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對於天津的橋,

每個天津人都有著它的“獨家記憶”。

從漕運,到建衛,

天津因水而生。

而海河上的橋,

亦是天津的一大特產。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海河兒女對橋,是多麼的眷戀。

你知道海河上一共有多少座橋嗎?

橋樑專家茅以升說:

幾乎全國的開合橋都集中在天津。

永樂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天津永樂橋橫跨海河,

是“天津之眼”觀光摩天輪的所在地。

天津永樂橋,兼具交通和觀光功用,

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

橋上矗立著一個名為“天津之眼”的

高大雄偉的觀光摩天輪。

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

輪外裝掛著共48個透明觀光艙,每個觀光艙可容納8人,可供384人同時觀光,遊客乘坐摩天輪最高可達到120米的高空,盡享天“輪”之樂。

注:天津之眼開放時間:9:30-21:30

票價:70元/人

金剛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天津金鋼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

純用鉚釘鉚起來的鋼鐵浮橋。

可從中間抬升,下分三孔。

橋臺用條石砌築,橋面鋪木板,可以開啟。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但建後不能載重,故又於1924年在橋下游,另建成一座,

大型鋼樑雙葉立轉開啟式新橋。

可以從中間用電力操縱吊起開成八字形行船。

直達海河對岸各地,交通方便至極。

建新金鋼橋後,舊金鋼橋即成便橋,1927年因待修停用。

自1924年建成至1996年已歷72年曆程,

由於年代久遠,橋底鋼板已經鏽蝕,

橋身亦不能啟動,且橋體整體下降,

成為危橋,故天津市政府決定改建,

就變成了現在的金剛橋。

獅子林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獅子林橋是中國公路橋樑建設上,

最早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技術的。

說起獅子林橋最有名的就是橋上的獅子了。

原先獅子林橋上的獅子有3種,

一是雄踞橋頭的兩對同形的漢白玉石雕,

二是橋欄之間石垛上的高浮雕,

三是每個石垛間欄杆立柱上的鑄鐵獅子。

三種加起來,獅子林橋上總計有184個獅子。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作為獅子林橋標誌的橋頭四座石獅已經修葺一新,

並在橋上不同部位新增大小獅1177只,

這座橋成了名副其實的“獅子林”。

金湯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金湯橋的“金湯”是取“固若金湯”之意。

是天津市現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鐵橋之一。

老橋整修後的金湯橋,成為供人們使用和遊玩的步行橋,

不能通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為增強其觀賞性和娛樂性,

橋樑周邊及水面安裝了噴泉和燈飾,

用現代化的手段賦予了這座老橋新的生機與活力。

進步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進步橋在車行道兩側規劃了人行橋,

滿足行人過河及觀光的需求。

進步橋連通海河西岸和平路商業區和

海河東岸的奧式風貌區、意式風貌區。

橋體按照“見光不見燈”的原則設計,

流線造型,遠遠望去,

既像是一條躍出水面的飛魚,

又像是一列飛馳而過的子彈頭列車,

形態優美,栩栩如生。

北安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北安橋始建於1939年,

2004年對其進行了抬升改造。

在原橋臺兩側各加跨親水平臺,

改造後的北安橋體現了古典式建築風格。

橋頭雕塑採用西洋古典表現形式。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吸取中國傳統,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

橋墩雕像為青銅正面裝飾盤龍,

橋欄柱基上為四尊舞姿各異的樂女,

金光閃閃,造型高貴典雅。

成為海河上的又一亮點。

大沽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大沽橋是由世界著名

橋樑設計大師鄧文中院士設計。

其構思為“日月生輝”。

大沽橋2003年7月6日正式開建,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成為

海河首批新建5座橋樑中最先通車的一座。

解放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天津解放橋又稱萬國橋,俗稱法國橋、法俄橋。

是目前海河跨橋中僅剩的三座可開啟的橋之一。

萬國橋是一座雙葉立轉式開啟橋,

合則走車,開則過船

這座橋是當年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樑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1927年萬國橋開橋典禮)

