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么是“分级基金”?

小白看图学财经


这段时间在系统的讲基金定投,发现还有分级基金没有聊过,今天补上。

先打个比方,这样更好理解分级基金。

有二个人AB是好朋友,有一天B邀请A一起做生意,听完B的计划A觉得是一个好生意,但是他胆子很小,B见状就说要不我给你保底,无论我赚还是亏,你都有稳定的收入拿,怎么样?


A同意了,他们约定每个人出50万一起做生意,如果赚钱了,A得到的报酬是50万的5%固定收益+10%的净利润,而B拿剩下90%的利润,如果亏钱了,那么A还是有5%的固定收益可以拿。


假设做一段时间之后,赚了50万块钱,公司的资金就变成了150万(二人各50万+50万利润),按照协议,A拿利息5%外加利润的10%,即2.5万利息+5万元利润,而B拿利润的90%,当然要减A5%的固定收益,即45万元-2.5万利息=42.5万。他们把利润分别拿走后,公司的注册资本重新变成了100万,回到了最初的水平,然后重新开始做生意。



假设亏了呢?因为有约定在先,对A是保本付息的,所以亏了只算B的,那么B的50万只剩下10万元了,怎么办?首先A拿5%的利息,即2.5万元,加上A原来的本金50万总共是52.5万,而B只剩下10万本金,还需要给A付2.5万的利息,所以只剩下了7.5万元,那么公司帐上的钱A比B多了45万,所以A可以把45万提走,他们各剩下7.5万在公司的账上,尽管公司现在只有15万元,相对最开始的100万资产大大的缩水了,但是二个人的钱平衡了,这样这个合伙生意才能玩下去。


基本上,这就是分级基金的玩法。


1 什么是分级基金?

基金是一揽子股票的投资组合,但是很多人觉得不过瘾,希望玩点心跳,还有人只想获得稳定的收益,于是基金公司就像把他们这二类人组合起来玩。

具体玩法是先把一个普通的基金分成AB二个基金,这个普通的基金就变成了母基金,A基金是稳定收益型基金,专门给只想要稳定收益的人投资,而B基金就是带杠杆的基金,意思是说如果基金买的股票涨了,B基金赚的多,跌了赔的也多,他无论自己赚还是亏,都要先满足A基金的固定收益。




2 具体玩法

假设一个股票基金的最开始的净值是5亿,平分为AB二份,每份基金的净值是2元,但是B基金有1:1的杠杆,A基金的固定收益是5%。

半年后假设母基金买的股票大跌,净值变成了3个亿。


那么A基金的价值是2.5亿×1.05=2.625亿,而每份基金的净值也变成了2元×1.05=2.1元,之所以要乘以1.05,是因为A基金无论赚还亏都要拿5%的固定收益。


那么B基金的净值就变成了3亿-2.625亿=0.375亿,亏损了85%,每一份的净值也亏损了85%,只有3毛钱了。


3 下折和上折是什么意思?


当母基金的净值下降,B基金的杠杆率急剧升高,风险变大,就像最开始举做生意的那个例子,要平衡风险,必须重新计算。一般情况下当B基金的净值跌破0.25元一份的时候,就会触发下折。

所谓下折,就是母基金净值缩水,A基金把比B基金多的钱拿走。

比如上面的例子,A基金的净值算了5%的固定收益后变成了2.1元一份,而B基金的净值只剩下了0.3元一份,那么A基金就拿走1.8元,他们的净值都变成了0.3元一份,平衡了,母基金的净值变成了原来的15%也就是7500万,这就是下折。当然为了符合习惯,可能会把缩水后几份基金的净额合并成一份,比如1元一份,而不是0.3元一份,但是基金总的规模变小了,B基金的投资者亏惨了。


上折意思B基金赚钱了,他要把赚的钱拿走,然后基金的净值会回到最开始的净值,这个和开上面开公司的例子是一样。


4 场内和场外

所谓场内,就是通过股票软件买,所谓场外就是通过第三方基金公司,互联网公司买。区别在于场内买基金的价格会有波动,也会有亏损,但是场外不会波动,所以最好在场外买分级基金。



5 效果

分级基金有赚的,但大多数是亏损的。他是带杠杆的,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非常大,所以不要玩分级基金。


