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湿环境下,茄子根腐病如何预防?

稻荷艺文


茄子根腐病是由土传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一般在定植后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复原。反复多日后,叶片逐渐变黄干枯,后整株枯黄而死,根部或根茎部表皮呈褐色腐烂。

防治办法

1、最好选择在三年内未种过茄子的沙土地种植,播种前可以和预防治疗地上地下害虫的微生物菌肥以及预防治疗土传病害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一起使用,可以抑制土壤病虫害的繁衍减少病害的发生。。

2、不严重的话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复合菌的“根腐康”灌根冲施。严重的话就需要三合一的“护根护茎”上喷下淋,早发现要治疗,如果维管束坏死的话就没办法救了。

3、定植前要用复合微生物药剂净化土壤,预防植株患病,定植后可以冲施不含激素的生根肥,和治疗预防根腐病的微生物菌剂一起使用,确保苗齐苗壮。


龙仕达李风儿


你好,楼主在高湿环境下根腐病很容易就会产生,而且你说的还是有很多都是连年种植的大棚,大棚里的环境就是高温高湿,这种病预防都很困难,只有严重于否的关系。我也是种植大棚的,只是我种植的是草莓,我们用的大多数药都和番茄和茄子一类的有关。病也都差不多就和你说说我们这边怎么预防这种病。

一,通风,这种病一般都会有一定时间段,一般都是在12月份到来年的2、3月份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雨天是很多的尤其是这几年,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我们会把大棚放的很高,通风性更好。

二,浇水,浇水这个是一个技术活,你既不能浇的太多也不能浇的太少,太多根腐病更容易产生,太少对农作物没有什么用。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几天内有晴天的情况下进行浇水,浇过水以后通风口要更大。

三,打药,在浇水后三天左右就要打一遍药预防,这种药很多所以根据自己本地那边需要的药就行,打那些这样的药那样的药钱花出去了还没有什么用,然后就是在下雨天之前打一遍药,在连续几天下雨间用烟熏剂熏一次可以有效的预防。

以上为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用。


云朵草莓园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茄子根腐病?

种植茄子的农友都知道,茄子植株定植后,经常会发生植株发病萎缩逐渐死亡的现像,这种现像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更加严重。茄子定植后,刚开始症状较轻,茄株叶片萎蔫,晚上又能恢复正常。随着病害发展,叶片开始干枯变黄、根部和茎基部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毛细根腐烂,茄子植株因水分和养分无法正常供应最后死亡。这种病就是茄子根腐病。

二:茄子根腐病发生规律。

茄子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由存活在土壤中的病菌传染引起。根腐病病菌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病菌,多以菌丝体和菌核的形式存在土壤里,存活时间可以长达10年之久。每年10℃~35℃的温度间均可发生,尤其是24℃左右病菌活力最强,特别是田间湿度大时,最容易病发。而这种根腐病病菌,还可以通过田间的雨水传播、甚至于在人的生产劳动时,可以借助生产工具传播到其他的田间地头,故深令农民朋友厌恶。

三:如何预防茄子根腐病?

轮作。轮作是预防根腐病的有效方法。最好与一些大田作物进行轮作,时间间隔2年到5年为宜。

茄子种植前土壤消毒。种植前对种植地块进行土壤消毒,将寄生在土壤中的根腐菌丝体、菌核灭杀,可有效减轻根腐病的发生。如果是在无法轮作的田间,进行土壤消毒时,同时尽可能将上茬留下的作物病残秸秆、茄果清除干净,减少田间病菌数量。

避免在湿润过重的田间种植。根腐病在湿润的田间易于发生,所以尽可能避开排水条件差、湿度大的地块。

四:根腐病的药剂防治。

①茄子植株定植前,用多菌灵或恶霉灵药剂拌土,施入定植穴内。

②根腐病发病初期,用福美双和恶霉灵混合药液对植株进行灌根处理。效果明显。

③推荐使用青枯立克进行防治。青枯立克不仅有杀菌、抑菌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植株的免疫力,连续使用也不会产生抗药性,是目前茄子种植中治理根腐病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剂。

以上就是对茄子根腐病的预防的一点看法,和农友们分享,不详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德哥在乡村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高湿环境下,茄子根腐病如何预防?

  茄子根腐病是一种侵染茄子根部和茎基部的病害,对于茄子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种植茄子的农户们在种植时,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那么,茄子根腐病怎么防治呢?茄子根腐病防治方法:一、起高垄、浅栽、浇小水

