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世界戰爭史上,有哪些低調的將軍,一直都是被世人津津樂道的?

漢史趣聞


新中國的開國中將詹才芳,就是世界戰爭史上極為低調的一個將軍。論名氣,他不如同為中將的王近山、皮定鈞、秦基偉、張國華、梁興初等人。

詹才芳是湖北黃安(今湖北紅安)人,家境貧寒,年輕的時候參加過黃麻起義,在戰鬥中他先是擔任班長,後升為排長。

起義隊伍遭到國民黨重兵的圍剿,形勢非常不利,最後只剩下十幾個人在黃安周邊堅持游擊戰,這十幾個人的小隊伍裡,後了出了不少名人,比如李先念總理和王樹聲大將、陳錫聯上將、陳再道上將。

其中陳再道、秦基偉這兩位上將的職務都比詹才芳低,儘管後來他們是上將,詹才芳只是中將,不過他們都稱詹才芳為老首長,見到詹才芳都主動敬禮。

這十幾個人的小隊伍越來越壯大,最終成立了第四方面軍。加入到第四方面軍的人徐向前和許世友。當時許世友還在詹才芳手下當班長。

長征開始後,詹才芳已經升為了紅9軍的軍政委,紅9軍的副軍長就是許世友。許世友跟詹才芳的關係非常好好,新中國後,兩人到北京開會,總是要住一起的。

抗戰時期,他調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再到解放戰爭,他赴東北任9縱司令。9縱後來改編為46軍。他就是軍長。

以詹才芳的資歷,他在紅軍時期就擔任過軍級幹部,還參加過長征,在革命戰爭年代也立過不少戰功,應該是上將的人選,甚至評大將也夠格。然而新中國成立後授銜時,他只評了箇中將。而他當年的一些老部下,如許世友、陳錫聯、洪學智等人已經是上將了,和他同資歷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上將了。

雖然詹才芳只被評為中將,然而他並沒有覺得委屈,也沒有抱怨過。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袁衛宇


他出身於農民,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作為開國將軍,高官厚祿、衣食無憂是不成問題的,但是他卻放棄了這一切,攜帶妻子,不忘初心,回到自己的家鄉,當起了農民。他就是被稱為“將軍農民”的甘祖昌。

甘祖昌1905年生於江西省蓮花縣,家裡世代務農。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新中國成立後擔任新疆軍區後勤部部長。1957年甘祖昌辭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的職務,帶著自己的家鄉回到了闊別20多年的家鄉江西蓮花縣。

在江西蓮花,甘祖昌變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密切聯繫群眾,並和鄉親們一起修建了3座水庫、4座水電站、25公里長的渠道、3條公路、12座橋樑。甘祖昌辭職回鄉,國家按月發給他薪金,但是甘將軍將這些錢全部用於了國家的經濟建設當中。



1986年,甘祖昌在蓮花病逝。從1957年到1986年,這位低調的將軍在家鄉當了29年的農民。


歷史軍魂


說到低調將軍,1955年授銜時,排在共和國上將之首的肖克將軍應該說是當之無愧的。

肖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湖南嘉禾泮頭小街田村人,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四期畢業。 肖克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又拉起隊伍上井岡。那時井岡山根據地剛建立,紅軍只有2個團和袁文才、王佐的農民自衛軍共千餘人。肖克率領了九百多人,六七十條槍,三百多杆梭鏢的隊伍與毛澤東會合,壯大了革命勢力。

紅軍時期,他先後任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紅六軍團長、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等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冀熱察挺進軍司令、晉察冀軍區副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司令、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第四野戰軍第一參謀長等職。

1955年授銜,紅軍時期任軍團長一級的彭德懷、林彪、聶榮臻等都評為元帥,1934年7月,年僅27歲的他已經擔任紅六軍團軍團長。抗戰時期的八路軍當時編有3個師,分別是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這6人中除肖克外,全部也評為元帥。

有不少人認為肖克的軍銜評低了,但肖克坦然面對,他說:“很多戰友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在戰爭中都犧牲了。我早該打死了,評不評銜、評什麼銜都行。”將軍這種心胸開闊,淡泊名利、高風亮節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敬仰。


zj史海拾貝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我推舉一位近代史上的名將。

在紅軍三大主力開始長征不久,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2000多人從鄂豫皖開始“小長征”。在他的長征路上,張學良、楊虎城、衛立煌等名將率領十萬大軍對他圍追堵截。可是,國軍部隊卻一個營一個營的被他消滅了。徐海東還創造了一個奇蹟,等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時,兵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4000餘人。這在所有參加長征的部隊中,獨一份。

