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女性之友——内衣的演变历史!

尽管现在内衣已经成为非常私密的服装,除非摇滚派们把内衣外穿外,大多数人都将内衣穿在里边,但实际上内衣却是人类最早的服装,或者说,人类第一件服装就是内衣!

《圣经》中写道: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树上的苹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便摘了无花果的叶子遮住身体。从德国中世纪末期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创作于1507年的名画《亚当与夏娃》中,我们可以看到那片无花果叶子所扮演的就是内衣的功能。

此后人类的文明开始了,我们在电视上应该经常能看到西方的紧身胸衣与中国的肚兜,但是内衣究竟是如何演变为今天的样子的呢?让我们回归当时一起去了解和体会曾经关于那些关于内衣的故事吧!

西方内衣发展史

古代欧洲女子的内衣——“刑具时代”

胸衣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女性身体几乎不加束缚,贵妇们穿上衬裙作为内衣。到17世纪,时风认为衬裙作为内衣太放荡。由此,出现了“束衣”,也开始了其折磨女性的历史。妇女们自觉在自己的胴体上构筑了严严密密的堡垒,用几乎是残酷的手法,把自己的身体,用重重的布条勒起来,很多女士因此而导致肋骨骨折、流产、内脏移位等。这种被女性自觉地带上的“刑具”,竟被当时的媒体称为“舒适的工艺”。几个世纪里,紧身胸衣把妇女变成了举止优雅的奴隶。

16世纪宫廷以挺胸收腰为美,但是这种铁丝、厚木板支撑身体力量所引起呼吸困难、缺氧的毛病,致使设计师为女性们设计出肩带来承托胸部的重量,因而减轻了痛楚和压力。

20世纪,女权运动风起云涌,妇女们要求与男子平等参与工作,而紧身胸衣和裙撑摧残了女子身体的发育与健康,也无法适应现代女子的工作与生活需要,因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1900年,法国妇女夏洛特(Sarrautte)对传统的紧身胸衣进行了改造,发明了“健康胸衣”,即把紧身胸衣的上部边缘从中部挪至下部,这种胸衣就是后来的文胸。

1908年,法国设计师保尔·波阿莱(Paul Poiret)在当年的伦敦发布会上发表了一系列取消紧身胸衣的突破性时装。新女性掀起时装新潮,内衣的位置以长于臀围线以下10~40厘米为宜。伴随弹性织物在服装中的广泛应用,内衣变得越来越舒适易穿。

1912年,美国首件专利胸罩是一个叫Mary Phelps Jacobs的女孩发明的,她在参加舞会时,用两条手帕加粉红丝带结成一件类似胸罩的内衣,这招来了女友艳羡的目光和商家浓厚的兴趣。随后她为女友进行了很多同样的制作,并于1914年以Caresse Crosby的名字申请了专利,“无背式胸罩”即时诞生。

1916年,尼龙的发明标志了女性内衣从此分为长身胸罩与腰箍,现代内衣时代已来临。

20世纪30年代的胸衣大部分已经不用镶边和撑骨,另外,30年代,曲线美又回归流行,胸罩除了在背部上采用大量的松紧带,其余的部分都与现在款式大致相同了。拉链取代了钩扣,这使穿戴或脱卸胸衣变得更快捷和方便了。

好莱坞明星引导了20世纪30年代追求苗条、柔雅以及曲线美的时尚。女士们对银幕上的“ 性感女神”极为崇拜,并模仿这些女明星们的化妆和着装,法国设计师玛代赖·维奥奈特(Madeleine Vionnet)推出的“斜裁”(交叉穿过自然纹理剪裁面料)特别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它创造了细长外形的内衣,滑过臀部和腰部,隔开双乳,使胸部线条成为时髦的重点。

1941年发明衬垫胸罩,有“美胸女神”之称的简·拉塞尔在《逍遥法外》中,穿上了历史上第一副衬垫胸罩(即上托型或集中型胸罩)。因为人们对拉塞尔议论纷纷,使该片遭到封杀,直到1950年才得以解冻。

1949年制造圆锥型的导弹胸罩

导弹式胸罩成为二战结束时期的潮流之选

1947年是内衣设计上最丰收的一年,1949年法国设计师设计出第一款比基尼游泳衣,而且出现了连身紧身衣;上世纪50年代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她们丰满匀称的体型引领了那个时代的美,那是一个首次把内衣从卧室穿到客厅的开放时代。

1965年无胸罩式胸罩NoBrabra

上世纪60年代,随着无带晚装的兴起,无带胸罩也应运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设计出“无胸罩式胸罩”(NoBrabra),它利用了有承托力而不变形的莱卡来缝制内衣,这种质料非常纤薄,穿在身上也仿如无物。同时女性主义的势力正盛,女权分子甚至焚烧和摒弃内衣。

到了20世纪80年代,内衣外穿令世界瞩目 !

