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屡遭劫难百折不饶,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老孙遁世无闷


说到西天取经的精神支柱,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信仰这个词了,信仰是一种很神秘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存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个鼓舞人心的话: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足见信仰对个人或集体甚至是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能够感觉到信仰带给自己的力量,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学习没动力,上课没精神,然后有一天突然看到了一个关于医生的电视剧,医学院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都要宣誓成为一个为全人类健康而无私奉献的守护者!后来我就仿着那个给自己写了个宣誓词,没事了就自己郑重其事的读一读,没想到对自己的益处还很大,其实信仰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你相信你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业,而且事业必将取得胜利!

说到信仰,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新中国的那些开创者们,如果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支撑,不是追求国家独立富强的信念,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无私奉献者,甚至有很多国家说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然而难道只有信仰宗教才算是有信仰吗?我看不是吧,信仰是一种集体信念,让我们在面对危机时刻,生死存亡关头,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心理障碍,坚强渡过人生难关的强大力量!


菜鸟记事本


信念、信念、还是信念!

现在一般认为,《西游记》是民间无名作者和文人作家相结合的创作成果。但唐僧取经却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由玄奘法师印度求法改编而来。

玄奘法师历经各样磨难,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

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

他决定去西天取经,这是对真理的追求。有了这坚定的信念,最终才成就了玄奘法师的伟业!




行走到何方啊lll


题主好,对于题主的问题,这里浅谈下个人观点。

唐僧的精神支柱:

唐僧的精神境界是众人中最高的,他是西去取经的首脑人物。而他去取经,并不是犯错受罚,也无人为的逼迫,完全是自愿为了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

而唐僧其人是根据真实人物为引,作者再加以修饰的人物。所以并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写成有特殊能力的仙人,再加上三藏法师本身就是和尚,所以写成金蝉子转世,来表达唐僧就是为佛而生的人。

所以在下认为,唐僧的精神支柱就是“佛学”。他对佛学的认知和理解,来通过取经这个途径,从而达到教化众生的目的。

孙悟空的精神支柱:

悟空是大部分人最喜欢的角色,他的性格和能力不去多说,他去取经是为了替自己犯下的过错而赎罪。

孙悟空是个天生喜欢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做猴王来表达不想被人所管束的性格。而他去天庭当官真的是为了做官吗?其实不然,他是想当个权势大的官,使得自己有一方净土,以至于自己和花果山的猴子不被天庭当枪使。可惜的是,当他知道自己的地位竟然是人人可以吆喝的弼马温,后面又是没有自由,没有威望的果园管理者,所以才酿成大错。

在下认为,孙悟空的精神支柱就是“自由”。他为了自己重获自由身,为了去除头上的紧箍,才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地一路西行。

猪悟能的精神支柱:

猪八戒其实是整个西游记里最务实,最大众化的人。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笑”看八戒,其实是在“笑”我们自己。

八戒去取经也是为了替自己犯下的过错而受罚,但是他的过错与孙悟空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那么为什么他们所受的惩罚是一样的呢?应该是他的贪念太过导致。

我们都知道,酒后吐真言。而八戒在天蓬元帅时,他醉后调戏嫦娥,可见他心里是真的喜欢嫦娥。嫦娥是天上最美的女仙,不说元帅配不配,从挑最好的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贪念之深重。后来下界为猪后,种种表现亦是如此,甚至在取经途中都把他描写得最为势力,最为胆小,最爱占小便宜。

那么八戒的贪,在我们看来真的是贪吗?其实他的贪是作者想表达人们对现实中美好生活的创景。谁不喜欢娶最漂亮的老婆?谁不喜欢吃最好的东西?谁爱干最苦最累的活?这些完全是现实中人们的心中所想,完全是最符合人性的特点。

由此可见,猪悟能的精神支柱就是“美好的未来”。他从头至尾都是充满希望,对未来抱有一定的幻想,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挺过去,因为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

沙悟净的精神支柱:

沙僧此人,不得不感叹一下,时也,命也。上面说八戒是最务实,最大众化的人,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众人心里最务实、最大众化。而最符合现实生活的人是沙悟净。

同样为自己赎罪而西行的沙僧,他的过错简直是不值一提。为了一个不算过错的过错,而承担跟罪孽深重的人一样的后果,这是堂堂天庭该干的事?这是众人敬仰的仙人们该做的事?而这一切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沙僧一直是个被压迫的、被妥协的底层穷苦百姓的显像。

