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有些游客会觉得跟着导游购物会被坑呢?

李白旅行记


为什么旅游客人总觉得跟导游购物贵,没办法的所谓的潜规则啊,景区或旅游城市都有这样的点。旅游城市不跟导游去,也便宜不到哪去。团费便宜造成的,低价团几经扒皮到地接旅行社是陪钱团队,地接社也会想办法按人头卖给导游,导游没办法只有购物或增加自费项目,这个在旅游界已经太多了,行成了一个链接了。现在基本上自由行人们增多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游玩可咨询我











呼伦贝尔包车黄哥


我讲一个真实的跟导游购物被坑的故事吧!

我一个姐姐,在海南跟团去港澳6日游,港澳游,去过的人都应该知道会有什么套路,何况,跟的旅行团,是免费的,6天全程跟着大巴车,从三亚出发,到海口码头,车船过海,到湛江,到广州,到深圳,到香港,到澳门,到珠海,然后回来还是这个过程,看看这些路程,即使想想,都非常累。

还是有很多人去,在海南的候鸟太多了,一呆就是半年,闲着干嘛啊,闲着还要自己买菜做饭,出去不花钱,还管几天的饭。

出发了,坐上车大家心情很好,能游览这么多地方,又能参观新修的港珠澳大桥,虽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购物店,可也有景点参观,虽然蜻蜓点水一样,可还是能点下水,能看一下景点。

重点不是看景点,比景点要精彩很多倍的是演出,这个演出不是舞台的演出,是购物店的真人实景的套路演出。

在一个购物店,一个珠宝购物店,大家都围在沙发上坐好,一个30多的男士出场了,他穿着花衣服,花裤子,戴了个大金链子,时髦新潮,自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场,在店员鞠躬恭迎下,他大摇大摆地进来了。

先和大家打个招呼,自我介绍说他是这里的老板,这是家族企业,今天是他老父亲80大寿的喜庆的日子,今天我们这个团恰好是第80团,所以老板和今天的团员有缘分。

既然有缘分,他就把店的镇店之宝,一个20多万的玉坠,以优惠的价格回馈大家,既然回馈,就要用最优惠的价格,看看大家想多少钱买,自己出价,你敢多少买,我就敢多少钱卖!

他拿出一些纸牌,上面有四个格,后面三个格都写的999,他说你们在前面标上数字,还是那句话,你敢写,我就敢卖!

当然了,数字越大越好,7代表“起”,8代表“发”,9代表长长久久,大家开始都有些犹豫,填7就是7999,填8就是8999,这个数目也不小了,可是,毕竟这个玉坠要值20多万呢。

后来有人买了,有花3999的,也有花6999的,还有8999的,老板和员工拿着一元钱和刷卡机,像陀螺一样在人群里,忙得不亦乐乎。

我姐姐经常出门,她就明白这个套路,她在纸牌上填了一个0又加了一个“.”,老板拿着刷卡机,让她划卡,姐姐说:我不刷卡,我给你1元钱,你看我填多少,0.99元,剩下的一分钱不要了,你给我拿个玉坠吧!

老板忙着收钱,正在兴头上,听见姐姐一说,愣住了,居然还有这个操作,他都没想到,他马上意识到,这有人来砸场子了,他脸立刻拉下来,一摆手,去!去!去!

姐姐不依不饶:你是不是说的,我们敢写,你就敢送?!

老板一看姐姐不是好惹的,慌忙看看周围,低声说:你别吱声,我给你拿一个!你别吱声了!

就这样老板给姐姐拿了一个玉坠,推着姐姐上了车,姐姐上了车,他让司机马上把门关上了!他还要招待其他客人呢。

后来大家陆续上了车,都沉浸在买了便宜货的喜悦中,车开走了,大家互相交流,你花多少?他花多少?他们发现都是一样的玉坠,有花2999的,也有花6999的,还有一对老夫妻,居然两个人都填了7999,两个人花了1.6万,买了两个玉坠。

知道上当了,老人里的大叔就心慌心跳,犯了心脏病。全团里,只有姐姐,没有花钱。

这个套路,相信我说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就能知道结局,可是还是有人上当,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就能那么轻易上当受骗。

所以,出去旅游,遇到购物的时候,一定要理智冷静,不要贪图便宜,只要不贪小便宜,就不会上大当!


