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老师说,县城学校不收乡下差生,是因为他们也改变不了差生的成绩,真是这样吗?

真情话教育


我必须旗帜鲜明的亮出我的观点:

绝不认同这种观点!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对乡村的歧视!

差生跟城市和农村有关联吗?都是差生,城市的差生比农村的差生还要高一档吗?!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现代人常说,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老师!

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尚神圣的职业之一,教书育人,一方面教知识,一方面教品德。

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对待,都应该付出心血去培养,这是最基本的职责。

人为的把城市和农村区分出来,请问平等何在?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吗?城市的学生就高人一等,更值得培养吗?

你认真的去了解所谓农村“差生”了吗?真的走进他们的身边,走进他们的内心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们就不能提高成绩?!

你是教师还是相面的?你又是从哪里得出来的这个结论?!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是比起城市来,师资力量方面比之城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优秀的教师一般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所以导致农村的孩子在教育资源方面比城市不足,很多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基础较弱。但是,孩子们的天赋跟是不是农村和城市有啥区别?!

我倒是更喜欢农村孩子的纯朴,执着,以及相对简单,更容易接受新观点,只要悉心调教,很多孩子可以提高的很快。

反而是有一些城市的孩子娇生惯养,面对诱惑特别多,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更有甚者,家长仗着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给老师的教育增加了很多难度。

最后,我衷心建议有这样观点的老师,请您摘下您的有色眼镜,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再区分城市和农村!

因为,不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只要是学生,特别是“差生”,都需要您好好对待,尽到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五戒1977


确实是这样子的,我当地有一个学校,算是私立高中!升学率非常厉害,我一个亲戚儿子也去那边考试,最低档分数多进不去,他分数有档位的,然后付赞助费,好像是0、3、6、9、10几万之类的,然后找我父亲,因为我父亲50几年就已经教书了,在教育界人脉比较多,也认识他们校长,校长说,我让你进去也没关系,但是肯定是没有什么用的,大家多认识,也实话实说,这里学费又贵,什么费用一起三四十万跑不了,你读书在这里肯定也读不进去的,何况顶尖的老师肯定配置在0万这档位班级,因为这班级基本重点大学跑不了,因为现在社会看学校好差,就看你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能考进清华北大浙大之类,而价格最贵的班级老师最差,但是不能没有,老师工资学校财政多是这个班级出的,真的一点意思也没有,后来把这意思转告给亲戚,亲戚说,他自己办公司,钱我是无所谓,读中专什么之类的,容易把人也带坏掉,书读不进也就算了,但是人还带偏了,在回正道就难了,不过话说这个学校管理确实很严格,里面出来人说管理像监狱,读书确实没有什么捷径,多是辛辛苦苦的付出才有得回报。。。


銮泡心


很开心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先讲一个故事,我家小侄子在上小学四年级时转到县城去上学。进入学校之后,老师因为他是来自农村而说过他。说乡下来的孩子没有礼貌,没有纪律。

这里可以看出,老师不收乡下孩子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律性差。我想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的孩子自律性差,老师都不会喜欢。

现在。在我身边有很多孩子想要去市里上学,老师都会问成绩怎么样?就算成绩稍微差,但是孩子有悟性,有纪律,都是能接收的。

在我看来,不接收成绩差,不简单是成绩差,而是各方面能力差的原因。现在市里学生多,每个老师每天工作量大,去的孩子再纪律差,学习没有认真的态度,老师会很耗费精力。

也许有的人会说,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是老师不是圣母。如果孩子本身成绩差,变现差,家长也不能积极配合,老师肯定也不愿意。

确实生活中也有些老师就是存在一些歧视,但是如果家长能够积极配合,老师也会慢慢改变看法。实在态度恶劣,就找领导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暖萌肉肉


我经历过这事,我一直想去村小读书,听说一个老师交十多二十个不同年纪的学生,教一年级的时候,其他年纪的就耍,反正自由,而我一直在中心小学读,读五年级的时候,村小的学生就要到乡镇中心小学来读了,上课说话什么的毫无顾忌,都说的是以前多好耍。有次我们班主任在上课的时候就发火了,说是,说是家长找来问责了,因为学生在村小读书的时候,排名第一,到我们学校来了,排中后了。反正村小来的学生很少有坐前几排的。


蜀团子


老家是农村的,过年回家,看到亲戚孩子整天抱着手机玩,父母也管不了,父母多数都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带孩子,哭了就只能用手机哄,成绩肯定差。至于说能不能教好,估计很难,很废精力!只有部分对老师比较敬畏的会好教。

一个案例,同事一个比较亲的亲戚家孩子,3年级,来补课,根本就不怕老师,上课东张西望,说不动(大道理没用),布置个作业,一个老师问一个题,搞定,不去思考做,看到那个老师脾气好,就缠着跟他讲完作业,其实就是要答案。后面同事和家长沟通后,说一次谎话打10鞭,第二次加倍,没做完作业之前不准问老师,10个题错3个以上1个10鞭,之后哭了几次,和父母告状没用,才认真上课做作业。开学后每科能考80分左右,半期以后学校老师说作业又不认真了,说了也没用了,成绩又下来。

习惯很重要,对于后近生,总会有不同的问题,哪个老师碰到都会头痛,有的连老师说的话完全不当回事,这类问题最大,各位有什么好办法呢?


