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从优质单女的难以脱单,看优质男的择偶标准


年关将至,网上看到很多姑娘发的帖子:老娘又美貌身材又好,学历高又高收入,为何就是找不到相应的优质男?


我周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我感觉个人问题陷入困境的女性,分成了以下两种。


(一)自认为优秀,实际属于良好的群体


自以为优秀在哪些方面呢?比如经常听见女生说,我学历高。请问,学历高是优势吗?如果是的话,那女博士们早就不愁嫁了(当然了,貌美的女博士还是不愁嫁的,此处没有贬低女博士的意思)。以前看过杨冰阳写的《别拿男人不当动物》一书中,她是这么说的:学历就如同那把刀上的雕花,买刀的首选当然是刀好用,刀好用的前提下,有雕花当然是锦上添花;但如果刀本身就不好用,你再跟我强调雕花有多好看,那就有些白扯了。


之前在群里,有女生抨击过女明星没文化,说这些人上艺术类院校都是文化分不够。当时有个大V回复,说人家那叫战略性放弃,并且说不认为多刷了高中三年题就叫有文化,人家一开始就是冲着当演员才考电影学院的。但据我所知,女生们反感明星(不仅仅包括女明星)是有普遍共识的,这些年明星们在文化方面闹的笑话也不少了。


也许在男性看来,你们是妒嫉她们的美,但真的不是,就是觉得她们没文化而已。是的,我们不认为我们多读了几年书有啥了不起,但是,你少上了几年学就是不一样。要不然,不会有太多的优秀的人还在为自己没上过正规大学而遗憾。我也不认为学历不代表啥,停止学习才是最糟糕的事。那些优秀的人之所以后来优秀,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终生学习。不过,就算你有学历有文化,在男性眼中,这些都不算核心竞争力。


我周围也有那些长的不错、家境好、学历高,但就是找不到合适对象的女性,身上一定还隐藏性格上的缺点,比如情商低等,如果把这些缺点算上去,中和掉了优点,那也不算真正的优秀。


但是,尽管达不到优秀,良好一定是有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呢?容我后叙。


从优质单女的难以脱单,看优质男的择偶标准

(二)确实比较优秀,但还是找不到合适对象的女性


远古时期,女性的择偶观就是得找一个身体强壮的能狩猎的男性,至少能保证她和她的后代能够活下去。演变到今天,女性择偶观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一定要找个比自己强的。


随着现代社会让女性地位提升,那至少要旗鼓相当。如果按照甲男配乙女,乙男配丙女这么看下去,那么只有甲女与丁男没人要,难道要丁男配甲女?呵呵,那当然绝无可能。


我身边有个甲女,长相漂亮、性格温柔、工作能力强、年薪几百万等,但是,人家择偶条件也摆在那里,身高至少要比她高10公分(她167);收入至少要与她相当。仅仅光这两项,我觉得已经刷掉了大部分人。哪怕她现在已经放低要求,收入比她少一些也可以,但是不能少太多;身高不达标也可以,但不能少太多。但是放宽条件之后,依然还是有大部分人不合格。


茫茫人海中,能达到她条件的又能入她法眼的寥寥无几。在这寥寥无几中她也见了两三个,无奈那些收入与她旗鼓相当的,并不想找她这样的。像她这样一年满打满算只有三个月待在国内,满世界飞的空中飞人,看起来并不像一个贤妻良母的典型(虽然如果让她回家带孩子,相信她也能带的很好,但那也太浪费了)。我有时也会和她打趣:好像你的收入越高,择偶范围反而越来越窄了?


其实上述两类女性,只要适当降低标准,是不难找到合适对象的。但是,关键之处就在于,她们凭什么要降低择偶标准?


她们不是真的找不到,只是她们看不上身边献殷情的男士而已,所以,她们宁缺勿滥的单着,她们一定要找到优质男,因为她们觉得自己配的上。


从优质单女的难以脱单,看优质男的择偶标准

在男性的进化史中,男性是狩猎和战争的主要参与者,所以男性在做任何决策时,通常都会反复计算,以评估风险和收益。从这一点来说,说男人都是精算师也不为过。因为在娶妻之前,他们会把自己的小盘算打了无数遍,把能考虑到的问题都考虑过一遍,以期待找到一个最优的选择。


通常优质男在择偶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哪些要素呢?


(一)家世好


家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要以为美貌排在第一位。在如今的年代,资产与资源是比美貌更加稀缺的资源。随着医美的发展与完善,美貌已经跌出了稀缺资源的行列,但是资产与资源,永远都是硬通货。如果有个漂亮姑娘家境不好,有个普通姑娘家境好,男人多半选后者。


不要以为男人平时说找富婆包养是玩笑,真有一部分人是这么想的。俗话说:所有的玩笑都含有认真的成分。大家可以在心里掂量一下这话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如果可以少奋斗30年,这类人是不会从心里拒绝的。


有很多东南亚富豪都会说自己白手起家,但真的是吗?连李超人都不会告诉你,他早年其实是靠着岳父的实力、妻子的能力打下的江山。只不过他软饭硬吃,把自己吃成了一副硬汉模样。


