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战疫情 保六稳】新冠肺炎疫情下乌海发展影响与对策

【战疫情 保六稳】新冠肺炎疫情下乌海发展影响与对策 | 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促发展


守护美好家园乌海在行动

正值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全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党中央国务院紧急动员、全面部署,吹响了全民抗“疫”的冲锋号,乌海市社科联坚决响应、积极配合,迅速拿起笔杆子行动起来,努力营造打赢疫情阻击战的良好舆论宣传氛围。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恢复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为了充分发挥社科联的职能作用,我们邀请乌海市社科界有一定影响和研究能力的理论学者、领导,围绕“乌海发展有话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乌海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在线专题研讨,意在为疫情过后的地方经济发展助绵薄之力,现将几位学者、领导的观点进行整理、陆续发布,与大家共享。


北疆学术沙龙第46期,邀请到了乌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春晓,为大家论述“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促发展”。

【战疫情 保六稳】新冠肺炎疫情下乌海发展影响与对策 | 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促发展

李春晓


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促发展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经济增长将处于增速下行、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为弥补经济损失,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勠力同心、多策并举助力经济早日走上正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促发展为抓手狠下功夫,谋划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客观理性分析我市投资和项目建设现状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稳中向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序、进展顺利。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高于目标任务0.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区第4位。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全市185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167个,综合开复工率达到90.3%,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35.4亿元,同比增长44.2%。


三是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绵绵不息的充沛后劲。2019年出台的《乌海市“优环境强服务促落实”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中“优环境”和“强服务”板块就是通过政务服务环境、税收服务环境、法治服务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园区发展环境等的提质改造,营造更优质、更卓越的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我市招商引资能力和水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受产业基础和支撑条件等因素限制,全市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保持有效投资稳定增长道阻且长。一方面,传统产业占有比例偏高。2018年,我市能源、化工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4%左右,产业层次初级化、产品特色低级化仍未得到改观,主导产业多数处于产业价值链上游。另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弱。优势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相对缺乏,产业布局存在同构化,产业链条不够“延、展、长”,企业间内在联系少,项目间配套协作程度低等问题,影响我市转型升级的加快推进。第三方面,园区基础设施完善进度缓慢。现有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不足,配套功能不完备,循环系统不流畅,难以承接高端化、智能化、循环化优质项目,也制约既有企业扩大生产和产业链延伸拓展。


二、2020年在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方面狠下功夫

受疫情冲击,项目开工建设、投资信心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项目建设是投资增长的直接动力,投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思想,在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加强重大规划编制和政策研究。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全过程,围绕“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地区发展定位、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乌海市“十四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建议》。深入研究国家《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等宏观经济政策措施,随时跟进最新工作动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通过科技提升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深化与航天十二院、兰州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针对我市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提供“远程医疗”。注重科技创新向应用基础研究转变,与猪八戒网等大型人才共享平台开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与我市现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做好西北化学网、鸿达大宗物资交易中心的运行。


三是通过整合做强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煤炭企业、洗煤企业、焦化企业的整合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集团。加快编制《矿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摸清矿区基本情况和资源储量,用绿色矿山标准倒逼现有煤矿整合重组,解决矿权分散、矿区环境恶劣等问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推动蒙古国煤炭加工基地建设。


四是深入挖掘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新增长点。首先,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深挖潜力。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氯碱化工基地,在保持两大基地规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两大产业在技术标准、环保设施等方面的改造提升。围绕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科技提升转”“嫁接改造转”“增量注入转”“结构调优转”“重组做强转”,引入建设延链补链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其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深挖潜力。

加快《军民融合新材料和航空航天产业示范区规划》编制和《乌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规划》实施,进一步推进新材料行业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支持润泰新能源、昊华高科等重点企业自主研发,积极推广绿色智慧能源和节能环保供热新技术,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陕汽重卡产销量稳定和中钰镁合金轮毂及镁合金板型材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为契机,积极引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第三,在现代能源经济方面深挖潜力。着力打造“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加快《乌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将自治区首座加氢站的建成投产作为引领示范,吸引带动更多氢能产业配套项目尽快落地。利用我市80亿立方米的氢气资源优势,遵循差别化多元发展原则,以替代车用燃料和其他前沿领域为发展方向,推动氢能源研发、生产和应用,重点探索研发储能、用能技术,积极打造“氢经济示范城市”。第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深挖潜力。围绕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落实好《物流业降本增效实施方案》,进一步研究制定鼓励物流业加快发展若干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用,形成区域物流企业协作新局面。推动一批物流业重点项目实施,加快冷链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努力形成高效物流体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蒙元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以环乌海湖、甘德尔山旅游开发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服务业优质发展。
最后,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深挖潜力。不断提升城镇和园区功能,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回收处理和园区“三废”处理设施,推进水、气、热等管网更新改造。加快交通网络优化,重点推动包银高铁乌海段等重大铁路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公转铁”各项工作,推动城区道路、物流园区和区域路网衔接顺畅。加快实施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


五是积极谋划重大引领性项目建设和储备。在产业发展方面:围绕现有产业链不断延伸升级,全力推动建龙集团与包钢万腾重组实施的200万吨钢铁项目建设以及500万吨焦化技改、化工联产项目、宝武集团炭材料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煤焦化产业集群。推动中联化工一期50万吨PVC、君正化工PVC扩建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氯碱化工产业集群。抓好亚东、佳瑞米等一批医药农药中间体项目,推动工业向精细化、终端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在物流业方面:推动唐山港∙乌海内陆港、西部智慧物流港、海南综合交通物流港、乌海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仓库等项目不断提升功能,带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围绕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全力推动省道217线海勃湾绕城段、省道318线甘德尔山至乌海湖大桥段、甘德尔街-神华街公铁立交、城区道路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在社会民生方面:围绕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市一中新校区、各区幼儿园、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老年公寓、职业病医院老年康养等项目建设。在生态环保方面: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推动矿区排土场连片治理(绿色矿山建设)、各园区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各企业烟道脱硫脱硝技改等项目建设。


六是继续实施好“保增量、稳投资”的有效措施。首先,认真落实好重点项目包联责任制。按照争开工、保投产、抓建设、促前期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节点倒逼、责任倒逼、问题倒逼,抢抓工期、赶超进度,推动一批拟建项目尽早开工,推动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一批收尾项目尽早投产。做实做细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落实手续、用地和资金。积极开展产业政策宣传解读、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培训。

其次,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项目支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及资金投向,围绕重点支持领域,最大限度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针对能耗指标、水资源指标严重不足问题,做好对内管控工作,集中指标扶持优质项目,倒逼产业转型。积极组织参加跨盟市水权转让交易,解决工业企业用水难问题。抓住国家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契机,加强对接,积极引入合适资本推动我市产业升级和新增长点培育。再次,加强项目资金筹措。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依托在线平台向民间资本常态化推介,帮助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推进市场化运作。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及补短板项目建设。最后,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建立完善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从政策上、制度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运用好全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认真落实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办理”工作方案,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努力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不断创造乌海奇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有害信息专项举报


电话:0473—2999700

邮箱:[email protected]


【战疫情 保六稳】新冠肺炎疫情下乌海发展影响与对策 | 抓项目保增量稳投资促发展


初审:张小龙

监审:张 超

微博:内蒙古-活力海南

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