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现在好多程序员说开始大面积裁员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Connor520


其实技术人才是比较宝贵的,一个公司要裁员,一般也是裁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人,像技术、销售人才一般是不动的。程序员被裁,不一定是你的能力不行,而是你所在的产品、部门不是公司重点部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选择的重要性。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候,iOS、android开发者很吃香,往往培训出来的低学历者也能拿到优越的工资;但是行业发展到了瓶颈,进入成熟期,此时就进入行业正常水准,那些在行业发展巅峰进来的朋友,因为资历、经验等原因就被淘汰,同时那些工作多年,实战经验大幅缩水的人也很危险。因此,作为程序员,虽然赶上了互联网的发展,享受了工程师红利,但还是得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一劳永逸的工作方向。


互联网一零哥


互联网行业布局已经基本稳定。接下来更需要程序员的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

各IT巨头纷纷聚焦ERP相关领域也与此有关。制造业信息化的速度直接决定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成败。

在这个大背景下,软件岗位从互联网行业转向实体行业非常正常合理。下面主要说说这一趋势与中文编程的关系。摸不着头脑的先看看这几个开源的代码段:

SQL,人事管理应用:

燃气行业应用的前端代码(JavaScript):

可以试试,如果改用英文命名,写和读会增加多少困难。

实体行业信息化时,工作中使用的领域专用术语基本都是中文的。那么在代码中命名时,直接使用这些中文术语最直截了当。改为英文命名的额外负担,不仅仅是在写代码起命名时的,更多的负担是在之后阅读、调试代码以及交接工作时。

未雨绸缪,做好投身实体行业的准备。遇到英文命名头大的时候大可试试中文命名,看看是不是更省力。

更多相关技术分析、教程,请关注本号“用中文编程”!


用中文编程


2018年是互联网厮杀非常激烈的一年,经济增长缓慢,各大公司开始开源节流,控制人力成本。

市场环境

2019年,就拿我们公司来说,部分部门开始996了,公司开始执行末位淘汰了,日子开始过的紧凑起来了,今年是很多创业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时间点,如果今年能把市场打开,日活提上去,那么后面的日子就好过了,反之就是九死一生。现在推广一个产品的费用非常高。可以这么说,想要创新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了,最重要的是把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快速让用户知道,所以就需要大量资金来推广。假设你的工资是10k,那么公司还要为你交五险一金,年终奖... ,一年总共在你身上花费大概20w左右,裁掉10个人一年就能省200w左右。

建议

其实大部分公司是不太愿意裁技术的,因为工资高,要赔偿不少呢?所以题主不用太过于担心,除非你能力太差。公司更愿意裁掉的是业务相关的人员。对于裁员这件事,我觉得不要太紧张,毕竟市场还是很缺技术人员的。就今年的情况来看,对于3-4月份想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千万不要裸辞,竞争确实很大,一个岗位可能上百人竞争。


修炼内功的程序员


互联网寒冬吧。

近期经济不景气,互联网行业也难免说到波及。

而程序员这个职业一般薪资待遇也比较高,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没那么多研发需求,或者已经处于维护状态,那么,从节约人力成本来说,会进行优化。

随着年龄的增大,自身技术更新缓慢,精力的不充足,导致很多公司一旦出现“危机”,他(她)们便是走人的首选。

举两个案例

某互联网新贵极速扩张,出高薪挖人。某君原来月薪16k,40k被挖了过去,很High。

不到7个月,该公司又极速裁人。该君被挖4个月后成了被裁的对象。

无奈,该君赋闲在家,因为他只接受比40k更高薪水的工作……有价无市!

赋闲9个月后终又入职,18k的薪酬致使其一直闷闷不乐……

工作也提不起劲,经常跟同事抱怨:我以前多少钱,现在才这么点儿!

