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发文称:33岁女985硕士生,英语挺棒找工作机会都没有,你怎么看?

紫云阿荣


选择有的时候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拿这个33岁的985女硕士来说,造成她的悲哀的,也有很大的自身原因。

首先,哪怕你清华毕业的,但你学金融的去从事互联网,本来就是放弃了本专业,那就必须要承担这个择业的后果。互联网的从业门槛并不高,你当初为了低门槛、方便而作出了选择,为什么回头说行业?夸张点说,一个北大考古系的,去保险公司卖保险,并用不上北大文凭。

其次,英语不错,这个“不错”,在社会上是要用证书证明的,你这不是还没考相关证书么,不错只是口说无凭。就算去考了证,去当老师或者翻译,那又是换行业。隔行如隔山,到时候会有新的挑战,所以,做什么都不会轻松。

经济大环境并不好,没有谁随随便便成功。33岁女硕士感到难过,我们这边还有一堆33岁有家有口、艰难度日的职场人士、待业人士。

所以,这位女硕士的问题,几乎只能自己解决。当初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现在付出代价后最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和姿态重新上路。世界上不缺985硕士,也不缺女性,更不缺33岁的人,现实就是这么——现实。


林洁儿


本人28岁 普通一本硕士,从去年12月份开始找工作,在网上投了好多简历也是没回应,当时那种自卑感真是让人难受。期间有面试过国企,一家因为我过了司法考试,而且本硕学校还都不错,担心我待不住没要我,另一家是看我年龄过大,他们规定硕士不超过28周岁,最后一家明确说要男生。而好多私企要么是五险一金不全,要么是给的待遇太低!有一次去北京参加招聘会,有一家企业给了offer,就先在这家企业工作。也在不断找工作,依旧是投好多简历没消息,或者是有消息但是面试不上,这种艰难的日子持续到今年5月份,有两家私企,让我去做法务,一家有五险一金,待遇4500,一家有五险,待遇4800,在这个城市,刚毕业硕士基本工资是4000。但最后还是选择去了国企,这家国企我去应聘的时候,明确说好多都是走关系进来的,看我也的确是很优秀,所以和我签了三方协议。说这么多的意思是,如果真的优秀,会有伯乐的!


果果断断果果


看到这个主题有感而发,我也简单说说我自己的历程吧。

二本学士现年36的老大姐,十几年前年开始在500强外资工作,三年前突发奇想到了小民企试试,结果发现不但文化上相容度很低,而且看不到自身的发展前景,行业也不是自己爱的行业。当时很想回到之前的行业,但是求职过程屡遭挫折。比如有很多猎头找我,一听说我已经不在之前那家公司,马上说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最后都是发简历过去有合适位置再联系,相当于石沉大海。比如在求职网站上再投心仪的企业和职位基本没有回音。比如主动找我的企业和职位都不匹配我的想法,等等。

虽说还没有到手停口停的程度,老公也说我要辞职也无条件支持。我也犹豫过要不要先辞职,这样面试起来更不用顾忌什么(当时所在的小民企把员工盯得很紧,而且老板疑心很重,总是小零碎的请假,会马上联想到可能去面试,然后放很多话给你听让你难受)。但是想到一旦离职就会松懈下来,心态上会更没有动力,于是放弃了先离职的想法。然而,还是会彷徨急躁,觉得机会这么少,年纪越来越大,每蹉跎多一个月,好像就偏离人生轨道多一度,越久越难回头。

如此咬紧牙关忍住一年多,最终通过以前圈内的旧同事,抓到一个机会,不但回到心仪的外资百强,package也比原来高一大截,职位更是跟自己career path高度吻合的,36岁这年完成职业生涯重塑关键的一刻。

所以,在找工作的事情上我的总结有几点。

一、现在所拥有的工作就是当下最好的,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让雇主认可你的价值。那么只要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动,辞不辞职主动权就握在你手里。

二、如果工作对你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的话,再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要坚持做下去。一旦处于离职状态,下一个面试你的雇主会有更多顾虑从而影响到你的入职成功率。

