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所在的乡镇中学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学,95%的人在混,请问教育专家该怎么教?

我从赵国穿越而来


这种情况在乡镇中学还是存在的。老师在这样的班上带课有时的确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01 在这样的班级上课是什么感受?

我刚开始教书是在一个三类高中学校,学校位于一个县里的小镇上。一年招收500个学生左右,都是初中成绩最差的学生了。如一中招收的是500多分的学生,而我们学校招收是300分左右的学生。400分以上在我们学校就是非常好的学生了。

由于学生知识底子差,高中内容几乎听不懂。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行为很差。上课好多不拿课本,更别说记笔记。可以想象,这样的班级上课时没几个人听课。睡觉都是好的,关键是喜欢讲话。老师吼一声“不要讲话!”管不了两分钟,就又“嗡嗡嗡”的。维持课堂纪律都令人头疼。作业就别提了,交上来大多是乱画的。

学生的自控力以及道德感普遍较低。讲话喜欢带粗话,大声吼,一点小事就骂人。男生抽烟喝酒打牌的多,时不时打架。男女谈朋友的也多。

很多老师都是想尽办法,软硬兼施,但效果不很明显。关键是学生也软硬不吃。于是,老师们只好从自身改变入手,一个一个找关系、寻出路想方设法调离这个学校。我们学校每年都有3、4个老师调到市区学校去。有的是辞职到沿海城市去了。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调到市区学校的老师教学业绩并不比市区学校原有的老师差。后来许多都成了高三把关老师。有一个物理老师调到一中后还成为了省级专家,全省高中只有两个。

02 如何在这样的班级进行教学?

我认为,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

刚开始,我也是盯着高考去努力,心想,哪怕学生考一个专科也好啊。因此,我想了一个法子,除了讲新课之外,作业一律喊学生回答,从第一排第一位同学开始,顺着往后走,每个学生都要轮到。有时一节课的练习要讲3、4节课。太难了的,我都直接给答案让学生背。这样来促进学生学一点进去。

这样子教学,虽然学生最后高考大部分能上专科,极个别上本科。但,教学环境氛围并没有好转,上课实在令人头疼。

我就经常琢磨如何改善这个环境?我想,很多学生不爱学习,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太难,进步太小。很难坚持下去。另一个原因就是学习太枯燥,令学生产生不了兴趣。于是,我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去改变。

第一,撇开高考的要求标准,也不管平时考试,反正考来考去也就那样。把知识难度降到极低极低的水平,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

第二,平时多和学生探讨生活中的问题。课堂上在低起点知识的基础上,和学生讨论分析,尽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三,多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和品性好的学生。很多时候我是把表扬和鼓励的话写在一张精致的纸上,做成书法作品的样式,上课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送给这些有进步的学生。对哪些很差有学生偶尔也写一点鼓励的话。

我几乎没批评过学生。尽可能和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交流、交往。有时他们爆粗口,我当时也只笑一笑,然后再补一句:“尽量不骂人啊”。所以,学生们都对我还蛮尊敬,上课就好了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