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他15歲賺的錢能一個地方,晚年約會嫩模,身家千億熱衷於做公益

香港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造就了數10位億萬富翁,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很有名。像李嘉誠、李兆基就不用多說了,還有劉鑾雄、蔡崇信、楊建文都是赫赫有名的超級富豪。不過,和這些人相比,你肯定不熟悉呂志和這個名字,因為呂志和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富豪。

他15歲賺的錢能一個地方,晚年約會嫩模,身家千億熱衷於做公益

2014年,呂志和超越李嘉誠,成為了亞洲首富。那一年,呂志和的身價直接飆升到了100多億,可以說他平均每5秒掙到的錢,就能買得起一輛蘭博基尼。而現在,呂志和一年賺的錢比他生前80年賺的錢的總和還多。

呂志和出身商人世家,從小不愁吃穿。在1937年戰爭爆發時,呂志和和家人逃往香港,他的曾祖父在香港的芝麻油地租了套房子,讓呂志和度過了短暫的無憂無慮的童年。不過,後來香港被日本佔領了三年零八個月,日本人的到來一夜之間改變了整個香港以及呂志和的平靜生活。

呂志和父親的職業生涯以戰爭而告終,他也被迫在初中一年級就輟學了。戰爭期間,呂志和曾目睹日軍在離他幾米遠的地方射擊,為此他的生活大受影響。居民的口糧後來變成了綠豆和木薯粉,而大米卻成了奢侈品。就在那個時候,呂志和暗下決心要在這裡建立一個新的世界。

他15歲賺的錢能一個地方,晚年約會嫩模,身家千億熱衷於做公益

呂志和13歲的時候,就開始在街上賣花生,也靠此攢下了一筆錢。後來,呂志和發現了一種叫沙河粉的食物,當時年僅15歲的他就靠賣“沙河粉”賺了200萬張日本軍票。當時,這筆錢可以在香港買下一整條街。但後來日本戰敗後,這些軍票就變成了廢紙。不過,呂志和並沒有因此灰心,而是等待機會繼續創業。

1957年的時候,呂志和發現由於香港建築業發展迅速,當時對砂石的需求量非常大。於是,他果斷地收購了開山集和石礦,並於1964年成立了嘉華集團。當時很多礦山還是採用人工開採,而呂志和引進大批設備,直接採用機械開採,成本低,效率還高。後來,他在石礦業聲名鵲起,也一度被稱為“石礦之王”。

他15歲賺的錢能一個地方,晚年約會嫩模,身家千億熱衷於做公益

在石礦業務步入正軌後,呂志和又進入到了建材、地產、酒店等行業領域中,使得業務領域不斷拓展。1987年,嘉華集團正式上市,集資數億元,擁有200多家子公司和20多家酒店。這也就是為什麼在1998年,呂志和能夠成為新一代 “酒店大亨”的原因。

2002年的時候,呂志和有了更大的野心,與他人合資成立了銀河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取得了對賭經營權。可以說在未來,他的數百億財富中將有近一半來自銀河娛樂。由於呂志和與銀河娛樂的關係匪淺,他甚至取代何鴻燊成為了澳門賭王,他在澳門有35家賭場,其中銀河娛樂集團擁有6家。

他15歲賺的錢能一個地方,晚年約會嫩模,身家千億熱衷於做公益

2013年,銀河娛樂的市值仍在不斷飆升。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裡,呂志和吸收了200多億元的黃金,其身價已經達到了296億美元,比李嘉誠還多1億美元,成為亞洲新首富,這是李嘉誠自2012年以來首次掉下亞洲首富的位置。而近年,呂志和旗下的銀河娛樂股價上漲了129%,但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呂志和的地產板塊的業務發展表現不佳。

他15歲賺的錢能一個地方,晚年約會嫩模,身家千億熱衷於做公益

呂志和的創業歷程和許多超級富豪一樣,也是一個時代的英雄,他的崛起充滿了傳奇。呂志和不僅有很大的勇氣,還有著敏銳的投資眼光,他善於小創新,大成果,更多的是做到改進和提高。呂志和的創業秘訣就在於創新與分化,就如同他13歲的時候一樣,用沙河粉代替麵粉做出了一個沙琪瑪。

如今,89歲的呂志和身家高達1394億,是香港的第三大富豪,僅次於李嘉誠和李兆基。有人計算過他的收入,毫不誇張地說,他每5秒鐘就能賺到一輛蘭博基尼。幾秒鐘的收入相當於一個普通人幾十年甚至幾輩子的收入,這表明他在商業經營中有著非凡的頭腦以及不同於常人的創業思維。

他15歲賺的錢能一個地方,晚年約會嫩模,身家千億熱衷於做公益

不過,呂志和雖然在事業上有成,但在家庭上卻並不完美,可以說他一年到頭都無家可歸,因為他和原配的關係已經名存實亡。而呂志和擁有數10家五星級酒店,他常年住在自己的豪華酒店裡,並且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了好幾年。不僅如此,近年來,80多歲高齡的呂志和還經常被媒體拍到在酒店約會嫩模,看來也根本沒想過回家。

但這一件事並不能否認呂志和的人品,因為他熱衷於公益事業,給內地的高校捐款良多,大力扶持內地教育發展。呂志和的成功,固然離不開時代賦予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他本身有一雙能夠發現機會的眼睛。

對於這位事業有成的大企業家、超級富豪,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