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是家里那个被忽视的孩子吗?

爱睡觉的蜗牛


有时感觉有,有时感觉又没有。

但是跟哥哥一比较,就是觉得自己被忽视。

可能年龄阶段不同,每一次感觉也会不一样。

小时候,学校里组织春游,妈妈不让去,自己很伤心,哥哥劝说,妈妈才让去,那个时候对哥哥的感觉真是又爱又恨的,怎么他说一句话,妈妈就答应了呢?

那个时候就感觉自己不受爸妈重视,他们不喜欢自己,因为自己是女孩。

后面到了高中的时候,学的是电脑专业,需要一台电脑,那个时候电脑可是奢侈品,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只是随意的跟家里说了一下,妈妈尽然真给买了一台电脑,那时又觉得他们是爱自己的。

现在哥哥成家,我也嫁人,当了妈妈之后,有些事情都想的明白了。

当父母不容易,家里孩子又多,男孩和女孩的想法也不一样,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感知的,不论那个时候自己的理解是对是错,只要心怀感恩,相信长大的你,都会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哦!

没有父母想要忽视自己的孩子,只是环境,教育等等一些因素,导致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相信父母始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图片又发不出去了.....


小陈闲侃


是的,我是家里被忽视的那个孩子。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八零后,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弟弟,我是个女孩。按照正常的逻辑,我这样的一个女孩应该在家受宠才对的呀,可是并没有。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上学读书很晚,本来妈妈是不打算送我上学的,好在爸爸一直坚持。我在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上学,没有读过幼儿园,直接上的一年级。

我到现在都记得,上学的第一天,是我大伯家的哥哥带我去报到的,哥哥读五年级,爸爸妈妈都没去。领完书回家,我特别激动和兴奋,到家一直抱着书不肯放下。我读的是村小学,家里没有人辅导我的功课,放了学还要帮妈妈干些农活或者帮忙带一下弟弟。小学毕业考了全校第二名,初中的时候也是班级前三名,每学期都得奖状,三好标兵或者三好学生。可是妈妈却经常说让我去打工吧!上课学也是打工,我一直坚持着,我想只有上学能改变我的命运。中考的时候因为急性肠胃炎,试考得不太好,没有上重点高中,虽然再多交几千块钱就可以上,但是家里没钱。我上了普通高中,镇上的高中。能够读高中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妈妈是不同意的,妈妈觉得女孩上学也是别人家的人,不如去打工早点挣钱。爸爸坚持,说只要我想读就供我读下去。高中的时候我也是我们年级的前几名,还考过第一名的。高一的时候爸爸出车祸,很严重,我有一次差点辍学,是我的高中老师挽留,并向校领导申请给我减免学费,还给我发了奖学金,我才顺利读完高中。高考那一年,赶上了非典,赶上了江苏最难的数学考卷,我考得不是很好,最终上了一个二本医学院校。

我刚毕业的时候工资很低很低,但是再苦也没找家里要过一分钱。我住单位宿舍,吃食堂。结婚的时候妈妈一分钱嫁妆没给,所有东西都是我自己准备的,最后婚礼收的钱还给我妈了。

如今,我已经工作十年,也有了自己的家。可是在我妈妈的眼里,我依然是可有可无的人。家里什么事都想不到我,只有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才找我。我怀孕生孩子都没来看过我一眼。我经常很羡慕那些被妈妈照顾的女孩,羡慕啊!去年妈妈骨折,从前期的挂号找医生都是我,手术和后期照顾也是我,我哥哥和弟弟也就是手术当天在,一直到出院都没再去过。住院的费用,我也出了大部分。出院后也多半我去照顾她,给她做饭,打扫卫生,可是在我妈的心里依然是儿子重要。

前年老家拆迁,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要分他们的房产,可是一直到房子第二天要拆了才告诉我,只是让我回去帮忙搬一下东西。我也是醉了。

