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郵儲銀行“脫了鞋”就會傷到腳嗎?

還有幾天郵儲銀行30個自然日的“綠鞋”保護機制就要到期了!

以郵儲IPO為例說說綠鞋機制的參與方吧,分別有!

一,發行方,就是郵儲銀行自己發行股票融資;

二,承銷人,就是郵儲找的中介幫它把發行的這些股票兜售給投資人(中金公司);

三,1,機構投資者:申購承銷人手中股票的機構;

三,2,個人投資者:申購承銷人手中股票的個人。

綠鞋機制就是能夠讓以上所有參與者的利益都有保障。他們各方進行如下運作。

一,首先發行人郵儲銀行,找到了作為承銷人的中金公司說:“募集280億資金用於公司發展”

二,雙方協商,決定發行51億股,發行價格定為5.5元。這51億股是承銷人承諾一定會幫發行人賣出去的股票,因此我們稱為“包銷”(這51億股的是郵儲銀行增發的)。

三,除了包銷部分的股票之外,發行人還賦予了承銷人一項權利,就是在發行當日,承銷人可以決定是否額外多向投資者發行15%的股票,也就是“超額配售選擇權”了。

意味著承銷人有權利選擇是否多發行這15%的額外股份,發行的多自己收到的承銷費用就多,但也承擔了沒有人認購的風險。

這項權利在承銷人手裡,可以視情況選擇是否執行。

四,到了發行申購當日,承銷人覺得市場可以,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應該是有利可圖的,於是向投資者多配售了15%的股份,即一共配售了59億股,比原先的51億股多了15%。

但是這多出的15%還是有區別的,因為他不是郵儲銀行新增發的股票,而是承銷人向公司的大股東(或者說戰略投資者)借來的!也就是延期交付。

五,投資人申購,有中籤的、沒中的、還有棄購的。

六,股票上市流通的當天,這時候看一下參與者現在手裡的情況:發行人一共新發行了51億股,承銷人配售出去了59億股欠大股東8億股,投資者認購了57.8億股(有部分棄購)。

七,假設上市流通後的30天內市場行情不好,股票跌破了發行價。

這時,承銷人會用超額配售拿到的錢(8億股乘以5.5元)以低於5.5元的市場價格集中買入股票,買多少都可以,但是不能超過那15%也就是8億股。

然後市場會因為這種託市,股價上升企穩,承銷人也可以拿著買入的這些股票去償還給大股東。

八,如果市場行情好,郵儲銀行的價格超過5.5元,這時候,承銷人從市場買入股票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它會要求發行人直接增發股票給自己,然後股價會因為增發的股份而下跌,承銷人則拿著增發的股份還給大股東。

九,發行上市的30天后,承銷人失去以上這些權利和義務。

這就是“綠鞋”機制的全過程。

我們可以看出在“綠鞋”機制下各方都獲得了好處。

一, 發行人發行股票募得了資金;

二, 承銷人因超額髮行而獲得額外的收益;

三, 投資人也因為“綠鞋”維護了股價的穩定,從而規避了新股破發帶來的損失。這也是為什麼投資人願意申購額外配售的股份的重要原因。

那麼再過一週左右,就是說沒有了綠鞋機制保護的郵儲銀行能否破發呢?我們認為雖然當初農行在綠鞋機制失效後破發,郵儲銀行卻未必重蹈覆轍。

因為馬雲,馬化騰等大佬均在其股東中,2015年郵儲成功引入螞蟻金服,瑞銀,騰訊,中國人壽,電信,摩根大通等國際知名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

由於統計口徑差異,瑞銀,加拿大養老金,淡馬錫持有者並沒有顯示在前十大股東之中。李嘉誠旗下的幾個慈善基金對郵儲表示有絕對信心,並視為長期投資。

數據顯示,郵儲2016,2017,2018年郵儲普通股現金分紅為90億,59.72億,156.96億,這對於機構來說,每年能獲得百分之五左右穩定分紅應該感到滿意。

如果郵儲能夠抓住這次上市機遇,改變資金利用率不充分,提高創新能力,在下大力氣降低成本,必將給廣大投資者帶來驚喜。

最近郵儲銀行又預計了年報業績,淨利潤達606.81億到617.27億元之間,增長幅度在16%至18%,每股收益可達到0.7元至0.72元。如果分紅能達到預期,就再好不過了。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市場的大環境在變,投資理念也在變,隨著外資在我國資本市場投資比例的不斷提高,過去那種炒作風氣必然得到有效抑制。註冊制的到來,也必然使高分紅的銀行股在市場中得到良好的定位。

以上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

郵儲銀行“脫了鞋”就會傷到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