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地球繞太陽轉,速度毫秒不差,但是,軌跡是橢圓的,說明有個力干擾,這力來自何方?

手機用戶59257147455


如果你能有幸的站在太陽系外去觀察月球,你會發現,月球有四種旋轉狀態:

一,月球獨立自轉。

二,月球繞地球的中心公轉。

三,月球與地球做為一個整體,包括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一起繞太陽的中心公轉。

四,月球,地球和太陽一起,包括太陽系的所有行星是一個整體,同時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你會發現,月球很辛苦,竟然有一次自轉,三次公轉;地球也有一次自轉,二次公轉。

好了,你現在站在地球上觀察,你發現太陽似乎是靜止不動的,它居於中心位置,所有行星繞太陽的中心公轉,其軌跡都是橢圓。

為什麼是橢圓而不是圓?

以地球來說明,我們經常說,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句話嚴格來說是錯的,嚴格點應該說,地球是繞著太陽系的質量中心公轉的。

質量中心是什麼意思?就是質量的平衡中心,是質量對稱分佈的中心平衡點,還是難理解的話,就直接理解為太陽系的重心。

還有,地球繞的質量中心是整個太陽系的質量中心,而不是太陽的質量中心。

好了,這樣你就就會明白,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太陽系中心是動態的,為啥?

因為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和其他小行星構成的,而太陽系所有的構成天體都是具有旋轉動態的天體,即自轉的同時繞太陽系中心公轉,還包括衛星繞行星系的中心公轉。

這樣,在動態的旋轉太陽系裡,不同時刻,其上的所有天體在太陽系這個空間裡,其位置分佈是不同的,所以整個太陽系的質量中心是變化的,是隨所有天體自轉和公轉而變化的。

所以說,整個太陽系的質量中心是動態的,好在太陽居於中心位置,且其質量佔了絕大部分,所以質量中心的動態變化不是很大。

因此,行星繞動態的太陽系質量中心公轉,是形成橢圓軌跡的原因。

天體自轉和公轉不需要動力,無需任何力量,因為這是其慣性。

這裡有一個規律,就是:

一切天體在不受任何干擾的前提下,將永恆的保持繞一中心點做封閉曲線運動。

這個規律的意思是,假設整個宇宙就只有一個地球,那麼地球會永恆的繞一箇中心點做封閉曲線的公旋,無需任何能量提供,也不依賴任何引力作用,它就是慣性的旋轉運動。

但是,事實上,宇宙有無數的天體,那麼就有干擾,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繞太陽系中心公轉,而這個中心被幹擾為動態的,這個中心剛好就是一個小的動態橢圓軌跡,這樣,所有的太陽系行星的公轉軌跡就是這個動態橢圓的放大。

所有行星的公轉軌跡是橢圓,其每一軌跡點到質量中心的距離是變化不等的,每一個軌跡點的公轉速度也是不等的,但是 任何行星繞太陽公轉的每一個軌跡點,一定遵守一個規律,這就是:

任意行星的任意公轉軌跡點,其公轉速度的平方與其到太陽系中心的距離的乘積是一個常量。

這個常數約是1.32×10^20次方,單位是立方米每秒。


華龍新觀點


首先要指出的是,關於手機用戶59257147455提出的問題“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說明有個力在干擾。這力來自何方?”,這個問題是錯誤的,不要被誤導。

首先,從第一宇宙速度(first cosmic velocity)談起,這個速度是7.9 km/s。當物體的運動速度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時候,物體就會脫離地球,成為地球的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其圓周運動產生的離心力與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相互抵消。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增加,其繞地球運動的軌跡就不再是圓形軌道,直到第二宇宙速度11.2km/s之前,其運動軌跡都是橢圓形軌道;而且越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這種橢圓形軌道就越扁。但是,不管軌道多麼扁,它仍然是地球的衛星。學過平面幾何學的讀者都知道,橢圓形有兩個中心點。地球就位於其中的一箇中心點上;如果將物體與地球質心連線,那麼該物體繞橢圓形軌道的運行規律遵循,單位時間內跨越相同的扇面積。這時候,地球對它的引力仍然與其作橢圓形軌道運行的離心力相互抵消。

第二宇宙速度是物體脫離地球引力,變為行星的最小速度。其速度從第二宇宙速度起,到第三宇宙速度止,物體就要繞太陽旋轉,軌道由圓形變為橢圓形,而且是越來越扁。這時物體繞太陽運動的規律類似於速度介於第一宇宙速度與第二宇宙速度之間的物體繞地球運動的規律。不管是最初的圓形軌道,還是越來越扁的橢圓形軌道,物體軌道運動的離心力都與太陽對它的引力相平衡(抵消)。

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後,物體就會脫離太陽系,我們在這個問題裡先不去討論它。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關於“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說明有個力在干擾。”的說法,是不是需要增加點知識的學習?



梁瑞林


對於地球繞太陽轉,速度毫秒不差,但是,軌跡是橢圓的,說明有個力干擾,這力來自何方呢之話題,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地球能圍繞太陽進行著勻速圓周循環的公轉運動現象,的確存在著一種自然力量的推動作用,這種自然力量是來自於太陽系主體的太陽。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太陽是我們太陽系主體的恆星,掌控著太陽系一切的物質運動與變化。太陽擁有一個不可視見的巨大的磁場存在,太陽磁場的磁控範圍,就是太陽系佔領宇宙太空間的範圍,即是太陽系的空間範圍。


太陽有磁場的存在,就必定會有區間性磁力線圈的自然存在,由於太陽先天具有自轉運動的表現特徵,太陽自轉的過程,會連帶性地牽引著其巨大的磁場和磁力線圈進行圓周循環運動,而磁場之中區間性的磁力線圈,就會形成太陽系各種大行星天體不同距離的運行軌道,會對大行星產生相應圓周循環的應力作用,從而,能使存在於太陽系之中的大行星(包括所衛體物質),都能圍繞太陽而進行著有序公轉的圓周循環運動之自然現象,我們的地球也不例外。

不知這樣的回答讀者閱後是否能明白?!如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擊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近二千道的原創答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歡迎轉發。)


地外天使


民科歡樂多


流24191477


開普勒三定律都不懂,怎麼有臉提問的?


淺淺花開初夏


地球繞日公轉軌道為橢圓不假,但為什麼一定是受了什麼外力才變橢圓的了?你的意思只有正圓軌道才不受外力是嗎?


沈w大爺


暗物質


天山我才


何以說是橢圓的?人看到的太陽有大有小?


因果9598


地球繞太陽轉,從來都沒有劃滿橢圓型的軌跡。

它的(真實)軌跡是一個弦旋的螺旋(永無閉合)。

這是因為①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影響;②太陽受到銀河的引力影響;③太陽受到宇宙電磁力的切割;④地球受到宇宙電磁力的切割 …… 總之,(還有其他)【多維能量】共同作用,地球和合萬物共同弦旋旋弦,永不停歇。

[中和悟道] 2020-02-15



中和先生326


太陽系,內部天體的萬有引力的干擾是主要干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