,所有的學生都還要學習政治,一直到高二上學期期末。這樣的話,選擇政治就得於少學了一門學科。

2.政治背誦的多,可以調節學習

理化屬於理科,需要做大量的題目,而政治屬於文科,背誦的更多,做題相對比較少,這樣的話,學生可以比較有效的安排時間,早上多背書、晚上多做題,互不干涉,有利於提高成績。

3.比較有前瞻性

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政治都是一門必考的學科,這個影響也要考慮。

4.專業選擇廣

從專業角度看,這個組合覆蓋了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和文科類專業,所以不用擔心專業受限問題。理工科專業需要高中物理課的內容作為基礎,很多化工農學醫學類專業需要高中化學課的內容作為基礎,很多財經管理政法哲學類專業需要高中政治課內容作為基礎。

選擇物理+化學+政治的劣勢

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到高分,並且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一年考,學生在高三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1.理科和文科的思維有很大不同

喜歡理化的學生,很少有學生喜歡背誦的,他們更願意在題海中暢遊,而政治又是純文科專業,對背誦的要求高於歷史和地理,所以理科思維好的學生背誦政治會比較困難。從做題來看,文科比較喜歡摳字眼,和理科的思路也不一樣,所以容易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

2.政治變化大,影響穩定性

即便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很難確保政治能考高分,尤其是在賦分模式下,尖子生在政治這一學科中,優勢並不明顯。尤其是政治涉及很多時政的內容,需要學生關注時政,而且所學知識可能會變化較大。學生經常是到了高三複習時還需要去借高一的新教材使用,這是其他科沒有的現象。

3.選擇人數少,很難組成固定的班級

雖然選課模式下,走班變得很普遍,但是走班對教學和學習的衝擊很大,這個大家都很清楚,所以能不走班就不走班,儘量固定班級。那麼問題就來了,選擇理化政這個組合的學生人數少,直接影響組班,學生很可能會和其他組合的學生一起來組班,比如和理化史組班,然後政治這一門學科很可能會走班,衝擊學生的學習。

物理+化學+政治可以選擇的專業

物理

熱能與動力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工程力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航天類、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自動化、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空類)、電子信息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通信工程、車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等工科類專業。

化學

化學、應用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林產化工、藥學等。

政治

哲學、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外交學、思想政治教育、國學等。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清華學姐100分


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儘量選擇物理+化學的組合,對於成績不是非常突出又打算選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儘量做到“理化不同選”,從實際選課情況看,選擇物理+化學組合的學生,更傾向於選了理化生組合,其次是理化地組合,選擇理化史和理化政組合是比較少的,在實行“3+1+2”模式的地區,物理和歷史是不能同時選的。

一、理化政組合好不好?

任何一個組合,都有其優勢和弊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只要是適合的組合,就是最好的組合,那麼什麼樣的組合,才是適合的組合呢?

1、自己能學得了的:

自己能學得了的,這是最重要的條件,如果連大學都考不上,好考慮什麼專業問題?所以,果斷放棄一些自己真的學不好的學科,哪怕它再好,對你也沒有意義。比如理化生組合,這個組合的專業基本上不受限,但是能同時學好這三科的學生,又有多少呢?

2、考試能得高分的:

高考還是用分數說話的,如果你高考考到700分,即便不選擇物理,也有頂尖的985大學的專業供你選擇,你一樣有一個很好的平臺;如果你考400分,即便選擇了物理,也只能接受上專科的事實。

什麼樣的組合能考出高分?首先是你自己能學好的,其次是競爭對手相對弱的,最後是選擇人數相對少的。

從這三點來看,政治這門學科,選擇的人數不多,賦分的偶然性大些,在山東省第一批選課數據中排名倒數第一,但是選擇政治的學生,實力有限,尤其是眾多藝體生會選擇帶政治的組合,這就意味著如果你的政治學得確實比較好,選擇政治賦分是比較有優勢的。

3、專業受限少的:

高考考高分是一個方面,但是新高考的志願填報採取“專業+學校”的模式,這對你的選課提出更高要求,也就是說你如果不選某個專業要求的學科,即便你的分數再高也無法報考。比如你不選物理,是不可能選計算機專業的。

從這個標準看,選擇物理和化學的組合,基本上所有的理工科專業和絕大多數文史類專業都可以選擇,專業不會受限。

那麼,現在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能把考出高分的問題,這還是取決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對於成績不是特別優秀的,沒有不要非得選物理和化學的組合。

二、為什麼建議“理化不同選”?

