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我不喜欢于丹。无需掩饰,是十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不喜欢。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于丹,1965年生于北京,现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当年,她高踞“百家讲坛”,字正腔圆地教化芸芸子民时,我尚是中学生一枚,也曾是台下接受耳提面命的莘莘傻子一个。可她所讲的、所写的,我那时就已有点“难以卒忍”。

可是,说不上讨厌。而且,每每看见一帮甩着光鲜头巾的大老爷们,这么群情激愤,那样捶胸泣血,去合力围攻一个女人,说的人家恶贯满盈似的,我觉得挺没意思的,更感分寸过了。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各种“被轰”渲染

据说,很多人以骂于丹为政治正确,尤其是学界中人,更以鄙视于丹为荣。我想为于阿姨说几句话。


国民的情绪,是极不能容忍暴发户的。学术暴发户更不行,何况于丹这么一介女流。

作家阿城,文章中闲聊过一个故事。1990年代初,他认识一位新晋学者,过去也是农村出来的,长期都是赤贫书生。可等这位学者苦尽甘来,终于有权坐上火车“软卧”时,对花得起钱也坐同车厢的农民兄弟,非常厌恶。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名作家阿城

我不知道,那些把于丹这么一个教书,批到民族罪人的高度、骂为做人权利似乎也无的雅人们,不管是学界名流如徐晋如先生,还是平台那些卫道士达人,有多少人是这种自尊靠歧视他人得来的心态,是这种莫名其妙鄙视链的延续。

我们差不多有两三代人,不幸生在张扬仇恨的岁月,给授仇恨的教育,灌满仇恨的阅历,造就仇恨的社会,充斥仇恨的人群,即便是讨论知识、学术及思想问题,也是如此咬牙切齿、剑拔弩张,话语系统都还是那套暴力系统若隐若现。

想当初,于丹一夜蹿红为“学术超女”时,就有所谓“北大清华十博士”跳出来,使硬耍横骂街,气势汹汹炮轰,发动舆论讨伐,号召国人“抵制于丹”,“让她下课并道歉”,除了谩骂一通,是连人家弱女子说话的权利也要“实际解决”的。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当年新闻

这是学术争鸣?这是中国博士的文雅风度?这是以辱骂与恐吓来当“武器”,这是村野地痞们茬架寻事。我不欣赏于阿姨的“心得”,可是更讨厌那类嘴上仁义道德,但心思行事却愈加野蛮卑下的正人君子之流。

真的,你们这些卫道士、国粹派,总用意深曲地把于阿姨攻击的体无完肤,皮里阳秋地连人家讲学权利也要剥夺时,就是峨冠博带又如何呢,秉烛夜游又如何呢,把《十三经注疏》倒背如流又如何呢?贵行孔老师教你的温良恭俭让,被你们女盆友的口红吞掉了么?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2006年,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声名鹊起

不好意思,一上来就是“诛心之论”,可这方面,你们是我前辈呀,我不过亦步亦趋效颦而已。


学术无国界、知识无阶层、批评有界限,这是学院大人们最爱飙的漂亮话,听你们整天嚷这些价值观,我还真以为是共识呢。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结果,什么于丹讲《论语》是跨了学科啦,什么隔行一定如隔山啦,还什么于丹太虚荣人品有问题啦,攻排纷至沓来。拜托,人家至少的确科班出身,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的,我几年前偶翻1980年代《文史》期刊,还见上面有她的论学文章。

拜托,人家即便是很爱钱,市场经济社会,早已告别《管子》所述“利出一孔”的时代,只要取之有道,又何妨她日子滋润点?孔夫子老师一生,张嘴就是世道人心,又何碍他老人家“俸粟六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可徒行也”,还乐见弟子们“家累千金”?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况且,即便她于丹啥资历都不是,她就失去讲《论语》的资格了么?敢问,贵府孔老师什么学历?请教,你们磕头捣蒜的郑康成、何平叔俩尊神,是哪个学科出身?而您奉为神明的钱宾四大佬,又是哪所大学毕业?

