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是什么反应?

funnyapp


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是什么反应?(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8日,罗斯福总统在国会对日本宣战。

丘吉尔喜出望外,12月9日,英国对日本宣战。

12月11日,德国对美国宣战。

当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和丘吉尔心情一样的好,他马上给戈培尔打电话,分享这个好消息,同时让国会于12月10日开会,后来因事推迟到12月11日,在国会演讲上,希特勒表示“东亚的冲突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好的礼物”。

很多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破坏了希特勒对整个战略的构想和实施,并且绘声绘色的描述希特勒第一时间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大骂日本人“这头没吃饱的笨牛!笨牛!愚蠢的笨牛!”

其实,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日本的偷袭行动敲好符合了希特勒的计划。

1、珍珠港事件前,德日其实正在商讨对付美国

在1941年11月12日,日本就开始考虑一旦对美作战,如何和德国达成协议,共同对付美国,让德国承诺不单独实现和平。而此时德国已经陷入苏联战争之中,德国希望日本出兵苏联,而日本做出的回应是要讨论德国什么时间对美作战。

11月21日,德国驻日大使欧根奥特向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汇报日本的要求,里宾特洛甫的回复是:戈林表示,如果德国或日本任何一方对美宣战,另一方绝不单独实现和平。

11月28日,里宾特洛甫会见日本驻德国大使渡岛支厅,保证一旦日本对美作战,元首决定,德国会给予帮助,并且不单独同美国实现和平。

12月4日,里宾特洛甫在东线司令部见到希特勒,得到同意后,准备在德意日三方缔结协定,任何一方对美开展,另外两方立即同美作战。

12月7日,协议还没有签订,日本就等不及动手了。

2、其实,希特勒一直希望日本对美国动手

1941年春,苏德战争还在酝酿阶段,日本外相松冈洋右访问德国,希特勒就表示,如果日本对美国开展,德国立即承担责任。

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虽然希望日本后苏联后方进行夹击,但是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此时的希特勒自信心爆棚,他一度认为靠德国就就解决苏联,用不着日本来分杯羹,如果日本此时去攻打美国,反而能隔断美国一直以来对苏联的支援。

在希勒特看来,日本对美国动手,有三个好处:可以把美国拴在太平洋上,消耗他的实力;日本占领了英国在太平洋的远东殖民地,能削弱英国的实力;切断美国对苏联的援助,有助于消灭苏联。

希特勒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并不感到太意外,他高兴的表示“我们根本不可能输掉这场战争,我们现在的同盟军三千年来都没有被征服过,由于日美开展,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现在顾不上苏联,也难以向英国输送有价值的物资了”。

12月9日,戈培尔看望完希特勒后在日记中写道“元首有一次因为对于胜利的乐观和自信感到愉快”。

3、日本对美动手,让希特勒找到了对美宣战的借口

其实在珍珠港事件前,德国已经忍美国很久了。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当天,美国宣布解冻苏联资产,实施援助。从1941年到1945年9月,美国向苏联宫输送了1642万吨物资,其中飞机1.4万架,汽车49.5万辆,装甲车1.2万辆,摩托车3.2万辆,列车1.3万台。各种火炮7944门,冲锋枪10.8万支,租借舰船672艘,物资总价值110亿美元。由此可见,希特勒希望借日本进攻美国来切断对苏联的援助的希望是落空了,美国在对付日、德的间隙还能援助苏联这么多物资,足见其多么强大。

1941年9月,罗斯福命令美国海军见到德国潜艇就开火。

由此可见,美国和德国早就处于战争状态了,只是没有宣战而已,希特勒一直在忍着。

珍珠港事件后,希特勒曾在讲话中说“如果没有日美冲突,德国对美国宣战很难让人民接受”。

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次宣战的机会,是一个好消息,他要掌控主动权,“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会让别人向他宣战,只能是由他向别人宣战”。

所以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12月8日,希特勒就让外长里宾特洛甫告诉渡岛支厅,德国在找一个合适的时间,12月11日,希特勒在演讲中对美国宣战。

