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认罪认罚制度对侦查讯问有什么影响?在预审中应该如何使用呢?

无语凝噎


【认罪认罚对侦查讯问影响不大】

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搞清楚什么是认罪认罚?具体如何操作?

一、何为认罪认罚?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在审理当中,被告人对程序适用提出异议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简化审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是程序上的从宽。

实体上,检察机关根据犯罪事实和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认罚的情况,依法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在做出判决时一般应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

二、认罪认罚对侦查讯问的影响

认罪认罚对侦查讯问工作,并无太大影响。该制度的主要影响在起诉和审判阶段,侦查讯问该怎样还怎样。如果非要说有影响,也主要在程序上,在讯问过程中,办案人符合认罪认罚条件的案件,应当告知嫌疑人,如果认罪认罚,会启动快速审理机制。

如何在预审中使用?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预审了。即使有预审,此类案件讯问中没什么特别的,可以作为一种讯问方法或辅助手段,提示犯罪嫌疑人,如果主动认罪,对其后期处理有利。





黑猫警长之矫情包子


对侦查询问的影响:

1. 积极影响:(1)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坦白,提高办案效率;(2)有利于减轻侦查人员负担;(3)总体上,有利于量刑从轻处罚

2. 消极影响:(1)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罚后,由于缺少对应的刑事责任承担,反而造成其社会危险性增大;(2)使侦查机关依赖口供,造成取证不当;(3)易造成非法证据

在预审中如何使用:

1.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谨慎使用认罪认罚制度,限制自由裁量权的使用

2.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单纯依据犯罪人是否认罪认罚作为判断事实的依据


律视微言


自首可以从宽,坦白也可以从宽,抗拒从严,法律的Q弹性,是无法捉摸的, 没有任何量具来衡量法律的尺度,公平公正公开只能是相对的,这还要感谢网络媒体的介入,但又牵入所谓强加的压力,所以说法律还是一部等待开启的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