三、广结善缘,靠谱的同事功效比猎头大得多,尤其是特别好的企业更倾向内部推荐。

综上,我觉得事情是人做出来的,谋事在人,当然成事在天。好好计划积极面对,必要时蓄势待发,机会总有一天会来找你。


光與影變奏


这个问题,让阿赞来答一下。

33岁女985本硕,找工作的机会都没有,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毕竟人家只投了一个星期简历而已,没必要上升到“连985硕士都就业难”的地步。

当事人发网文求助,是因为求职前后心里落差极大

这个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宝妈,之所以迷茫到发文求助,是因为前后经历了极大落差的缘故。找工作之前,这位宝妈对自己非常自信,从她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比如:

1、“毕业后一直做互联网行业,年前被公司裁员,当时一点不急,想着过年休息几个月,年后再找工作。”
2、“晚上睡不着,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面试机会,估计一个是因为年纪,一个是因为性别。互联网行业是年轻人的天下,我33岁可能要换个行业了。”

可以看到,这位宝妈尽管经历了裁员,依然自我感觉良好。既不焦虑,也不操心。既没有去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也没有去研究公司招聘需求量最大的时机,更没有想过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家庭平衡。而是抱着自己过去的学历、履历和已婚已育的资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优哉游哉的过着小日子。

等到休息够了,去找工作的时候,又因为“年后已经投了一个星期简历了,全部石沉大海,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而信心受挫,备受打击。

阿赞料想,这位宝妈这33年走来,大体上应该是很顺遂的,也没受过什么大风大浪,所以遇到简历一周没回音这样的小小挫折,都难以承受。这里不是要取笑宝妈的意思,反而是很羡慕她的平顺,因为同是985硕士的阿赞,却没有宝妈这样的好运气。不论是毕业找工作,还是后来的职场经历,都充满了曲折与打击。

当事人能从落差中冷静下来,并开始反思自省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这位宝妈是非常自强不息的。阿赞特别认同和感动的一句话是:“有没有人给点建议?家庭主妇就算了,这么多年学不能白上。”正是宝妈身上的这种自强不息,和上进心,在她遇到挫折时,让她愿意去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宝妈认为,投了一周简历,自己没有面试机会:“估计一个是因为年纪,一个是因为性别。互联网行业是年轻人的天下,我33岁可能要换个行业了。”

以阿赞对互联网行业的了解来看,33岁在行业内绝不算大龄,反而算是求职的黄金年龄。这个年龄具备行业内至少5-8年工作经验,再加上985的学历条件,绝对是求职大军中的佼佼者。而另一方面,宝妈的性别绝不是问题。作为女性,宝妈已婚已育,孩子虽然还在用尿不湿,比较小,但这一点又不会写在简历上,所以也构不成没有面试机会的原因。

总体上,阿赞认为,宝妈的年纪和性别绝对不是让她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原因可能是出在简历没有写好,投递的岗位不合适,以及现在是招聘旺季,HR工作太忙还来不及通知等等;也可能是出在宝妈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能力、经验等期望与现实不相符上面。这个问题,需要边行动,边反思,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总是没错的。

小结

总而言之,对于这位宝妈来说,找不到工作只是暂时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趁着找工作要梳理自己过去经历这一契机,宝妈可以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不是病急乱投医,拍拍脑袋就想换行业,重新开始。即便真的放弃互联网行业,转而从事英语翻译等工作,那也要事先了解行业情况、从业要求等等,有一番计划考量之后再行动。

只要宝妈能够坚持“遇到问题,先反思自身”,就一定能够重新站起来,以全新的面貌赢得胜利。


楼神研究所


一个50岁的可以称为大姐也好阿姨也好的人,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啊。

一来我是真的羡慕你,才33岁,好年轻,二来,有硕士文凭,这些都是你的资本啊。一点没有笑话你的成分。是真心觉得。虽然我自己当年不是硕士,只是学士,但是,个人感觉那时候的本科可能某方面实力比现在的硕士还强点。算了,废话少说,以上这些都不解决你的问题,我且来说说我的情况吧。