希特勒滔滔不绝的讲了一个半小时,他大骂罗斯福是“魔鬼般狡猾”的犹太人支持的,最后的高潮部分是正式向美国宣战。

很可惜,希特勒误判了形势,美国不但没有被拖在太平洋,反而采取先欧洲后亚洲的顺序,先解决了德国,接着再解决日本。


葛大小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表面上,希特勒是很高兴的,甚至四处发表演讲。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很快得到了消息。

当时德军高层萎靡不振,因为莫斯科会战失败,列宁格勒战役久拖不决,苏联战场陷入持久战。

而欧洲爆发以后,美国没多久就开始支援英国和苏联。

然而,德国为了不触怒美国,对此假装看不见。

一艘德国潜艇1941年9月袭击了美国海军“基尔”号驱逐舰,10月31日,“鲁本·詹姆斯”号驱逐舰也遭攻击沉没,造成超过100名美国水兵丧生。

9月开始,罗斯福要求美国海军在大西洋见到德国潜艇就打,不要有所顾忌。

实际上,美国对德国处于准战争状态。



然而,1941年开始,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日本眼看就要陷入绝境。

如果日本屈服退出轴心国,对德国更为不利。

日本毕竟拥有几百万部队和世界第三的海军力量!

而希特勒认为,美国参战只是时间问题,无非是早还是迟。如果美国等着列强互相厮杀到几败俱伤,然后最后关头介入,而日本又退出,对德国恐怕更是不利。



其实,希特勒已经认为,轴心国基本赢不了。但如果日本退出,美国又对德国宣战,德国只有更惨。

所以得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以后,德国高层表面上是比较高兴。

很多德国将领硬着头皮诉说美军战斗力的低下,认为他们是一群穿着制服的商人,同德军根本无法相比。

而希特勒自己也介入谈话,对大家恐惧的美国工业力量进行强辩:美国的汽车在国际比赛中从未赢过。美国的飞机虽然样子好看,但它们的发动机毫无价值。他认为这就证明了,备受称赞的美国工业是被过分高估了。它没有别的本事,只是被过分的高估了。



12月11日,希特勒还进行了煽动性的演讲,诉说对日本参战以及对美国选战的重要意义。

其实,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德军高层,内心深处都有很大的恐惧心理。

他们当然知道美国工业力量的强大,一旦参战德国恐怕必败无疑。


但他们都知道,英美苏三国必将结盟,这个联盟的实力远远强于德意日,只有迅速打垮苏联才能赢得战争。然而苏德战争陷入持久战,那么德国其实必败,只能期望有奇迹发生。

而日本参加轴心国总比不参加要好,同时美国参战至少在1年内不会对战局发生变化。


萨沙


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的反应,历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暴跳如雷,甚至破口大骂“日本这个民族,只适合在海边打渔”。

第二种,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欣喜若狂,说了一句:我们不会输掉战争了。


第一种观点的可能性

希特勒希望日本能从西伯利亚地区进攻苏联,东西夹击灭亡苏联,然后夺取苏联的资源,再和美国决战。

而日本在1939年发动对苏联的诺坎门战役后,被苏联一顿暴打,于是放弃了北上的念头,转而进攻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

希特勒看到日本提前招惹了美国这个巨无霸,苏联又迟迟没能攻下,想死的心都有了。

虽然这个观点看起来非常合符常理,但并没有足够的史料来支撑。也没有什么资料上面说希特勒在得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破口大骂。这个观点是后人捏造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种观点的理由

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德军横扫欧洲战场,当时欧洲的两个强国英国和法国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特别是法国,本土都被占领了,只剩下流亡政府。

当时整个欧洲唯一还有力量对抗德国,也只剩下下苏联。而且自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闪电进攻以来,德军是节节胜利,苏军是节节败退。

而且当时的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通过《租借法案》源源不断的援助战略物资个英法和苏联。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更加希望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将美国拉入战争的泥潭。实际上,希特勒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已经多次通过外交的途径敦促日本进攻美国。