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儘量選擇理化生組合,因為他們有能力把這三科都學好,選擇理化政組合,因為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比較少,可能會面臨走班的局面,如果走班,對學生成績的消極影響是比較明顯的。

這裡主要說說“理化不同選“的問題,這是對於成績不是頂尖的學生的一個建議。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選擇理化組合,競爭太激烈:

選擇理化組合,需要學生有比較強的接受能力,需要做大量的題目,對於學習能力沒有那麼強的學生,想把物理和化學都學好,並不容易。如果把化學改成生物或者地理、歷史,學生會有更多的時間用在更難學的物理上,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物理成績。

更關鍵新高考的賦分模式,選擇理化組合的學生,面對的競爭對手是最強的。在“3+3”模式下,物理和化學都參與賦分,如果不是很突出,很容易出現賦分比原始分低的情況;在“3+1+2”模式下,雖然物理不參與賦分,但是化學依然是賦分的,選擇化學的學霸是非常多的。

2、多數理工專業,並不要求理化同選:

有句話叫:數學是火,點亮物理的燈;物理是燈,照亮化學的路;化學是路,通向生物的坑;生物是坑,埋葬理科生。

這句話實際上揭露了一個問題:處於基礎學科鏈頂端的是生物,其次是化學,也就是說,如果你打算學和生物相關的專業,要求你的數學、物理和化學都得學好;如果你打算學和化學有關的專業,那麼你需要學好數學、物理和化學;如果想選擇和物理有關的專業,只需要學好數學和物理就可以了,當然如果能掌握點化學和生物知識,也沒有壞處,但是這並不是必須的,比如你學計算機,只要有紮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就可以了。

實際上,多數熱門專業都需要必選物理,而和化學和生物有關的專業,比如材料和生物工程方面的,雖然看似“高大上”,實際上就業形勢並不好,並非是熱門專業。

所以,如果你選擇和物理有關的專業,只要選擇物理就可以了,沒必要非得選上化學和生物,和其他科組合,可能會給你帶來更高的分數,這也是符合新高考改革的理念的。

所以,最後告訴大家一個選課原則:“3+1+2”選課:3是指語數外三個必選學科;1是保專業的學科;2是提分的學科。這個原則對於多數學生是適用的。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個人觀點,不論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下,物理+化學+政治是一箇中規中矩的組合。

一、組合的優勢

這一組合偏理科,可報專業比例更高,“3+1+2”模式中達到了97%以上,“3+3”模式中可報專業比例還更高一些,基本不用考慮哪些專業不能報考。 選擇了政治,從學習難度上相對要低一些;

政治學科在大學考研時是必考學科,選擇了政治可能對未來考研會所有幫助。

二、組合的劣勢

物理、化學學習難度比較大,學霸選擇這兩個學科的較多,賦分時競爭激烈,政治學習難度小是優勢,但從賦分角度又變成了劣勢,難拉開距離。

三、一大半同學選科不用糾結

選科很難,也很複雜,但對於兩種類型的同學不用做太多的分析,一般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擅長選科就可以了。

一是成績非常好的同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學霸。高考不管怎樣改,最終還是以成績說話。對於學霸而言,選擇起來就沒有那麼糾結。哪怕是有的學霸選擇要報考專業比例最少的“政史地”又如何?只要是他真的特別喜歡文科,意願也是將要學習文科專業,那仍然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這一在很多人看來最不好的學科組合。而且從目前各地選科形勢看,大量的學霸選擇了“物化生”或“物化史”的組合的情況下,想學文的學霸選擇“政史地”說不定更有優勢。

二是本科線下的考生,但絕對不是所謂的學渣。要知道不管是原有高考還是新高考,本科的錄取率除了少數省份以外,大部分省份都未到50%(現行高考中理科本科錄取率要高些,但文科錄取率十分低),有的省份只有30%左右,你能說剩下的都是學渣嗎?

