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没有发生“小行星撞击”,恐龙能存活下来,进化成类文明?


恐龙,一种生活在中生代至今的蜥形纲动物,其中包括鸟类和非鸟类恐龙。

而我们常说的霸王龙、地震龙、腕龙都属于非鸟类恐龙,在非鸟类恐龙中,有的性格凶猛,有的性格温顺,像霸王龙、蛮龙都是以肉食为主的掠食性恐龙,而地震龙、腕龙、易碎双腔龙是以植物为食的恐龙。

如果没有发生“小行星撞击”,恐龙能存活下来,进化成类文明?

在距今2.5亿年-6600万年前,非鸟类恐龙是当时地球上的陆地霸主,和海洋中的鱼龙类、天空上的翼龙类三分天下,在非鸟类恐龙存在的时代,其它种类的动物才刚刚在地球上落脚,其地位就和现在的啮齿类动物一样,不仅体积小,能力也很弱,在当时不过是非鸟类恐龙的食物而已。

不过,这种局面在大约6600万年前被打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地球上出现,导致当时地球上有50%的物种被灭绝,其中就包括了非鸟类恐龙。

如果没有发生“小行星撞击”,恐龙能存活下来,进化成类文明?

根据古生物学家研究得到的结果,此次灾害发生很有可能是由尤卡坦半岛上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导致的,科学家称呼这次大灾害事件为:地球第五次灭绝。

在大自然的灾害面前,任何生物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更何况是无法预测的小行星撞击,所以即使是曾经称霸陆地的恐龙也无法躲过撞击。但鉴于恐龙的凶猛强大,也有人时常会想,假设恐龙在当时没有被灭绝,凭借它们的优势能否在地球上存活下来,并进化成为像人类这样的文明呢?

如果没有发生“小行星撞击”,恐龙能存活下来,进化成类文明?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例如:非鸟类恐龙的灭绝,究竟是被小行星撞击带来的灾害灭绝的吗?

关于这一点,其实没有实际的证据表明,只不过,从目前来看,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而引发的,不过,为什么这其中灭绝的生物种类是恐龙、翼龙、鱼龙类,而不是其余小型的动物种类?毕竟,当时的哺乳动物已经出现,除此以外,还有鳄鱼的祖先、鲨鱼的祖先都和非鸟类恐龙同处一个时代,但它们都存活了下来,并衍生出后代。

所以,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灾害或许会影响非鸟类恐龙,但是却不是造成恐龙迅速灭绝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非鸟类恐龙本身可能就有灭绝的危机,只不过小行星撞击事件让这种危机提前了,所以,才让恐龙在这么短的时间中迅速退出地球舞台。

如果没有发生“小行星撞击”,恐龙能存活下来,进化成类文明?

举个相似的例子,在地球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中,也有很多生物灭绝,其中就包括部分鳄类动物,不过最终还是有部分鳄类动物存活下来。这就是因为鳄类动物本身没有灭绝危机,所以,一旦灾难过去,它们就能挺过来。

但恐龙不是,在白垩纪时期,地球上的食物早已短缺,部分恐龙种类的体型是越来越大,而且数量也相对庞大,面对这样的消耗量,当时的地球植物或许是不堪重负,生态系统早已出现失去平衡,隐隐有崩溃的可能,所以当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这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时间,食物短缺让一向食量很大的恐龙来说,陷入绝境。

当植食性动物没有了植物,只能活活饿死,同时,也带动了肉食性恐龙的灭绝,所以,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非鸟类恐龙本身就有灭绝危机,是小行星撞击把这种危机提前带到了恐龙面前,从而促使它们灭绝。

如果没有发生“小行星撞击”,恐龙能存活下来,进化成类文明?

第二点:假设距今6600万年前,没有发生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那么恐龙能够存活下来吗?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非鸟类恐龙的灭绝是有自身原因的,所以,即使没有发生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它们也会有遭遇灭绝危机。而且,非鸟类恐龙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1.6亿年的时间,但在这段时间中,恐龙也并没有演变出像现代人类这样的文明,反而是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虽然,根据古生物学家的发现,恐龙种类中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了脑容量增大的现象,例如伤齿龙,古生物学家在这类恐龙的化石上发现,或许拥有高度的群体意识和智慧。但是,还没等它们演变出文明,就在第五次生物灭绝中彻底消失。

但这并不说,它们没有被灭绝,就能演变成为文明,纵观现代的生物种类,如灵长类的猩猩、头足类的章鱼和鲸鱼类动物都富有智慧,例如虎鲸,是在智商上仅次于人类的地球生物,但它们并没有演变成为文明,要知道鲸鱼可是在50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

如果没有发生“小行星撞击”,恐龙能存活下来,进化成类文明?

总结

地球生物的迭代更替是有规律的,体型从大到小,从低等到高等,一个生物要想演变成为文明,必须具备高智商,但这些恐龙都不具备,所以,即使恐龙没有在6600万年前被灭绝,也不见得能够演变出文明,毕竟,它们能否顺利的存活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