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在过去很多年时间里都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包括苹果在内的众多科技巨头都对中国元器件供应链、代工厂严重依赖,以苹果为例,其iPhone、Mac等诸多产品都是由富士康、和硕等中国工厂代工生产的,而这显然不符合苹果的"多元化原则",这也是为什么苹果过去几年在印度、越南等地陆续开设工厂的原因。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2019年,多方消息表示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对外公开表示,Mac Pro将在美国的工厂进行制造,但有不少的消费者收到的Mac Pro依然清晰写着中国制造。事实证明,Mac Pro最终并未能实现美国本土化。近日,《华尔街日报》对外发布了全新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并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现状都难以改变。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在《华尔街日报》报告中介绍道,早在2015年苹果部分运营高管就建议将至少一种产品的组装转移到越南,因为这样可以使苹果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培训工人并建立全新的零部件供应商,更加符合苹果"多元化"的原则。但是这一建议遭到了苹果高级管理层的拒绝,原因是鉴于苹果产品本身的复杂性,这种转变的实施难度指数太高了。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苹果一直在印度制造iPhone SE、iPhone 6系列等一些老旧机型,而在《华尔街日报》的报告中指出苹果其实也计划在印度进行iPhone 11的生产制造,这对于苹果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改变,这意味着苹果将有能力在中国之外的国家与地区生产最新款的iPhone机型,但是当苹果真正开始为iPhone 11在印度建立生产线的时候,苹果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因是印度还没有准备好为最新版iPhone提供熟练的劳动力与足够出色的加工技术。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一位熟悉富士康海外业务的人士说,苹果不太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将其最昂贵的iPhone生产转移到印度原因在于印度供应链还没有到位,印度还没有准备生产高端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型。尽管受"黑天鹅"影响,使得苹果从元器件供应链到整个生产线都受到了影响,但《华尔街日报》依旧不可能将旗舰级iPhone的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的生产工厂。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了解手机等电子产品制造的朋友其实应该知道,这些产品的生产制造不单单是人工问题。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的魏建国曾表示,只有中国能提供消费大市场以及完整的供应链。如果苹果把所有的产品生产线搬回美国的话,恐怕有很多关键部件无法解决。一台手机上有十几万个零件,如果没有完整的供应链,有时候连个手机上的螺丝都搞不定,虽说可以进行进口,但这样的成本太高,不利于产品发展。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而在2019年路透社的一份报告中也证实了苹果对中国依赖程度的增加,其通过苹果供应链分析得出2019年有47.6%的公司提供位于中国的电子元件,连接器或铝制外壳,而在2015年这一比例为45%;同时富士康的地点数量从2015年的19个增加到现在的29个。这些都间接证明了苹果整个产业链越来越依赖中国。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此外,在2019年关闭中国惠州工厂的三星一度被看作摆脱了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在今年早些时候,韩国业界消息显示:三星智能手机虽然在越南生产,但是其智能手机零件有30%来自中国,此次的"黑天鹅"如果再延续两周,三星智能手机的生产情况可能将失控。换句话说,离开中国供应链,三星Galaxy S20系列造不出来了,要断货!三星尚且如此,苹果又如何能够摆脱呢?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毫无疑问,就目前来说,苹果想要完全离开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在元器件供应、代工生产拥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且这个地位正在随着时间的增长正在不断增强。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家手机制造商都不可能单纯依赖本国完成一款手机的设计、制造与销售,任何试图摆脱全球化,实现品牌绝对本土化都是愚蠢行为。

《华尔街日报》:苹果制造多元化失败,iPhone 11印度制造已终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