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也许就在前几分钟前几秒发生过:

孩子一放学回家,放下书包,还没来得及换下家居服,喘口气,你就开始着急问他, “你作业写完没” “没写完赶紧去写” “没完成的话明天老师找我,我可不管你” .....

殊不知这几句话的背后,透露出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请全天下的父母记住一句话:“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爱!”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因为不经意的对话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好的父母是懂得如何换位思考,体恤孩子。

一、换位思考,感受孩子

妈妈们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会儿,不太想做饭,这时你的老公不关心你反而直接说:“饭做好了没有!怎么还不去做饭!”你的心情会如何?

你当时可能有两种选择,第一,生着闷气去做饭,积累抱怨,直到抱怨到一定程度集中爆发,产生恶劣影响;第二种是表现自己的情绪,直接抱怨甚至吵架,当下就产生恶劣影响。

又或者爸爸们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也想让自己的思绪放空一下,这时候你的老婆不在意你在外拼搏有多努力,直接甩脸子让你帮点家务的忙,你的心里会好受吗?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一样的,爸爸妈妈换位思考,这就是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听到“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还不去写作业!”的真实心情和“讨厌父母”就是“讨厌学习”的后果。

孩子们无法理性地去表达内心的意识,只能用行为和父母对抗:顶嘴、磨蹭、坐不住、沉默不语、惹是生非…… 而一对懂得换位思考的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首先会和孩子打招呼:“宝贝,妈妈回来了,妈妈挺想你的,今天你累不累啊?别那么着急写作业,玩一会再写吧。“

二、不是“作业”出了问题,而是“爱”出了问题

很多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第一句话是:“作业写完了吗?” 这句话折射出中国多少父爱和母爱的苍白无力,以及孩子不会学习怎么关心人,爱的能力已经缺失。

这只会让孩子在内心中呐喊:“你们到底爱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

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理解自己而努力,“妈妈,我写完作业再玩,我不累”。

孩子只为“爱”而努力,如果不是为爱而努力学习的孩子,可能不是“真的努力”,随着孩子长大很多问题会逐步显现。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三、孩子学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父母应该这样做

所以家长应该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觉得是孩子的问题。

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不是天生就这样,而是跟后天的影响有关系。 下面这两点,就是孩子学习时,父母应该怎么做的正确打开方式,大家可以参照一下试着去做~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做?

✘很多家长是这样的

一边看电视或者拿着手机玩,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这时,孩子心里是很不高兴的:“凭什么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你这样做会更好

在一旁看书,不打扰孩子学习写作业,当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时问你,给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会受你的感染,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因为,你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看到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成绩单

✘很多家长是这样的

训斥孩子:“你看你,就考这么点分,你看人家谁谁谁,考了一百分呢!你怎么就这么笨!气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劲拽着孩子或打孩子。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你这样做会更好

其实孩子心里也不好受,你应该安慰孩子:“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这样,孩子会认真地找出原因,心里想:“我要努力,我一定行。”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我见过很多因为孩子幼年时期不好好陪伴,不好好沟通的家长,到了他们青春期无比叛逆以后才发现覆水难收,很多教育学家一直告诫我们,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的教育也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很少拥有第二次弥补的机会。现在很多心理疾病,最常见的抑郁症,大部分的祸源都是原生家庭问题。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各大名家都专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写作业这样一个小小方面就包含了着大大的家庭教育问题,你选择什么相处和沟通方式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就影响着将来他的人生观念,他的教养,他的性格。孩子是父母的一个镜子,一张名片,出门在外的言谈举止就代表着你的样子。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你必须承认,为人父母,大家都是新手。而这两本书的作者,马利琴,儿童心理咨询专家,她运用自己近20年的专业经验给无数父母指引了育儿方向,受到万千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一本是关于怎样定规矩,孩子才不会抵触,另一本是关于孩子的教养方式。

“作业写完了吗?”,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更希望你这样问他们

这两本书共59.8元,一本不到30块,就能让你明白管教孩子遇到的“世纪难题”,谦虚点,没有人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会永远的一帆风顺,何不自我反省一下,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