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喜欢进山捡野生菌吗?捡青头菌有哪些技巧或者经验?

白云清风67699663


①我国的野生菌品种非常的多,他们分别有,竹荪、鹅蛋菌、黑虎掌、珊瑚菌、老人头菌、羊肚菌、黄牛肝菌、白葱菌、红葱菌、鸡油菌、鸡枞菌、青头菌、干巴菌等等等等,品种多达300多种。

②在我们四川最常见的是青冈菌、松茸菌、鸡枞菌。

③青头菌,主要生长在树林茂密的草丛中,每年的6月雨后生长,一直持续到9月份,刚出土时,像一个圆圆的小球,随着逐渐长大展开呈扁圆形,菌面表面坚硬,表面呈青绿色和白色混合样子,菌内肉白色,非常的嫩,带一种淡淡的芬芳香味,青头菌非常有营养,还很多的蛋白质,磷、钙、铁、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等等等营养成分。

④青头菌一般人都适合食用,如果有肝火旺,痴呆症患者食用非常的好,青头菌,气味甘甜,无毒,是很好可口的美味佳肴,如果朋友们遇见的话,千万不要放过哦!

⑤再来说说采摘的技巧或是经验,我朋友告诉我,采摘青头菌,最好是在早上或是雨后的晴天,带上提篮和剪刀进山林丛中寻找青头菌,当遇到了青头菌,首先把四周的杂草扒开,再用剪刀,从根处剪下青头菌,剪下的泥土里面还有一小节青头菌的根,这样下回或许还可以采摘,同时采摘的青头菌也比较干净,整洁。这是我朋友个人的经验之谈,有别的经验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切勿喷,谢谢。











南充三农柳哥


野生菌我想很多人都会喜欢吃吧,不过捡野生菌应该很多人体验不到,身为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到了长菌子的时节,最喜欢的事就是下雨后去地里田间找菌子。

生活在农村的我,在得空的时候就喜欢在地里瞎逛,有时候运气好也能捡到不少野生菌,特别是鸡纵,有时候会碰过一片,能捡半篓子呢。

鸡纵菌


青头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虽然不是特别名贵的菌子,但是也是非常美味的,一般喜欢长在树林里,所以去找青头菌的时候,可以带上一把小镰刀,用来扒树叶,也可以用来刨土。

青头菌跟鸡纵菌一样,要依赖于白蚁的巢穴才能生长,所以在采摘早青头菌的时候,可以记下来,明年还会再长,就像我们村里的老人说的一样,它们是有窝的,一般情况下头年长过的地方,第二年还会再长,即使不在原地,也就在附近这一片。

捡野生菌不仅要眼力好,还要体力好,特别是在山上,一定要注意拿一个棍子在手里,因为野生菌子都是在下过雨后才好找,下雨会让山路很滑,拿个棍子可以拄着走,省力又安全,一般长菌子的时节蛇也开始出来觅食了,俗话说打草惊蛇嘛。



还有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仔细分辨,山上的野生菌种类很多的,有些不能食用的菌子长的却很诱人,所以一定要仔细,不要捡错了。


我们这边一般常见的就是鸡纵菌,青头菌,牛肝菌,还有一些我耶叫不出名字,问奶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她说她只知道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我问她怎么知道哪些能吃呢,她说她小时候跟她妈妈就是我外祖祖经常去捡菌子就知道了,看来捡菌子也是要有人传授经验的。

喜欢吃菌子的朋友们有上山捡过菌子吗?一定要注意安全噢!


李茗说乡村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青头菌主产地在云南,我这边虽然没有,但是我了解一些捡拾,采挖菌类的经验。再说我大娘的娘家是云南的,我们小时候跟随大娘一起进山,捡拾我们当地菌蘑,她会教我们那些蘑菇有毒,不能吃,不懂不认识不能乱采摘……还有关于她出生地、青头菌的生长环境的特性、和她小时候的故事――采蘑菇的小姑娘。


一般的野生菌类都喜欢长在针叶林内或者松树林下,这和它们的寄生体有关。这些长年人迹罕至的地方,地上厚厚的松针落叶,是这些菌类滋养的温床,加上鸟粪动物粪便的发酵,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在合适的环境之下,遇到真菌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了解一些菌类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就可以根据菌类的生长特性,相对应的去寻找它们。比如寻找鸡纵菌,只要发现有白蚁巢穴的地方,不要破坏做好记号,来年到季节去这个地方寻找鸡纵菌都会有所收获,这是由于鸡纵菌和白蚁是共生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所以真正的鸡纵菌,产量不多,价格昂贵。

