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样看待南极出现“西瓜雪”事件,对海洋、人类自己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xiangping_sdk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先来说西瓜雪这个事情吧,也是最近的新闻,这种粉红色的冰雪,出现在南极的乌克兰科考站。

按一般常理推断,像是湖水啊、海水啊呈现出一些比较奇特的颜色的时候,通常都是藻类在作怪。南极的西瓜雪也是这个样子,导致冰雪变得粉红的是一种叫做极地雪藻的藻类微生物。因为它当中含有类胡萝卜素,所以冰雪才会呈现出红色。

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呢,就要说到全球变暖了。

西瓜雪为什么会和全球变暖扯上关系呢,因为从温度条件看,这种藻类应该是比较喜欢相对温暖的环境的,一般它们苏醒并且快速生长都是出现在天气变暖,雪水融化的条件下,而在冬季就提前完成了这个操作,就很少见了,应该也是跟这些年地球的平均气温不断升高,全球变暖有关系。

然后呢,这种现象还会导致新的问题。

本身呢,冰雪作为下垫面的一种,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是很高的,像是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能达到80%甚至90%以上,冰的反射率也能有50%左右。

但是如果冰雪当中存在有大量的北极雪藻,冰雪对于太阳辐射反射率就会降低,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气温更高,冰雪更快的融化。然后出现更多的北极雪藻……总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极地的冰雪融化,可能会影响到在极地生活的其他生物,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张,导致气候异常等等后果……还是需要引起警惕的。

至于全球变暖呢,它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极地地区,全球都会因为全球变暖而要面对许多已知或未知的风险,这些年极端气候的增多,就是其中表现之一。

另外像是影响粮食产量、造成海平面上升、影响海洋生态平衡……等等,都是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麻烦和问题。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还是需要引起全人类重视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欢迎品论关注转发。


不吃肠的大肠


南极出现西瓜雪 这是怎么形成的?

在南极的乌克兰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该地区的雪呈现粉红色,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神秘而美丽。这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就会开始迅速生长。因为其含有虾青素(类胡萝卜素)防止紫外线辐射,所以呈现红色。也有其他类似的藻类会呈现出黑色、棕色或者黄色。

南极的西瓜雪出现在加林德斯岛,从远处看,冰层的粉色部分呈现出条带状,像是岩石上的纹路肌理;从近处看,雪地上的粉色部分像是西瓜瓤掉在了地上,溅起的汁水蔓延开来,因此也被称为“西瓜雪”。因为当冰雪呈现红色的时候将会降低对阳光的反射、降低融化速度,如果大面积出现将会加剧气候变暖的情况,威胁到生态系统。

“西瓜雪”的现象并非首次出现。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在《自然诸短篇》中记录过这一景象。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出现频率正在不断增加。

对海洋和人类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也是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很多低洼地势国家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这个直接关乎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第二是全球变暖,尤其是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以后,原来被冰冻保存的病毒可能会重新“苏醒”,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人类目前并没有应对这些病毒的有效方法,所以一旦发生,类似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播时间,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第三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火山爆发,洪水肆虐,森林火灾,土地沙漠化,干旱导致粮食减产,人类的生存环境会更加恶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