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说满清离我们最近,但是满清却有无数的疑案,满人连当朝的事都记录不清,那么满人主导的明史可信度有多

Pinkyo


满清入关前以明臣自居,初期与李自成争天下自夸为崇祯报仇,击败李自成后,就开始对明后裔赶尽杀绝,在坐拥天下后,大兴文字狱,在明史中对明朝皇帝百般诋毁,可仔细阅读明代典籍,对满清撰写的明史抛开字面意思深入玩味后,大家会发现其中奥妙,历史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为了统治满清的做法其实也无可厚非。

先说说明宣宗朱瞻基,他没有祖父 父亲那样的雄才大略,在他执政的十年里,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加班,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处理各种朝政,能够妥善处理和蒙古的冲突问题,与民休息,农业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史称宣仁之制,是明代第一个高峰,可满清却将这样一个皇帝说成蛐蛐皇帝。

再说说武宗正德皇帝,是我最喜欢的明代皇帝没有之一,满清将正德描绘成一个疯子傻子,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堪比商纣,可事实是这样吗?最典型的抹黑就是豹房,直接形容成淫秽场所,事实上豹房正是正德皇帝的政治军事中枢,在豹房建造沙盘推演进军路线,出长城与蒙古小王子大战将其击溃并斩获首级,此战被满清刻意隐藏淡化,以至于史料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在位期间能听忠言杀权腌刘瑾,用王阳明平叛宁王。朱厚照干过很多荒唐事,他或许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是最独特最值得后世深入研究的皇帝,包括他的军事天赋,他超越时代的先进思想,他最为神秘的宗教信仰,以及他挥洒的人生,但他绝没有史料记载的如此不堪。




杀杀人跳跳舞


明史有两大缺陷:一是关于女真尤其是建州女真的记载几乎为空白,即使有也是清廷一家之言。二是很多明朝记载是自相矛盾甚至是错误记载的,有抹黑之疑。

当然明史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在与建州女真有关的方面上做了销毁或者说通过记载美化了。

明史始修于清世祖顺治二年也就是满清入关的第二年,当时修明史的用意很明显,历朝历代都有为前朝修史的传统,而满清入关时天下还有李自成之大顺、张献忠之大西、南明小朝廷,满清急匆匆修明史的意思就是自己继承了明朝之帝统,是正统所在。

可以说明史最初修的背景就不单纯,心机婊清朝在法理上面占了优势,但也的确有实力,之后破大顺灭大西亡南明,将自己成为真正的正统。

明史陆陆续续共修了九十多年,到了乾隆四年才完工,是官修史书中历时最长的一部。

清朝源于建州女真,而女真在明朝时一直属于依附从属关系,像明朝前期直接通过奴儿干都司统治东北,中后期虽然依靠羁縻的松散统治,但女真与明朝的关系一直是臣属或者说主仆关系,所以明史中基本上见不到建州女真的记载,但凡女真皆在所讳,也就是说女真臣服于明庭的二百多年历史被抹去了。

万历帝以后清太祖起兵反明的资料皆是清代所记载,也就是都是一家之言。而据一些资料统计,明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对后金军事资料在满清入关以后被系统性销毁了很多。

明史中关于女真记录基本上空白,或者说是即使有零星记录也只是一家之言,不得不说这是一大缺陷。

因为避讳女真,明朝对于建州女真征讨或者治理过的大臣,在女真之事迹都被销毁或者只言片语记载,如“李秉”、“彭谊”、“王翱”、“赵辅”、“程信”诸传,关于建州女真的事迹都是略去或最多记载只言片语,就是这只言片语也是模糊不清的记载,使读者根本分辨不出具体如何。

明史中一些细节也值得让人深思,明史中对于南明记载是一笔带过,南明历四帝一监国,在明史中都以藩王记载,而监国鲁王明史记载为郑成功将之沉于海。但是根据1959年的考古发现,鲁王属于自然死亡或病逝并非被迫害而死的。

至于明史之外的荒谬记载更是满天飞,如明太祖朱元璋特别丑陋的画像都是清朝年间画写的。明成祖诛方孝儒十族,结果根据记载万历年间平反了方孝儒还赦免了方孝儒流放边境的后代子孙。明成祖下令活剐三千宫女更是荒谬至极。

历史,果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惪州元良1978


历史都是打赢的书写的,肯定要把自己写成合法的政权,可是有些几时都被政史删除了,只能看野史。

正统七年(1442年),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在明朝统治下形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

万历十一年(1583年),出身建州左卫指挥使世家的努尔哈赤因祖、父被明朝误杀,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他之后建国称汗的道路。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州族。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史镜兴衰


首先,满清疑案多,恰恰是因为离得太近,记录的太多了。

秦汉时期的历史为什么疑案很少,原因其实是资料少。后世研究时,只能选择相信司马迁、班固、班超等人。不相信?那就没东西了。

越近的历史,史料越多的历史,疑案越多,因为资料多、角度多、记录人多,官方的谣言的传说多,多的让人失去了判断力,无法准确甄别。

其次,至于说《明史》可信不可信,不管任何朝代,编撰前朝史实的时候,难免要给自家留点面子,涉及到清朝的相关事项,肯定要简单润色。但要说清朝修《明史》有没有用?肯定是有用的,毕竟王朝的大致发展脉络都在,肯定不会随便瞎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