心语天涯


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团都是要去购物,而且推荐的都是次品。之前和同事去云南,每个家庭必须买东西,不是导游就骂人,一开始就说雪花银手镯多好多好,后面我同事买了,说后面没多久就断了。去年去越南,本来没有计划买东西的,后面导游推的乳胶枕床垫这些,忍不住买了一对枕头一千块,结果拿回来根本没法用,很重的胶味,现在半年多了,依然味道很重,后面在网上查了,说的越南泰国卖的乳胶制品都是从国内运过去的,出厂价才几十。哎经历过几次,以后肯定是不会买导游推荐的东西了


用户200121944


确实会有。导游再苦口婆心,我都会觉得上当受骗。主要是东西真的不太好,导游拿的回扣太大,价格又实在不合理。游客和导游之间已经缺少一种基本的信任感。

去日本的时候,团中的当地导游,说在日本没有导游拿回扣这么一说的,不用担心带去的店要价太高,结果带我们去的店是清一色中国服务员的药妆店。

去山西的时候,团中的当地导游,会先把我们叫到隔壁的小角落,说买不买东西决定着她的业绩。但不会强迫买,万一真觉得好的话,她可以帮忙砍价。

去海南的时候,团中的导游,带着去卖珍珠的店,然后说“如果以后产品有问题直接找他就好了,都能解决。不用找导游公司,省的麻烦。”因为行程里面根本没有去珍珠店的这一站。

去南非的时候,团中的导游,因为我们没有买太多他推荐的芦荟精华,不太开心。第二天就没有再带我们团了。

当然我说的都是比较极端的,这些导游也有好的方面。毕竟导游是他们的工作,宣传当地特产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只要做到不强迫购买,推荐就推荐吧。

例如就摩洛哥菲斯的时候,导游和每个店里面的人都会里应外合,但不会强迫。只要觉得不好那就不买,他们依旧会给我们介绍当地的手工,让大家去体验。这种就是一种很良性的循环。


讲道理的北极熊


作为一个一线导游出身的旅游订制师,其实对于你的这种说法表示理解。

同时,也表示不解。

首先说,按照出团合同,旅游可以分成一、购物团(低价/高价)。二、无购物团。三、订制团(单团订制/小包订制)。


一、购物团

在这三种旅行团中,购物团基本上是旅游发展的这20年的主力。随着信息传播的高效,旅游行业的秘密也越发的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信息对等。很多游客报了购物团,买了东西,只要觉得和网上的信息稍微不相同,就觉得被坑,其实并没有去确认信息的可真性。也没有考虑过服务他们的购物团的导游、司机和领队的收入来源问题。

信息传播高效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这个行业中,确实存在很多心术不正的人。他们本身就是想靠欺诈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人生地不熟,又举目无亲的游客自然是最方便下手的对象。这种事情,发生一次,在网络传播中,就变成了所有导游都是如此了。其实,根本不是。


二、无购物团

无购物团相较购物团,肯定多了很多细心,少了很多势力。因为导游领队和司机本身已经有了基础的收入保障。这种团,有的时候也会出现部分利欲熏心的导游和领队,带客人去做什么。又是因为少量的事情出现,让大家对于导游的印象又降低了一个级别。


三、订制团

订制团是在订制旅行社的特制服务下做的行程,不管是单团私人定制,还是2,3个家庭的小散拼订制行程。服务质量与行程内容,都比前两种会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导游,还是司机兼导游,都会以服务客人为主,绝不会带着客人去做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现在也是越来越多的小众出行,选择定制游的原因。