土壤湿度大、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是诱发茄子根腐病的关键因素,因此采用起高垄、浅栽、浇小水的办法,避免田间出现因浇水过大造成土壤板结,是预防茄子根腐病的前提,否则单靠药剂防治效果不好。1.起高垄,起高垄是指垄高在18--20厘米以上,如果土地不平整或土地偏长的情况下,垄高还可以适当增加,土地很不平整的可用分段浇水的办法。沙壤土垄面可适当低一些。总之垄的高度以浇水时水面离垄顶垂直距离在5厘米左右为宜,切忌淹没垄顶。如果垄已起好。垄面无法抬高,可采用筑垄台的办法,使苗子下面土台加高,防止浇水时淹没苗子基部诱发病害发生。2.浅栽,栽苗时切忌栽深,并把茁子栽在垄顶或在垄顶上筑起的土台上.栽植深度以营养土块与垄顶相齐或略低为宜,栽植后上覆厚O.5厘米左右的细土把营养土块埋严即可。以防发生茎基腐等病害。3.浇小水,茄子栽培的整个生育期间都不要浇大水。更不要淹没垄顶,以浇至沟深的2/3左右即可。浇水时间,前期以早晨早浇为宜,中后期夜间能通风时,可在下午3点以后浇水,尽量避免在阳光较强的上午10:00一下午3:00之间浇水。以防伤害根系。如果浇水时机井出水量较大,可采用多沟同时浇水的办法,防止大水漫过垄顶 。二、喷一遍免深耕,为进一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透气性,可于定植前向地面喷施一遍免深耕。注意土壤湿度大时。可少喷点水,土壤湿度小时要多喷点水,三、增温造墒促进缓,定植前1O天前后可浇一次大水,但不要淹没垄顶,如果土壤粘度重怕影响以后栽苗, 可于扣棚前后定植穴内浇透水,然后盖上地膜,扣上拱棚,并加盖麦秸提前温。浇大水后如土壤粘重无法栽苗,也可浇水沟内辅一层玉米秸,这样既能保墒,以能防止土壤板结。四、药剂防治,定植前一天,向苗床喷施一次6OO倍的银发利+1000倍的杀灭尔。定植时,先把苗放在定植穴,并按每株150~200毫升的量向定植穴内浇施一次用15%恶霉灵500倍+NEB7000倍混配的药液,然后用土封严即可。如果此时来不及用药,可在定植后5~7天以内,先用直径0.5加.8厘米粗细的木棍,在离苗子基部3~5厘米处.从不同的方向下扎3—4个8~10厘米深的小孔.然后在苗子基部灌一遍用上述办法配制的药液,每一株150—200毫升,以后每隔7~l0天灌一次800倍杀灭尔+500倍的福美双。或苗菌敌500倍,连灌2—3次。五、增强植株抗病力,苗子较弱时,不要留果。以促苗快发,培养壮秧,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盖地膜时地膜不要接触茎秆,以防茎基部发生病害。





爱过恨过一笑而过


为了避免、减轻根腐病对茄子的为害,应该从农业措施入手,配以化学防治,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从农业措施来讲,尽可能与葱、蒜类的蔬菜实行间隔3年的换茬轮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让病菌窒息而死;可以实行深沟抬厢、高垅栽培,降低地下水位和大棚内的湿度,减轻病菌为害;发现已感病的茄子后,要及时拔出大田深埋或集中烧毁,对病穴用生石灰等消毒。

  从化学防治来讲,可对移栽大田的土壤进行处理,主要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兑细土50公斤拌成毒土,栽苗前施入穴中。也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药剂对病株灌根,一可用0.5公斤的硫酸铜加10公斤含氮量15%的氨水配制成铜氨合剂1500~2000倍液,二可用硫酸铜2000倍液,三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四可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五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一般病株灌药液250毫升左右,每隔7~10天再灌一次。




是村口老王啊


茄子根腐病是一种真菌类的土壤传播的病害,可通过不同载体进入土壤,而且可能生存多年,当遇到适宜的生态环境时,即可大量繁殖,若是在茄子等茄果类的作物生长不良或者出现伤口时,病菌即可随机入侵为害株体。

为了避免、减轻根腐病对茄子的为害,应该从农业措施入手,配以化学防治,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从农业措施来讲,一是在安排农作物种植时,尽可能与葱、蒜类的蔬菜实行间隔3年的换茬轮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让病菌窒息而死;二是选择施用酵素菌配制的生物有机复合肥,每亩100公斤,或者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或者农户自家沤制的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作基肥,一可改良土壤,二可抑制病菌的为害;三是实行深沟抬厢、高垅栽培,降低地下水位和大棚内的湿度,减轻病菌为害;四是发现已感病的茄子后,要及时将已死植株拔出大田深埋或者集中烧毁,对病穴随即用生石灰等进行消毒。

从化学防治来讲,一是可对移栽大田的土壤进行处理,主要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兑细土50公斤拌成毒土,栽苗前施入穴中;二是在发病初期选用药剂对病株灌根,一可用0.5公斤的硫酸铜加10公斤含氮量15%的氨水配制成铜氨合剂1500—2000倍液,二可用硫酸铜2000倍液,三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四可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五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一般病株灌药液250毫升左右,每隔7—10天再灌一次,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农药。


