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布什当年为何敢于发动海湾战争,并且还暂时放过了萨达姆,没有让军队突进到巴格达?

老鹰航空


老布什之所以发动海湾战争,是与当时的国际形式和国内军情有关。当时的国际形式表现在萨达姆经过两伊战争野心膨胀,想搞地区扩张,另外他误判美国不会插手,因为在与伊朗的战争中伊斯兰世界和美国都支持他,所以他认为美国不会管,另外入侵科威特还可以赖掉欠科威特几百亿美元的债务,又可以霸占其石油资源。

当然这只是萨达姆的美梦而已,美国当时最看准的就是中东的石油资源,它是绝不允许外部势力插手的,况且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行为也挑战了美国在中东的权威,如果美国任由萨达姆胡作非为,那海湾国家谁还以后听美国的。

而美国自越战失败以来,需要重新树立国家地位和军事实力,打击萨达姆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美国刚进行新一轮军事变革-确立以信息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革命。必须得经过实战检验,所以打击萨达姆便成为水到渠成的历史必然。


小号哥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老布什心慈手软,没有小布什那么狠。这种说法完全是站不住脚的。老布什当年发动了第一次海湾战争,跟他的儿子小布什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区别还是很大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主要作战目的是摧毁伊拉克的军事实力,迫使萨达姆把吞并的科威特给吐出来。可以说主要是一场复国之战。推翻萨达姆政权并不是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萨达姆悍然吞并科威特,可以说是做了一个大死。引起了所有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恐慌。此前阿拉伯国家共同团结起来,军事打击以色列。萨达姆希望伊拉克变成中东的盟主,所以跳得比较凶,而且还发动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在所有战争里边,科威特作为一个小而富的国家,始终站在伊拉克这边,给伊拉克了很多经济援助。萨达姆想要的不光是牛奶,连奶牛也一块儿要牵回家。

中东国家也团结起来,一致要求美国带头出兵,并且积极的参与到美国组织的多国部队里边。因为如果不这么干的话,萨达姆下一个吞并的可能就是自己国家。所以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在中东作战,对伊拉克发动打击,并不是什么孤军深入。伊拉克周围的邻国都会帮助美军干这件事儿。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美国和苏联罕见的达成一致。法国,德国等主要强国也是一致决定支持美国。萨达姆世界上已经在全世界就变成了孤家寡人。被老布什召集的90万大军碾压,这是迟早的事儿。局座说的美军陷入伊拉克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安理会对老布什授权的也只是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没有授权美军带着多国部队去灭掉伊拉克。如果是灭掉伊拉克的话,很多国家不会参与的。所以多国部队尽管对巴格达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是仍然放过了萨达姆一命。在当时那种条件下灭掉伊拉克不是军事能力的问题,而是政治条件的问题。



老布什对伊拉克军队进行打击,这是收复科威特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把萨达姆打疼,萨达姆是不会主动从科威特离开的。但出兵巴格达,这个事儿性质就变了,这会导致萨达姆政权倒台,而且主要作战目的一定变成了肉体消灭萨达姆。当时时机是不成熟的,苏联还健在,可以容忍美军出兵打击伊拉克,但是不会坐看伊拉克灭国。没有消灭萨达姆,这肯定是老布什的一块心病,这个帐早晚得算,所谓子承父业,小布什成功的完成了老布什的愿望。


厉兵


1990年8月,当时的中东枭雄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悍然入侵了弱小邻国科威特,在两伊战争中经过实战洗礼的10万伊拉克军队兵不血刃、一夜之间就占领了科威特,由此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如今来看,入侵科威特是萨达姆不折不扣的作死,也注定了他10几年后的下场。

对于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国际社会迅速做出反应,由美国主导组织了一支多国部队,以绝对的技术优势干净利落的打败了萨达姆的百万雄师,将伊拉克逐出了科威特。美国当时之所以毫不犹豫的以军事手段打击伊拉克,原因有如下3个:

1、牢牢掌握石油供应体系。美国对石油供应以及背后的石油美元体系非常看重,如果石油供应出现大幅负面变化,将严重打击美国经济以及美元地位。

伊拉克和科威特石油储量丰富,科威特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如果伊拉克兼并科威特,那么伊拉克在国际石油供应体系中的话语权将迅速上升,甚至获得决定石油价格的能力,这是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2、伊拉克兼并科威特后,伊拉克在经济、地缘政治上的地位将大幅提升,不但对沙特造成巨大威胁,而且在获得科威特的海岸线后能够在整个波斯湾区域施加战略影响,伊拉克将一举成为中东地区头号强国,对该地区的战略均势造成颠覆性破坏,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3、攻打伊拉克师出有名。对于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联合国安理会以678号决议授权成员国对伊拉克动武,该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1991年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打着正义的旗号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顺便还能维护世界和平,这样的好事美国焉能不做?