每年过年我就很难过,除非我说要一大家聚一聚,否则我总是被遗忘的那个。

不管怎样,虽然我心中缺少爱,但是我依然热爱生命,感恩父母给我生命,让我有读书上学的机会。渴望被爱,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睡眠调理师


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那时候家里也不富裕。我们姐弟三人,我是老大,很自然我是父母最开始宠的孩子。随着两个弟弟的到来,我成了大姐姐,凡事都得让着他们。小时候因为弟弟调皮但是受埋怨比斯平的都是我,那时特别委屈会想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我的亲生父母在哪里?现在想想挺可笑哈哈。自己非常感谢父母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年代供我上学,村上和我差不多的女孩子大多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或是出外打工了。也有亲戚朋友劝我爸小女孩上个学认字就行了,要不就考个中专早早挣钱。但是父母还是砸锅卖铁供我上高中上大学,后来我们姐弟三个都上了大学,大弟弟还读了博士。我上班之后又读了个在职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虽然有时感觉父母多少会有点偏心,但是五个手指头还长短不一呢,心里也没什么。一家人在一起都是相互理解包容,凡事也多考虑下,毕竟亲情是这个世上最真最宝贵的,。



怡然自得666


我是啊……好无奈的说。

因为有姐姐有弟弟,我是那个不被期待的性别的孩子。第一个孩子总是会多得到一些关注,而且姐姐长相随了母亲,肤白眼大双眼皮儿,而且性格文静。弟弟么,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他这个幺子的出生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我就是夹在中间那个爹不亲娘不爱的万年老二,而且我长相很是不那么秀气,性格有些倔强,所以不那么受待见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父母也并没有太过分,吃饱穿暖是有的,虽然在农村学也让我上下去了,这一点我还是很庆幸的。

这个状况在我考上县里的高中以后略有改善,上了大学以后跟家里联系日渐稀少,总感觉没话说。父亲抱怨我打电话就只是要钱,也确实是只有没钱吃饭了才会跟他联系。

并非故意,也隐隐觉得这样很是不孝顺。但就是没有亲近起来的勇气。

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感情淡漠的那种人,笨嘴拙舌,不会嘘寒问暖,不会表达对人的善意。但是如果父亲对我有什么要求,要买什么东西,去见什么人,我一定会尽力做到,仿佛做到了以后我就是父亲眼里那个可以亲近的孩子……


二余儿


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要是父母的孩子就会一视同仁, 我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当时家里由于孩子多,家庭条件也穷,爸爸妈妈需要务农,姐姐们需要照顾弟弟妹妹,那会我家离学校很近,校长就是我家亲戚,我上小学的时候弟弟和妹妹还小不能上学,那会我上学就天天带着弟弟妹妹,每天去学校提心吊胆会不会又被打发回去,因为一张桌子坐两个人而我的桌子坐4个人,有时候弟弟妹妹还乱跑捣乱,老师实在看不惯就把我打发回去了,因为姐姐们长大了,也需要务农,带弟弟妹妹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们家孩子虽然多,生活条件也很差,爸爸妈妈没有忽视我们任何人,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人,好吃的好喝的好衣服都是给我们留着,自己却舍不得,当时我们也比较懂事,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会分享,对弟弟稍微有点宠爱,但是弟弟最少,也会把东西留给我们吃。一眨眼,我们都已成家立业了。




现实把奴家逼成泼妇


我们小时候家里一般都会有3、4个孩子,有的甚至更多。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是不会存有偏见,除非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造成一些隔阂,时间长了,父母与个别孩子可能会有点亲疏。这也是人之常情,常言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齐那!

