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一門醉人的好生意(上篇)——洋河股份的投資邏輯

一門醉人的好生意(上篇)——洋河股份的投資邏輯

說到中國的白酒,茅臺和五糧液這兩位老大哥的名聲可謂如雷貫耳,但除了這兩家以外,其實還有一家白酒企業值得大家的關注,它就是白酒行業的“三弟”——洋河股份

但是,今年買了洋河的小夥伴一定非常鬱悶,像是買了一個假的白酒股。就在在茅臺、五糧液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洋河的股價卻從今年7月開始遭遇斷崖式下跌,原因是今年營收、淨利潤同比下滑,次高端酒競爭加劇。目前,從估值看,洋河19倍的P/E大幅低於白酒行業平均。

今天我們就以洋河為例,來聊聊白酒行業的投資邏輯

1

引子

公司成立於2002年,之前是洋河集團旗下的洋河酒廠,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02年不足2億,到2018年超過241億,年複合增長35%。從收入規模看僅次於茅臺、五糧液,在白酒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三。

上市以來,洋河的股價經歷了2輪上漲,第一輪是2009年-2012,股價從14元(復權價格)上漲到100元左右,漲了6倍,第二輪從2014年初17元上漲到2018年高點,最高價達到147,不到5年時間,漲了7.6倍。但是上市以來洋河的股價也經歷過一次大幅的下跌(2012-2014),跌幅超過80%。

一門醉人的好生意(上篇)——洋河股份的投資邏輯

洋河股份股價走勢圖 來源:理杏仁,鯨益研究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驚出一身冷汗,印象中的可以穿越週期的消費股,股價盡然波動如此之大,稍有不慎,一上一下相差好幾個億呢,趕緊收回下單的小手指,先來探一探這究竟是為什麼?

其實白酒屬於消費品中的週期品,既然是週期品,研究時就需要判斷當前所處的週期階段,逢低買入才能獲得超額收益。通過本文,我們將試圖回答下面這些問題:

1)白酒消費具有哪些特徵,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2)當前白酒行業處於週期的什麼位置?

3)除了茅臺,五糧液,洋河能在眾多白酒廠商中脫穎而出,並實現快速增長佔領“老三”地位,它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4)洋河現在20倍(PE)左右的估值,究竟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白酒行業屬於食品飲料的子行業。不同於醫藥、電子這些專業性較強的行業,研究白酒行業不需要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只要有基本的商業邏輯即可。白酒行業中集中了一批優質白馬股(如茅臺、五糧液、洋河),長期跟蹤會找到一些價值投資的機會,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一個研究起來性價比很高的行業。

2

白酒,一種特殊的消費品。

白酒消費有很強的地方特色。每個國家有各自的飲酒文化,即便在中國,不同地區的飲酒習慣也大相徑庭。各個地區的白酒需求跟它的人口密度,經濟水平以及飲酒習慣有關,比如北方地區,飲酒量大,但經濟偏弱,白酒消費的檔次不高;華東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商務需求多,飲酒量適中但檔次較高;而華南地區雖然經濟發達,但由於天氣炎熱,比起白酒更偏愛啤酒和葡萄酒。

白酒除了普通消費品的特徵外還有另外三個特性:上癮品,社交品和收藏品。

所謂上癮品就是會讓使用者對其產生一定依賴的商品,比如菸酒、咖啡、茶等。多少都具有上癮品的屬性,通常這類商品的復購率較高,一旦對某一種口味/香型產生偏好不會輕易改變,消費者粘性好,品牌忠誠度高。就上癮程度而言煙>酒>咖啡/茶

“感情深一口悶”,中國人特殊的酒桌文化使得白酒消費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在商務宴請場合,首先考慮的是個面子問題,其次才是性價比。白酒,作為一種社交品,高端化是必然趨勢。對於白酒企業來說,從低端到高端的全產品線佈局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佈局。

和葡萄酒、啤酒不同,白酒的保質期長,放得時間越久口感越好,因此當白酒價格不斷上升時,高端白酒便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資屬性

。尤其在通脹期間,當資產有保值需求時,高端白酒的投資屬性也會顯現出來。

總體來說,當前白酒行業呈現消費升級的趨勢,隨著“少喝酒,喝好酒”的意識覺醒,中高端酒價值提升,高端市場的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升,整個白酒行業量縮價升,高端酒量價齊升