20世纪90年代魔术胸罩纽约初登场

1992年,《时尚》杂志宣称:“显露乳沟、游走于走光边缘的胸罩,最能展现新的女性魅力。”1994年是魔术胸罩风行全球的一年。1994年4月,美国的魔术胸罩在纽约首次登场,10天之内即售出3000套。胸罩业在1994 年的美国,卓然壮大成年营业额30亿美元的产业。

进入21世纪,胸罩的概念和数字仍在不断刷新,硅胶胸罩、乳贴也接下“无胸罩式胸罩”的“隐形”接力棒;无论在华丽、性感、运动、塑身等设计领域,都在见证胸罩正在走进全新的纪元。

辣妹维多利亚不穿内衣而改用乳贴的穿法,在欧美国家也挺流行。

中国内衣的演变

两汉时期内衣称“抱腹”、“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质地多用平织绢,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如果在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则成了“心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称为“两当”,它有前后两片,既可挡胸又可挡背,材质多为色彩丰富、内有衬棉的织锦。

唐代女性以胖为美,这决定了美丽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样穿吊带的“心衣”,于是唐代女人便发明出无带的内衣,称为“袔子”。以前的内衣都缀有带子,而唐代“袔子”是一种无肩带、侧开合内衣形式,那时的女子喜欢穿半露胸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系一阔带,外披透明薄纱,内衣若隐若现,袔子常用“织成”(一种名贵织物)为面料,挺括而略有弹性,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

自宋代开始,女子有了束胸的习惯。此时内衣上可覆乳下可遮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

元朝内衣称“合欢襟”,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内衣称“阑裙”“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却为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有系带,可起到调节腰部的效果。

清代内衣称“兜肚”,一般做成菱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兜肚演变成小马甲,面料以棉、丝为主,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施数粒纽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

到了近现代,1950年代时,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劳动是美,简朴是美,乳罩等表现女性性感的服饰被禁止。因为当时与苏联友好,服饰也受苏联影响。女性内衣主要是传统的苏式乳罩。

60年代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空前的浩劫,使刚刚恢复女性曲线美时尚再次成为泡影,历史倒退了,紧跟时代的服饰也倒退了,军便装的大行其道,扼杀了时装之美。女子内衣更是受到压抑,再次被宽大的军便装掩盖了。这时候女子内衣主要是一些背心,简易的乳罩。

70年代改革开放,服装也开始走向新生。乳罩再次出现,不过这时候的乳罩做工非常粗糙,全部是棉布,样式模仿苏联的布拉吉,样式呆板,主要起护胸的作用。夏天除屈指可数的几个款式的棉纱背心,三角裤,别无选择;冬季亦然,充其量棉毛衫有圆领,V领之分,至于调整体型的品种,唯一的只有步乳罩,远远谈不上装饰和美化。

80年代初期,中国女性依然沿袭几十年不变的老款式,老几件内衣,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就没有什么内衣与外衣在功能上面料上的区别,也谈不上保健意识。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女性并没有感觉到或者说社会环境让他们无法证实自己的身体究竟与男性有什么区别。

到了90年代,内衣讲究薄,透,露,除了保健的功能外,更加注意内衣的性感作用。

女性之友——内衣的演变历史!
女性之友——内衣的演变历史!
女性之友——内衣的演变历史!
女性之友——内衣的演变历史!
女性之友——内衣的演变历史!

21世纪中国流行时装对胸罩处理有两个极端,一方面由于紧身短上衣的流行和中国女性的胸部普遍不那么“理想”,各种造型的功能文胸仍然流行;另一个方面,在模特的T型台上,“无胸罩风貌”大为走红。所谓“无胸罩风貌”,说白了就是女性穿着衬衫,T恤,套衫等紧身较薄的上衣时,里面不穿胸罩,其乳房轮廓与乳头形状会比较清楚的显露,因为更加性感。一般来说,这种风格是由时装模特先时兴起来的,她们在T型台上表演一般都不穿内衣,这已经成为行业的惯例,由此影响了生活中的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