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推廣ETC應“通情”而非“堵心”

1月1日,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高速公路收費站正式實行全網一體化收費運行管理,全面實現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在部分地區實現了通行更便利、管理更高效的同時,我們不難發現,一些“不辦ETC就讓他堵”的不和諧之聲仍不時傳出,ETC通道大排長龍成了部分高速收費站的“新常態”。


  推廣ETC本應是一件互惠雙贏的好事情,卻接二連三地出現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新聞:男子未辦ETC,收費員揚言“讓你出不了桂林”;南寧市民通行費扣了好幾次,客服熱線打不通;上海多輛救護車未安裝ETC設備,有司機無奈自掏腰包。個別地方還出現了貨車通行費畸高、ETC系統不識別車輛等問題。

  在此類事件上,我們應該認識到,服務意識應比“一刀切”管理更重要。無論是選擇安裝ETC,還是選擇以往的交費方式,用什麼方式通行是車主的自由權利。不同的車主有不同的想法,這是人之常情,如果非要用不給上高速、不讓年檢、不給加油等“一刀切”措施強制車主辦理ETC,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你好”,難免讓人心裡“堵得慌”。從元旦起,全國高速公路各收費站只保留進出口各一條ETC/人工混合車道,有概率會出現擁堵現象。如果不常上高速的車主發現ETC通道也在堵,誰還會選擇去安裝ETC?

  過去一年,推廣安裝ETC的步伐進展迅速,但即便輪番優惠“轟炸”,仍有許多車主不為所動。究其原因,有不常上高速、報銷手續繁雜、不擅使用信用卡等因素,而更為關鍵的,還是高速收費站的不友好態度。倒不如好好蒐集一下這些“頑固車主”們的需求,想想其他方法消除這些問題。特別是針對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等特種車輛通行,應該提早介入並拿出解決方案,而不是等到出現了問題才研究。

  實際上,去年12月25日,交通運輸部已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ETC發行和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優化、提升服務上加大力度。ETC雖然有通行快捷、減少擁堵、節約運營成本等優點,但推廣前提應該建立在ETC技術成熟且用途廣泛、高速路設備升級完善、綁定信用卡管理安全有保障等基礎之上。到那時,無須苦口婆心勸解和各種優惠活動促銷,相信車主們也願意主動安裝。

  總而言之,在推廣安裝ETC的過程中,應該尊重車主的選擇多樣性,多想想如何提高服務水平,別動不動就以命令式管理逼迫車主就範。

(肖來)


來 源:欽州日報

責 編:黃文力

審 核:羅立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