战争的过程笔者不在赘述,总结起来就八个字:所向披靡、砍瓜切菜。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凭借绝对的技术优势,通过38天的空袭基本摧毁了伊拉克的战争体系,然后用短短的100个小时的地面战就把伊拉克军队赶出了科威特。

顺便一提,这场战争让万里之外的中国军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如秋风扫落叶般的横扫伊拉克军队让彼时的中国军队高层如芒在背。在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常规武器)甚至比不上伊拉克,例如上图被摧毁的T-72主战坦克已经是伊拉克主力装备,而当时的中国陆军主力坦克还是各型59。以歼6配合少数歼7、歼8为主体的中国空军,装备水平更比不上装备米格29、米格25、幻影F1的伊拉克空军。海湾战争的战火可谓是惊醒了沉睡了数十年的中国军队,也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契机。

至于为什么老布什没有一鼓作气兵临巴格达、颠覆萨达姆,这不是因为老布什菩萨心肠,而是有着复杂的利益权衡。

首先,这由海湾战争的性质决定。根据联合国决议,海湾战争的目的是将伊拉克军队逐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伊拉克军队被逐出科威特、伊拉克接受联合国决议后,已经达到了战争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继续打击伊拉克,那战争的性质就变了,变成了对伊拉克主权和领土的入侵,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多国部队也会瓦解。

2、如果推翻萨达姆、颠覆伊拉克政权,将会改变当时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打破平衡局面,整体上不利于美国的利益。当时敌对美国的伊朗政权与伊拉克关系不睦,留下萨达姆政权有利于制衡伊朗的政治影响。

谁又能预料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呢?海湾战争过去后第12年,当年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举着反恐战争的大旗,将萨达姆赶尽杀绝,由此引起中东局势的连锁变化。政治强人萨达姆殒命后,重建的伊拉克陷入混乱,什叶派在新政权中占据上风,反而与美国在该地区最大的敌人伊朗频频互动,改写了中东政治格局。美国在中东陷入反恐战争泥潭,耗资无数,而东亚某国却抓住美国无暇东顾的战略机遇期崛起。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海湾战争是发生在1990-1991年的一场战争,这一年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也就是说,美国是在苏联陷入内部局势不稳定,而且面临崩溃的最后阶段,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而且带上了北约的法国、英国等盟友,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最巅峰状态的美军,对上了伊拉克,美军没有了苏联的牵制,自然敢于大打出手,这是发动海湾战争的底气。

至于为什么没有让军队突击到巴格达,这里不得不提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了。海湾战争爆发的根本导火索是伊拉克侵入并且吞并了科威特,宣布科威特是他的一个省,美国和北约各国的战争直接目标就是击退在科威特的伊拉克部队,最好能给伊拉克更多的杀伤,给他更多的战争损失,但是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就行了,不需要攻灭伊拉克这个国家。

另外海湾战争还有一个性质,那就是他是最后一场机械化时代的战争,也是第一场高科技的战争。海湾战争和后来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北约在和伊拉克打,但是战争的分类有本质不同,海湾战争是分为空袭阶段和大规模地面行动阶段两个界限鲜明的阶段进行的,本质来看和冷战时期的越南战争、格拉纳达战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打法没有本质不同。

但是伊拉克战争不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实现了从指挥层级开始的联合作战,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美国陆军士兵不但能呼叫炮火支援,还能呼叫战斗机和军舰火力支援了,美军在海湾战争的三军联合度为10%左右,但是伊拉克战争中90%的作战行动是三军联合完成,空袭和地面部队同时进行,互相依托,互相支撑,这是美军进入现代化战争的标志。