有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了,说德军在1941年12月6日爆发莫斯科会战中遭遇惨败,损失了50万多万人马。我认为这次战役并没有影响希特勒的信心,在随后的战役中,德军再次节节胜利,直到1942年底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日军偷袭珍珠港在1941年12月7日清晨)。

跟据当时希特勒身边一名叫做瓦利蒙特将军的回忆录中记载:

希特勒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非常的兴奋,告诉身边的亲信:“这下我们终于能和西方真正的‘巨人’(美国)较量一番了。”

瓦利蒙特当时是纳粹德国的陆军少将,最高统帅部的副参谋长,是希特勒身边的人,他的话应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更为直观的是,希特勒给了当时日军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颁发一个“双剑银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要知道整个二战期间获得这个勋章的人都只有160个,其中159个在德国,山本五十六是唯一不是德国的。

跟据这些资料,可以推测,希特勒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是非常赞同的,甚至是欣喜若狂的!


珍珠港的疑云

然而,希特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欣喜若狂,但同样欣喜若狂的还要美国的总统罗斯福。跟据后来的资料,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报早就被蒋介石的军统情报部门破译交给了罗斯福,然而罗斯福却不为所动。

令人奇怪的是,日军偷袭珍珠港是为了击毁美军的航母,但实际上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军被击毁的战舰中,没有一艘是航母。

也许,珍珠港就是罗斯福编织的一张网,就等着日军来自投罗网。

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对法西斯政权宣战!


小镇月明


爆肝,暴走,这就是希特勒当时的反应!

1939年12月8日,441架日本飞机朝珍珠港飞去,这一天的这场战争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爆肝!当希特勒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他整个人都陷入了疯狂状态,所有在场的人都吓呆了。希特勒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呢?这个是三天以来,希特勒听到的第二个坏消息!

1941年12月5日,这一天被德国人称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在这一天中,他们无往不利的前进趋势彻底被苏联给遏制住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必须后退。此前短短20天内,他们损失了15余万人,推行闪电战的法宝坦克损坏了777辆,其他重型武器不计其数。12月6日,苏联人以疯狂的空袭和炮轰开始了全面反击,撤退中的德军损失惨重。德军前方战况的不顺利,让希特勒心情极其不好,突然又传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他不暴走才怪!

从希特勒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盘计划来说,他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从始至终都很清楚,在他们拿下欧洲前,千万不要让美国人站到对立面,否则他们的计划会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都非常强大,所幸美国推行孤立主义,他们不参与世界纷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直规避一切与美国起纷争的事情,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快速拿下欧洲,然后他们就可以德意日三方围攻美国,进而完成称霸世界的梦想。

日本进攻珍珠港的时候,德国就差英国和苏联就彻底拿下欧洲了,实际上这个时候就剩下苏联了,英国其实在之前已经被德国打得只剩下一口吊着的气了,德国拿下苏联的话,英国很快就会被灭掉!希特勒坚信,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德国可以拿下苏联和英国,一切大局即将定下来,到时候不是美国打过来,而是他们朝美国揍过去。仅仅差那么一点点时间就可以获得成功,结果日本人的无脑行为把美国人给提前拉进战局,加上眼下德军前方的战况,这下战争的局势就不好控制了。

日本攻击珍珠港前,希特勒希望日本能够出兵,与德国一起东西夹击苏联,这样可以快速拿下苏联,基本上欧洲格局就定下来了,大事可成。希特勒的一切幻想都被日本人给摧毁了,这个能怪日本吗?其实日本这个时候深陷困境,所有在美国的资产都被冻结了,而且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石油封杀,没有了石油资源,日本还怎么继续作战?只能说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希特勒只能对天长叹!