我在41岁那年,因为单位搬迁至郊县,每天上下班路上来回至少4小时,没法再坚持上班。当时我女儿读高二,即将面临江苏地区的小高考。而我所在的企业因为搬至郊县,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比鸡起得早比那个啥下班还晚,就是我当时的现状。为了能照顾家庭,不让女儿放学回来没饭吃,我选择了从单位辞职。那是十年前,一个在国企工作了二十年的人,就这样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那一年《劳动法》刚刚出台,因为单位搬迁的原因,按理说我是可以跟单位要到一些补偿的,可惜当时不知道,对政策不了解,后来想起来的时候再问,说已过了时效。

其后找工作的历程一波N折,上过班的单位三五个,都是上了几个月就觉得那些单位不适合我,选择了离开。说实话,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单位是让我走的,都是我自己主动离开的。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在一家职业学校找到了我的位置。因为自己平时爱好写文,发表过很多文章,刚好看到学校招办公室主任,于是就去试试,一试就上了。上了几个月班,学校看到我以前学工科的,有本科文凭,原来又从事的技术工作,正好缺老师,就让我顶上了。于是,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似乎没有费半点力,就这样无缝对接。

后来,我除了在职业学校上课之外,又把我的特长发扬光大,在培训机构接了教小学生写作文的课,除了工资之外,周末挣点零花钱也不错。可惜因为我自己年龄大了,精力不够,否则我就自己开培训机构了。线下的机构刚开始做完全是靠口碑的,只要你努力去做,再请几位好的负责任的老师,慢慢地生源就来了。

之所以说这个,就是觉得以你现在的情况,不管是自己当老师,还是开培训机构,都是有前途的事。现在的培训市场非常大,如果觉得自己没做过,经验不够,你可以先选择一些比较小的机构,这些机构在培训类方面做补差的多。等你慢慢地做出了一定的经验,知道怎么跟学生相处,熟悉所教的教材,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然后你可以尝试去一些大一点的机构做培优。这两者要求是不一样的。也许你做了一段时间,就可以考虑自己做了。

证券行业不建议去,虽然那里赚钱快,但是你没有年龄优势。而培训市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很适合你。而且积攒了经验还可以带自家宝宝,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苏小妮


学历,年龄都是个标签。

名牌大学也好,海龟也罢。这些是你找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但是能不能找到,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时候找工作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不适合。

本人2011年野鸡大学毕业,英语专业八级

刚毕业那会,面试个月薪1300的工作,都紧张到手抖,生怕人家不要我。结果还是没面上。

其实很简单,老板想这个漂亮的本地姑娘。我一个长相360度全死角,外地柴火妞,不符合老板的期待。

我的本科学历+英语好对他来说没意义。就好像卖梳子给秃子……

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不适合。

后来我慢慢积累经验,又跳槽去了上海进了外企。

有了职业发展方向和工作经验,你会发现工作没有以前那么难找。

万事开头难。

有时候我们需要耐心和忍耐。

如果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你走的所有路都是弯路。

找到你想从事的工作,去参加额外的培训和学习。大学里真的学不到什么,工作中80%的能力在学校都学不到。

所以终身学习不什么都重要。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希望那位女硕士可以沉下心来。不要着急更不要浮躁

曾经看过一句话“有的人30岁当上CEO,59岁就去世了,有的人50岁才当上了CEO,活到了90岁”。

“有的人结婚了,买房了,有孩子了……”

“有的人结婚离婚,发现自己是个同性恋”

“有的人一无所有,还在路上”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大家只是不一样,没有谁更好,谁更坏。

用心去享受生活的所有馈赠,不要被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击垮或者带偏。

最好吃的永远是妈妈做的菜,最幸福的是和家人在一起。

人生是一个过程,没到终点就不算结束。

有的人会以为我要贩卖鸡汤,接下来会在外企飞黄腾达,然后像《上海女子图鉴》里的绿茶婊一样,过尽千帆,找个有钱人,往上爬,最后成为各大猎头争抢的职场高手。

电视剧看多了烧脑。

我在外企的工作并不顺利,遇到了瓶颈期,所以我辞职出来走走。

散散心或许可以找到新的出口。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如果说有房有车有巨额存款就是成功的话,拆迁户才是人生赢家。

