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保研与考研,到底哪个更难?保研生真的比考研生更优秀吗?

糊涂畘悳


不知道你身边是否有考研的同学,如果你也认识这样的考研学生,那么我相信你一定对于考研学生的不易有很清晰的认识,而最深的认识就是考研学生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可是当你同时又认识一位保研的学生,那么这时你或许会感叹还是保研的学生轻松一些,能够更早的被更好的高校所录取,能够更早的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

确实,作为大学生,作为考研过来人,当时也真的是这样认为的,觉得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们考研的学生就得这样拼命的复习,而保研的学生却不用这样,而且更觉得不公平的是保研的学生好非常的受211高校、985高校的喜爱,所以很是不理解,然而这或许就是一种得不到的抱怨!

保研的学生想获得保研的名额没有那么的容易,因为需要考量申请保研学生大学四年的整体表现,包括日常学习、实践活动等等方面,而且只有5%到10%的学生才能够最后拿到保研的名额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保研成功,再次之前还要参加高校组织的夏令营,而且一般是在暑假暑假,也就说这些学生在害不确定是否拿到保研资格,就已经浪费半个月的实时间去参加夏令营了,之后确定拿到名额后还需要参加高校的复试,只有顺利通过复试才能能够真正的保研成功,只不过可能这个过程几乎是百分之百能被录取。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认为这些学生比较的辛苦是因为他们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足够多的复习,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复习,并且课程难度高,知识点繁多,这都给很多考研人造成了很大的复习困难,同时在研究生复试时本科出身不好等现象,也很有可能会被无情的淘汰,于是只能是调剂或者是二战考研。

所以说,不管是保研的学生还是考研的学生都不容易,都很难,只是两者努力的方向不同,没有必要去纠结于谁更难,因为只有考上硕士研究生才是我们的目的,当然能够争取到保研名额是最佳的选择。

同时,保研的学生一般是高校非常优秀的学生,当然更多的是指学习方面,而考研的学生就层次不齐了,因为每年考研成功的学生有很多是本科成绩并不好的学生,所以保研的学生在生源上会比考研的学生更有优势,而至于之后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谁会更优秀,这或许只能是用时间去检验了。

总之,虽然考研的方式大不相同,但是目标都是为了能够顺利攻读硕士研究生,不要在意方式,更多的是应该看重考研成功之后,如果才能够在研究生期间更好的表现自己,更好的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领略教育魅力


保研和考研,两件事情根本无法比较。

对于有些985的学生而言,现在成绩前百分之五十就可以申请保研(推免)资格,也就是说几乎一半的学生可以申请保研,自然谈不上难。但是当初他们考进985,可是比你考个普通一本二本要难上数倍。

但是,考研至少还是比较辛苦的,战线比较长,准备一年半载那是很正常的事情,过了初试又要过复试,最后才能够录取。考研的过程中,对学校列出来的参考书的阅读至少是非常仔细的,在这一方面考研的学生还是用了心吃了苦的。

至于问题的后半部分,作了研究生导师这么多年,我的感觉是保研生总体比考研生优秀。保研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指导论文要省心很多。而考研的学生,相对而言基础薄弱,指导论文比较累心。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而是身边同事共同的感受。


半岛外语


中国很多知名高校都有研究生保送政策,我自己学校是一个东北的985大学,拿我自己学校自己专业举例。

大学四年下来,首先不能挂科,然后大四上学期时,前三年所有考试科目大排名。由于自己专业保研人数大概是15名左右,所以排名前15名左右自动拥有保送自己学校自己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从这个角度说,保研的同学从大学前几年学习成绩的角度考量,是不是要比没有保研资格,而要去考研的资格更优秀。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从别的角度比较,比如很多大学同学去参加大学生竞赛,比如数学建模大赛,ACM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大赛。这些同学动手能力很强,在大学里就亲自参与项目开发,他们在就业市场很有竞争力。但是可能长期参加竞赛,没有上自习复习功课,考试时不占优势,会导致最后专业考试排名并不考前,而这些学生如果要去考研,这时你比较那些只会学习,上自习做题,考试好的保研的同学和上述这些竞赛,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谁更优秀?当然在大四那一瞬间我只能说,那些竞赛的同学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强。但是优秀只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吗?从长远看,谁更优秀,是不是未来变量很多。另外,虽然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缺少了大学竞赛的实践,但是他们能大学几年如一日的上早自习,晚自习,复习功课,做题,这种自律和坚韧的品质难道就比实践能力强不优秀吗?