等中央紅軍達到陝北時,三萬人僅剩下3000人。部隊窮困潦倒,戰士們都跟叫花子一樣。就在這時,徐海東主動聯繫上中央紅軍,並在聽說毛主席要見他時,騎馬跑了三個小時,從戰鬥前線趕去迎接毛主席。

這次會面,是徐海東第一次見到毛主席。他沒有仗著自己兵強馬壯,和中央紅軍“討價還價”,而是當場表示堅決服從中央的指揮。後來,當毛主席向他“借”2500塊錢急用時,徐海東二話沒說,馬上從賬上的7000大洋中批出5000給中央紅軍。這可是救命錢!不僅給錢,徐海東還給中央紅軍送了駁殼槍、機槍等物資。甚至,還把自己的騎兵團,都直接交給給中央指揮。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更珍貴。這件事,讓毛主席記了一輩子。

後來,雖然徐海東將軍在1940年就因病開始長期休養了。抗戰後半場和整個解放戰爭,他都沒有參加。可是,當1955年授銜的時候,中央還是把他排在了大將軍銜的第二名,僅次於粟裕將軍!這就是中央對他功績的認可!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說到戰爭史上十分低調且被人津津樂道的將軍,我就想到了粟裕將軍。大家都知道粟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為傑出的將領之一。

在最早的時候,粟裕是以一個士兵的身份參戰的。從也是從一個士兵,靠著自己的功勞,一步一步當上將軍的。

像粟裕這樣從最底層人員,到升遷為大將軍的人還是不多的。要知道粟裕也是上過大學的,他是在大學畢業之後參軍的。

有著這樣身份的粟裕,從一個士兵開始參戰,你說他為人做事是不是很低調。

粟裕參加過最早的起義,就是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之後,他就跟著毛澤東上了井岡山,並且在第一次反圍剿戰爭當中,粟裕就活捉了國民黨高級將領張輝瓚。

在這個時候,毛澤東已經斷定粟裕是我軍不可多得的一個可以帶領大規模兵團作戰的優秀將領了。

但是,在這個時候粟裕依然十分的低調。國民黨的將領,他們在面對粟裕的時候,對粟裕的情況,基本上是什麼都不知道。

因此,在和粟裕作戰的時候,他們也很難打勝仗的。畢竟粟裕對他的對手瞭如指掌,他們對粟裕是一無所知。

甚至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組,來研究粟裕這個人,以及他的作戰方式。

但是,直到抗戰勝利之後,他們也沒有得出一個結論來。

可見,粟裕是多麼低調的一個人。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更是打了很多勝仗,蘇中七戰七捷,豫東戰役,孟良崮戰役,萊蕪戰役,淮海戰役......。

可以說粟裕絕對是一個戰功赫赫的偉大的將軍。他為新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樣的粟裕,按照他的功勞,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肯定是可以授銜為開國元帥的。但是,最終他還是請辭了元帥之職。

最後粟裕只是接受了一個大將的軍銜,因此,他還有一個無冕之帥的稱號。你說這樣的粟裕將軍,是不是十分的低調的一個人。


不才講史


劉伯承元帥在戰爭年代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立下赫赫戰功,但在硝煙散盡、大局已定時,卻激流勇退,淡然去做“教書先生”,低調豁達之際,又為我軍軍事人才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0年,在蔣軍一敗千里、氣數已盡局勢下,劉伯承離開前線,從剛剛解放的重慶飛回北京,接受組織上新的工作安排。主席對劉伯承的軍事才華是非常瞭解和器重的,本來是想安排他出任我軍總參謀長一職(劉伯承在土地革命時期,就是紅軍的總參謀長)。


此時,戰場大局已定,戰爭即將結束,國泰民安的時代已經到來,劉伯承心如止水,他向主席表示:現在天下即將太平,自己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太好,總參謀長的職務應該讓年富力強的同志來擔任,本人則希望能全心鑽研軍事學術,創辦軍事學院,為國家培養軍事人才。

劉伯承的舉動令主席感動不已,論資歷,劉伯承從“川中名將”,早早追隨當時前途未卜的我黨,參加南昌起義的領導工作,歷經艱難坎坷,一直是我軍的重要領導人,如今有幾個人能比他的資歷更老?