因此,海湾战争中,美军在大规模地面作战阶段投入了几十万大军,这样的大军如果长期在战线上推进的话,后勤消耗将会很大,相当于在二战中打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面进攻战役的概念,还要付出巨大的损失和伤亡,因此美军选择达到目标就撤退,不让自己陷进去。从现在来看,美军的选择是对的,海湾战争美军伤亡仅仅几百人,伊拉克战争美军推翻了萨达姆,但是也付出了1万人阵亡和4万人受伤的代价,这样看来,还是老布什的海湾战争打法更对头。


海事先锋


老布什当年为何敢于发动海湾战争?并且还暂时放过了萨达姆从而没有让军队进入巴格达。

老布什之所以要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那完全是因为中东地区是全球的能源中心、财富中心,是世界最大的聚宝盆。那么自然也就存在着美国的根本利益所在,萨达姆撬动了美国的利益蛋糕,作为美国的总统这当然是老布什所不能接受的……



说到第一次海湾战争,就不能不提到伊拉克和伊朗的两伊战争。为了争夺中东的石油资源、淡水资源、海湾使用权,以及能够获在中东更多的话语权,伊拉克同伊朗一打就是八年。把伊朗不仅打成了中东地区的最大负债国,把伊拉克也打的是穷困潦倒负债累累……


伊拉克最大的负债国正是科威特,萨达姆不仅要求科威特免除巨额债务,而且还要求大量的经济援助在被科威特拒绝之后,被野心冲昏头脑的萨达姆公然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侵略并且宣布为其的一个省……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底线被萨达姆所触动,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在美国的发动下北约及世界上34个国家参与其中、在历时42天将萨达姆打回原形。第一次海湾战争欧美西方国家把伊拉克当成了新式武器的练兵场,这对世界上很多国家是一个极大的触动。在得到萨达姆销毁伊拉克国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承诺之后,美联军撤出伊拉克宣告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当然,这也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的改朝换代,萨达姆走向绞刑架埋下了伏笔……



老布什之所以要暂时放过萨达姆,美联军也未挺进巴格达,那是因为美国要腾出足够的精力来对付真正的对手。尽管当时的苏联内部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大厦将倾,但对美国看来依然是强大的对手……


水煮老牛慢火炖


首先回答问题,因为占据绝对的军事实力,同时也懂得见好就收。

12月1日,老布什去世的消息传遍了各大媒体,人们在回顾这位94岁高龄老总统职业生涯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再度谈起由他发起的海湾战争,那场举世瞩目的联合作战,一度改变了中东力量的对比。

据悉,当年刚刚从两伊战争中走出的伊拉克,经济的局面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而为了维持本国上百万的军队,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把掠夺的目光瞄向了邻国科威特,意图占据后者的资源,扭转本国举步维艰的局面。

说干就干,1990年8月谈判破裂后,伊陆军在海空火力掩护下突入科威特,后者毕竟是小国寡民,在战死多位王室成员后旋即溃败,伊拉克军队彻底控制了这个国家,随后萨达姆直接将之划为了该国“第19个省”。

无疑这立即在国际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美国更是预感到事态严重,老布什在冲突爆发后第二天便签署命令,紧急调运美军进驻盟国沙特,以防止与沙特有矛盾的伊军一个“不小心”,就兴冲冲地越界攻击。

此时的萨达姆依然对国际社会不干预抱有幻想,但事情并未如他所料想的那样,在经过联合国讨论后,伊拉克成为了被国际社会普遍批评和制裁的对象,这也为美国最终行使武力介入敞开了大门。

入侵科威特发生近半年后,美国出动了66万人、9艘航母以及各型地面作战装备上万辆,带领多国部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入了科威特境内,在强大的空袭压制下,伊军顿时溃不成军开始后撤,而联军也对伊境内的大量基础设施实施了打击,使之陷入瘫痪,而随后为了避免落人口舌,联军并没有追入伊拉克境内,这也是懂得“见好就收”的明智选择,你们认为呢?