小孩子的梦想可以从飞行员,宇航员,警察,医生,律师改为“拆迁户”

人生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了,拿着摇扇坐在门口收租。

要不就去抖音,拍点恶搞视频……

活着的本身不只是活着而已……

工作的本身不是工作。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 你不可以骂年轻人,因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是你可以骂中年人,尤其是有房贷车贷和孩子的人.......”

年轻的你,未婚的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好工作会找到的,但是你有一天会离开现在的工作。

要不就是被辞职,要不就是自己走。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还在找工作的花儿们。



劈柴喂马Hi


其他答案都在打鸡血,说什么重头再来,现实吗?

这位女士33岁,假设硕士25岁毕业,至今已工作8年,一直都从事互联网行业。

注意了,她已经从事互联网行业8年了,跟行业纠缠的密不可分,为什么要劝她从头再来呢?各位的职业规划都是劝人家从头再来的吗?

很多人在这个案例中看出了职业困顿,我却觉得这是一场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因为在这个案例的场景下,不仅存在职业抉择,也隐含着家庭问题。

为什么33岁名校女求职难?

1、性别问题。

女性存在隐含的生育问题,招聘女员工意味着会有三期问题,也就是孕期,产期,哺乳期女员工的问题。不含任何情绪的讲,三期女员工不但对企业缺乏贡献,还占了一个编制,经常麻烦其他员工,时不时突然窜起的情绪还会影响团队氛围,所以很多公司都对招聘女员工都很慎重。

二胎没放开那会儿,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孩子了,企业就能放心录用了。而现在二胎放开了,你就算已经有孩子了,企业也会怀疑你要二胎,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招聘的时候,也就会多加考虑了。

2、年龄问题。

互联网是个不成熟的行业,不能够按照既定套路去盈利发展,所以需要很多年轻人去奋斗,去加班,充当廉价劳动力去红海里搏杀。而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一旦上了年龄,再想去跳槽,就会遇到很多质疑:

33岁还有没有拼劲和年轻人一样去奋斗了呢?33岁还能不能沉下心来好好做工作呢,会不会不安于现状就跳槽了呢?33岁还有没有学习的热情了呢?

3、家庭问题。

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女性求职者的家庭情况很关心。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孩子谁来带?

如果有公婆或者父母来带孩子,那女员工还能安心工作,如果根本就没有固定的人能够照顾小孩,那女员工肯定无法安心在企业工作的,又何必招聘进来呢?

总结一下,这就是一个遭遇大龄职业瓶颈,年轻人抢占工作还附带家庭问题的一个综合性人生难题,是不是和中年危机一模一样?

解决中年危机的关键在于自我定位。

1、接受自己的一切。

接受自己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你要接受自己被裁员的事实,要接受自己当了妈妈现在还要带孩子,你要接受你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工作了八年了,可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应届毕业生了。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接受自己呢?

因为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的现实情况,你给自己找的出路,是你心中臆想的虚拟自我的最优解,而不是现实自我的最优解。

所以一旦你不能接受自己,就无法帮自己找到真正合适的出路。

2、利用好自己的资源。

一个33岁的职场人,唯一的劣势就是不年轻,所以最忌讳重新开始与年轻人拼斗志。

你最大的优势在于你比其他人多了很多资源。

和双非院校相比,你是985的硕士;和年轻人相比,你有互联网行业的人脉;和那些四级都没通过的人相比,你有英语的语言优势;和未婚的人相比,你更稳重,更坚韧,更仔细,也更有耐心。这都是你需要体现的优势,你要找到可以用上这些优势的岗位,从而找到你自己的最优解。

至于你说的简历被pass的问题,你其实应该自我反思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不找猎头帮你找工作,而还在投简历?

第二,为什么不利用你的人脉做内推?