論功勞,劉伯承在土地革命時期,九死一生,浴血拼爭,抗日戰場上,睿智靈活率部與侵略者殊死決鬥,國內戰爭中,以弱勝強,千里躍進大別山,運籌帷幄,艱苦鏖戰。戰爭年代的劉伯承大殺四方,功勳卓著。

論才幹,劉伯承是中國少有的卓越戰術家,同時又是屈指可數、造詣精深的軍事理論家,這一點甚至連主席都佩服有加。

現在全國即將勝利解放,到了論功行賞之時,劉伯承卻毅然推掉了到手的高官厚祿,心甘情願的去當一名不顯山不露水的“教書匠”,如此不圖功名利祿、低調淡然者百無一二,大有漢張良功成身退之風。



主席幾經考慮,雖為劉伯承大材小用遺憾,同時卻也知道劉伯承集戰術、理論於一身,創辦軍事學院,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最後,感慨萬分的主席批准了劉伯承的請求。

主席對於軍事學院極為關注,學院成立時親自題詞:“努力學習,保衛國防”,而且於1956年親自到學院視察,並對劉伯承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劉伯承辦軍事學院的功績表明,他沒有辜負組織的厚望,不愧是一位德高望重、主教嚴謹、治學勤勉、為人師表的元帥教育家。

劉伯承在軍事學院的建設中,廢寢忘食、殫精竭慮,為我軍培養了大批優秀指揮員和軍事人才。

而對於軍事學院的學員,如《亮劍》中在軍事學院學習的李雲龍、孔捷、丁偉,這些桀驁不馴,連死都不怕的將軍們,還真得劉伯承這樣的老帥才能鎮住他們。

李雲龍敢在旅長陳賡面前嬉皮笑臉、討價還價,但在德高望重的劉伯承面前,他就如同剛上學的小學生,電視劇中也精彩的演繹了將軍們對劉伯承元帥的敬畏。

劉伯承元帥難得的看得開、放得下、淡然低調心態,也為自己帶來了福報,與世無爭、淡泊名利的灑脫,讓他安享晚年,高壽善終,在被人們欽佩的同時也成為了人生的贏家。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歷史微點


低調將軍,葉飛上將算一個。

紅軍時期,葉飛領導的閩東獨立師,戰績、實力都遠遠強於粟裕領導的挺進師。劉英、粟裕誤殺葉飛,葉飛也不主動提起。

新四軍初期葉飛率領六團深入敵後,神出鬼沒(mò),戰力、戰績都是第一流的。新四軍一師在戰役層面的指揮員都是葉飛,最著名的車橋戰役前敵指揮員就是葉飛。

郭村戰鬥獨立指揮抗敵,打垮偽軍。黃橋戰役指揮首殲獨六旅,七月分兵率一、四縱敵後成功突破敵軍包圍。孟良崮戰役的最後總攻指揮員也是葉飛。萊蕪戰役葉飛率一縱獨自拖住敵軍一天,為戰役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三野唯一的新四軍出身的兵團司令員。

唯一遺憾,是金門戰役失利。

其他,如韓先楚、鄧華、洪學智、鄭維山、解方,都是低調的將軍,能力都是超一流的戰將。


日課1


說到那些十分低調的將軍,我覺得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徐向前將軍是不得不說的。可以說徐向前將軍的一生,都是十分的低調的。

我們從他上學的時候開始說吧,大家都知道徐向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他是黃埔軍校一期的學生,同時,也是黃埔軍校最為優秀的學生之一。

事實上徐向前入學黃埔軍校的時候,他的引薦人就是毛澤東,但是,對於這個情況,他從來沒有提及過。

我們都知道黃埔軍校的校長是蔣介石,那時候蔣介石仗著自己的職務之便,也拉攏了很多黃埔軍校的學生。

當然了那時候很多人都是因為蔣介石的地位,都去投其所好。比如說胡宗南、杜聿明、鄭洞國等人,他們都是在黃埔軍校的時候,因為過於張揚,表現“突出”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的。

為了拉攏更多的黃埔軍校的優秀學生,蔣介石還找了很多學生專門談話。有一次蔣介石就找到了徐向前。

但是,徐向前依然是十分的低調,不溫不火,不急不躁,在這一次談話中,他也並沒因為蔣介石找到自己而激動,甚至他還故意表現的有點木納。

因此,蔣介石也因為徐向前不善言談,錯過了徐向前。

事實上徐向前就沒有想過投靠蔣介石,畢竟,他早就結實了毛澤東,而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員。