煎熬4个月后,又离职,觅40k工作。

--分割线--

“我们公司只要30岁以上的年轻人,超过30岁以上的人我们是不考虑的。”某互联网公司的HR说。

“可是超过30岁以上的人经验丰富,他们做事效率应该更好才是啊。”某32岁的互联网人说。

“他们是有一些经验,可是他们工资要的更高,同时他们还不能加班,给他们的工资,我们都可以招聘3个新员工了。而且这些新员工过来也听话,公司培训上几个月他们也能独自上岗,他们还能经常加班,你说这个“买卖”我划不划算?”某互联网公司的HR补充说。

听完这些,那个32岁的互联网从业者沉默了。



蚂蚁开源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结构化升级,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陆续开始进行人才结构调整,以适应下一个(产业互联网)发展阶段的要求,产业结构升级的背后必然是人才结构的升级,而人才结构升级的过程必然会出现裁员和招聘等情况,当然也包括对已有员工的培训。不少大型互联网企业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进行了结构性升级,虽然市场上传出了不少裁员的声音,但是招聘新人才的脚步也并没有停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依然比较紧缺。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基本面还是良好的。

当然,2018年出现的结构性调整也与互联网行业整体的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2018年互联网行业的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一些预期目标,这也导致了市场对互联网领域未来发展的担忧,自然也就体现在了投资领域,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受此影响必然会做出一些调整,一些拖累业绩表现的部门往往会被适当的调整,这个过程也出现了一定的裁员情况。

对于程序员来说,要想在当前结构化升级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职场竞争力,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积极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通常,在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提升学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可以通过读研来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总之,从互联网领域目前的基本面来看,未来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值得期待,程序员作为互联网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的职业前景也是比较广阔的。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IT人刘俊明


5月7日,多位甲骨文中国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甲骨文今日上午召开全员大会,正式敲定了中国研发中心裁员调整一事。事实上,今年4月就开始有消息传出,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将要关闭,涉及1600名工程师。这次真的来了。

去年下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先后传出停止招聘的消息,其中包括了华为。据当时的报道,华为 “除特殊情况外,华为公司原则上停止普通社会招聘,以应届生和内部流动代替,不在优秀往届生、关键稀缺人才以及公司专项招聘范围之内的,各部门不得发放offer,特殊情况需经轮值董事长审批”。不过,当时华为官方发表声明称“报道不实”,可后来任正非又好像公开承认华为停止一般性岗位社招。

4月30日,(华为)心声社区放出了公司新的调整策略,这是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新招聘模式,其要改变过去大呼隆的招聘方法,杜绝出现大规模进人、大规模走人的情况。华为表示,要加强芯片专家的招聘,以及各种技术要素的理论人才的招聘,他们要敞开怀抱,对有经验的芯片专家的大量招聘,对理论尖子的招聘,改善公司的突击力量。

看来,在互联网(以及相关的IT)的职场中,对于小白而已,空间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宽阔了;而对于职场老鸟来说,更不能放马南山,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总之,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有价值的商品,才能在职场之中如鱼得水,立于不败之地。

点到为止吧。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别误导青年人,什么IT行业年龄大了就被裁掉,什么互联网企业不景气。各种负面消息。别总网罗身边的负面信息。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吧,现在日本就是未来的中国,日本从事IT行业的人,一部分中国人,一部分东南亚人,一小部分是日本人,而且都是年龄偏大的日本人。老龄化是各行各业不可回避的话题,IT行业属于新兴行业,本身发展时间就短,起初都是体力活,年龄稍大吃不消。而且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任你企业挥霍。当中国真正进入老龄化,IT企业如何保住人才,如何转型是该好好规划。

最后希望媒体,自媒体不要用老眼光看IT企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鹏200303335


 今年以来程序员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群体,在大多数人心里也是一个高薪的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程序员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今年出现的规模性的裁员(其实感觉也没有这么夸张),一则是经济发展速度经过几年的提速逐步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缓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必将影响各个公司收益,之前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进行快速扩大规模,现在经济发展减缓了当然也要适当的调整将自己的公司业务规模使之相适应。还有就是技术的不断迭代,对程序员的要求也在变化,结构性调整也在所难免。


流年诗野


996和裁员,都是嗜血者的专利


意5678


年年都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