历史名媛


老布什为何敢于发动海湾战争?是因为他师出有名。首先是萨达姆太嚣张,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对,出兵强行占领了科威特。其次是联合国很支持,伊军前脚刚进入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后脚就开会表决,以14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制裁伊拉克并要求其迅速撤军的表决案。5个月后,又授权美军组建多国部队,共同讨伐伊拉克,开战以后,共有34个国家为美军出人出钱出力。



老布什为何暂时放过萨达姆?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作战目的已经达到。联合国授权美军对伊动武的终极目标是将伊军赶出科威特,如果老布什继续派兵捉拿萨达姆,或者进一步攻占巴格达,显然有公报私仇之嫌。而且老布什认为,经过美军42天的猛烈攻击,伊军早已一败涂地,萨达姆的威望已经荡然无存,即使不去捉拿,也会被国内民众赶下台。二是担心海湾局势不稳。如果继续进军巴格达,势必会激起阿拉伯世界对伊拉克的同情以及对美军的反感,不利于美国日后插手海湾地区事务。再者,彻底推翻萨达姆政权,将会使伊拉克变成一盘散沙,这样反倒帮助了美国的宿敌伊朗,伊朗有可能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三是为下届总统大选拉选票。老布什发动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一场不彻底的胜利,因为美军仅仅打了100小时的地面战,还没来得及等到伊军主动投降,就单方面宣布战争胜利,并随后迅速收兵。老布什之所以这样做,是想给国内传递一个“美军神勇,仅用100小时就能解决战斗”的信息,这将有助于他在竞选中赢得更高的民意支持率。老布什深知,如果进一步出兵进剿萨达姆,美军很可能陷入一场久拖不决、劳民伤财的战争泥潭。



总之,布什父子俩在各自的任期内,分别发动了一场海湾战争,两场战争前后相差12年,由于这12年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战争背景完全不同,因而父子俩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战争策略:父亲师出有名,儿子彰显霸权;父亲速战速决,儿子长期反恐;父亲侧重空袭,儿子重视陆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没有突进伊拉克是因为当时有其他热闹可以看!当时的苏联在东欧乱成一锅粥行将解体,这远比伊拉克重要得多,所以美国决定先放过伊拉克,调转矛头对准苏联,想要先收拾苏联。毕竟收拾伊拉克只要几个月时间,而美苏对抗已经坚持了45年了,刚好在胜利的曙光之前。

其次,当时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因为苏联的问题需要紧急撤回本土,比如德国法国以及其他南欧北欧国家。当时的苏联在德军驻军高达15万人,连同家属等高达54万人,德国不撤不行。这使得美军一旦想要进攻伊拉克就必须独自跟伊拉克打仗,倒也不是打不过,只是这下伤亡就会大了,美国人精得很。

第三点,美国当时在海湾战场试验了很多概念性武器,这些武器存在风险性,美国人精明,不想冒这个险。比如,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使用了贫铀弹,这种弹是有大剂量放射性的。从海湾战争到2001年期间,伊拉克的出现了高达50万例的畸形儿童,200多万人患上绝症。假如美军当时也跟着冲进伊拉克,那么这些美军还能不能回来还是另外一个未知数。但是即便如此,美军的79万参战部队在伊战之后也高达11万人患上各种恶性病症,并造成3万多人死亡(2010年数据)。


优己


首先,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的不是老布什,而且萨达姆。
一代枭雄萨达姆 侯赛因。本想再找一张萨达姆更精神的照片,不过没有找到。
老布什和斯瓦茨科夫,这两位老战友都已经过世了。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开始,伊拉克在结束了两伊战争以后,由于巨大的战争消耗,加上急于恢复国内的经济,首先就开始拿科威特开刀。

在两伊战争结束以后,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一些领土上的争端,以及双方的债务问题,双方开始谈判,一方面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免除伊拉克的所有债务,因为这些债务是在两伊战争中欠下的,而两伊战争伊拉克认为是为了全部阿拉伯人打的,伊朗是波斯人,伊拉克出了血,就不能再出钱,而且科威特利用地质上的优势,偷采两国边境附近的石油,所以钱就不能要了。还有就是要租借巴士拉边上的一个岛屿99年。