你现在求职要解决的,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信任问题,招聘单位不认识你所以无法信任你这个陌生人,而通过猎头背书和人脉推荐,都能够较好的解决信任问题。

3、寻找你的价值所在。

一个33岁的硕士妈妈,还适合跟年轻人一起去做基础岗位吗?有没有想过去承担一些管理职能呢?

执行工作没那么出色,可不可以凭借经验去试试管理岗位,或者后勤服务岗位,做一些沟通协调的工作?你之前的工作中哪些经验和技能,能够支撑你去做这样的工作,你得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4、在家庭和事业中站队。

这是女性的一个痛点吧,必须在家庭和事业中做抉择。一旦你选择了逃避,它就成为一个隐患,而一旦你能够明确自己的位置,不仅能结束心中的纠结,还将迎来各方对你的支撑。

如果你要偏向于事业,就把孩子交给父母公婆去带,然后努力工作,多赚点钱回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那么你的丈夫和公婆都会理解你,觉得你对家庭做出了贡献,也会帮你分担很多家庭中的责任。

如果你要偏向于家庭,就不要提那么高的薪水要求,让领导和同事对你的期待值不要那么高,平时多帮助同事,多支持领导,与人为善,这样在你有家庭问题需要处理的时候,同事们才有可能帮你顶住,你就迎来了同事的支撑。


只有你自己明白你的定位在哪儿,知道你能够实现什么价值,你才能去说服招聘公司的HR和面试官你是如何的适合这个岗位,你才能够用自信和淡定去征服信任与offer。

祝你求职顺利,提前中年危机的硕士妈妈。

我是无良HR,关注我,最新的职场观点,将不断为您推送。

无良HR


这个确实有点尴尬。

33岁,在互联网行业里面,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发言的985女硕士自己都认为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可见她也觉得自己也不具备先发的年龄优势了。考虑转型实属无奈!

从文章里面可以看出来,这个女硕士还是以一种比较“佛系”的心态在职场上奋斗,公司裁员了就裁员吧,正好回家带孩子呗。互联网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吧,正好我换个行业呗。

说实话如果一直这种心态,女硕士应该考虑考个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无论你之前做了多久的互联网行业,前端也好,后端也好,产品经理也好,你的经验对于“翻译”和“金融行业”真的没有帮助啊!

俗话说“跨行穷三年”,现在33岁的女硕士,如果跨行去做“翻译”、“老师”或者“证券从业者”,相当于基础为0,而且对方公司还需要考虑录用一个33岁带娃、精力下降、工资要求还不能低(考虑年龄),你想你得比别人优秀多少程度才能拥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趁着还有两年的时间,好好准备一下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吧,毕竟你的资历:985硕士,英语不错,这两个硬件门槛都远远超过一般的考公务员的人了。只是公务员的收入是不可能比得上互联网行业的,你得考虑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给大家三个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重新规划职业发展的标准:

  • 行业发展前景黯淡;

  • 个人发展遇到瓶颈;

  • 收入增长赶不上CPI。

如果这三点齐备,必须马上开始规划新的职业。

否则,否则就等裁员吧,年轻的时候觉得裁员无所谓,最可怕的是中年失业,你的技能在求职市场上毫无优势。

比如被下岗的34岁华为“工程师”们。

(任老板:我也是没办法啊!)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道德经》


谈者无语


我觉得这个小姐姐并不是没有工作机会,只是求职目标不准,工作观念过时。现在这个时代,机会多,变化也快,只看人能不能跟得上而已。

原因分析

一、先前工作经历的特性。很多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积累大量的经验、能力乃至客户、人脉、信誉等隐性财富,在今后哪怕是换了工作,这些东西依然可以对后面的工作带来好处。举个例子,一个人在某房产销售公司任销售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和信誉,那么他后面跳槽做保险业务员,先前的客户同样会成为他保险业务的潜在客户。但是从她前一份工作是互联网,而专业和特长分别是金融和英语来看,她在先前公司从事的很有可能是辅助性工作,没有进入其核心层面。所以前一份工作并不能为她后来找工作增加太多砝码。