對於成績大概率只能錄取專科的考生,也不用過多的糾結選科。從目前實施新高考的情況看,大部分省份對專業的選科基本上沒什麼要求,甚至有省份如北京,專科錄取只算語數外的成績,招生高校只根據各專業培養需求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科目中選定2門作為資格要求,考生相應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合格即能投檔。

所以說,自新高考實施以來,同學們和家長就在為選科左右為難,其實一切還是以分數說話。


更多高考相關知識,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輕風教育


不知題主是哪個省份的考生,我在這裡以河北的政策和數據來給做個分析。即使不能幫到題主,也能幫到有相同問題的河北考生。在這裡我從組合覆蓋度及可報專業、組合好學校可報佔比以及該組合與其他組合的相關性三方面給予數據分析。

1.物化政組合可填報志願數量覆蓋度達到95.75%,可填報專業覆蓋全部的12個學科門類。因為同一專業大類下的專業是相關專業,在大學階段開設的專業課基本相同,並且越來越多的大學在推行大類招生,所以在這裡基於專業大類彙總該組合可填報專業,並按照可報志願數量排序,數據如下:





2.物化政組合可報志願可有效覆蓋雙一流以上高校,其中三種層次學校的可報志願佔比數據如下:



3.對於選科來說,每種組合不單單是和選相同科目的同學競爭,因為不同組合可填報志願很多存在重合,也會直接和其他組的考生直接競爭,所以是否能做到賦分最大化是衡量選科是否合適的一個重要指標,太大範圍的數據估計找不到,孩子只能以每科在自己學校成績的做個初步判斷。以下為物化政組合和其他組合的可報志願重複情況:


數據說明:上表中數據表示物化政組合和某個組合可填報重複志願佔該組合可填報志願的比例,體現了物化政組合對其他組合的影響。

如果該組合是孩子賦分最大化的最終選擇,還是不錯的。希望回答對孩子的選科有幫助。


助你贏高考


我是河北助飛教育高考志願規劃劉老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高一選科是新高考來臨之後的一個重要選項,它關乎著你將來可以報的學校的數量和涵蓋專業的範圍,是非常重要的。

在選科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1、考生的興趣、愛好、能力、職業傾向、價值觀。2、各學科在學校中、在全省的位次。3、各學科任課老師的實力和水平、師生關係。4、家庭條件、家庭對於將來從事行業的幫助等。選擇的難度不亞於一個高考志願填報,因此上是非常重要而且需要審慎考慮的。

從題主所說的女兒報物理化學和政治的選項上看,她未來的報考的範圍是非常廣的。除了涉及到生物學科的一些醫藥、食品、生物科學等不能報考以外,其他專業都是可以報的。那麼最後問題落腳點就在於你的孩子身上。這個選科方案大多數都是成績靠前的學霸選擇的方向,你是否有優勢,這個要考慮清楚。

選科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經過以上的分析,您看看對您是否有幫助。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不要忘了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劉老師話志願


這個組合是很好不錯,典型的理工類組合還適合將來考研,專業還多,高考後可以選個理工科專業去學習,大四直接考研,這個組合那三科成績如果都不錯的話,比較好的一個組合!



鳳凰一輝


物理可以選擇的專業

熱能與動力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工程力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航天類、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自動化、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空類)、電子信息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通信工程、車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等工科類專業。

化學可以選擇的專業

化學、應用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林產化工、藥學等。

政治可以選擇的專業

哲學、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外交學、思想政治教育、國學等。

因為選擇了物理和化學,所以在專業方面可選餘地非常大,絕大多數理工類專業都可以報考,有數據顯示,這個組合可選專業比例為9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