青头菌所需要的生长地理条件也是“安静”之地。在当地大多数原始山林均可生长,七八月份雨后最多,而且它们是“成双成对”出现,发现一个,另一个会在一米范围之内。青头菌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雨季的时候,在针叶林、阔叶林或者杂树林地带的洼地,最容易寻找到它们的踪影……。

青头菌颜色为草绿色,青青如草的蘑菇,也叫青蘑。伪装色极好,所以寻找它们需要一些眼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采蘑菇山菌的季节,也是毒蛇横行的最盛的时候。特别是云南地区,又盛产毒蛇,去这些荒郊野岭之地采拾青头菌,防蛇工作要做好,比如身上带包硫磺粉,身上散发硫磺味,蛇就避开溜了。青头菌虽然美味,人身安全才重要。


三农的高度


我每年公休都回家拾菌子,锻炼身体,陪伴家人,当然也贪吃,雨后早起,一般青头菌爱生虫,早起能保证新鲜,天刚亮就到菌场最好,拿根棍子,可以柱手,扒草可防蛇🐍虫,诀窍嘛,很深的密林一般没有青头菌,阳光能照到的黄松林,浅草,空气流通好的台子地,林沟最多,不是所有土质都会有青头菌,据说含硫土质才会有。青头菌一般有菌塘,散出的很少,去年一个地方经常出,今年也还是会出菌子,大致经常出菌子的地方称为菌塘,本地人拾菌子才不会漫山遍野乱跑,都是一早走菌塘,走完一个山的十个八个菌塘,小篮子也拾满了,菌塘一般变化不大,当地老人可以带你走一趟菌塘,第二次你顺着菌塘找一遍就OK,一般青头菌不会单个出,一出就是几个,到了菌塘旁边就开始认真寻找,找到一个,在它的旁边不远,肯定还会有几个不明显的,所以要仔细。铜锅羊肉汤炖新鲜青头菌不错哦,每个假期我都炖几次,哪味,没法拒绝。最后,吃菌子不喝酒,别忘记。


董椽


捡菌子是我们农村人儿时的乐趣,记得小时候踩到野生菌的成就感现在都还记忆犹新。不过在我们这边寻找采摘的主要是鸡枞菌,而所谓的青头菌虽然数量很多,但基本不怎么采摘,有时候看到了还会将其破坏掉。其实青头菌是非常有营养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甚至其香气比鸡枞菌还浓郁。

青头菌在我们这边又叫青冈拽,是树林里面常见的菌类,生长时间和鸡枞菌大致一样,基本都是夏季的雨后。之所以我们叫它青杠拽是因为它常常生长在青杠树林里面,青头菌的生长习性就是如此,常常生长于阔叶落叶林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青头菌非常容易辨认,小的时候有点像香菇,而盛开过后和鸡枞菌不一样,呈倒漏斗形,且面部大部分区域呈青色,看着像是有毒的样子。

青头菌的生长习性是群生的,不过距离和三塔菌不一样,青头菌密度相对较小,当发现有青头菌时,其方圆1-2米的范围内还会找到第二朵,这样以此内推,一旦发现了青头菌,则收获肯定是不小的。青头菌的味道我不是很了解,不过听到吃过的朋友说味道还是不错的,炒、炖、蒸、熘、拌、烩都可以,可以和乌鸡、甲鱼等大补一起进行炖汤。


Power泡儿


喜欢,喜欢,当然喜欢啦,进山捡野生菌不但能饱口福,主要还能放松心情,锻炼身体,享受美好生活。特别是走着走突然发现野生菌的哪一瞬间,哪种获得感真的太好了,难以用言语表达。我家是农村的,每年到了野生菌上市的时候,都要进山捡菌,要说捡青头菌有什么哪些技巧或者经验,作为农村人,都有那么一点点小技巧,下面就和大家一块分享我的技巧和经验。


1、地点选择方式

捡过野生菌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每一座山上都有野生菌,都有各种各样的野生菌,它们的生长环境是有一定的规律。而大多数捡菌人由于没有经验,进山以后一般都是沿山前行,采取由近至远、依次前行的方式,这种方式只能全凭运气,这样会降低你的收获。

技巧:跳跃式优先到达青头菌较多的山头,只要进山捡菌的次数多了,你就会自动归纳,哪支山上会哪些野生菌,青头菌大概会出在哪个位置,知道了这些,你是不是就会直接奔向青头菌较多目标山头,这个小技巧会提高你的篮子收获,我一般都是直接跳过菌子少的山头。


2、目标发现方式

大部分捡菌人,对发现目标采用的方式都是站立一扫而过,这种方式发现不了隐藏在杂草等物体下面的菌子,因为菌子本身体积就小,除了一眼就看到的菌子之外,还有其它群生体其实已经出土了,只不过是被异物遮挡了没有被你及时发现,同样,会降低你的收获。

