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孩子上公立還是私立,要根據多方面的情況綜合考慮

孩子上學,究竟是上公立還是私立,可能是很多家長,最為糾結的問題。作為資深教育人,三水三心的觀點,可能會為大家在艱難抉擇的時候,提供一些思路。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一,做選擇之前,要了解公立和私立的性質

目前,我國的辦學主體,主要是兩種,一是純公辦機制——各地的公辦中小學、教辦幼兒園,就是屬於此類。公辦學校屬於公益事業,所需的資金,來自於財政支付。

而私立學校,是私人資金(個體或者集團)投入,所有的資金,包括人員工資、建築、設施設備、維護維修各種活動,都是私人資金,當然最終,都需要家長買單。

所以,公立和私立的最本質的區別,就是資金來源的不一樣。至於教育方針等大政方向,和公辦學校是沒有差別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有明確的規定。只是在課程設置、課時安排、活動設置等方面,有所區別。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二,對公立和私立的優缺點,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最終要送孩子去公立還是私立,需要對兩種辦學體制的優缺點,進行一個整體觀照。

由於私立學校的類型是比較多的,我們按照辦學品牌、教育成績等,大致可以分成高端、中端和低端三個類型(請注意,這裡不涉及各類非學歷機構,而那些各種國際學校,家長需要擦亮眼睛)。所謂的低端私立學校,指的是那些民工子弟校, 目前,大城市已經比較少了。

公辦學校中,也是參差不齊的。大致也可以分成優質、一般和欠發展三個類型。客觀上來說,由於各地教育發展本身就不均衡,這種分類,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舉個例子,成都的一般性公辦學校,在地市洲可能就屬於優質學校。就是那些欠發展的學校,到了邊遠地區,都可能是一般甚至是優質學校。

所以,我們這裡,就用優質對優質,來對優勢和劣勢做一個比較——凡事,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然,最終就只能是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一)私立學校的優勢

1.民辦學校脖子上沒有公辦學校那麼多的繩套。

我們知道,公辦學校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很多限制,比如上學放學的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但民辦學校不一樣,只要家長願意,學生基本願意,那就可以無限制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向深夜進軍。

公立學校,老師的非教育教學任務很多。近期李甜甜老師的一篇文章引發軒然大波,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2.民辦學校可以選擇生源。

只要是服務區內的學生,再怎麼差,公辦學校都必須收,這是受到《義務教育法》制約的。但民辦學校不一樣——他沒有得到國家財政撥款,政府自然沒有權利劃定服務區啊。所以,他們對於學生,有選擇的自由。現在,雖然明令禁止不能考試,但實際上,誰都會組織,只是在不斷的變換方式,打著擦邊球而已(後面有專門的章節講述這個問題)。我去過一所民辦學校,只要沒有達到他們錄取的標準,再好的關係即使是老闆的親戚朋友,都不收!你說牛不牛?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3.提高升學率,民辦學校有手段

我們知道,為了提高升學率,要麼增加分子,要麼減少分母。我們知道,按照民辦學校的宣傳,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動輒80%、90%,甚至還有100%。我們家長就會以為,進了這樣的學校,考重點沒有了問題!

事實上,他們會採取很多措施,最常見的,就是末尾淘汰——將成績最差的孩子,通過各種方式,轉學出去。想想,每學期轉出幾個成績達不到要求的,升學率不高,那才是怪事。可是,公辦學校,敢嗎?

三水三心在中學做過教務主任,就接受過不少的被民辦學校採取各種手段“末位淘汰”的學生——說心裡話,我不願意接收,但我不能違法啊?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二)公立學校的優勢

私立學校的優勢,恰恰是公立學校的劣勢。而私立學校的劣勢,則正好是公立學校的優勢,這正是中國最早的樸素辯證法。那麼,比起私立學校,公立學校,有哪些優勢呢?

1.收費低

更好的服務,意味著更高的投入。私立學校往往意味著昂貴的收費,以成都為例,優質私立學校都在4萬左右,有的已經高達5萬,甚至,個別幼兒園高達10萬!這對於普通家庭,完全無法承受。而公立學校,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一年下來,學雜費、生活費、延時服務等,小學初中也就3000元以內。當然,有人說補課費,那不屬於討論範疇。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2.教師穩定

公辦學校的老師,大都是由編制的,雖然近年來出現公辦學校的幹部教師辭職到私立學校工作的事,但總體上來說,教師相對穩定。而私立學校的師資,流動性相對較大,特別是在一些中低端私立學校,每年都出現大量的教師流失,這對於教育,並不是一件好事——師生之間建立感情,是需要時間的!我知道一所民辦學校,經常出現中途換老師的問題,家長意見非常大,一度到教育局投訴。

3.一視同仁

由於受到法律的限制,整體上來說,公立學校的老師,必須關注到每一個孩子。近些年來,各地針對後進生,採取了一些關注合格率的評價措施,這在制度上,也保證老師要對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甚至,還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後進生身上。而私立學校,則可以採取各種方式,將學習跟不上的學生“擠兌”走——這也就是三水三心不願意到私立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如何給孩子選擇學校,需要重點考慮的幾個問題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大致明白了,在給孩子選擇學校特別是選擇公立還是私立的時候,需要關注的問題。個人以為,選擇的基本理念應該是尋找最適合的學校,而是否適合,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

有些時候,有錢人的世界我們不懂。但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十送孩子到公立還是私立,首先需要關注的是經濟承受能力。要知道,優質私立學校,小學6年,起碼費用在20萬左右,中學則在15萬左右——有沒有這個經濟承受能力,家長是否要為孩子的學習傾家蕩產,需要重點考量。作為工薪階層,三水三心並不願意送孩子去優質私立,這就是重點考慮的原因。

2.孩子的學習基礎與抗壓能力

結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經歷,個人認為,一般來說,學習很輕鬆,成績很不錯的孩子,學習的潛力很大,可以送到優質學校,接受更高層次的考驗。而那些學習很努力,成績也不錯的孩子,一般來說,學習的潛力比較一般,送到優質學校,就需要看性格,這是下一點要談到的內容。個人來說,一般不傾向於送到特別優質的學校——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容易出現問題的哦。

所以,對於那些成績很一般,甚至較差的孩子,個人強烈建議,不要送到優質學校!三水三心有一篇文章,有30多萬人閱讀,基本觀點就是“擇校,不要把孩子送到火坑”。

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資深教育人給你支招


3.多徵求孩子的意見

關於擇校,我還要給家長提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那就是,不要越俎代庖,什麼事都給孩子包辦——六年級的孩子,12歲左右,他已經有對自己的未來作出選擇的權利和能力。作為父母,需要提前對你所心儀的學校,做充分的瞭解,然後告知孩子,到這樣的學校,收費高、學習要求高、成績壓力大,然後,帶孩子到學校實地考察。

最後,由孩子做出決定!

我想,這既是一種民主的家庭管理方式,更是讓孩子提前明白,選擇其實都意味著責任,還意味著風險——這其實對孩子是人生的重要課程。

總之,送孩子到公立還是私立,要根據家庭經濟、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孩子的意願,綜合考慮。三水三心有一個專欄,專門談小升初擇校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