二、目标工作不佳。小姐姐现在的目标工作有三个,分别是翻译、证券投资和英语老师。这三个都不是好她目前最好的选择。我是学英语的,我们班真正从事翻译的好像还没有,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大概百分之三十。翻译市场需求少,能力要求高,一个非英语专业的更是没有竞争力。公立学校的英语老师则需要通过公开招考,私立学校她的条件没有竞争力。证券投资貌似是男人的天下,就算要女的,也是需要“白骨精”,而不是一个33岁的宝妈。

三、求职渠道单一。海投简历找工作可以算是一种求职办法,但是效率不高,这一方式更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在想,这个小姐姐为什么不让同学、朋友帮忙引荐介绍一下呢?是人脉资源匮乏还是拉不下面子?

个人建议

我觉得,转变求职定位、更新工作理念,天空更广阔。

一、自媒体也是很好的就业方式。忘掉公司、学校这些单位吧,信息和科技发展到今天,一个有知识的人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自己的价值。网络上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自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想现在火热的头条号、悟空问答都是不错的,门槛低、上手快,收益与能力和付出成正比。

二、先工作,再挑工作。既然暂时找不到“一蹴而就”的好工作,先找个短期工作也不错,比如,到附件的培训班去当个英语老师,每天工作也不会太辛苦,条件成熟了,自己开办一个托管班也是很好的。

三、放下身段,从头起步。如果还是想找一份传统的稳定工作,那就发动一下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同学吧,尤其是同学,应该有不少已经成为行业精英了,帮忙介绍个工作还是不难的。

事后分析

根据个人观察,结合本事件,我有如下观点,提出来当作是抛砖引玉,有建议或者疑问请留言交流。

一、女生如果不是有学术追求,真没必要读硕士。正常节奏的话,硕士毕业25岁,加上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等,30岁能生娃就算早了,而这个时候,正好是人生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也是公司考虑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年龄,这个小姐姐被裁员就是这个原因。而且,比起22岁本科就参加工作,研究生学的理论知识,比不上早三年参加工作带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提升有价值。

二、找工作的时候眼光和理念很重要。毕业参加工作,饥不择食的找一份工作为生活提供一份保障无可厚非,但是也应该尽早找到一份有前景又有保障的工作。这位小姐姐就是个教训,一直在一个没有核心,也不稳定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到33岁,还进不了管理层,其实早就该另做打算了。我的建议是:体制内仍然是个60分的选择,如果不是体制内,你就工作一定要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或者积累自己的资源。


我是憨憨的二哥,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欢迎关注、点赞、转发,留言必回!


高考锦囊


33岁,互联网从业者,找不到工作。

一,没做到一定位置;

二,做过的职位和工作都不是实质性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

三,工作岗位上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工作业绩;

四,硕士毕业工资期望高,容易和现实产生落差而不好好工作。

我招聘时,也不会选择这样的人,学历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工作经验才是。

本人36,互联网从业者,也有极大的就业压力,总怕我在这家公司如果不干了,三十多岁还能找到下一家吗?事实是,众多猎头电话不断,机会不断,为什么呢,做过的工作够多,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代表业绩,目前职位级别还可以,所以还有一定选择权力,当然,悲催的是,不敢停下来,停下来几个月,招聘单位就觉得你和社会脱节,这就是三十岁后女性就业的现状。

过了三十岁,要职位没职位,要业绩没业绩,要技术没技术,还是硕士呢,因为是硕士,反倒会容易提高自己的工资期望值,一样的工资水平,90后更有冲劲和想象力,前几年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做出成绩,以后可以吗?有多大冲劲?

总之,努力过并且有业绩的三十代女性(包括男性)就业压力尚且很大,更何况没有业绩且技术技能不明确的人呢?

一句话,活着不易,千万别随意挥霍时间,认真工作和学习,玩儿也要玩儿出花儿来,让人对你刮目相看,即便是玩儿,也玩儿出成绩和特点,不然,你是在消耗你后面几十年的工作机会!尤其一线城市的人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