世界近代史观察员


其实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是非常恼火的。因为当时苏德交战正酣,希特勒是希望日本在远东进攻苏联,使苏联腹背受敌,从而达到早日占领整个苏联的战略目标。然而日本却惹恼了美国这个庞然大物,这样使德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你认为希特勒会高兴吗?不过作为盟友又不得不立刻做出跟美国宣战的决定。

不过当时听到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的消息的确有两个人比较高兴,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丘吉尔,传说当时丘吉尔正在浴缸里苦闷,听说这个消息竟然直接从浴缸里跑出来在床上又蹦又跳。

日本也不是贸然进攻美国的,偷袭珍珠港的直接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是个美国通,为的是速战速决消灭美国的海军有生力量掌握太平洋的制海权。这方面日本早期就做足了功课的,经过陆军北上进攻苏联和海军南下东南亚的剧烈争论后,最后决定确立南下的战略,但必须要解决面前两个强敌,就是苏联和美国。1941年4月13日《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于日本和苏联意义都非常重大。合约签订后斯大林破例亲自到莫斯科火车站为日本外相送行。这样日本就可以全力解决另一个宿敌美国了。

然而这个条约的签订却出卖了中国的主权,因为日本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也承认了日本占领的我东北的伪满洲国。由此可见国与国之间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此前提下谁也左右不了谁,今天握手,明天可能就翻脸,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外交。


老幺看点


1941年12月7日,一支由6艘航空母舰所组成的日本海军兵力对美国在夏威夷群岛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作了一次凶猛的空中攻击,这次打击是在正式宣战之前,正像1904年的往例一样:日本人先攻击旅顺港,然后才对俄国宣战。

直到1941年初为止,日本对于美国的战争计划还是准备把它的主力舰队用在南太平洋方面,以配合对菲律宾群岛的攻击,并迎击越洋而来的美国援军。美国人所期待的也正是如此,由于日本最近占领印度支那的行动,也就更增强了他们对于这种研判的信心。

但这个时候,日本的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正在构想一个新的计划,即对于珍珠港作一次奇袭攻击,这支攻击兵力采取一种非常迂回地路线,从千岛群岛南下,在完全不被发觉的情况下到达夏威夷群岛附近,在日出之前,从距离珍珠港约300英里的海面上,用360架飞机进行攻击。8艘美国战斗舰中有4艘被击沉,1艘搁浅,其余的都受了重伤,在仅1个小时的时间里,日本人已经控制了太平洋。

凭这一击,也就扫清了一切进路的障碍,日本人对于美国、英国和荷兰在太平洋的一切领土,都可以自由的在海上进行侵入,而不怕任何的干扰。当日本的攻击主力向夏威夷群岛进发之际,其余的海军兵力也已经纷纷保护着载运部队的舰队进入西南太平洋。差不多在空袭珍珠港的同时,日军也已经开始在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登陆。

日本虽然奇袭珍珠港成功,在短期内令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实力几乎将至为零,但是也从此拉开了日本人同美国人之间的战争。希特勒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至极,大骂日本蠢猪,这完全打乱了希特勒的战争计划。对于苏联就已经很难对付了,更何况美国的军事实力在苏联之上。先解决掉苏联然后再联手对付美国或许打败美国就容易的多。现在在德军与苏军打的正酣的时候,日本偷袭珍珠港无疑给希特勒捅了一个大马蜂窝,为美国向轴心国宣战提供了直接的理由,这怎么能不让希特勒愤怒。

日本人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打通了太平洋上的交通要道,但随着美国军事兵力的陆续进入太平洋,日军的好日子还能维护多久?当日本在东部战场上失利后,苏联将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力的抗衡德国,德国的苦日子也就来了。二战中有多个战争转折点,珍珠港事件看似日军完胜,但回过头来看其实是法西斯国家开始没落的开始,是山本五十六这个最富有争议的日本大将,亲自开启了日本人的灭亡模式,离失败渐行渐近。


超哥解历史


希特勒很高兴。有人称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大怒,骂日本人,这完全不属实,是个人臆测。事实上,希特勒当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几天后,希特勒不顾元帅们的反对,对美宣战。当时希特勒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硬把美国公开地拉入欧洲战场。

但一是希特勒过高地估计了日本偷袭对美国军事力量的影响,过高地估计了日本在亚洲战场上的能力,错误地判断日本终将赢得这场战争。二是希特勒要以此,表达坚定地与日本站在一起,给予日本精神和道义上的支持。

