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同样钓鱼打窝,别人“凭什么”渔获比你多?窝料3要素告诉你答案

打窝是整个钓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鱼竿多么昂贵、浮漂多么灵敏,如果没有鱼,是肯定钓不到鱼的,所以诱鱼最为关键,渔获要令人满意首先就要先解决诱鱼问题。诱鱼可以通过窝料的投放、钓饵雾化、声音等方式在水中进行传播,但如何做好窝可是有学问的,本文就来聊一聊这个容易被钓鱼人很关心的窝子问题,

那么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看下面这三个问题:

  1. 如何确定一个有效的窝料和打窝方式?
  2. 窝料和钓饵是否需要保持一定的统一性?
  3. 钓窝子不同的位置有区别吗?窝内和窝外,窝前和窝后有什么具体差异吗?

这些都是在钓鱼之前和钓鱼过程中不停需要思考的问题,机会永远都会留给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人,钓鱼前预先根据天气、垂钓鱼种、钓位等因素做一个基础的判断,然后在根据垂钓时发现的变化进而调整。

同样钓鱼打窝,别人“凭什么”渔获比你多?窝料3要素告诉你答案

如何确定一个有效的窝料和打窝方式?

从窝料的形态上来看,窝料主要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动态诱鱼依靠的是窝料的雾化、颗粒剥落形成一块区域做为窝点,诸如常见的散炮、麻团,饵水比干散的窝料产生的雾化、崩裂、有些窝料在水下一定程度的漂浮,甚至包括持续向窝点投放固态窝料造成的声音,进而形成诱鱼效果。而相对于动态诱鱼来说,以粉质颗粒、玉米、酒米等不易雾化为主的投放方式,我们称之为静态窝料。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动态诱鱼是靠窝料的动态散落诱鱼,静态是低雾化的扩散式诱鱼,没有孰强孰弱之分,只有是否适合鱼情的区别。

同样钓鱼打窝,别人“凭什么”渔获比你多?窝料3要素告诉你答案

常规角度来看,以所有目标鱼都为生口鱼这个前提,如果是目标鱼是鲫鱼,那么动态高雾化的形势配合固体窝料如酒米留鱼,是非常高的打窝形势,甚至不需要刻意的去打窝,高频率的抛投饵料自然就很快行程窝点,那怕是长竿短线的传统钓,一味单纯的酒米打窝也不如酒米配合麦麸等组合形势效果好。而鲤鱼这类对象鱼则更适合做足窝,搓饵或者挂玉米等糗钓的方式更有效,当然这指的是密度稀少的野钓,如果黑坑则完全相反。

那么针对草鱼、翘嘴、鳊鱼、红尾等中下层鱼种则更适合动态窝料的方式,有过垂钓这些鱼种经验的钓友会发现,不断的抛投窝料如玉米、虾等到窝点内,无论是钓浮还是离底亦或者是钓底,效果远远强于一次性打好窝的糗钓。这类鱼种打窝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的打窝,每次的用量并不大,追求的是不断的抛投,模拟食物落入水中的方式来进行垂钓。所以不同的鱼种的打窝方式要区别对待,没有最好的窝料,只有最适合的窝料。

同样钓鱼打窝,别人“凭什么”渔获比你多?窝料3要素告诉你答案

窝料和钓饵之间保持统一性效果更明显

经常野钓的朋友知道,无论鱼的个体大小,野生鱼的警惕性都是要强于养殖鱼的,哪怕是餐条疯狂抢食也是啄着饵料转头就走,因此浓郁的窝料诱鱼,清淡的钓饵钓鱼,就是所谓的浓引淡钓,但一味的清淡并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生口鱼的时候,饵料过于清淡会造成鱼只吃窝料,所以将适量加入到钓饵中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一般来说钓饵中含有20-30%的窝料是常规做法,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1. 保持窝料钓饵的统一性,避免只吃窝料不吃钓饵的现象存在。
  2. 窝料可以弥补钓饵的粗颗粒不足的弊端,大多鲫鱼饵料多数比较精细,有些钓友抱怨不好开制拉饵,正是因为拉饵的行程不仅仅是需要拉丝粉来拉紧饵料的结构,还需要粗颗粒支撑整体。
  3. 尤其在钓鲤鱼时,一般鲤鱼窝料都有一定的黏度,大鱼是不太喜欢高雾化的饵料的,加入窝料后可以让整个钓饵雾化减低,像耳垂一样的状态更适合大鱼。

所以除非是活饵垂钓之外,一般都需要保证窝料和钓饵之间的统一性,简单的例子,在黑坑垂钓青鱼的时候,颗粒饵、玉米、螺丝都可以钓青鱼,但你见过有打颗粒窝,用螺丝垂钓的吗?或者螺丝打窝用玉米垂钓的吗?无论黑坑和野钓,这条规律都适用。

同样钓鱼打窝,别人“凭什么”渔获比你多?窝料3要素告诉你答案

钓窝子不同的位置有区别吗,有,区别还很大

当窝料投放完成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窝,首先会吸引小杂鱼进窝,然后才是鲫鱼、鲤鱼、草鱼等鱼种,越大的鱼警惕性越高,否则怎么会有“滑鲤”这个称呼呢。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越集中在窝点中心越危险,网络上有很多水下拍摄的视频,大家可以观察到,不管什么鱼被吸引到窝料附近后,都是在窝外先巡视一番来进行判断,虽然我们不知道鱼具体是怎么想的,但我猜测它是在判断是否安全。

同样钓鱼打窝,别人“凭什么”渔获比你多?窝料3要素告诉你答案

小体型鱼进窝后大部分都会在窝内捡食,而大鱼则在窝外观察,往往这时候偶尔一次抛竿失误,反而钓到大鱼了。窝内钓到的大多数是小鱼和鲫鱼之类的鱼种,而且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往往被钓鱼人忽略,鱼在窝内的游动,包括收到惊吓逃窜时,也会搅动窝料四处飞散,以至于你认为很小的一个窝点实际上已经被扩大了,散落在四处的窝料反而容易被大鱼吃掉,这时候垂钓你认为的窝外效果会更好,为此我特意找了一张动态图片来验证这个说法,大家可以看看下图,虽然是鱼中钩后扫动了窝料和泥土,但大家注意右侧那条鱼的附近,也有一定程度的搅动窝料的。

同样钓鱼打窝,别人“凭什么”渔获比你多?窝料3要素告诉你答案

所以,钓窝内还是窝外,主要是看针对的鱼种,总体原则是小鱼在窝内,大鱼在窝外,如果小鱼稀少的时候,钓窝内效果好些,小鱼闹得凶的时候,那么窝外好些。这是常规的一种判断,特殊情况就需要你有甄别的去对待了。

关于最后的总结

钓鱼打窝是钓鱼人都知道的事情,但选择什么类型的窝料,采取什么样的打窝方式就要因鱼而定了,而不是因人而定,同时通过鱼口的判断来决定钓窝子不同的位置,这些小细节往往决定了最终的渔获,本文的目的也正是在于此。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点启发,如果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请点个关注,我会经常分享一些钓鱼的经验和大家交流。如果您对本文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回复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