稻荷艺文


关注

三农领域作者

林乡人刚子

温室茄子根腐病一般在早春定植后开始发病,初始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均可复原,反复多日后叶片开始变黄干枯,下部叶片迅速向上变黄萎蔫脱落,继而根部和根基部表皮呈褐色,根系腐烂,导致养分供应不足;根基以上的部位及叶柄内均无明显病斑,最后植株枯萎而死。

茄子根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腐皮镰孢菌侵染植株引起,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病菌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10~35℃均可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4℃,病菌发病湿度为85%以上。病菌在田间传播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带菌的粪肥,人、畜的活动及农具。当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增大时,越冬的菌丝体便形成分生孢子,从植株根部伤口或者直接从根部侵入,温室内高温高湿的环境、连作地、低洼地、黏土地以及因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导致盐渍化的土壤,有利于茄子根腐病的暴发和流行。

农业防治:

①合理选择茬口,要选择3年内未种过茄子的沙壤土,前茬为百合科作物最佳,或者与十字花科蔬菜、葱蒜类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移栽前平整土地,起高垄畦,地膜覆盖移栽。高垄畦栽培可避免灌溉后根部长期浸泡在水里,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力。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周边沟、垄沟深20~30厘米,及时排除室内积水,避免土壤过湿。另外,苗期发病要及时进行根部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

②增施生物菌有机肥、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

③不要在阴雨天气浇水。防止雨天湿度大,造成根腐病菌的传播,浇水要选择有连续2~3天晴天的清晨进行,浇水前须事先喷洒多菌灵等防病药剂。

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拌细土30~40千克制成的药土在定植前均匀撒入定植穴中。定植后随即用99%恶霉灵4000倍加天达2116壮苗灵混合液灌根,每株100毫升,可加速缓苗、促进生根,抑制病害发生。

病死棵要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或用生石灰深埋,同时死棵拔苗后在病穴撒生石灰消毒。

发病初期用4000倍99%恶霉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氯溴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600倍液]加天达2116壮苗灵灌根,每株灌药液200~300毫升,每7~10天1次,连续2~3次,防治效果良好。





林乡人刚子


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与适量细土拌匀洒入栽培穴中再栽种

发病初期用药液灌根,一般每株灌药液250-300克,每7-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

实行高畦栽培,高畦栽培可避免雨后或灌溉后根系长期浸泡在水里,并可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降低土壤湿度,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土壤过湿引起烂根。科学施肥,加强防控管理来达到品质及丰产。




调皮小叔叔


根腐病在蔬菜种植中较为常见,属于土传病害,多危害根部和维管束,可导致茄子、辣椒、黄瓜定植后大面积死秧,茄子发病率40%以上,辣椒发病率20%-50%,严重的甚至绝产绝收。

根腐病发病症状

根部腐烂导致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不足,中午阳光强烈,蒸腾作用过大,植株发病初期病株叶片白天萎蔫,早晚可恢复,反复多日后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最后整株黄枯而死。根茎以下维管束变褐色,根腐表皮为褐色腐烂状,容易剥开。

根腐病发生特点

根腐病由镰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并可长期存活。在苗床内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等。病菌从寄主的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再借风、雨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苗床连茬、地面积水、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致使根系生长发育受阻,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线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大量施用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轮作换茬,与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轮作。

2、苗床土壤消毒,避免猝倒病、立枯病;种子浸种处理,减少病菌侵染。

3、高畦栽培,并用塑料薄摸覆盖,防止大水漫灌,避免土温降低,雨后及时排水,棚区适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室内的湿度;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移植时尽量不伤根;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中后期追磷钾肥,配合施用生物菌剂地力旺,增加多种有益菌,促进根系形成益生菌环境,抑制有害菌侵染,释放土壤中已经固化的多种中微量元素,便于根系吸收,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4、采用嫁接技术,有效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5、苗期、花果期可以使用青枯立克、沃丰素喷雾、灌根进行预防,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青枯立克、大蒜油、沃丰素灌根+喷雾,产品具有补充营养,修复伤口,传导杀菌,促进生根,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如果症状严重,建议立即拔除病株并彻底销毁,再对其他植株进行灌根,防止病情扩散。




一直都胖


(1)症状茄子疫霉根腐病在部分地区发生,受害植株顶部茎叶萎蔫,进而全株萎蔫,拔除病株可见根系的细根腐烂,仅残留变褐的粗根,不发生新根。剖开植株的根、茎可以看到有的病株维管束从地面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的一段变为褐色。发病后期,病株多枯萎而死亡。(2)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茄子疫霉根腐病的病原为寄生疫霉和辣椒疫霉,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在田间主要借雨水、灌溉水传播。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5~30℃,适温20~25℃。要求高湿度,特别是土壤水分高是病害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

育苗前培养土彻底消毒、温汤浸种,培养无病壮苗;定植前,平整土地,作好排灌系统,高畦栽培。重病地与非茄科类、瓜类蔬菜进行3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浇水,防止大水漫灌,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初见发病植株及时拔除烧毁。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2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倍液,或50%甲霜铜500倍液,或60%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尤其要喷施植株茎基部和地面,同时用药剂灌根效果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