最初,希特勒对日本并没什么特殊的感觉。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罗斯获胜后,极大地改变了希特勒对日本人的看法。在掌权后,希特勒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德国统治欧洲,并取代英法荷比等国在美洲和非洲的地位。亚洲,则由日本统治。

他称日本人是“东方的雅利安人”,是仅次于日耳曼人的第二优秀的人种。希特勒本来对中国也不错,二战前,德国与民国政府有不少合作,包括训练军官、军火交易、友好的外交关系等等。日本人加入轴心国阵营并提出要求,希特勒才中断了与中国的关系。


世界真的很大


有网友问: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是什么反应? 对德国的战略有什么影响?在1941年4月4日,日本外相松冈拜会了希特勒。那天,希特勒的思绪如脱缰之马。希特勒说,德国已做好准备,美国兵不可能在欧洲登陆。他还保证,一旦日本与美国交战,德国将支援日本。因此,希特勒本人对于日本对美国开战有着心理准备的。

但是让日本有些忐忑不安的是,根据三国条约,日本有义务支援德国,而德国却没有相应的义务在对苏问题上支援日本。4月13日,松冈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

日本驻柏林大使大岛向魏茨泽克探听德国是否真的会进攻苏联的虚实,结果一无所获。希特勒进攻苏联,日本事先并未得到通知。

1941年8月,美国宣布对日本石油禁运,美国的石油禁运给日本留下了一张无情的时间表:军事部门和工业部门正以每二十四小时12000吨的速度消耗着日本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要求在他们的飞机、坦克和舰船由于缺油而不能开动之前采取行动,1941年9月3日,日本内阁和军方领导人再次开会磋商时,危机已到严重关头。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说:“事情不能再拖了。”

与此同时,马歇尔向麦克阿瑟保证菲律宾将“最优先”得到装备,他将能得到更多的轰炸机、坦克和大炮。他能够很快使二十万大军作好战斗准备。麦克阿瑟声称轰炸机的到达“改变了亚洲地区的整个面貌”。但是,菲律宾美军最好这种战斗准备的时间是1942年5月。

1941年9月2日,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在海军参谋会议上,最后确定以6艘航母,在太平洋袭击美军,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将掩护日本陆军同时入侵马来亚、菲律宾、威克岛、关岛、婆罗洲和爪哇的宏伟计划,并且,进行了沙盘作业教练演习。

1941年9月6日,在日本御前会议上,杉山元元帅报告说:估计到“几乎不可能期望美国投降”。他们打仗,是在进行赌博,闪电般地夺取东南亚,占领石油和天然资源,并在太平洋诸岛基地上建立环形防线,就能为日本确保“战无不胜的地位”,有了这个地位,日本的外交官就能以此“影响事件的发展趋势并结束战争”。

但是,无论日本海军陆军和外务省做出了多少计划,最后赌博国运的开战权,还是在天皇手里。谁都没有权利做出这样的最后决定,天皇在大臣的争论最后,只说了两句诗: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何风雨乱人间?从此开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11月3日,日本天皇和日本帝国统帅部最后批准山本海军大将制订的袭击珍珠港的计划,联合舰队启航作最后的战斗演习。日本海军所有的密码都改变了,美国海军情报机关预料这肯定是战争迫在眉睫的迹象。


深度军事


“消息确凿吗?”——希特勒询问向他报道珍珠港事件的首席新闻发布官奥托.狄特里希

“我们不会输掉战争了!”——希特勒旁若无人地说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三千年都没有被打败过的伙伴了”——希特勒兴奋地说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宣布加入第二次世界战争,二战规模达到全球性。而在12月7日黄昏消息传来后,希特勒在他那以地雷和沼泽围成的狼穴里,说出了以上三句话。

按理说,日本把美国也拉下了水,并让它成为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盟国,这对于已经在莫斯科的冬天中失利,双方局势逐渐扭转的德国来说,应该是算是极为严重的打击才对。

如果按照这样的设想,希特勒应该是很愤怒,很生气地大骂日本如猪一样的举措才对。可从以上三句话来看,希特勒并不怪日本偷袭珍珠港,反而是很感激日本,因为这让意志消沉的希特勒再一次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希特勒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反应?