在天上,他号称卷帘大将,读者们应该知道这个大将平常有多“风光”,到了下面,只能在一条河里说了算,连上岸都不能,不要说像八戒一样去“为非作歹”了,后来在西行路上,他有拿过一个主意?说过一个决策?甚至都没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完全是指哪打哪,逆来顺受。那么沙僧这样的人,没有任何特点和个性,为什么也能克服苦难,百折不挠呢?因为他符合千万底层劳动人民的特质——熬。

所以沙悟净的精神支柱就是“熬”。不管你说什么,他照听,不管你要他干什么,他照做,所有的一切他都逆来顺受,完全不去管自己的感受。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熬过去了,就会好的,只要取到真经了,就能熬出头了。

白龙马的精神支柱:

虽然白龙马在剧情里是一匹马,尽管有能力,但平常也不显现,哪怕在众人遇难的时候。他更像一个旁观者,看着师徒四人的种种世俗行为,他仿佛高高在上的生灵,连搭理都懒得搭理他们。

白龙马的罪孽在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但是在那时候,违反天命可是要杀头的,如果按罪行排的话,他只比孙悟空差点而已。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一切都是老龙王在替他求情和安排。即使他接受了西行之路来接受所谓的“赎罪”,但作者为了体现他的跳脱和不俗,毅然而然地把他写成了一匹马。

他完全是一个世外高人,不管世间任何的看法。他也喜欢孙悟空的自由,但他不会像他那样授人以柄;他完全对八戒的满怀希望毫无违和感,那完全就是不切实际;他更不会像沙僧那样为了苟延残喘而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要真那样,还不如死了的好;对于唐僧那一套以佛光普照来普度众生的说辞,对他来说,那更是无稽之谈。在他的心里,就一个观念,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所污染,不管他人的言行如何,作者用一匹马来杜绝近墨者黑的可能,实乃良策也。

白龙马的精神支柱是“自我”。不和世俗所同流,不被世人所污染,只要认清自我,保持自我就好。哪怕不得不与世人所同行,也情愿变成一匹马来显示自己的不同。在西行的路上,白龙马与其说是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还不如说是清静无为,得过且过。因为取经成不成对他来说无所谓,妖怪的阻挠和唐僧的被抓,丝毫不影响他吃草和休息。

作者用师徒五人来映射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性,虽然他们性格不一,目标不一,但是不管是小团体也好(师徒五人),大团体也罢(整个社会群体),都是各式各样的人所组成的。

他们的取经之路,也是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困难和险阻是肯定会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克服和化解。

(文中图片转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立删)


悟不悟


你好,我来说出我的理解!

首先西游记作为祖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不容置疑是一本好书,我们来首先了解一下唐僧师徒四人他们的在本书各自中担任角色!

一:唐僧—领头羊,唐僧是一个信念非常强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在书中唐僧经历了各种诱惑,金钱 权利 女人 ,并不是唐僧不动心,而是他心中有更强的信念,肩膀上有重大的责任,有一颗慈悲的心,对天下心存大爱,他的境界是四人行最高的,他能做到舍己为人,乃是转世的得道高僧!

二:孙悟空—精神支柱,孙悟空在一行人中武力值是最高德,在书中师徒四人一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离不开孙悟空,这就很明确的诠释了: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孙悟空是四人中的主心骨,没有孙悟空的存在连唐僧都乱了套了,所以说孙悟空在书中绝对是个精神支柱!

三:猪八戒—戏精

猪八戒在书中扮演的就是做啥啥不会 吃啥啥不剩的类型,但没有猪八戒还不行,猪八戒在师徒四人行反而是最受读者们欢迎的一个人,为啥猪八戒能受到大家这么喜欢呢,首先:猪八戒这个人身上有与生俱来的幽默细胞,会讨人开心,再一个其实猪八戒的本事也不小,在高老庄和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孙悟空也是费了一番事才把猪八戒擒住,但回到队伍里明显战斗力不如在高老庄了,这里就说回到我们之前给他定义的戏精这里,对的猪八戒脑子很灵光,在队伍里面属于干公事,只是受观音的指点,押完这趟镖就算完事了,所以老猪这里应付差事成分很明显!

四:沙僧—劳动者,沙僧在三兄弟中属于实力最小的,但也不是笨人,他自己也知道 我能耐不大,那我就在泥里活的很好 我不站起来,伺候好别人就行了,尽量不惹事,沙僧的前身可以说也是有点来头的,收沙和尚的时候,老沙脾气也是相当火爆,但是也受到观音的指点派过来押趟镖,所以一路上默默无闻挑担子,干不过的妖怪就找大师兄!

总结:师徒四人之所以能做到百折不挠,不管是好是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有一杆秤,四个人带着不同的目地上路!








菜瓜文学


《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而且,这里的人物也给现代管理学带来很多值得参考的价值


风的使者F


唐僧师徒之所以百折不挠,永不退缩,只不过是他们根本别无选择罢了!