(二)能力好


这里的能力,包括高智商与高情商,还有高逆商。由于孩子遗传母亲智商较多,男性在择偶时也很看重女方的智商。情商更不用说了,至于逆商,也是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应该具备的实力。就像黄光裕的妻子杜娟那样,即使丈夫出事,她也具备到前方上战场的能力,而且人家一守就是十几年。这种事真的不是每个女性做到的,具备扛起一切的勇气,还要有扛起一切的实力,内心的坚韧支撑着她十几年不放弃。


前阵子,有个年入170万的阿里男登征婚广告,还要求女方要月入1万。有人说,他都已经这么有钱了,还要求女方的收入?是的,他要为女方的能力做一个初步筛选。也有人说,收入不是评判能力惟一的标准。是的,正如学历也不是评判的惟一标准一样,只是标准的一种。标准当然可以有很多种,但偏偏规则掌握在人家手里。


富一代的艰苦创业,或者打工的金领一族,都属于工作狂。工作狂当然需要一个能够理解他,甚至能成为他帮手的女人,而不是只会撒娇使性子、嘟嘴玩自拍、整天让人陪的小鸟依人型金丝雀。他们需要一个有能力、有理解力、有共情、共患难的女性。至于她好不好看?那倒是其次。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和徐翔的妻子应莹都当属此列。


(三)识大体懂分寸


富一代需要艰苦创业,需要一个理解并支持他的女性,因此,懂分寸、知进退、识大体的女性当然是首选。


当然了,这样的妻子最好是在富一代功成名就时,懂得退位让贤,学会转换角色做他背后的女人。这样的女人,非识大体懂分寸不可。要不然,就如同李超人的原配妻子,现在感觉一提起李超人的原配妻子名字,我就有一股深深的毛骨悚然感觉,为何?因为她的名字总与鬼魅联系在一起。至于是谁让我们有了这样的一种感觉?当然是李超人了。这样一个有家世有能力但是不懂分寸进退的女人,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也真是让人唏嘘。


(四)美貌


放在以前美貌当然是稀缺资源。放在古代,如果你拥有光滑的皮肤、丰满的胸部以及宽大的臀部,给男性的直觉就是:这是一个很好生养的体质。是的,在男性的择偶观中,生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也许广大的女同胞会反驳:我们不是为了生孩子而存在的。是的,你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孩子而存在的,但是,女性最佳生育期的标准划定,就把女性最佳择偶期框死在一个有限的年龄范围内。比如最佳生育期是23-30岁,倘若过了这个年龄,对不起,你就要进入打折行列,因为男性对你的生育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质疑。即使你认为自己还年轻,对不起,也不是最优生育期,人家要考虑把他的后代以最好的方式保存下来(女权主义者非喜勿喷),但事实上大部分男性就是这么想的。


演变到今天也一样,美貌当然很重要,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天有很多医美手段可以批量生产美貌,从而让美貌不再是稀缺资源,变成了大众资源。但是,尽管如此,美貌还是拥有着较强的竞争实力。在这个看脸时代,长的好不仅可以更好的接到工作邀请,在婚恋市场自然也颇为抢手。但是,和前三项相比,它的存在又似乎居之末节。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说在前三项都具备的基础上,有它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你说你前三项都不具备,光有美貌,那对不起,你可以吸引到普男,但是基本上吸引不了优质男。


从优质单女的难以脱单,看优质男的择偶标准


这么看下来,四项占全的姑娘们似乎也寥寥无几。但是如果真的四项占全就很好找吗?那倒也未必,所谓曲高和寡。


就像我前文提到的好友,她没有家世,奋斗到今天已算逆袭,这种不是通过技术逆袭而是通过人脉逆袭的人其实很难搞定,不论男女。


通过技术逆袭的人,我们很好理解,比如说他是程序员,设计了一款软件被马云看中,从而马云开出年薪千万聘请他,那就是技术逆袭。这种人相对来说比较好搞定,因为他的思维还停留在从前,他对于异性的要求也会保留在从前,相对来说不会太高,他看人看事的思维方式也是和从前一样,比较简单,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那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跨越阶层之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脉逆袭,他们或她们看到的,想到的已经和常人不一样。由于自身经历颇为复杂曲折,他们品尝到的苦涩远比一般人多的多,因此对于财富的理解会很不一样。就像我们普通人看一幢房子,就是一幢房子而已;他们会知道这房子从打地基开始,是如何一步步盖出来的,他们看到的远比我们深奥与复杂的多。


简单来说,这些人在知道穷人是怎么想的同时,也知道富人是怎么想的。通过人脉逆袭的这类人,择偶的一个基础标准当然是不能对他的事业有影响。尤其对于女性来说,一旦她能够通过自身的条件实现逆袭,对于择偶就会更加慎之又慎。她当然知道围在身边想要讨好她的异性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她考虑的要素也会非常之多。


所以,不要埋怨如此优秀的她为何总是找不到男友,是的,她身边99%的人都不是她想要的,她也只想在1%里面找个正确的而已。


相对来说,普女们可能更好找一点,所以新的一年大家努力吧。就像我这位好友说的:“奋斗到乙女就可以了,不要奋斗到甲女。”其实不管是甲女还是乙女,大家尽自己的可能去努力,努力提高自身价值,即使目前没有男友也别心灰意冷。


要知道,你在努力的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他也在茫茫人海中努力的寻找你。你们目前要具备的,就是要给自己信心,相信彼此迟早有一天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