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能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没有条件的,但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有限的,在所以能给予孩子的东西里,最宝贵的应当是有责任、懂担当、别是非、明善恶、有底线的品格。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娇惯、纵容,长大以后就很难矫正了。要使孩子形成贵重的品格,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保持理性,坚持原则。

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哪些原则

  • 事情做错了必然有后果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能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nt-->女儿喜欢朗诵,一星期后有一个活动,她说想参加,就报了名。但是,她表现得漫不经心,每天完成作业后,如果时间还早会要求看一会电视。三天后,这篇全新的六小节的诗歌,她前两小节都没能拿下来,也没有着急的迹象。

我把她的表现用视频录了下来,发给了老师,说她可能不参加了。这下,女儿着急了,虽然知道自己可能参加不了了,还是花了几天时间,把这篇稿子练了下来。她还挺乐观,说,能参加是最好的,不能参加,就当给自己一个教训了。

我想,这件事带给女儿的教训要远大于参加一次活动意义。

  • 建立是非观念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能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岁半的女儿在院子里玩,上台阶时,孩子不小心被绊倒了,妈妈一边心疼地扶起女儿一边哄着:“宝宝不哭,这台阶太坏了,绊倒了宝宝,我们打它。”然后,作势在台阶上拍了几下。

这个事例中,虽然孩子破涕为笑了,但并没有明白,自己摔倒是因为年龄小,腿抬得不够高,反而认为摔倒是台阶的错。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到挫折,容易变得怨天尤人,而不懂得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父母教会孩子基本的是非、善恶,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

  • 不应该得到的一定不给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能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一次接孩子时,在幼儿园门口的小超市里看到一对拉扯的母子,孩子躺在地上大哭大闹,妈妈尴尬地跟孩子讲着道理。听了他们的对话,起因是孩子要买一个挺贵的玩具车,妈妈觉得这是浪费,因为家里有一个同款的,只是颜色不同。

孩子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就躺在地上大哭大闹,根本不听妈妈讲的道理,公共场合,妈妈被闹得没办法,只好给孩子买上了。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少父母因无法招架孩子的哭闹,一而再地妥协。这正是纵容的开始。

教育中坚持原则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有原则不等于严苛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能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最近,随着《一起出发吧》的播出,“杨烁式育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孩子选到条件不好的房子,就对孩子冷嘲热讽;孩子走路方式不对,要求重走一遍;在孩子感到不舒服时也拒绝抱孩子,杨烁对儿子严苛的态度被许多观众质疑。

对孩子要求严格、打击、嘲讽,孩子无法感受到爱和力量,只能感受到冷漠、轻视,从而导致孩子自卑、亲子关系疏远,也就不奇怪了。

教育孩子时坚持原则,应该以让孩子懂得承担,明辨是非、善恶,知道底线为目的。

  • 原则面前家长态度坚决一致,不让孩子有空可钻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能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女儿小时候,我很少让她吃零食,对她的一些过分要求,我也往往坚决拒绝,但爸爸对这些事上的态度很随意,甚至经常主动买一些零食回来。后来,我发现在她跟爸爸两人在一起时常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在爸爸面前也任性得多。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信奉“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要么是严父慈母,要么是虎妈猫爸。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面对父母不同的要求变得无所适从,甚至判断混乱,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

  • 家长要以身作则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能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不让孩子吃零食的家长,却不约束自己。

让孩子认真学习的家长,自己却在看电视,打游戏。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在幼时,没有坚定的毅力和自制力,会不自觉的像自己最亲密的人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一个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孩子一定不会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