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日本政府新设太空和网络司令部,“军事正常化”又辟蹊径

日本政府新设太空和网络司令部,“军事正常化”又辟蹊径

日本《东京新闻》12月18日发表题为《日本政府新设太空和网络司令部》的报道称,日本政府决定在防卫省和自卫队内部新设具备统一指挥太空、网络空间和电子战部队的司令部职能的高级部队。明年下半年修改的《防卫计划大纲》将写入这一内容。近期召开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四大臣会议”将通过这一方针。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新设的高级部队与陆上总队等是同一级别,统一管理太空、网络和电子战的各专门部队。司令官由将官级别的人担任,正式名称尚未确定。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日本此举有在高科技领域通过隐晦的方式实现军事正常化的用意。

长期以来,实现日本军事正常化一直是日本国内右翼的“日本梦”。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日本的这个“梦”也确实实现了一部分。 在安全与防卫政策上,日本逐渐由“安全依赖”转型到“自主安全”。 而日本的防卫力量职能则从“本土防御”延伸到“海外参与”。 至于日本的防卫产业转型也由一开始的“自我消化”向“国际竞争”接轨。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准航母下水、甚至讨论将“自卫队”变成“国防军”等一系列事件,让人清清楚楚看到了日本的野心。

但是,日本军事正常化的野心也受到了不小制约,这其中不但有和平宪法第九条,也有其他爱好和平国家的监督和指责。在国际社会一双双眼睛警惕的注视下,日本不得不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给自己找足了理由。而相比于传统的海、陆、空等领域,在太空和网络等新兴的高科技领域实施军事建设不是非常的受人关注,这让日本看到了可钻的空子。

此次日本声称,是因为其他国家军队已经设有具备司令部职能的专门组织,相比之下日本已经落后,所以才要“奋起直追”,可事实并非如此。以太空为例,虽然这些年来日本的太空军事化趋势并不明显,但是日本拥有强大的太空军事实力和技术储备。日本的民用太空技术已经相当雄厚,日本的“隼鸟”号探测器成功探索了“丝川”小行星并采样带回了地面。2007年9月14日,日本的“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抢先中国的“嫦娥一号”升空勘测了月球表面。同时日本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准天顶”的第一颗卫星已于2010年9月成功发射入轨,预计到2018年完成部署,届时该系统可以100%覆盖日本全境。日本太空企业(包括火箭企业),完全有能力制造太空武器,以及太空武器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和工艺。以日本在2013年9月发射成功的“艾普斯龙”火箭为例,该火箭是日本研发的新型火箭,是取代退役火箭M5的后续型号,全长24.4米、直径2.6米、重91吨,大小仅有日本主力火箭H2A号的一半。能将重约1.2吨的卫星发射到高度约数百公里的低轨道上。作为2006年退役的M5火箭的后续型号,“艾普斯龙”能通过发射前自动检查这一“人工智能”来削减成本。火箭分三级,第一级使用的是日本的主力火箭H2A号的固体燃料助推器,第二级和第三级则使用M5火箭的技术。“艾普斯龙”运载火箭发射准备时间短,维护发射人员少,起飞重量和运载能力都和美国MX重型固体洲际导弹相当,完全具有成为洲际导弹可能。

同时,日本也在太空领域加紧与其他空间大国合作。根据2015年出台的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日美将在太空领域加强安保合作。基于此,日本自卫队计划从明年(2018)开始参加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举办的“施里弗”演习,这一演习自2001年开始,内容包括对参与演习的国家卫星遭袭、受到电子干扰等情况进行沙盘推演。在今年的11月26日有报道称,日本打算加入美国的“深层宇宙探测”计划,争取把日本宇航员送上月球。另外,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也在不久前透露,他们可能会联合开展登月取样返回任务,这也标志着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扩展至外太空。

综上所述,对于日本企图通过在新兴领域隐晦实现军事正常化的做法,应该引起各方足够的关注。(兰顺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