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易筋经 ——相传天竺和尚达摩祖师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达摩祖师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彩图六)。达摩会议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

“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明天启四年《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至于“易筋”,此序强调“筋”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的重要性。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交待“易”是“变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经络;认为人之身有内有外,“洗髓”能“清其内”,“易筋”是“坚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体证佛道,得享高寿了。

《易筋经》的内容包括了练习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和具体的练习方法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对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其中的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说法。其“内壮神勇”提到练习该功法之后,“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外壮神力”练成之后,“手托城闸,力能举鼎”都算不上奇异了。从道光年间开始的武侠小说提到《易筋经》,渲染的都是《易筋经》中所说的练成后的这种神奇功用。

一、鹤舞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二、龙舞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三、推托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四、凤凰单舞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五、虎盼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六、转身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七、转环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八、进退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九、开弓势

「易筋经」珍贵动图版教程,值得收藏

在明清之际,传统武术可谓是盛极一时,不仅宗派林立、武师众多,而且套路、拳术和器械等种类繁多发展良好。

但是从鸦片战争以后,传统武术就逐步陷入了困境之中,不仅习武之人的数量急剧下降,而且传统武术的种类在不断减少。

时至今日,吾辈当加强体育锻炼,强我中华民族!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