可以說在整個黃埔軍校求學的期間,徐向前一直都是十分的低調的。

到了真正的走上戰場的時候,蔣介石才意識到,徐向前是一個真正的低調的人。原來他是最為傑出的優秀將領,無論是大規模作戰,運動戰,伏擊戰.......,徐向前都是十分的精通的。

同時,他也是一個十分驍勇善戰的軍事家。

錯過了這樣的人,蔣介石當然是為之惋惜的了。

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建立了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在這裡他們打了很多大仗和勝仗,七亙村、神頭嶺等伏擊戰,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這期間徐向前還被國民黨邀請去教他們如何打游擊戰。可見,徐向前的軍事才能,是被所有的人都認可的。

在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也看到了徐向前的軍事才能,甚至他還爭取過徐向前,閻錫山還說過,若是能夠得到徐向前的幫助,自己肯定是可以守護住山西的。

但是,徐向前一直都是選擇的為人民而戰,對於閻錫山泡來的橄欖枝,他當然是視而不見了。

我們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正是徐向前帶領著人民解放軍,打敗了閻錫山解放了山西全境。

新中國成立之後,徐向前被授予了十大元帥的軍銜。這就是為人做事都十分低調的徐向前元帥。


史學達人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位低調的將軍孤軍守城數十年卻鮮有人知,那就是中唐時期的鐵血郡王郭昕,郭昕是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世人皆知郭子儀,卻不知其侄子郭昕。

當郭昕長大成人時,強大的唐王朝已漸走向沒落,在郭昕奉命鎮守安西時,安史之亂暴發,朝廷調集西北邊軍勤王平叛,守衛西域的安西北庭節度使屬下的軍隊也被大批調往內地,參加收復長安的戰鬥。然而西北駐軍內調雖對平判安史之亂有著巨大作用,但也使西域駐防空虛,而吐蕃對河西走廊一帶覬覦已久,只是對安西鐵軍的強大頗為忌憚,當得知安西軍內調後便乘機佔領隴右,河西諸州,切斷了安西四鎮與唐朝廷的聯繫,但四鎮留守軍在郭昕的帶領下仍孤守各鎮,面對強大的吐蕃軍並不膽怯,拒不投降,而這一守就守了十五年,也與朝廷失去聯繫十五年,直到公元781年,郭昕才通過派遣使者輾轉借道回鶻與朝廷取得聯繫,朝廷到此時才知道安西居然還在自己手中,因此嘉獎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並詔令四鎮將士按等級破格提拔七級,封郭昕為武威郡王。然而此時的大唐經安史之亂後已無實力支持郭昕,郭昕的安西軍仍然只能在無援軍之下孤軍奮戰。

終於,唐憲宗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08年的冬天,在龜茲的軍堡上迎來了一場悲壯的戰鬥,在滿天的大雪中,大唐安西都護府最後一支殘軍,在吐蕃軍重重圍困下已經箭盡糧絕,老兵們在白髮蒼蒼的郭昕將軍的率領下拼死戰鬥,絕無一人投降,最後全數壯烈殉國!堅守數十載的安西鐵軍完成了最後的一戰,卻始終讓十萬吐蕃不敢越雷池半步!

低調的大唐郭昕將軍和安西鐵軍,年少離家白髮龜茲,在孤立無援下浴血守土數十載,為國留盡最後一滴血,十分值得尊敬!


薯片的故鄉


如果說低調的將軍,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從騎奴做到大司馬大將軍的衛青

衛青因為是私生子所以一直被人瞧不起,後來長大後跟隨他的姐姐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府給平陽公主做騎奴,他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寵幸後他也跟隨一起進宮了。

衛青進宮後很快得到用人不計貴賤的漢武帝賞識,並讓他和李廣、公孫敖、公孫賀三人分兵四路進攻匈奴,。此戰除衛青外其他三人要麼損傷慘敗,要麼無功而返,只有衛青率軍大膽深入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並大獲全勝,從此打破了匈奴自漢初以來不敗的神話。

後來衛青後又率軍多次擊敗匈奴,收復河套,並且在與匈奴的漠北決戰中衛青親自率軍擊敗匈奴單于主力,衛青因多次和他的外甥協同作戰,因此兩人被稱為帝國雙壁。而且衛青擅長以戰養戰,他在作戰中繳獲牛羊牲畜百萬頭,大大減輕了漢朝後勤壓力。

衛青雖然從騎奴一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但他卻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一直為人謙恭低調做人。他對同僚非常大度經常對同僚施以援手,對手下士卒他號令嚴明也非常愛待士卒,就算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他也從來不以權勢壓人,也從不對他人顯示自己的威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