技巧:当你已经捡到暴露在地面上的菌子时,这个时候需要停步蹲下或者俯身子在周围继续搜索, 野生菌多数为群生体,青头菌也不例外,接下来你就会在不远的范围内再次发现群生体,具体的数量根据菌子的种类来定,少的二到三只,多的五六只或者更多,我一般是发现第一只后,就地打

圆仔细寻找。

3、多角度扫描方式

我相信,捡过野生菌人的都会有这样经历:有时候几个在同一个地点捡菌,第一个走过没捡到,第二个走过也没检到,而你是第三个却捡到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度的问题,这个角度问题很深奥哦,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场景。

技巧:青头菌的颜色大家是知道的,绿茵茵的小脑袋,天生的保护色,静静的躲在草丛中,很难发现,这时候就需要多角度寻找,好多时候在同一个地点,当你往前的时候没有发现菌子,可当你折回来的时候又却发现了菌子,还有就是在前面都没捡到,而你在后却捡到了呢,这就是我所说多角度寻找的原因,我一般发现第一只后,就会前后左右来来回回的寻找,因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去看,或有或无、或扁或圆、或长或短等,这就是角度寻物的妙处。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捡拾野生菌的一些小技巧,有喜欢的请点击关注,并评论。


玉萧听落梅dxh


喜欢,当然喜欢了,野生菌营养丰富,是我们农村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在我们通道,一进入秋天,下过几场雨,山上的野生菌慢慢长出来了。

野生菌有佷多种,我最熟悉的是枞树菌和滑皮菌,这两种野生菌长在松林里,其它区城是难找到它们的,它们都喜欢隐藏在松叶厚,土质潮湿的地方,用小木棍扒开松叶,你会收获很多惊喜。我们这里少有绿头菌,滑皮菌很多,枞树菌相对少些。滑皮菌滑滑的,呈淡黄色,枞树菌比较脆,很容易碎,呈淡红色。下图是去年去山上釆的野生菌





湘妹阿清


捡野生菌是我们山区人的最爱,即饱眼福也饱口福,还能卖上好价钱,真是其乐无穷,一举多得。

每到炎热多雨的伏里天,山坡上的野生菌如雨后春笋,偷偷地露出地面,等着人们去采摘,那多彩多姿的菌类让人眼花缭乱,那红艳如花朵般的红姑娘丶黄灿灿的鸡纵绒菌丶灰中透白的牛肝菌…,还有那有泛绿的青头菌。

采野生菌这种活,必须是山中有经验且懂得野生菌生长特点及模样的老农,外行人是不可以采摘的,因为山中除了能食用的野生菌还有鲜为人知的毒菌,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的死亡,不过,毒菌有一个共性,就是菌腿上有毒轮,但这只有内行才懂得。青头菌的采摘也更是如此。

青头菌,菌腿粗,菌盖大丶厚实略程绿色,闻着有一股清香味,采回来的青头菌用水洗净丶淖水加鸡肉丝和调料就可享受美味。

野生菌品种繁多,烹饪方法各有不同,不管怎么吃都美味可口。超值l的享受!










黄黄苗01


看见蘑菇图片心都痒痒。我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可以采蘑菇的机会⊙ω⊙⊙ω⊙


最炫芳芳


青头菌是云南特有的菌。

云南是植物王国,也是各种菌类王国。几乎珍贵希有的菌类均产自云南,例如松茸,松露,干巴菌等,青头菌是其中产量大,味道美,价格相对便宜的大众喜欢的菌类。

每年5月到10月份,是青头菌出生的季节,一阵雨过后,山上松树下面便长出了青头菌,它不是单独长出来的,如果侥幸找到一朵,附近还有可能找到3,5朵。

青头菌长在湿润的云南松树下,自然脱落的松针掉落在树下,堆积在一起,和泥土发生化学反应,生长菌类的孢子,随后长出各种菌。悄悄的钻出泥土,将厚厚的松针凸起来,拔开看,有惊喜,可能就是一朵青头菌呢。

雨后到山上踏青,空气清新,松涛阵阵,如能捡到青头菌,是意外的惊喜。

如果你有时间要去捡菌子的话,建议只是到山上去玩玩踏青而已,专门去捡菌子,不一定捡得到,菌子有专门的长的地方,我们称为窝子的地方,所以你如果非常想吃的话推荐到菌市场去购买。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去捡菌,你知不知道它长在什么地方?你到山上树下翻找,刨土会破坏菌子生长的环境,第二年不一定还会长出来,所以菌子虽然很美味,但是推荐到市场上去购买。

青头菌的常规做法是和青辣椒炒着吃,还有另外一种是煲汤,两种都是味道相当鲜美的。

本文属原创,我是舍得,我在基层从事农业工作,我愿意把我知道的农村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