实际上,中国文化的讲学,历来都有民间传统一脉,能者居上,并不太看重讲者的身份、学历,乃至资格。儒学的发扬光大,在历史上很大程度上也更仰赖于民间系统,而非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过去的北京国子监

就像现在你们自骄自恋的985出身,恕我直言,这里头贵圈名流我也是认得几个人名的,我并未觉得有哪位在儒学知识推进上、在面对大众的国学推广上,有更对得起后世的贡献,更别说您有否资格充“学术警察”了。

民间讲学,原本就不该迷信“资格审查”。倘若是在大学等机构上课,按程序也许需要“五经博士”烫金证书,这无可厚非;可人家面对的是公众,立意在“俗讲”,有群众爱听就行,干你何事呢,有关贵圈何事呢?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在社会人都被分类为三层五等之后,连知识传播、学问吸收也要搞特权?您觉得于丹讲论语不配,指手画脚叱天骂地,俨然孔子亲戚,又是谁颁给您的资格?

讲学也不是禁止批评。倘她讲得好,勿需你聒噪;若说的不对,您自然也有权利、有资格回应以学理批评,甚或踢馆笔战都应大开其门。可这种批评,不应该是上海滩瘪三式的攻击、辱骂、恫吓。这才是正常的文化舆态。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看过电影《藏龙卧虎》的朋友,许多记得这一幕:一大帮江湖上冠冕堂皇的大佬、“名门正派”子弟,纷纷围攻一弱女子。在开打之前,他们纷纷显摆耀眼的头衔,不想人家等不及了,轻松将各色人等打得落花流水。“正统”博士们无能力讲学,看人红火,却只会哄然打砸,不正是这种玩笑的写照?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动辄抵制别人的学术宣讲自由,实际是借捍卫传统的名义搞暴力。


雷雨郁蒸,固产芝菌;荆榛蔽芾,亦生蕙兰。精深的学术研究,与适俗的学术普及,分工不同,各有擅场,本不妨各行其是。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成名后频频商业“走穴”,引起非议

这两者,理应是相生相护的。它们表面上颇多扞格,但实为一体,偶尔相克,更多相扣。很显然,世间所有学问,都非信口胡扯而来,可是所有高大上的学问,其研究目的极重要一端,也是要惠及大众。

因此,拿着学院的那一套文献考据、训诂传统、讲课路数,去寸步不失地要求,听讲对象原只是泡沫剧观众的于丹,理据固然有,可是苛求至密不透风,则是脱离语境,也是没有情理的颟顸。从这一点看,更该反思的其实是人身攻击的徐晋如、梁宏达、韩寒他们。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老梁箭指于丹

比如,大学里的儒学大师,在象牙塔内作着高端的学问,弄抽象的哲学思辨或文献整理,搞出了啥《心体与性体》之类的煌煌大著,是蔚为奇观,是洋洋大观,法言严密不易,句句理所当然,字字信而有征,可这些东西,与生民大众甚至是孔子本身的真实生命,又有何干系呢?悲观的讲,只怕都难逃“戏论”一场。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纷传在北大讲昆曲被轰下台,经媒体查证实无此事

摊开讲,既曰“学术”,在“学”之外,理应有“术”的一面,即梁启超所说应用的一面。这要应用,就不当去妨碍学术的下移,即便此下移或与学院认知有所偏差,也不该一棍子打死。核心理由在于,学院那一套抽象的、僵硬的学理,实多无法完全对着公众开讲的,一定程度的“方便说法”就成为必要与必然。

我以前对于阿姨,也常腾笑于口。可当有一天,我那原只看偶像剧的舍妹,听了一段于丹后,竟也跑我房间翻《论语》时,我开始有些理解甚至赞赏于阿姨了。我意于老师,不失为极优秀的民间“学术媒婆”。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当年超级畅销书,也受批评最多.图\\视觉中国

其人,言语无碍,口才便给,聪明练达,是号台面人物。给类似我爹娘一般“精神失孤”的中国大爷大妈们,搞点教养说道,免得他们半夜三更在小区扰民,简直菩萨心肠;对舍妹这类大龄无知少女、以及我这等伪文艺真傻帽失焦中年,时不时施与点滴成功学鸡汤,又哪里不好?

甚至夸大点,中国文化传统,倘若自上而下的重建,也亟需如此“可人”。况于丹的论语也好、庄子也行、唐诗也罢,表明了仅是个人“心得”,是一种大众文化,何必党同伐异就知道绞杀?