优学堂教育物理老师


我是来拉仇恨的,我赞同题目的观点!

我先来把小孩按城乡分分类,一类是上三代之前就进城的城里人小孩;二类是上一代才进城新城市人小孩;三类是随父母在城里打工上学的农村小孩;四类是父母在城里打工小孩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个分类没有歧视任何人的意思,现实就是如此!

这里指的农村差生,绝大多数指的第四类人!说实话,现在的这类农村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身在农村,思想也停留在农村(不准骂人),稍有奋斗目标或能力强点的人,早就为孩子在城里或郊区买了房了,还呆在农村的青壮年无非两类人:一类是特殊困难的,比如残疾或重病(这类人我们表示同情);第二类就是思想上懒惰,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顾自己生活能过得去,有小孩口饭吃就行了。所以这类孩子才是最可怜的,也是农村小学差生的主力军!

这类孩子让教师如何教?除了少数运气好的孩子,天生自尊心强,内驱力迫使他们认真学习,但大多数都是学习差的。孩子毕竟孩子,常年老人带着生活,与父母极少交流,很多性格很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又或是习惯极差,目无尊长。这都是长期缺失父母教育的结果!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关注这类孩子,让他们能走上正轨的人生道路!





浮生谈


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一个城里的老师跟我说过,如果一个城里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他们成绩相当的话,他宁愿要城里的学生,也不要农村的,不是歧视也不是看不起,因为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大家都知道城里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学英语,农村的孩子小学才开始学英语,有的甚至上中学才开始学英语。城里的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初中就开始学电脑编程,农村的孩子有的要高中才开始接触电脑。同样成绩的两个孩子,城里的孩子他可以直接教学,而农村的孩子他至少要花上半年的时间来帮他过渡新知识,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谁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地方


平安是福275715874


不知道题主的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道听途说的?县城学校不收农村差生?

现在各地学校招收学生,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招生政策进行,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像浙江省全省实施了阳光招生,虽然还无法完全杜绝人情和关系户,但已经极大的完善了以往的招生政策。

要相信学校招生以后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公平公正

城市学校如果要招收非学区内学生,如果不是符合政策规定的,除非是关系户,对这类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老师能决定要不要的?

再说了,对这样的学生,成绩好不好会重要吗?该进去的依然还是能进去。没条件的就会有各种理由进不了。

这锅不应该老师来背。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能说可以绝对避免。

重视和喜欢选择优秀学生,也没什么不对的。难不成中高考不看你的成绩让人随便选择学校?


倾听花开


我完全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有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孩子到了县城去借读。结果很快就被撵回来了,因为县城的老师也管不了他们。县城的老师也没有办法提高他们的成绩。可是因为到县城去需要拿高费。如果是孩子成绩不好的话会影响县城的学校声誉。所以说干脆都撵回来。


时空轮回者


这句话可能是一句谦虚的话,虽然不能全信,但也可以相信一些。

但是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本是在于:

第一,县城里的老师,习惯于教一些优秀的学生,相对来说,他们付出的精力,投入的时间,就要比教乡下的差生要少一些。

为了让自己可以变得更轻松,为了让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加惬意,这可能是他们的一种推诿的托词。

第二,这其实不是教不教得了的问题,是愿不愿意教的问题。

实话实说教差生,可以说,投入的方向有很多。

首先是要寻找他们差的原因,不仅要找,而且要找的准,找到位。其次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补习的方案,这种方案不能来的太猛,太猛会让孩子接受不了,又不能来得太慢,太慢时间又不允许;再次要树立差生们他们的自信心,差生他们有的时候不仅是成绩差,可能心里也很脆弱,老师啊你就要从心里开始补起;最后对差生补课,很可能投入了精力,效果也不太明显。

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有些老师可能就望而却步了,因此他们才会说,差生他们根本交不了。

第三,现在的录取制度,让差生根本就不可能进入到城里,接受接受优质的教育。

现在中国录取学生的制度,可以说是一种乱象。

从大城市到小县城,可以说是层层的把优生都招到自己的麾下,越是在农村地区,所留下的学生的质量,相对来说就要差一些。

城里的学校为学生的生源,可以说高枕无忧,农村的学校,很可能还会面临学生人数逐渐减少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