大Ben,澳洲Light Travel首席订制师、订制师讲师。关注我,更多旅行咨询,跟多游记行程。


游说游听


这个问题,你还真问到了点上。不是“游客”觉得,而是真的,跟着导游买东西,绝对是坑。

十几年前,刚开始跟团游,到了西安。导游一再叮嘱我们,到了景点不能乱买东西,很容易受骗。我们觉得她真是个负责任的导游。但出门总得点东西吧,导游把我们带到一个购物点,卖玉手镯的。还请来专业人员教我们如何识别是真假玉镯。呵呵,一口气买下好几对。出门时对那些小摊上的货不屑一顾,心里说:“哼,玻璃假货,想骗我?”多年过后,才知道,当初买下的手镯,和店外两块钱一对的没任何差别。

到山东旅游,到达烟台时,被导游带入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讲解员是个很漂亮的气质姑娘,那口才,那知识,那演示。于是花钱买下好几瓶“深海鱼油”胶囊。感觉多亏到了烟台,多亏买到高科技产品,要不然,这几年可要得什么大病了。好久以后,中央电视台曝光,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上当了。

云南买过翡翠,桂林买过茶叶,无锡过茶壶,南京买过丝绸,贵州买过朱砂……凡跟团,必有购物,凡购物,肯定入坑。好在我穷,买不大件精品,花点小钱,吃亏不大。

越吃亏越精明,后来不买了。但也明白了,导游为什么那么热心带游客购物?为什么景点安排的时间那么少,购物时从来不催促游客?为什么人一下车,就有人给你发一个有标志的卡片让你带着?为什么离开时导游总是最后出来?

购物肯定不是旅游项目,也不像住宿、吃饭、乘车一样是必须的。但团游总有购物,甚至零团费的旅游。据说导游很不喜欢带教师团,那些穷教师们总是不肯购物。




女士可可西里


近些年,因为太多的游客不买产品,导游就发脾气或者骂人等等的负面消息出现,所以很多游客潜意识都觉得跟着导游买东西会被坑。

说实在,我也觉得跟着导游买东西一般是会被坑的,可是买不买是你的个人选择,导游也无法强行要求游客消费。

所以我如果报了那些特价团,还有购物项目的团,既然价格低廉,那么相应的可能就要听导游的唠叨和被导游带去购物店。

如果想要好的服务,全程没有买东西的团,那么相应的就要付出更多的旅游费用,所以如果报的的是廉价的团,那么导游带去购物,是可以忍受的,前提是导游并没有强迫游客要消费。

在国内国外旅游我曾经都跟过团,可是幸运的我报的那些团的导游都不很不错。就是说因为付的团费比较低,心里面已经预想了他会带我去购物点。他们在车上会不断地说,推销产品,我就当做是听故事,这样子听过就行了,淡然处之。

到了购物店,里面的服务人员一般都会非常热情卖力跟游客推销,我一般都跟着旅游团的其他人,听推销员向他们推销的话语,增长一下自己的见识,可是也没有打算买,因为其实真的很多旅行团跟购物处合作的一些购物点,他们的价格是偏贵的,而且他们的质量其实也很难有保证,很多事后发现问题要退货的,没有多少是退款成功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想买,可以当作一个志在参与的过程,看着其他的团友买。只要导游没有过激的强制消费行为,大家都好说话,他就说说,我就听听,保持自己良好的旅游心态最重要。

我是旅乐音,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旅游吧!


旅乐音


为什么有些游客觉得跟着导游购物会被坑?估计大多数游客都有这个感觉吧,为什么呢?因为在跟团游的过程中,一般进店前导游就对商品进行了前期引导似的解说,进店后,再加上购物气氛的烘托,游客可能会因为一时头脑发热,做出冲动购物的决定。然而,等购物结束后,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买的东西,不是必买品,还买亏了买贵了,所以就会产生一种被坑的感觉。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算是给我一个觉醒吧。

还说一件比较理性的购物,有次在旅游回来的路上,导游拿出几样景点的地方特产,一一发给我们品尝,然后说公司发放的任务,请我们帮忙完成。我特地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价格比起某宝上还有点优势,再说也要给家人朋友带点特产什么的,然后就买了一些。

