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妈妈,请别再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

本来是个温暖的场面,忽然之间就这么凝固了。

妈妈,请别再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

停车场,遇到母子三人,大家热情的打招呼,关怀的问候。

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帅哥,左蹦右跳,好不欢喜,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小家伙。

妈妈非常热情的让宝宝,喊姐姐好。宝宝绕着妈妈跑来跑去。

就是不开口,妈妈开始劝说,但宝宝乐此不彼的玩东窜西跳的游戏。

到电梯口,妈妈忍不住开始吓唬,宝宝喊姐姐,没礼貌的孩子,妈妈不喜欢,不要你了,重复着直到分手。

很想告诉妈妈,不要这样对宝宝说,出于世俗的礼貌,只能微笑的看着妈妈。

对宝宝说,宝宝很有礼貌的,只是今天玩得正高兴,不想说话,姐姐喜欢弟弟,没关系的。

虽然,从小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但这是要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

其实,三四岁的宝宝,偶尔几次不想与人打招呼,没多大关系。

不愿打招呼与宝宝的性格有关,也与宝宝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

妈妈,请别再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

  • 在面对宝宝不愿开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的是:

1.放下面子,尊重孩子。

妈妈为什么会反复要求宝宝打招呼。开始,妈妈是想教宝宝有礼貌,是正确的。后来因为宝宝的不合作,妈妈开始焦虑,想用狠话去刺激宝宝达到她的要求,同样没有效果。其实这时,妈妈面子有点挂不住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父母出言不慎,不是为孩子好,而是孩子的言行触犯了大人内心世界的自恋。

2.换位思考,站在宝宝的角度想想。

如果你正在投入的玩一个游戏,或者看一本书,忽然有个声音让你去做另一件事,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会怎么做。也许我们心里不高兴,但会礼貌的回应。但孩子是活在纯真的自我世界中,他没有这么复杂的思维,高兴就做,不愿意就不干。

3.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这时候妈妈蹲下来,拉着小手,满含爱意的对宝宝说,宝宝今天玩东奔西跑的游戏很开心,不想被打挠,只是暂时不想说话,是不是。这时候的宝宝,听到妈妈理解的声音,会点点头,用不好意思的眼神,看着妈妈。

妈妈,请别再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

  • 经常吓唬宝宝,对宝宝的健康有三方面的伤害

1、宝宝内心会产生恐惧,缺乏安全感。

三四岁的宝宝,安全感刚刚建立,还不是很稳定。仍然害怕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害怕不理他。如果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就会变得胆怯、更不愿意说话,或者变得更加调皮,经常与父母对抗。

2、宝宝会讨厌打招呼。

教宝宝与人打招呼,本来是为培养孩子的礼貌。但妈妈因为宝宝不配合,吓唬宝宝。将来只要同样的场景出现,宝宝内心就会联想到这不愉快的经历,从而对打招呼产生厌烦与恐惧。把打招呼当成痛苦,认为礼貌不是好事,这是他内心的自我认知。

3、宝宝会出现认知混乱。

三岁多的宝宝认知能力本来就弱,生活中的经历,正是帮助宝宝,建立正确认知的好时机。如果父母用正面的引导,宝宝就会产生正确的认知。相反,如果妈妈像这样说,并没这样做,宝宝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妈妈是在撒谎,我不打招呼,她也没真不要我。慢慢的宝宝不会相信父母的话,也不容易听话。

妈妈,请别再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

所以,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是不能用吓唬的手段,我们的一个语言不慎,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是隐形的,长时间才会发现孩子身上的某些问题,引导起来会更艰难。也不要轻易给宝宝贴标签。

希望天下父母,既要心怀良好的愿望,又要心存正面的语言,时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引导孩子。相信没有无礼貌的孩子,只有不善引导的家长。

谢谢你的阅读与分享,欢迎一起讨论在育儿中遇到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