傳統白酒採取固態發酵的生產工藝,生產環節包括制曲、發酵、蒸餾、勾兌、包裝等。

一門醉人的好生意(上篇)——洋河股份的投資邏輯

白酒行業上游行業主要是糧食種植業和包裝行業,白酒釀造的糧食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麥、大米、糯米、玉米、大麥等穀物。農產品受氣候因素影響大,具有季節性和週期性,分析時需要關注這些原材料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異動

白酒下游行業是白酒批發零售商。對於中低端產品,白酒廠商通常會與經銷商合作,直接開發商超、菸酒專賣等零售終端,以爭更多的銷量;而高端產品,通常靠拓展各地的核心酒店深度綁定核心客戶,並配合專賣店、精品店建立品牌形象。

過去,這些傳統渠道優勢對於白酒廠商非常重要,而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興起,渠道變得更加扁平化,白酒廠商除了傳統的營銷網絡外,也會採用一些新的方式與最終消費者建立互動,比如電商平臺,品鑑會,會員精品店等。不少品牌還推出了收藏系列和定製化產品以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使這些定製化的高端白酒逐漸具備了奢侈品的屬性

3

白酒,消費品中的週期品。

白酒的週期性體現在宏觀週期和自身庫存週期的疊加。首先,高端白酒的消費受到收入水平和行業政策的影響,跟宏觀經濟週期高度相關;其次,高端白酒兼具投資品的屬性,受通脹波動的影響;最後,白酒因保質期長的特性會增加本身庫存週期的波動。

既然是週期品,有沒有哪些指標可以判斷行業拐點呢?預收賬款和經營性現金流是判斷白酒行業拐點最好的先行指標

白酒廠商先款後貨的銷售方式使得預收款增速領先於利潤增速,預收款回落預示行業見頂,但同時預收款也是酒企用於調節利潤表的主要工具,因此經營現金流淨額更能如實反映行業所處階段,週期底部時,預收款和經營現金流淨額增速轉正,是市場回暖的信號;週期頂部時,預收款和經營現金流淨額負增長,預示市場將拐頭向下。

以洋河的數據為例,從2012年開始洋河的預收款和經營活動現金流均由正轉負,股價從2012年7月開始進入近兩年半的調整期;2015開始,這兩個指標由負轉正,之後股價進入3年牛市。

一門醉人的好生意(上篇)——洋河股份的投資邏輯

觀察仔細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洋河的預收款和經營性現金流是15年開始轉正的,但是股價從14年初開始就已經開啟了一波上漲,說它們是“先行指標”是不是名不副實呢?

非也,所謂“先行指標”是指這兩個數據領先於公司淨利潤,而不是股價。股價表現始終領先於基本面數據,牛市的第一波上漲是基於預期的,第二波才是基於基本面的。根據基本面判斷也許無法幫助我們精確地判斷市場底部,但是有基本面數據的應徵能夠增加正確的概率,投資永遠都是在一個大概率對的區間裡追求模糊的正確

4

看到這裡,你認為現在白酒行業處於週期的什麼階段?

2019年上半年,白酒廠商紛紛採取保價控量的策略,隨著高端龍頭茅臺提價,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掀起漲價潮,五糧液、老窖、洋河、汾酒等分別提高了終端供貨價。從價格來看,目前高端白酒的價格水平顯然處在高位。

再看經銷商庫存,茅臺一直保持低庫存,五糧液和洋河經過4-5月主動促銷清庫存,目前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不大。儘管目前高端白酒價格處於高位,但庫存結構比較健康,並沒有太大的下行壓力。目前廠商通過主動管理庫存和預收款,弱化了庫存週期帶來的營收波動。

但從洋河的財務數據看,17預收款和經營性現金流增速相比2016年顯著下降,2018年預收款增速仍然維持在較低水平,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增速小幅回升。顯然,在洋河的數據中,我們嗅出了一絲絲頂部區間的味道

那問題來了,這到底是預示著個別白酒企業的業績拐點來臨,還是意味著整個白酒行業已經大概率處於一個相對頂部區域?且接下來行業的利潤增速將有所下降呢?

未完待續...

我們將在《一門醉人的好生意(下篇)》中將針對文中開頭提到的另兩個問題,對洋河股份的基本面做深度分析:

3)除了茅臺,五糧液,洋河能在眾多白酒廠商中脫穎而出,並實現快速增長佔領“老三”地位,它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4)洋河現在20倍(PE)左右的估值,究竟是貴了還是便宜了?(作者:鯨小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