察人也是观己,君子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往往专门苛责别人。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民间讲学,是中国历代传统

假若,您觉得有些知识是low的,不合精英身份,您塞耳不闻就是了,人家也不是要讲给你听,何必充大意淫出那么多优越感?实践也证明,于丹们在民间推广《论语》之功,胜过无数学者专家博士于高墙内的千言万语。

虽然,我们也看到了,于阿姨在阐述《论语》上,是多自由心证,多个人发挥,可如果真是熟晓《论语》注疏系统的,也会知道她的哪些解释也非毫无根据,大体还是守在历代“论语阐释学”的局域之内的,犹如老司机开车,虽爱炫技好浮夸,常濒临翻车边缘,甚至偶有火花擦出,可总体上还是未过分超限违规,也没出现重大车祸。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孔老师有所谓“循循善诱人”,此“诱”,依唐君毅先生解释,就是好意的煽动与欺骗。他还说,失此“诱”字,其实也非“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好老师。从这引申,假设通过于丹的讲解,大量公众对《论语》、对孔子、对儒学乃至对整个旧文化传统引燃兴趣,进而带动家人、小孩去勤翻《论语》等经典,不该乐见其成?

在更为乐观的愿景中,如果这样可让社会集体都尊重、亲近与热爱文化,我就觉得于丹不但无错,而且是辟土于重重限制里,是开疆于层层阻碍之中,因缘殊胜,功德无量。至于说,有多少学术细节值得商榷,已不是最核心问题了——连朱熹这等配祀孔庙的儒学宗师,所著《四书集注》,还不是有无数著作要给他纠偏,痛骂他是“孔孟罪人”?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而且,再严重说,凡有傲慢一定源于无知。所有对于丹的学术指摘,都值得尊重,可所有皮里阳秋的人身攻击,与离题万里的道德指控,均是有悖学术公义的。即便就《论语》与“孔子”本身而言,不用太高深的学理,都能明确地说,它们并不曾建设解释权让人独占或争夺。

它们更不曾对如何阐释给过“标准答案”,一切诠释都是开放的。郑康成之注何晏可以反对,皇侃那义疏朱熹可以推翻,刘宝楠的“正义”李公泽厚有权看不上,于丹或你倘能自圆其说,何碍成一家之言?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电影《霸王别姬》里,程蝶衣感叹,“都是下九流,有谁可以看不起谁呢”?真的,回到我们眼下这个话题,又何尝不是呢?


我一打字,话痨症就犯,噼里啪啦打下那么多废话,想说的话归纳起来,其实无非三点:

其一,我们评判人事,要尽量全面避免极端。我们该有客观持平之心,该有就事论事之风度,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韩寒:“于丹的书最低级”

《论语.宪问篇》里,孔子有句话,“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其意是祝鮀这人虽不是好鸟,可他也曾是维系卫国于不坠的股肱,他的贡献是不该抹煞的。这是孔老师对待人事,有一还一的诚笃与忠恕之道。

于阿姨讲学,即便个别细微上有待商榷,可是她推广、普及文化的贡献是否该予以正视?况我的观察,迄今为止,于丹也并未在公共领域上犯过大错,她无非“不够好”——比如爱财、虚荣、喜出风头等,并没“作恶”。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论语》——“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其二,《论语》跟孔子的诠释问题,从没标准答案。这是一个阐释学的基本常识。因此,倘若你觉得于丹哪里讲的不对,就学论学好了;假使她哪里有失范或违法行为,您大胆揭发就OK,何必云深雾罩各种人身攻击?

而且,我的浅薄认识,我们对《论语》孔子的认识过程,确实理应是一个从狭隘的文字、考据层面走向更为宽阔的生活理解、人性思考的过程。这个看法,虽不免鸡汤,可事实不正是如此吗?

其三,更为核心的要点,就学理认知而言,我亦不认同于丹所讲,对其人也好感不多;可回归到公共理性层面,我尊重她开讲的权利,与阐释的自由,并鲜明地反对将学术问题“泛道德化”,反对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

于丹,从学术超女到被轰下台,错在哪里?梁宏达韩寒等人更该反思

所以,若有些朋友讨厌她,我能够理解,并且欢迎对我的看法作出批评——我们不是敌人,都不过是各抒己见,即言辞激烈,自专快意,唇枪舌剑,也但施无妨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