事实上,在希特勒发动战争机器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极力保持着美国的中立位置,希特勒一直宣称他所发动的是“欧战”,是欧洲本土的战役,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希特勒鄙视美国人,可他也忌惮于美国那强大的工业力量,为此他甚至下令:

只有在美国舰队开第一炮的情况下才可以还击。

那如此忌惮美国,极力维持其中立态势的希特勒,为什么却如此高兴美国参战呢?

因为美国虽然对外宣称保持中立,但它源源不断地运往英伦三岛的武器和物资,就已经证明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坚持的立场。

而且在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的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就发表了一篇声明,表明“即使意味着要支援一个极权的国家,也要阻止希特勒”,然后就解冻了价值4000万的苏联资产,并宣布《中立法案》对苏联无效化。上一次美国宣布无效化的国家就是英法,这就意味着美国可以正式向苏联提供武器物资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美德两国通过舆论战的方式,在本土上就打了数十场没有硝烟的战争,7月初,希特勒已经收到了最不想知道的消息:美军已进驻冰岛,和英军联合,美国正在以某种方式激怒德国向其进攻,从而使其拥有对德宣战的借口。

从一开始,美国就已经准备参加入二战泥塘,即使不是用军队,也要用物资搞垮德意日协约国。希特勒对此十分清楚:美国迟早会参战。不同的是,是要让德国自己来面对英苏美三国呢?还是找个替死鬼替自己挡住美国的军舰呢?

希特勒很正常地就选了后一种,在7月中旬,希特勒召见了日本大使,“需要来一场彻底的改变了”,“今天,只有两个国家的利益不会出现矛盾,就是德国和日本”。

“英国和美国永远都是我们的敌人”

日本当时正处在美国的石油封锁之中,军队则被中国和苏联所牵制在东亚地区,虽然日本南下夺取了印度,但也出现了后继无力的情况。日本急需打开僵局,而德国抛出来的橄榄枝,无疑就是打破包围圈的一把利刃(至少日本人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真是嗨到了极点,他再也不用担心美国会来插手欧洲战局了,因为日本“这个可靠的盟友”已经将其牢牢地拖在了太平洋战场。希特勒关心的始终只有欧洲,亚洲战况会变成怎么样并不在他的规划之中。

而日本屁颠屁颠地执行“盟友”的请求,却把自己的国家拉入了更深的战争泥塘之中。


一贰一橙


日本偷袭珍珠港,希特勒知道后暴跳如雷,大骂日本蠢货,猴子!

希特勒能把一战战败,受到凡尔赛条约限制的德国从枷锁中解救出来,短短十多年让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横扫欧洲,还是有些能耐的。

日本偷袭珍珠港,可以说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要是放在以往,或许他还不会那么担心和愤怒。因为以往他没有对手,所向披靡。但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正是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鏖战于斯大林格勒,推进不顺的时候。

这是二战开战以来德军碰到的第二个钉子。第一个是英国,不过英国的情况与苏联不一样,英国是凭借优势海军和英吉利海峡作为屏障,龟缩在英伦三岛负隅顽抗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德国即便攻打英国十年,也不担心失败。但是苏联是一个有着辽阔纵深,广大人口、民风彪悍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德军的陆军和闪电战术从来没有遇到过阻挡,这次遇到了最坚强、最血性的抵抗,战场上的不利情报不断传来,他以往的自信已经开始动摇。

就在他最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苏联局势的时候,日本不但没有应他要求北上夹击苏联,反而跑去招惹了更不好惹的美国。希特勒这个时候原本就在求神拜佛不要再招惹新的敌人,特别是他打算解决了苏联,把陆地国家都解决的差不多了,最后去吃的肥肉被日本狠狠咬一口惊动了。

当然,希特勒的判断是正确而精准的,随后德军在苏联全线溃败,美国也正式对轴心国宣战,英美联军诺曼底登陆成功,法西斯们便大势已去,走向末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