2015年6月A股有168支分级基金,然后在接下来的二个月里,有53支分级基金达到了下折的条件,也就是说亏惨了。


8月18日上证指数在7天内暴跌1000点,指数从4000点跌到3000点,分级基金B高杠杆高风险集中爆发,引发下折潮。包括百亿级别的申万证券分级基金,200亿规模的富国国企分级基金。


B类基金持有者损失惨重,28只分级基金中20支的投资者亏损了80%-90%。


分级B越是下跌,杠杆率越大,损失越是惨重。


很多的小白啥都不懂听到赚钱冲进去就买,结果亏的连裤子都没有了。分级基金不要买,一定要买的话,也只在牛市来临的时候赌一把吧。


要买基金,但是稳打稳扎,先买指数基金,尤其是基本面指数基金,没有什么风险,年化收益稳定在13%-15%之间,这是非常好的收益,而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更好。

告别韭菜,从买基金开始。


更多优质财经内容,请关注黑马财经圈,这里是普通人的投资成长营


黑马财经圈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分级基金又称为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

从分级基金的特征上说,分级基金即为将母基金分为多个不同风险等级的份额,投资人可以自主认/申购其中不同风险等级的份额,在2016年7月以前,分级基金的通常模式为,A级保本保收益,资金来源为银行委外,B级承担劣后补仓风险,获取高额收益,融资需求方通常是希望加杠杆实现高收益的机构投资者或者相关公司。在2016年7月发布“新八条底线”后,证监会明确禁止保本保收益,并且将杠杆倍数限定在3倍以下,即A/B需不大于3,倍,并且针对各类投资范围比例均有不同的限制。在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全市场去杠杆化的热潮抵达顶部,也造就了融资难的境况。

不过在这里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分级基金的基本结构,比如一只基金分为AB两级,A为优先级,B为劣后级,在过去可以实现保本保收益的环境中,可以以一倍杠杆设置AB份额,并承诺A级可以实现保本并到期给予年华6%的收益,按照一年到期计算,到期以后A将拿回本金并取得6%收益,剩余的均为B的。而在当今不能实现保本保收益的环境下,首先A的本金也有灭失风险,其次不能承诺6%的固定收益,而到底要怎么设计,以后有机会再告诉大家。


孙建波


分级基金又称“结构型基金”,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分成了优先级的分级A与劣后级的分级B。分级A与分级B的“性格”不同。在此可简单地理解为,追求保守收益的分级A将钱都借给了投资风格激进的分级B,只要求其保证本金与固定利息。故而,分级B基金相当于“出生”便自带杠杆,涨的时候成倍赚、跌的时候成倍亏。而为保证A基金的权益,会在刚开始时设立“下折阈值”,以防止B基金把钱都亏完了。

追求高收益,往往意味着与高风险同行。

以昨天刚“凉”的重组B为例:假设你在2018年1月,以0.70元/份的价格买入100万份的重组B,以6月26日收盘价0.2620元/份计算,跌幅已逾6成。此时,70万元只能剩下26.2万元。而触发下折后,重组B的净值将会从0.2453变回1,你所持有的份额也将变为原来的1/4,即25万份,市值则为25万元。没想到,买个基金也能亏75%吧。

至于触发下折到底会亏多少,则取决于分级B基金价格与净值之间的溢价。


野马财经


  分级基金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

  如母基金不进行拆分,那么它就是一只普通基金。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份额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子基净值XA份额占比+B类子基净值XB份额占比。

  分级基金主要分为两大类:债券分级基金和股票(包括指数)分级基金。

  债券分级基金又可分为一级债券分级基金和二级债券分级基金,其中一级债券分级基金不能购买股票,但可以打新;二级债券基金可购买低于资产20%的股票。也因此,一级债券基金风险和收益低于二级债券基金。

  股票(指数)分级基金也可分为主动管理型和指数型分级基金,都主要投资于股票。

  不管是哪种分级基金,都存在两个市场,即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场内基金交易跟交易股票一样进行撮合交易,而场外基金即是通常在基金销售平台购买的基金。

  分级基金由于存在场内和场外两种形式,那么它就存在一种套利机制,场内的交易价格不一定等于场外的基金单位净值,即存在折溢价。不过一般的投资者也只能买场外的分级基金,因为按照《分级基金投资风险揭示书》规定,证券账户资金要满足30万才能进行场内分级基金交易。