它是天津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解放橋開橋)


赤峰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赤峰橋是海河上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座橋,

設計採用國際現代設計理念,

技術獨特,工藝流程新穎,

體現了天津歷史文脈並富有鮮明個性,

是天津海河橋樑史上的偉大神氣傑作,

被稱為“海河之舟”、“天津之舟”。

保定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保定橋在解放北路落地,連接和平區保定道。

全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

西岸橋頭的“風帆”形主塔,

它寓意國際港口大都市,

天津正乘風破浪、日益繁榮。

金阜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金阜橋採用輕型非對稱結構,

兩側人行橋與主橋一同構成一個三維立體結構,

遠遠望去猶如橫跨海河的”時空隧道”,

金阜橋採用內置燈光照明,

強度可隨外界光線明暗而變化,

光線無論反射在冰面還是水面上,

都能讓橋樑顯得宏偉而具有濃郁的現代氣息,

與周圍新型建築物相協調。

直沽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直沽橋原名奉化橋,

是天津市首座中承式全鋼結構拱橋。

由法國馬克·曼朗設計所和

天津城建設計院聯合設計。

由於設計獨特且技術含量高,

奉化橋的施工難度也是非常之高。

為了保證橋樑的景觀效果,奉化橋從拼裝到焊接,每一步都必須嚴格按照座標點上的精確度來操作,任何一點誤差都可能影響整體效果。為了保證橋樑的安全,在鋼結構的製造和結點的處理上也要經過層層把關,並且在拼裝和焊接時將同時使用多項特殊工藝使橋樑結構更加堅固。

大光明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大光明橋始建於1983年,

後來裝修改造在景觀創意上體現歐式古典風格,

力爭體現“光明”的深層次含義。

橋頭堡雕塑設計以日、月、星、辰為主題,

意在以“日、月、星、辰”學說為載體,體現大光明橋的內涵。

四座雕塑融入了神話元素。

通過從光明到黑暗再到光明的自然過渡,

烘托光明、高尚、公平的主題。

“日”象徵如日中天是生命的源泉。

“月”寓意唯美,家好月圓。

“星”寓意善良、正直、明朗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辰”代表愛與美,理解與公平。均衡的理想和高尚的品質。

劉莊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劉莊橋原稱劉莊浮橋始建1959年,

建成開啟式木結構浮橋,由8只木船編組而成,

該址原為劉莊渡口,故名劉莊橋。

1976年改建為開啟式鋼絲網水泥船浮橋,

由六隻鋼絲網水泥船,可開啟通航,橋寬17米。

劉莊橋整修工程全面展開後,

以新面貌和大家見面了。

光華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光華橋整體以銀灰色為主色調,

時尚、現代,予有“海河航母”之稱。

光華橋重新裝修後,

橋的主跨梁將像一艘巨型“航母”橫臥在海河上,

綿延不斷的底部裝飾,與上部欄杆設計的一氣呵成,

具有超時代氣息,凸顯了高科技時代特色。

國泰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國泰橋是採用了與世界名橋

澳大利亞悉尼國家大劇院橋建築形式

建造的一座橋樑。

該橋跨越海河東西兩岸,

一是改善海河兩岸交通狀況,

另一是以人為本, 改善美化海河周邊環境

點綴海河風景的一座桁架拱橋。

富民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富民橋結構體系獨特,橋塔為高58米獨柱。

主跨主纜錨於主樑的兩側,邊跨主纜錨於重力式錨碇,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體系。主跨主纜採用三維空間線形,在立面及平面皆為拋物線,計算機全程模擬計算、體系轉換與吊杆力調整等技術也將是國內首次應用。

海津大橋

海河上這些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海津大橋位於天津市河東區和河西區的交界處上,

是天津快速路的跨海河的

一座三層局部互通式立交橋,

在河東區一側建有海津大橋公園。

不管時光如何流逝,不管來往多少過客

天津海河上的這些老橋

都在默默見證著

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光輝歲月。

校對|Ciel

攝影師|枉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