我有个同学家里有4姐弟,哪个时候也不怎么懂得优生优育,在老大一周岁时,老二就出生了,没办法,只好把老大送到奶奶家,一直到7岁才和奶奶一起回到父母家。因为奶奶一直在外面到处说其父母对其弟妹亲,和她不亲,所以在感情上一直和父母有些距离;外界也认为老大是个被忽视的孩子。

其实,事情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在老大在奶奶家期间每年父母都要回去几次,为孩子和奶奶送去吃穿用度,在此期间为家里盖起了新房,并给孩子小叔在新房子里娶了媳妇。只是这些付出,因为老大当时尚小,并不知情。老大与奶奶回到父母家以后的几年间,老家的小叔全家,以及远在东北并过养给他人的二叔全家,都在父母家所在地安居乐业,其父母所付出的心血难以言说……

记得看过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诗里表明了慈禧赞叹天下父母的仁爱之心的感情!谨以此诗与天下儿女共赏!

 





晓雯生活手记


不是。我爸妈生了我们4兄妹,两个女儿大,两个儿子小,我排第二,我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4兄妹拉扯大,小时候,我爸白天去上班,晚上去做摩托车司机,我妈把我们都送去学校上学后,还要去工作!为的是多赚一点生活费,给最好的给我们,4兄妹中我爸妈没有偏袒谁,他们都一视同仁,他们都很疼我们,我很感激我爸妈,我希望我爸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会好好地孝顺我爸妈的!



果果妈的生活vlog


我82出生,当时大环境就不用多说了,独生子女、重男轻女。我在一线城市出生重男轻女在我家人中倒是没怎么体现出来,可我爸他从小对我就是凶神恶煞三天两头的不是打就是骂(后来明白他是喜欢男孩吧),有时候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就对我打骂,有时候是和我妈吵架然后连带的我也是一顿打。每次我妈不拦着的时候我妈也跟着倒霉(许多事都历历在目数不胜数),就这样我从小到大性格懦弱,在家不敢轻易说话怕说错了又是一顿狂打,不敢去看他,他的一个眼神就能杀死我,对我说话从来就没有过好多语气,从记事起一直打到小学、中学、高中、我就想我要早点上班早点嫁人早点脱离这个家。后来他打我我都不躲了也不反抗了,心里想着打死我吧,活够了,不想受罪了。那时一度的想过自杀,想过多种的自杀方式,真的不想活了不想受罪了。高中的时候他让我退学说女孩上学没用,后来我姥爷给我学费又把我送回了学校。18岁,我上班了,(上班后也打过但我再也不像以前懦弱了,我挣钱了我有能力养活自己,大不了我可以走,再也不怕他了。)我的性格变的开朗了、活泼了、对生活有热情了。不得不说儿时的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至今心理阴影很大,现在他生病了我都不乐意管。有时候听见好看就别的家长打自己的孩子我听不了那声音,我害怕。如今我也有家庭,当然对待自己的孩子我发誓不要让他再承受我小时候的痛苦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最起码长大后回忆起来也是美好的。


M落叶M


我出生于六零年代,姊妹五个,我老小,经常被家人忽视,记得有次,可能吃了不好的东西肚子 难受又呕又吐,吐完后就独自跑床上睡觉去了,家里人也没发现吃晚饭时也没找我。

大概在十岁左右父亲又因病去世了,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尤为明显,母亲为了生计起早贪黑忙忙碌碌非常辛苦,更加无暇顾及于我,哥姐们有的成家了,有的外出工作了,至使我更加孤独,更被忽略了。

后来自己为人父母时,对自己的孩子多关心多爱护多沟通,让自己的孩子不感觉孤独,有安全感,把自己从小缺失的加倍补偿给孩子,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如今孩子非常优秀。


勤儿28


不是的。我觉得我是家里受宠长大的。虽然我是老大,家里并没有因为有了弟弟妹妹而忽视我。我有得小感冒奶奶疼在心里比我还着急,到外为我寻疹问药(我小时候药物比较缺乏)。妈妈为了我学习有个好条件,让我跟随在县城工作的爸爸在城里重点学校专心学习。爸爸本来是在机关食堂就餐,因为我的到来,爸爸工作之余负责我的一日三餐。我弟我妹在家里边上学边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回想起来,我的家人从未忽视过我,对我太好了,我是在家人无比的关爱中长大的,我亲爱的家人们,我的生命中有你们太幸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