伊拉克和科威特边境是一个盆地,伊拉克在盆地的边上,而科威特是在盆地的中央,所以科威特的石油总是有的采,而伊拉克的在边上,很快就会开采完。

科威特这边是表示除了债务问题可以商量,别的都不行,而且债务也不是一笔勾销,而且可以慢慢还。

于是,萨达姆开始计划收拾科威特。当然,向边境调动军队并没有避开科威特和美国人的眼睛,但是这两边都是认为,这就是萨达姆在实施武力威胁,所以就没放在心上。当然也有的资料显示,美国默许伊拉克行动自由,但是这种说法太阴谋论。

当伊拉克的1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后,紧接着兵峰直指沙特,这个时候,美国介入了,而且在现代的国际关系中,像伊拉克这样悍然入侵一个主权国家也是很过分,而且后来伊拉克直接吞并了科威特,说科威特是伊拉克的第19个省,这就更加过分了,俄国吞并克里米亚好歹还弄了个全民公投什么的,伊拉克是什么也没有,直接就是吞了。

从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围绕这个问题,也是各种势力来回的斡旋,各种方案满天飞,不过联合国通过决议,授权美国以及多国部队可以使用各种方式解放科威特。美国当时是拉起来一支多国部队,不只是当时的西方国家,包括叙利亚也是多国部队的组成部分,而且叙利亚的兵力还不少,好像是有一个装甲师,多国部队总兵力70万,伊拉克有120万,其中20万是战争爆发后新招募的。

第一次海湾战争一共持续42天,其中38天是多国部队用空袭的手段极大的削弱了伊拉克军队,在最后的100小时地面战斗中,美国陆军彻底击溃了伊拉克陆军,消灭伊拉克军队大约10万人。但是在完成了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以后,多国部队并没有趁机把萨达姆拿下,而且停了下来,没有用军事手段推翻萨达姆,而且开始了近20年的对伊拉克的制裁。

老布什之所以没有推翻萨达姆,这说明老布什对于地缘政治是有非常强的理解。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确是犯了众怒,而且伊拉克和科威特当时的石油储量加起来就成为了世界第一,这是不能允许的,而且通过两伊战争打出来的百万大军,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一支不可小看的地面武装力量。有了石油,又有军队,今天可以吞掉科威特,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沙特,世界的石油资源美国人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但是第一海湾战争以后,伊拉克被极大的削弱,一统石油的威胁没有了,但是伊拉克在对抗伊朗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对于伊拉克来说,普通民众是什叶派,而萨达姆却是逊尼派,伊朗是什叶派,从宗教上来说,伊拉克普通民众很容易认同伊朗,现在伊拉克就和伊朗关系很好,其中相同的教派就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只要是萨达姆掌权,伊拉克和伊朗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当时伊朗天天要输出伊斯兰革命,而伊斯兰革命,可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当时能够抗衡伊朗的也就是伊拉克。所以,要留着萨达姆对付伊朗,屁股要打但是不能打死。
这是一张多国部队组成国家的照片。

还有一个就是当时联合国规定美国是用军事手段的目的是解放科威特,而不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如果是把萨达姆政权推翻,这样美国自己就陷进去了,无法快速抽身。后来的小布什,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到今天美军还是要在伊拉克保持军事存在,对于美国的国力消耗极大,而当时美国的主要对手还是苏联,虽然当时苏联默许美国收拾伊拉克,但是冷战还没有结束,不能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在伊拉克。而且外部力量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这动静就太大了,小布什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时候,几乎没人报忙,除了英国。而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多国部队可是阵容强大,那真正是多国部队。

有了联合国的授权,同时还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老布什自然要把伊拉克极大的削弱,但是又不能灭了他,要留着他对付伊朗。这就是老布什留了萨达姆一命的原因。


红色手电筒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师出有名。联合国都对萨达姆的“侵略行径”明确表了态,授权动武,美国一呼百应,没费多大劲就拉起了多国联军;苏联那边自己都顾不上,没精力多掺和;

除了能进一步控制“石油——美元体系”,攫取更多经济利益外,当年美国的战术和装备刚刚完成升级,迫切需要进行真实的战场检验和锻炼,顺便还可以对美利坚人民进行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团结国内群众,军事上重塑信心,来摆脱多年来一直困扰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更重要的是,打场胜仗,对共和党谋取1992年连任的大选非常有帮助。