  注:二级市场(场内)的ETF基金和LOF基金交易不用满足证券账户资金30万的条件,30万的规定是针对场内分级基金,即特指《分级基金投资风险揭示书》的规定。

  但场内的分级基金的子份额不能单独申购赎回,只有合并成基础份额后才能申购赎回。呃……不扯太多场内的了,越扯越混,跟普通投资者够不着。

  那么分级基金风险大吗?这要看你持有的是什么份额的分级基金,如果持有的是稳健份额,那么可能是中低风险,甚至是低风险,比银行理财的中低风险还小。

  分级基金可分为母基金份额、稳健份额和进取份额。其中稳健份额通常指分级基金中的A份额,而进取份额为分级基金中的B份额和C份额(分级基金不一定有C份额)。

  分级基金中的稳健份额(A份额)为约定收益基金,以借贷的形式借钱给进取份额(B份额和C份额),然后收取相应的借贷利息。

  而进取份额(B份额和C份额)属于杠杆份额,向A份额融资,在一定期限内向A份额支付借贷利息。

  进取份额(B份额和C份额)杠杆是多少,取决于该分级基金相关规定,一般为2倍初始杠杆。

  注:进取份额中的C份额一般为反向杠杆,与母基金涨跌成反比。

  稳健份额和进取份额都存在折算,其中A份额定期折算为分红,而B份额和C份额存在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不定期折算则为当净值小于或大于某数值时会进行折算。

  至于要投资者选择哪一类份额分级基金,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是稳健型及以下投资者建议选择稳健份额,而积极和激进投资者可以适当的配置进取份额,因为属于杠杆份额,如是股票分级基金,上涨和下跌都会成倍放大,收益较高风险也较大。

  在这里强调一下,如果你不懂市场行情和分级基金,那么最好不要购买分级基金中的B份额,要不你就可能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特别是在A股长期走熊的市场,很多B份额的基金单位净值看起来是1元左右,但到底折算了多少次呢?很多投资B份额从1元的净值跌到0.1元。


三人聚众


分级基金这种产品同时包含了固定收益类资产(如债券)和权益类资产(如股票)两类资产的属性,也可以分别提供给投资者资本的保护和资本的增值。分级基金通常会投向大量的权益类资产或者固定收益类资产,也同时会投向期货、期权等其他衍生品。在A股市场上常见的分级基金,投资的都是股票指数(ETF)。比如我们常见的创业板分级基金,其投资的标的就是创业板指数ETF。

分级基金会吸引两类投资者:一类是追求固定收益,风险偏好较低的低风险投资者;一类是风险偏好较高,追求高收益的激进型投资者。通常,我们把分级基金分成两个部分:分级A和分级B。持有分级A的投资者(通常是低风险投资者),将获取固定收益,即每年或固定的“利息”支付,并在赎回时拿到本金(有时候该本金不一定等同于购买价格,因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分级基金其A类份额的价格也会呈现波动。而对于场外的分级基金,赎回时直接按照净值赎回)。而持有分级B的投资者,拿到的则是资产收益减去给A类投资者的约定收益之后的剩余收益。

那么,为什么B类投资者要投资与分级基金呢?答案就是在于两个字:杠杆。

举一种常见的分级基金模式为例,A类投资者和B类投资者各出50%份额的资金,然后用总资金去购买标的。A类投资者获得的是固定收益这里不谈,B类投资者相当于是用一半的钱得到了整份资金的投资收益扣减去给A类投资者的固定收益部分。那么,只要B类投资者预期给A类投资者的收益会低于资产本身的收益,那么投资B类份额就是比自行投资更有利的选择。

(评论员:Lee)


首席投资官


个人能买吗?


汎水


科普一下一只与众不同的鸡,分级基金。为什么会有它的“上折”和“下折”?——是买鸡打折吗?下面跟着胡老师来了解一下吧。

“小白看图学财经”由飞笛智投APP旗下专业团队打造,专注于财经知识的科普,创造一个财经知识分享平台,让财经更加有趣,让小白更快成长。

更多“小白看图学财经”内容请查看飞笛智投APP学堂栏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