因此,单纯比较保研和考研的两类同学,从大四的那时刻静态和从远,或者意志品质这些软实力方面,不是很好得出结论谁更优秀,只能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坚持学习,不断精进的习惯。你是否有这种习惯?有了,恭喜你就是优秀的。而不是考研,保研与否。人生山高水长,优秀不在一时一事。


道哥说说


保研是看三年,每学期每门课都不能怠慢,并必须参与科研活动。

考研要有个好的基礎,又要有半年以上时间冲刺,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达到目的。

总体看保研应该更优秀,因为综合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

以17年某211学校某学院推免普通指标6人,补尝指标3人,支教1人,2十3一人。普通指标6人中保北师4人,华东师一人,厦大一人。补尝指标北师1人,东师2人。

当年考研北师2人,华东师一人,还有其它985,211的。并且考研北师成绩一人为第一名。

单说北师7人中(保5,考2),第二年学习,科研成绩出来后,保研5人一人国奖,4人一等奖学金,并且一人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言,一人在全国学术会上发言。而考上的两名一个二等奖学金,一个三等奖学金。

所以综合看保研更优秀。


慢半拍190699363


如果单从难度上来说,考研比保研更难。要说谁更优秀,保研的同学总体上比考研的同学更优秀。

考研的难度更大

首先,一般情况下保研的名额和比例是既定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这些名额,对于所有同学来说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而参考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加分等,标准明确,对所有同学都是公开公平的,而大学三年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学习其实就是一种日常行为,并不会感到特别苦,特别累。

而考研则不同。虽然说考试的范围,考核的方式对所有人都是公开的,但是考研的过程考查的能力远不止卷面上所体现的。考研不仅涉及到复习备考,还要收集和分析信息,联系导师,准备面试等,所以考研考察的能力包含了考试成绩,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甚至团结协作能力,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到考研的结果。同时由于考研是自己报名,双向选择,在确定学校和专业是就可能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能否进入复试不光是看分数的高低,而是分数的排名,同时要满足总分和各科分数都达到目标学校的要求;不同学校的报录比存在非常大的差别,而且每年的情况也可能不一样,从这一点来说,考研的难度更大,因为在较短时间内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更多。

保研同学的优势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越是名校,保研的名额越多,接受的推免生也越多;即便是普通院校,能够推免的也是在学校里各方面综合表现非常突出的才有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台这样的规定并非毫无依据。

首先,虽然不能说保研的同学能力一定比其他同学强,但至少在上学期间,保研的同学在学习科研等方面,更受到学校和老师的认可。能够获得保研资格,是三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从成绩背后反映出来的其实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能还意味着更多的科研经历和成果。

其次,获得保研资格的同学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相对稳定,不会有太大的起伏,考研的同学在一段时间内确实非常刻苦,但是特别容易起伏和反弹。对于保研的同学来说,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提前开展科研训练,同时由于学习交流实践的机会相对更多,个人的视野,科研思维等方面是不一样的,这为他们研究生阶段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当然,不管保研还是考研,反应的都是一段时间内的成果,不代表个人的完全能力,今后的发展还得看今后各自的努力程度和机遇,所以没必要去纠结谁更优秀。


象牙塔里讲故事


说考研比保研难的人都是妒忌心在做怪,有本事你咋不被学校保研的呀?你以为学校傻啊?学校都是把最优秀的学生保研留校而且学分都是公开化的来不得假,大一大二大三都是不可以挂科而且名列前茅才有资格保研


徐蓉芳1


2021的考研材料什么时候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