出去旅游,建议大家报团的时候,不能太便宜,凡是价格便宜的团队都会进购物店,有的团队还会明码标示进店几处,不会强制性购物等等。

最后提醒大家,管住自己,理性消费,就会避免被坑。


庭院梅子


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旅游发展过快,购物店和个别导游的灵魂没有跟上。首先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个别黑导游的个人行为,影响到了整个导游行业。

来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到现在从事旅游行业已经20年了,在2000年那会带团出去,游客在买东西之前都会问我真不真?贵不贵?买不买?基本上会以我的意见为参考,那个年代游客是信任导游的。

而现在,游客认为跟着导游购物会被坑原因有二,一个是导游这个职业名声被个别黑导游给干臭了,另一个黑心商家太多了,现在有的购物店连导游都一起坑。

导游这个职业被人们所熟知其实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1999年很多人还不知道导游是什么,甚至很多人连旅行社是什么也不知道,更有甚者以为旅行社是住宿的旅社。2010年我都曾在办公室接待过一个推门进来问我有没有房间,一晚上多少钱的客人,他以为我旅行社是住宿的旅社,这说明人们对导游这个职业的认知是很简陋的。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关乎于导游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在纸媒时代,时常在各地的报纸上看到大幅的长篇关于旅行社导游如何如何坑客人的报道,再到后来焦点访谈、各地电视台的报道、再到后来新媒体时代的微信圈、公众号的报道,几乎所有的报道都离不开导游坑客人这一点。

这就很简单了,人们面对这么多年的各种报道、自己的亲身体验,就觉得导游就是个专门坑游客的职业,特别在购物上。

根本原因:导游拿了提成,游客觉得自己多花的钱被导游拿走了!

导购带领游客有提成,早就是公开的事情了。游客被坑,一个是花了高价买了低价的东西,一个是买了假的东西。目前购物店基本上是和旅行社、导游一起分配游客购物利润的。那么作为游客到了一个陌生地方,都会有购买当地特产的需求。购物店的产品定价,里面有成本和自己的利润,还要有旅行社和导游的回扣,这个价格定低了肯定不行。最基本的一个例子,一包小食品,当地超市10元,购物店15,多出的钱就是回扣。


跟着导游购物到底会不会被坑?

这个坑看你如何理解,看你买什么,导游回扣肯定是有了,如果买到假货那肯定是被坑,买到很贵的也叫被坑。但是不代表只要跟着导游买东西就一定会被坑,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每个人对待这个问题的看法和个人经历去看。

不管怎么说,外出旅游购物是需求,不管导游怎么坑,跳不跳取决于游客,而且坑游客的旅行社和导游很少有能长久从事下去的,坑不了多久就会自食其果,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正规的旅行社和导游都是在靠着口碑生存,那些黑社、黑导,让他去坑吧,坑不了多久的。


八方小聚自驾游


外出旅游途中,被导游坑骗,血的教训领悟,终身难忘铭记。永远不会停留在感觉判断犹豫中。

近期发生的,有45位老年游客,花38元旅游桂林,被途中抛甩,坑蒙拐骗事件。又一次将侵损游客利益的事情推向“前沿阵地”。是广大游客贪小便宜,妄吃“天上馅饼”。还是导游胃口太深,明目张胆欺诈。


在导游组团队伍里,游客永远处在弱势群体边缘,察言观色行事游览。导游带着游客购物,坑蒙游客利益,已不是单纯的个例。这种宰客现象熟视无睹。


今年上半年去延安旅游,西安当地的导游对车上游客格外关心,热情好客,就感觉有套路。果不其然,车行一半途中,寻游就推销当地黑茶,一百块钱三袋出售。事后在西安街头看到,这种黑茶只卖十五元一袋。这里为导游热情服务,出色的表演而点赞。为贪小便宜,吃亏上当的游客而悲催。

一些导游不自爱的所做所为,用出格的做法欺负游客,干着导购的勾当,败坏导游队伍声誉。逐渐遭到游客们淡漠,从而引起自由行,自驾游的体验兴旺。

旅行社的自身地位,有可能会被一些景点自选,自由组团,收费景点与免费景点合理搭配,远离购物,纯玩型的户外俱乐部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