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小孩子活潑好動,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每當他們見到新鮮的或者有趣的事情總會想去學習,想去探索,尤其是爸爸媽媽們的行為舉動,在他們眼裡就是模仿的目標。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孩子模仿大人的時候,卻還沒有分辨行為好壞的標準,在他們眼裡,只要是爸爸媽媽能做的事情,那他們也就可以做。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沒有留心,很可能就會將自己的壞習慣,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居然有了聞襪子的習慣

晴晴的媽媽是個愛乾淨的女人,在家裡的時候,總能夠把家中打理得僅僅有條,並且對自己的女兒也是要求她會講衛生、愛乾淨,但是沒想到女兒最近不知道從哪裡學會了一個壞習慣,就是一進家門,脫下鞋子之後,從腳上拿下襪子就放到鼻子上,聞了聞再嫌棄地丟掉。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一手拿著襪子,一手捏住鼻子,嘴上還要振振有詞地說一句:“嗯~是熟悉的味道。”

晴晴的媽媽哭笑不得,嚴肅地糾正了女兒的行為,告訴她聞襪子是不衛生的。但是糾正了女兒的行為之後她還是很疑惑,女兒是從哪裡學來的這樣的壞習慣?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再看到玄關處剛剛到家脫掉襪子的老公,她突然明白了,這孩子學的可不就是自己的爸爸嗎!

孩子他爸偶然一次在家裡表演的搞笑段子,沒想到被女兒當做學習的榜樣記在了腦海裡,一直模仿到現在

晴晴的媽媽搖了搖頭對著老公說了句:都是你乾的好事!

孩子的好習慣從何而來?

想培養一個行為習慣都良好的孩子,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成功的,除了家長每天都不厭其煩地教導孩子,要求他們保持好習慣之外,家長們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孩子。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1、從小培養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人的品德性格如果能夠得到別人的讚揚,肯定不會少了一則“好教養”。好的教養需要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和教育,見人打招呼,受別人的恩惠要懂得感謝,尊老愛幼等等都是需要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的。

2、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一個孩子懂禮貌知禮儀從側面就可以反映出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反過來說,一個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夠知禮儀懂禮貌那他一定也懂得以禮待人。因此孩子有好榜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要告訴他們如何做,更要時時刻刻以身作則,做到言行一致。如果家長教育孩子要有好習慣,但是自己卻和自己說的不一樣,身上一堆壞毛病,又如何能夠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得好呢?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3、 生活環境

孟母三遷,只是為了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道理對普通人來說也是一樣的,良好的環境塑造優秀的人才,惡劣的環境只會培養出一個壞小孩。孩子身邊的環境也是家長需要去注意的地方。

舉個例子,有個被奶奶帶著長大的孩子,從小到大接觸的都是鄉下的婦女,她們說話口無遮攔,粗話對她們來說就像是日常必需品,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同樣也很容易“出口成髒”。而一個被畫家爺爺帶著長大的孩子,從小接觸的都是品性道德都令人尊敬的優秀人物,那麼他想要長歪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因此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寫在最後

對孩子的培養家長需要的不僅僅是用心,更多的是用腦,對孩子好的東西我們可以給孩子,但是對孩子壞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儘量去避免。有些小事情在大人看來無關緊要,但是對孩子卻是影響巨大的,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顯現。因此,當孩子出現了換習慣的時候,家長們就一定要幫他們及時糾正過來,小時候的一件小事情對他們日後的成長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

女兒脫下襪子後,隨手聞了聞,寶媽哭笑不得:都是你做的好事


同事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作為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家長們的任何舉動都是孩子看在眼裡的,他們信賴家長,因此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家長們的舉動。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懂得自己先養成好習慣,再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這樣才有說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