先说唐僧吧,他本来身世可怜,被和尚收养一生吃斋念佛,原本只能在寺庙度过一生,可但凡一有机会他就会马上抓住,当观音菩萨说出取经之事后,唐僧二话不说就马上答应了下来,一跃成为了唐王的兄弟。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不敢退,他知道唐王交给他的取经大业,他若完不成就这样中途回去后果自己承担不起。再后来他知道自己是如来的二弟子后就更不可能回去了,取到真经就能成佛,唐僧怎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回去呢。

再说孙悟空吧,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赶了孙悟空两次,孙悟空也走了两次,可那一次不是后来又会来了。孙悟空没有退路,不成佛,就是妖,即使人人明面上叫他大圣,但心底下谁都看不起他,没有神仙愿意和妖称兄道弟的。孙悟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一路上拼命冲在最前面,就是想到时候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职位,最后不就成了斗战胜佛嘛。

还有就是猪八戒和沙僧,他们两个都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而且都身份不凡,猪八戒是天蓬元帅,北极四圣之首,人家在天庭吃香喝辣的。就是得罪了玉帝,八千大锤,还贬成了猪胎,猪八戒能不恨他吗?

沙僧是卷帘大将,玉帝的贴身保镖,离玉帝最近的人,同样是得罪了玉帝,被贬到了流沙河,每天万箭穿心啊!沙僧能不恨玉帝吗?

有道是没了靠山不如狗啊!他们不去西天取经抱上如来的大腿还能怎么办,做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是,有机会谁不想往上爬,有道是人往高处走嘛。

你说对吗?


沙漠喵新人


唐僧师徒四人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回到大唐以后,李世民给师徒四人接风设宴。

李世民问唐僧:你今天成功靠的是什么?

唐僧回答:我靠的是信念、只要我不死我就能取到真经!

然后问孙悟空、你靠的什么?

孙悟空说:我靠的是能力和人脉!我没办法的时候我会借力。

然后问八戒:你动不动就摔耙子,你怎么能成功?

猪八戒说:我选对团队了一路有人帮有人教有人带想不成功都难。

最后又问沙和尚、你这么老实怎么也能成功?

沙和尚说:我简单、听话、照做!

人的一生光阴,20岁靠技术,30岁靠“技术+人脉”,40岁靠人脉。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就必须走什么样的道路。

看看骑自行车,再努力也追不上路虎。

说明:“平台很重要!”

男人,再优秀,没女人也生不下孩子。

说明:“合作很重要!”

一个人,再有能力,也干不过一群人。

说明:“团队很重要!”

想有保障,买再大的水桶都不如挖一口井。

说明:“渠道很重要!”

跟着苍蝇找厕所,

跟着蜜蜂找花朵,

跟着富翁挣百万,

跟着乞丐会要饭!

现实生活中,

你和谁在一起,圈子很重要,

一个人若想成功,要么组建一个团队,要么加入一个团队!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单打独斗者,路就越走越窄,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选择了成功。用梦想去组建一个团队,用团队去实现一个梦想。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团队而卓越,因感恩而幸福,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一个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站在那里的时候,在他身后站着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一个团队想要成功必须做到:

1、创始人必须要有信仰,坚定方向;

2、运营者必须要具备强大的人脉关系和资源,有效率的执行和解决方案;

3、中层管理靠的是团队,团队必须要有人帮、有人教、有人带;

4、基层靠的是强有力的执行,忠诚,听话,照做……

你属于哪一个层级呢?无论是哪一个层级都应该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






云1765


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信念



奇怪什么名字


普度众生,造福世人,磨炼自己,修炼成佛。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是一件极其伟大而有意义的事情。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求佛的过程中,虽历尽艰难,屡屡受挫,遭到打击。依旧百折不挠,继续前行。



茶三毛


唐僧是为了大唐百姓,普渡众生。牺牲小我,使众生摆脱痛苦。唐僧为了自己的使命,以及唐王的嘱托,大唐子民的安稳生活。哪怕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路在脚下,路在脚下!

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以及小白龙,四人可以统称为“犯了天条”的罪人,从他们个人角度来说,他们都是为了自己,赎罪以及“求取功名”。从整个团队来讲,他们徒弟四人,均是受菩萨点化(所托),因为他们各自当时的处境,导致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听菩萨的,也算在“赌”自己。

师徒关系由起初的不付唐僧,以及兄弟之间的挑拨。再到后来共患难的经历,整部故事,也在逐渐的渗透师徒之间的感情深化。

经历的每一道磨难、妖怪,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天上”的人,有意而为之的。当然,最后证实的就是,这个团队禁得住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