这种既能捞到巨大好处,又正义满满,胜算还挺大的活动,简直不要太划算。

重点说说第二个问题,老布什为什么没像他儿子那般直接杀到萨达姆的总统府。

首先看国际环境。

当时,苏联还在,虽说只剩下了半口气,但一直打着要主导“美伊和平斡旋”的旗号。美国那边非要接着打的话,明显是在跟苏联叫板,出于风险和代价的考虑,并不划算。

客观看,现代俄罗斯同前苏联的体量还是差着不少距离。

跟2003年那次,美国拿出“一管洗衣粉”当物证,就绕开联合国直接打的情形不同,海湾战争走的是“官版”路线,开战前得到联合国的行动许可,最后也听从了联合国的停火命令,以“维护正义”和“科威特解放者”的光辉形象非常体面的从伊拉克撤了军。

当年的美国这么“守规矩”,很大程度上,跟苏联的威慑不无关系。

此次,就是美国中东战略的长远考虑,即,“权力真空”问题。

比如,萨达姆一跨,那边,伊拉克的死对头,天天高呼“输出伊斯兰革命”的伊朗不得高兴坏了,这点,自然是美国非常不情愿看到的。

还有,虽说周边各国都看萨达姆不顺眼,但也没到非要搞死他的境地。留着萨达姆政权,可以维持中东的战略平衡和各国的既得利益。

如果萨达姆政权突然倒台,除了严重影响世界石油市场和中东各国的经济利益外,甚至会威胁到其国内的稳定和领土安全。

比如,土耳其则担心萨达姆倒台后,伊北部的库尔德人又一次乘机建国,再如同多尼诺骨牌一样,诱发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要求独立,分裂国家;

而逊尼派的沙特则担心伊拉克南部什叶派选择投向同派的伊朗,进而帮助伊朗做大做强。显然对沙特来讲,是个巨大威胁。

更棘手的是,一旦推翻萨达姆,美国必须寻找一个能威震四方的领袖人物,而此人只能从伊反对派中寻找。但当年伊拉克的反对派派系林立,力量分散,且内部争斗不断,没有美国能看得上眼的。

加之,虽说美军利用信息化作战武器,取得了完胜,打痛快,但当年的越战阴影还在,很多美国高层都非常担心会重现“消耗战”,进而陷入中东战争的泥潭。很显然,第二次美伊战争,非常生动的验证了当年老布什的这种担忧。

而且,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美国也担心,万一把萨达姆逼得太急,伊拉克将使用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跟美国大兵搞同归于尽。一旦出现这种情形,老布什与共和党的连任更是想都不要想了。此时,在苏联的劝说下,萨达姆主动表示服软,也没有理由再把他推翻了。还是那句老话,苏联一边看着呢。

美国考虑到,虽说给萨达姆留了后路,但之后的重重制裁,已经让伊拉克实力不再,几乎处于一个随时都可以被端掉的状态。留着他,可以借打压伊拉克的名义,操纵油价,间接压制主要靠出口石油来换取外汇的苏联/俄罗斯。

苏联刚解体那会儿,经济大崩溃,卢布贬值的跟卫生纸一般,除了轻信西方建议,搞了“休克疗法”外,跟国际油价不给力也有很大关系。甚至到现在,利用“石油——美元体系”,操纵油价来遏制打压俄罗斯,仍然是美国的常用伎俩,且见效极快。

最终,在地面战打响仅100个小时后,处于绝胜方的联军突然停止进攻,单方面宣告了战争结束。还剩半口气的苏联赶紧搞了个和平斡旋,此时,萨达姆的伊拉克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也顺势表达了服软的意思。

看在苏联的面子上,美伊达成了停火协定。萨达姆承认战败,接受制裁,换来的是苏联的一纸承诺——苏联表示要保障伊拉克的国土安全。

然而,计划真是赶不上变化,协议签了没几个月,苏联就料不及的解体了。寄予厚望的“老大”竟然转瞬没了,所谓的“保护”,自此无从落实。最终,萨达姆和伊拉克落得了个身死国衰的下场。

而老布什那边呢,虽然这场漂亮的信息化战争的确是个十足的加分项,但搁不住年轻多了的克林顿那一身风流倜傥的派头,和民主党更吸引普通美国人的经济、民生政策,老布什还是没能顺利连任,最终败给克林顿这个跟自己大儿子同龄的竞争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